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操作台、操作杆以及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6784发布日期:2019-08-09 21:20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测操作台、操作杆以及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洁净室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测操作台、操作杆以及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高效过滤器安装洁净室吊顶,而洁净室吊顶距离地面一般4-10米不等,当前检测操作中,检测人员需要把采样管固定在一根长杆上,将采样头延伸至洁净室吊顶处,并通过检测人员手动移动长杆,让采样头实现在距离被检测部位20mm~30mm处,以5~20mm/s的速度呈“S”形移动。

但是,在现场检测作业中,由于检测人员移动长杆的不确定性以及长杆自身存在的晃动,对检测结果的判定以及检测结果的正确性有一定影响。另外,检测人员为保证采样口与风机过滤机组(Fan Filter Unit,简称FFU)表面保持合适的间距,需要长时间仰视检测杆顶,易出现疲劳感和操作不规范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操作台、操作杆以及检测系统,上述检测操作台通过自身结构,降低了操作人员的检测难度,且便于提升检测装置的检测精确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操作台,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包括用于进行风机过滤器检测的操作区,所述操作区内设有开口朝向背离所述操作台底部方向的长槽,所述长槽形成有用于使操作杆沿S形路径移动的移动通道。

上述检测操作台中,检测操作台包括操作台。在应用上述检测操作台对洁净室吊顶安装的高效过滤器进行检测时,可将检测杆与操作杆连接,并将操作杆部分置于操作台上操作区内的移动通道中,由于长槽形成的移动通道可以满足操作杆沿S形路径行进的需求,因而,操作人员可通过手持操作杆实现检测杆的S形移动路径,以满足检测杆对高效过滤器的检测需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操作台通过在操作区内设置移动通道,使得操作人员通过移动操作杆即可实现检测杆的S形移动需求,且通过调整检测杆以及操作杆插装位置即可满足检测高度,避免了操作人员在检测过程中的仰视操作,降低了操作人员的检测难度,且避免了在检测过程中检测杆以及操作杆大幅度晃动,提高了对高效过滤器的检测精度。

因此,上述检测操作台通过自身结构,降低了操作人员的检测难度,且便于提升检测装置的检测精确度。

优选地,所述操作台还包括用于摆放检测机器的检测区,所述检测区设于所述操作区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长槽为S形长槽,且所述S形长槽形成所述移动通道。

优选地,所述操作区具有开口位于背离所述操作台底部方向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沿所述操作区至所述检测区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挡墙,多个所述挡墙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配合,以形成所述移动通道。

优选地,沿多个所述挡墙的排列方向,位于首端以及尾端的所述挡墙与所述容纳腔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沿垂直多个所述挡墙的排列方向,每个所述挡墙的两端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优选地,沿所述操作区至所述检测区的排列方向,多个所述挡墙均匀排列,且每相邻两个所述挡墙间均形成第三间隙。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操作台底部的滚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操作杆,包括用于相对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任意一种检测操作台内移动通道滑动的杆体,所述杆体具有用于容纳检测杆的放置腔。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杆体、用于移动所述杆体的握持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检测系统,包括检测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任意一种检测操作台和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任意一种操作杆,所述检测杆置于所述操作杆的放置腔内,且所述操作杆置于所述检测操作台的移动通道内,以带动所述检测杆沿S形路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操作台与操作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标:1-操作台;11-操作区;111-容纳腔;112-挡墙;12-检测区;2-操作杆;21-第一把手;22-第二把手;23-第三把手;24-第四把手;25-放置腔;3-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操作台,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1包括用于进行风机过滤器检测的操作区11,操作区11内设有开口朝向背离操作台1底部方向的长槽,长槽形成有用于使操作杆2沿S形路径移动的移动通道。

上述检测操作台中,检测操作台包括操作台1。在应用上述检测操作台对洁净室吊顶安装的高效过滤器进行检测时,可将检测杆与操作杆2连接,并将操作杆2部分置于操作台1上操作区11内的移动通道中,由于长槽形成的移动通道可以满足操作杆2沿S形路径行进的需求,因而,操作人员可通过手持操作杆2实现检测杆的S形移动路径,以满足检测杆对高效过滤器的检测需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操作台通过在操作区11内设置移动通道,使得操作人员通过移动操作杆2即可实现检测杆的S形移动需求,且通过调整检测杆以及操作杆2插装位置即可满足检测高度,避免了操作人员在检测过程中的仰视操作,降低了操作人员的检测难度,且避免了在检测过程中检测杆以及操作杆2大幅度晃动,提高了对高效过滤器的检测精度。

因此,上述检测操作台通过自身结构,降低了操作人员的检测难度,且便于提升检测装置的检测精确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了便于观看检测结果,或者为了便于连接检测杆,请继续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操作台1还包括用于摆放检测机器的检测区12,检测区12设于操作区11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区12内可放置与操作杆2连接的检测设备,以便于操作人员读取检测数据、不断调整操作杆2以及检测杆的检测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可设置:长槽为S形长槽,且S形长槽形成移动通道。

具体的,操作人员可将操作杆2置于移动通内,之后沿S形长槽即可实现操作杆2的S形移动路径,从而满足与移动杆连接的检测杆的检测需求。

作为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可设置:请参考图1和图2,操作区11具有开口位于背离操作台1底部方向的容纳腔111,容纳腔111内设有沿操作区11至检测区12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挡墙112,多个挡墙112与容纳腔111的内壁配合,以形成移动通道。

具体的,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多个挡墙112将容纳腔111内的空间分隔开,置于其中的操作杆2可在容纳腔111内沿a路径或者b路径形成S形移动路径,需要说明的是,操作杆2的移动路径并不限于a路径或者b路径,且由于风机过滤器泄漏多发生在四周,因此,检测过程可偏重于外围移动,可以根据检测需求,选择实际S形移动轨迹的位置与次数。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请参考图1,沿多个挡墙112的排列方向,位于首端以及尾端的挡墙112与容纳腔111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L1,沿垂直多个挡墙112的排列方向,每个挡墙112的两端与容纳腔111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L2。

而且,请继续参考图1,沿操作区11至检测区12的排列方向,多个挡墙112均匀排列,且每相邻两个挡墙112间均形成第三间隙L3。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操作人员对操作杆2的移动,第三间隙沿操作区11至检测区12方向的尺寸等于第一间隙沿操作区11至检测区12方向的尺寸等于第二间隙沿垂直多个挡墙112的排列方向的尺寸,即L1=L2=L3,且为了便于操作杆2的移动L1、L2以及L3的尺寸均不小于操作杆2的外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请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操作台还包括设于操作台1底部的滚轮3。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滚轮3具有移动与锁定功能,以便于操作台1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对高效过滤器的准确检测。

现提供一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操作台的具体结构:

操作台1高1.2m,且由于常用风机过滤器的截面尺寸为1200mm×1200mm,因此,设置操作台1左侧操作区11的尺寸为配合风机过滤器的截面尺寸,即,也设计操作区11的横截面为1200mm×1200mm;此外,操作区11的容纳腔111内设置11块50mm×1050mm的挡墙112,以使L1=L2=L3+50mm。

操作区11的右侧设置用于摆放粒子计数器的检测区12,且设计检测区12的横截面为500mm×500mm。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操作杆2,包括用于相对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任意一种检测操作台内移动通道滑动的杆体,杆体具有用于容纳检测杆的放置腔25。

在应用上述操作杆2对洁净室吊顶安装的高效过滤器进行检测时,可将检测杆置于操作杆2的放置腔25内,并将操作杆2部分置于操作台1上操作区11内的移动通道中,由于长槽形成的移动通道可以满足操作杆2沿S形路径进行需求,因而,操作人员可通过手持操作杆2实现检测杆的S形移动路径,以满足检测杆对高效过滤器的检测需求。

具体的,操作杆2为柱形中空干,外径配合移动通道,内径配合检测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了便于操作人员在移动通道内移动操作杆2,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操作杆2还包括设于杆体、用于操作杆2体的握持部。

需要说明的是,请继续参考图2,由于操作杆2在沿移动路径移动过程中,会形成S形路径,操作人员在该过程中会变换操作角度,优选:握持部包括第一把手21组和与第一把手21组垂直设置的第二把手22组,第一把手21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把手21和第二把手22,第二把手22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把手23和第四把手24。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检测系统,包括检测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任意一种检测操作台和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任意一种操作杆2,检测杆置于操作杆2的放置腔25内,且操作杆2置于检测操作台的移动通道内,以带动检测杆沿S形路径移动。

在应用上述检测系统对洁净室吊顶安装的高效过滤器进行检测时,可将检测杆与操作杆2连接,并将操作杆2部分置于操作台1上操作区11内的移动通道中,由于长槽形成的移动通道可以满足操作杆2沿S形路径进行需求,因而,操作人员可通过手持操作杆2实现检测杆的S形移动路径,以满足检测杆对高效过滤器的检测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系统可采用操作台1、操作杆2与相应的检测杆实现将粒子计数器的采样头在距离厂房屋顶被检测部位20mm~30mm处移动,对被检过滤器进行移动扫描。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