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对量子效率测试积分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5576发布日期:2019-09-12 08:53阅读:1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绝对量子效率测试积分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积分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绝对量子效率测试积分球。



背景技术:

量子效率是评价材料性能的重要参数,积分球法是测量量子效率的常见方法。积分球是一个内壁均匀喷涂有高反射率漫反射涂层的球腔,被测样品设置在球内中心或者球内其它位置,利用一束激发光直接或间接照射样品,样品受激发射的光被积分球接收后传输到光学测量装置上,得到绝对量子效率测试结果,光学测量装置可以是光谱辐射分析仪、光度计、光功率计等。目前市场上量子效率测试用积分球的结构很多,但是绝对量子效率测量过程中需要将样品设置到光路上和偏离光路的至少两个位置,目前积分球无法满足测量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对量子效率测试积分球,该积分球可以方便快速的调节比色皿的位置,从而达到多方位测量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绝对量子效率测试积分球,包括积分球本体,积分球本体上设置有操作孔、通光孔和测试孔,其中通光孔用于通过激发光束,测试孔处设置有挡光板。所述操作孔处安装有第一运动机构,该第一运动机构包括盖合在操作孔处的端盖和连接端盖并伸入积分球本体内部的支撑杆,在支撑杆顶部设置比色皿放置台;所述第一运动机构能够运动,并使比色皿放置台上的比色皿偏离激发光束的直射光路或者位于激发光束的直射光路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用于安装比色皿的比色皿放置台位于第一运动机构上,通过操作第一运动机构,可以使放置在比色皿放置台上的比色皿正对激发光束,得到激发光直射时的测量数据,也可以使比色皿偏离激发光束,测得边缘数据,达到多方位测试的目的,从而得到全面、精准的测量结果,该技术方案中,不用将比色皿取出积分球本体就可以对比色皿的位置进行调整,十分方便。

优选地,所述第一运动机构的运动方式为绕轴线旋转转动,通过使比色皿放置台绕轴转动而达到移动比色皿位置的目的,这种运动方式操作方便,比色皿的位置变化灵活且变化范围广,可以进行更大范围的测试。

进一步,所述端盖在操作孔中绕自身中轴线做圆周转动,所述支撑杆与端盖固定连接,且支撑杆顶部的比色皿放置台偏离端盖的中轴线。

进一步,所述端盖盖合在操作孔并不可转动,所述支撑杆下端可转动地贯穿安装在端盖上,且其顶端的比色皿放置台偏离支撑杆的转动轴线。

优选地,所述第一运动机构的运动为平行移动,第一运动机构沿着端盖中轴线平移。

优选地,在积分球外设置第二运动机构,该第二运动机构包括移动部和导向固定部,第二运动机构连接第一运动机构并定向平移,使第一运动机构与积分球本体脱离或组装。第二运动机构的主要作用在于辅助人们安全快速地安装和取出第一运动机构,从而方便更换比色皿。

进一步,所述第二运动机构为伸缩轴架,其中移动部为位于上部的伸缩轴,移动部固定连接积分球本体,导向固定部为底座部分,包括用于安插移动部的固定杆,以及设置在固定杆上的横向固定件,该固定件连接第一运动机构的下部,且在移动部移动时,该固定件与第一运动机构相对静止。采用伸缩轴架,更换比色皿时,积分球本体运动,而第一运动机构保持原位不动,采用这样运动的第二运动机构,积分球在工作时处于较低的位置,方便人们操作。

进一步,第二运动机构为固定架,导向固定部包括竖向设置且顶部固定连接积分球本体的立柱,移动部为可在立柱上上下滑动的悬杆,该悬杆连接第一运动机构下部,且该悬杆带动第一运动机构移动。采用这样的结构,更换比色皿时,第一运动机构移动,而积分球本体保持原位不动,这样可以使体积及重量较大的积分球处于固定的工作状态,只需取出较轻便的第一运动机构即可更换比色皿,操作灵活,设备整体的稳定性好。

进一步,所述该第二运动机构中的移动部为竖向设置的移动杆,该移动杆上部固定连接第一运动机构,移动部以滑动方式安装在导向固定部上。对于第一运动机构的运动为水平移动的情况,移动部直接连接第一运动机构,通过移动移动部,将第一运动机构取出或者装入积分球本体,这样节省操作难度,同时有利于保证积分球整体的稳定性。

优选地,积分球本体、比色皿放置台、端盖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积分球本体101、操作孔1、通光孔2、测试孔3、第一运动机构4、挡光板5、第二运动机构6、端盖41、支撑杆42、比色皿放置台43、移动部61、导向固定部62、定位件64、连接转轴65、转动柄6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种实施例:操作孔1设置在积分球本体101的球底部,通光孔2和测试孔3设置在积分球的中部,且在测试孔3处设置挡光板5。在操作孔1处竖向安装有第一运动机构4,该第一运动机构4包括盖合在操作孔1处的端盖41和连接端盖并伸入积分球本体1内部的支撑杆42,在支撑杆42顶部设置比色皿放置台43,该比色皿放置台43上设置有比色皿放置槽;第一运动机构4能够旋转转动,其特点为第一运动机构4各部件作为一个整体转动,转动时端盖41在操作孔1中转动。

进一步,该实施例所配设的第二运动机构6为伸缩轴架,其中移动部61为位于上部的伸缩轴,移动部61固定连接积分球本体101,导向固定部62为底座部分,包括用于安插移动部61的固定杆,以及设置在固定杆上的横向固定件,该固定件端部设置仅可轴向转动的连接转轴65,该连接转轴65固定连接第一运动机构1的,且在连接转轴65下端设置转动柄66。通过调节转动柄66来使第一运动机构4转动,通过调节移动部61来使积分球本体101和第一运动机构分开与合并。使用时,旋转转动柄66,通过连接转轴65带动第一运动机构4整体移动,进而使比色皿发生转动移动。上移移动部61,则可以使积分球本体101向上移动,实现积分球本体101与第一运动机构4的脱离。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第二运动机构6包括移动部61a和导向固定部62a,导向固定部62a包括竖向设置的导杆,其顶部固定连接积分球本体101,移动部61a为设置在导杆上并可上下移动的悬臂,移动部61a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一运动机构4的端盖41,也就是第二运动机构6控制积分球本体101与第一运动机构4分离与合并的方式为第一运动机构4移动,而积分球本体101原位不动;第二,第一运动机构4中,支撑杆42活动穿过端盖41,支撑杆42下端设置转动柄66,通过转动支撑杆42,使比色皿放置台43转动。使用时,旋转转动柄66,转动柄66支架带动支撑杆42转动,从而实现比色皿的转动移动。向下移动移动部61a,则可以带动第一运动机构4整体向下移动,从而将第一运动机构4从积分球本体101中取出,以便更换比色皿。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该实施例对积分球本体101上的操作孔1的位置做了变化,将操作孔1设置在积分球本体101的中部,第一运动机构4横向插入积分球本体101内部。另外,第二运动机构6包括导向固定部62b,该导向固定部62b为带有滑槽的固定滑道,移动部61b为下部滑动安装在滑槽中的滑动架,且移动部61b上部固定连接第一运动机构4的端盖41。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采用的是导向固定部62b与积分球本体101相离,实际中,也可以将导向固定部62b与积分球本体101固定连接。使用时,轻微移动第二运动机构6,使比色皿相对于激发光束的位置发生变化,大范围移动则可以使比色皿放置台43移出积分球本体101,从而方便人们更换比色皿。

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第一运动机构4的运动为转动移动,比色皿放置台43上的比色皿绕着特定的中心轴转动,从而实现比色皿位置的变化。第三实施例中,第一运动机构4为水平移动,从而实现比色皿放置台43上比色皿位置的变化,对于横向设置的第一运动机构4,比色皿依然是竖向设置在比色皿放置台43上。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