一种岩石锚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16967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岩石锚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岩石锚杆,包括杆体、端头,端头固定于杆体底端,端头直径比杆体大,所述端头、杆体外侧包裹有聚合体层,所述聚合体层外侧为毛刺状,所述端头连接有钻头。本实用新型一种岩石锚杆,该锚杆在围岩大变形的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一定的抗力,对围岩具有较好的支护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岩石描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一种岩石锚杆,涉及地下岩土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地下岩土工程施工领域,岩石锚杆是围岩支护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高应力围岩支护过程中,围岩变形较大。普通锚杆由于延伸率的限制,在围岩变形较大的条件下,容易被拉断或被拉出,从而失去支护能力。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岩石锚杆,该锚杆在围岩大变形的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一定的抗力,对围岩具有较好的支护作用。
[0004]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岩石锚杆,包括杆体、端头,端头固定于杆体底端,端头直径比杆体大,所述端头、杆体外侧包裹有聚合体层,所述聚合体层外侧为毛刺状,所述端头连接有钻头。
[0005]所述端头设有丝口,麻花钻头通过丝口与端头活动连接。
[0006]为了施加预拉力,所述杆体漏出钻孔的部分设有垫板、螺母。
[0007]所述聚合体层为氯丁橡胶层。
[0008]所述纟而头为钢制圆柱体。
[0009]端头通过丝口固定于杆体底端,便于拆卸取下。
[0010]本实用新型一种岩石锚杆,聚合体层外部为毛刺状,有助于与锚固剂的结合。端头通过丝口连接有麻花钻头,用于搅拌混合锚固剂中的树脂和固化剂。使用过程中,通过所述端头对聚合体层材料的剪切来适应围岩的大变形。该锚杆在围岩大变形的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一定的抗力,对围岩具有较好的支护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所示,一种岩石锚杆,包括位于钻孔5内的杆体4、端头9,端头9通过丝口固定于杆体4底端,端头9直径比杆体4大,所述端头9、杆体4外侧包裹有聚合体层7,所述聚合体层7外侧为毛刺状,所述端头9连接有钻头。所述端头9设有丝口,麻花钻头8通过丝口与端头9活动连接。用于搅拌混合锚固剂中的树脂和固化剂。在使用过程中,选用注浆等其它锚固方式时,麻花钻头8可以卸掉。
[0013]为了施加预拉力,杆体4漏出钻孔5的部分设有垫板2、螺母I。
[0014]所述聚合体层7为氯丁橡胶层,所述端头9为钢制圆柱体。
[0015]实施步骤:
[0016]钻孔5完成后,首先在钻孔5放入铺固剂卷材,然后将麻花钻头8装在端头9上,放入钻孔5,并将锚固剂送入钻孔5底部。利用风动设备带动杆体4旋转,麻花钻头8在钻进过程中,搅拌混合锚固剂中的树脂6和固化剂,最后安装垫板2及螺母I。在后期围岩3变形过程中,杆体4向外带动端头9,端头9对聚合物层7材料不断剪切,从而使锚杆能够适应围岩3的大变形并保持一定的抗力。
【权利要求】
1.一种岩石锚杆,包括杆体(4)、端头(9),其特征在于,端头(9)固定于杆体(4)底端,端头(9)直径比杆体(4)大,所述端头(9)、杆体(4)外侧包裹有聚合体层(7),所述聚合体层(7)外侧为毛刺状,所述端头(9)连接有钻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岩石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9)设有丝口,麻花钻头(8)通过丝口与端头(9)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岩石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4)设有垫板(2)、螺母(I)。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岩石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体层(7)为氯丁橡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岩石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9)为钢制圆柱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岩石锚杆,其特征在于,端头(9)通过丝口固定于杆体(4)底端。
【文档编号】E21D21/00GK204060746SQ201420322055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7日
【发明者】李汉涛, 朱利春, 宋金波 申请人:葛洲坝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