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7107发布日期:2019-05-17 20:43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RTK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程施工测量仪器领域,尤其涉及rtk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rtk(real-timekinematic,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实时处理两个测量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给用户接收机,进行求差解算坐标。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公路控制测量、电力线路测量、水利工程控制测量、大地测量等工程测量领域中。但是现有的rtk测量装置存在着一些弊端:1.现有rtk测量装置中的电台天线直接暴露于仪器外部,由于rtk测量装置工作环境可能会处在较复杂的山林、陡坡或者高地,工作人员经常带着rtk测量装置穿梭在上述环境中,增大了电台天线的不可靠性与连接部位的风险性,很容易使电台天线收到损坏,造成成本损失。2.现有rtk测量装置中的内管多数采用碳纤管或者金属管,当采用金属管作为内管时,由于电台天线接受和发送的电磁波容易受到金属管的影响,方向性较强,影响检测的效果;当采用碳纤管作为内管时,虽消除了金属管的方向性影响,但是也会减少了电磁波的强度,影响检测效果。技术实现要素: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rtk测量装置,包括用于实时测量处理载波的rtk仪器、用于收集和发送电磁波的电台天线以及用于支撑rtk仪器的对中杆,电台天线安装于rtk仪器,电台天线将收集的电磁波反馈至rtk仪器,rtk仪器安装于对中杆的顶端,对中杆包括握持管和采用透波材料制成的连接管,连接管安装于握持管的上端,连接管为中空管体,电台天线安装于连接管中空腔内。通过上述的设计,本发明将电台天线直接放置于内管中,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会损坏到电台天线,且上端的连接管采用玻纤维材料,该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还能较少对电磁波的影响,在满足工作人员和仪器的支撑强度之外使检测的数据更加精确。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rtk测量装置,包括用于实时测量处理载波的rtk仪器、用于收集和发送电磁波的电台天线以及用于支撑所述rtk仪器的对中杆,所述电台天线安装于所述rtk仪器,所述电台天线将收集的电磁波反馈至所述rtk仪器,所述rtk仪器安装于所述对中杆的顶端,所述对中杆包括握持管和采用透波材料制成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安装于所述握持管的上端,所述连接管为中空管体,所述电台天线安装于所述连接管中空腔内。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为玻纤维管,所述rtk仪器安装于所述玻纤维管上。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选用纤维排列方式为横向、纵向以及斜向交错排列的玻纤维管。进一步地,所述握持管、所述连接管、所述电台天线与所述rtk仪器的轴心位于同一轴线上。进一步地,所述握持管的下端设为方便对准水准气泡的锥形。进一步地,所述rtk仪器下方设有转接头,所述转接头下端设有防止所述连接管破裂的包边,所述电台天线与所述rtk仪器连接的一端设有sma接头,所述sma接头和所述转接头配合。进一步地,所述转接头与所述rtk仪器的连接处还设有防止磨损的金属圈,所述金属圈上方还设有防止所述rtk仪器松动的橡胶圈。进一步地,所述握持管和所述连接管上设有高度刻度标记。进一步地,所述握持管的管体材料为碳纤材料和金属材料中任一种。进一步地,所述rtk测量装置还包括用于显示所述rtk仪器处理的信息的电子手薄。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rtk测量装置,包括用于实时测量处理载波的rtk仪器、用于收集和发送电磁波的电台天线以及用于支撑rtk仪器的对中杆,电台天线安装于rtk仪器,电台天线将收集的电磁波反馈至rtk仪器,rtk仪器安装于对中杆的顶端,对中杆包括握持管和采用透波材料制成的连接管,连接管安装于握持管的上端,连接管为中空管体,电台天线安装于连接管中空腔内。通过上述的设计,本发明将电台天线直接放置于内管中,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会损坏到电台天线,且上端的连接管采用玻纤维材料,该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还能较少对电磁波的影响,在满足工作人员和仪器的支撑强度之外使检测的数据更加精确。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rtk测量装置优选实施方式的爆炸视图;图2是本发明rtk测量装置优选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rtk测量装置优选实施方式的a的放大视图;图4是本发明玻纤维管的玻纤材料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杆管载物自由跌落测试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杆管水平强度测试示意图。图中:1、rtk测量装置;2、rtk仪器;21、转接头;22、金属圈;23、橡胶圈;3、电台天线;31、sma转接头;4、对中杆;41、连接管;42、握持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本发明如rtk测量装置1图1-4所示,包括用于实时测量处理载波的rtk仪器2、用于收集和发送电磁波的电台天线3以及用于支撑rtk仪器2的对中杆4,电台天线3安装于rtk仪器2,电台天线3将收集的电磁波反馈至rtk仪器2,rtk仪器2安装于对中杆4的顶端,对中杆4包括握持管42和采用透波材料制成的连接管41,连接管41安装于握持管42的上端,连接管41为中空管体,电台天线3安装于连接管41中空腔内。通过上述的设计,本发明将电台天线3直接放置于内管中,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会损坏到电台天线3,且上端的连接管41采用玻纤维材料,该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还能较少对电磁波的影响,可在满足工作人员和仪器的支撑强度之外使检测的数据更加精确。本实施例的玻纤维管的纤维采用横向,纵向以及斜向多方向交错排列,原有的玻纤材料多为一个方向排列(如图4),该材料会导致当收到玻纤维管沿同一排列方向的磕碰时很容易就产生断裂,而本实施例中的玻纤材料通过多个方向交错排列,在相同厚度的情况下,比原来的玻纤材料强度更高。且玻纤维管设有外螺纹接口,玻纤维管通过外螺纹接口与rtk仪器连接。电台天线3放置于玻纤维管既能提供强度支撑和外部保护同时也不会对电磁波产生阻隔和干扰使检测的数据更加准确。握持管42的管体材料可为碳纤材料或者金属材料中任一种,由于玻纤维管嵌套于握持管42内且握持管42安装于玻纤维管下端不会对电磁波产生干扰,握持杆只需满足正常的强度支撑需求即可,本实施例中选用碳纤维管为握持管42,能满足正常的工作需要且制作成本低。握持管42的下端设为方便对准水准气泡的锥形,其中握持管42和连接管41上设有高度刻度标记,设计使测量工作时操作更加简便,且定位更加准确。rtk仪器下方设有转接头21,转接头下端设有防止所述连接管破裂的包边,由于连接管为玻纤维管,最上端连接处较为脆弱,若直接与rtk仪器连接的话,由于工作环境很容易对玻纤维管造成损害,包边部分很好消除了这部分影响,且本实施例的包边长度为3-10mm。电台天线3与rtk仪器连接的一端设有sma接头,sma接头和转接头21配合。转接头21与rtk仪器的连接处还设有防止磨损的金属圈22。金属圈22上方还设有防止rtk仪器松动的橡胶圈23。通过上述的设计电台天线3能牢固的安装在rtk仪器下方,且通过金属圈22和橡胶圈23的设计可增加连接处的保护,防止电台天线3松动甚至掉落。拼接时,将连接管41和握持管42的轴心放置于同一轴线上,将连接管41嵌套入握持管42中并通过连接件结合,此时完成对中杆4的拼接。此时将rtk仪器的下端的安装位置沿同一轴心依次放入橡胶圈23、金属圈22和转接头21并通过将转接头21旋紧于rtk仪器安装位置中,再将电台天线3的上端与sma转接头31结合,再通过sma转接头31与转接头21配对,完成电台天线3和rtk仪器的拼接。最后将电台天线3沿连接管41的轴心放入连接管41,通过连接管41的外螺纹和rtk仪器安装位置的内螺纹适配,完成rtk测量装置的拼接。一、连接管体强度测试本发明的连接管体强度测试分为两个方面,杆管载物自由跌落测试以及杆管水平强度测试;杆管载物自由跌落测试过程为将待测管体连接不同型号不同重量的rtk设备后,将连接好设备的管体垂直放置,并松手使之进行自由降落(如图5);本测试用于检测待测管体垂直承载不同重量的rtk设备后进行自由降落,是否能支撑设备并完成检测工作;以下为杆管载物自由跌落测试检测数据表格(表1):表1承载重量玻纤维管金属对中管0.5kg正常正常1.5kg正常正常(注意:连接rtk设备后,杆管本身无损坏且能实现正常的检测即备注正常,若发生损坏即备注破损,或者无法实现正常的检测即备注不正常)杆管水平强度测试过程为将待测管体的一端支起,倾斜放置于一高度h的支点上,并在杆管居中的位置施加一重力f(75kg)(如图6),用于检测待测管体水平承载不同重量的rtk设备时,是否能支撑设备并完成检测工作;以下为杆管水平强度测试检测数据表格(表2):表2高度h金属对中管玻纤维管20cm变形正常40cm断裂正常(注意:施加重力f后,杆管本身无损坏且能实现正常的检测即备注正常,若发生损坏即备注损坏的类型)通过上述的数据可得,虽老款的碳纤杆在杆管载物自由跌落测试中能正常实现检测,但是在杆管水平强度测试中都发生了不同程度上的损坏;而新采用的玻纤维管既通过杆管载物自由跌落测试,且在杆管水平强度测试中一样能承载重物并实现检测,由此对比可得,玻纤维管应用在本发明的中强度更佳。二、连接管体的天线信号强度测试本测试选取同样的rtk设备与不同的管体(玻纤维管与金属对中管)连接,将连接好设备的杆管本身为一个固定点作为天线信号接收设备,并在直线距离接收设备l处设有一天线信号发射设备;本测试通过天线信号接收设备的检测数据判断不同杆体对天线信号的影响;以下为连接管体的天线信号强度测试检测数据表格(表3):表3测试距离l金属对中管(背向)玻纤维管6km2.2dbi2.5dbi8km1.8dbi2.1dbi(注意:1.本测试中的天线信号强弱通过用增益(dbi)来表示,增益(dbi)数值越高表明检测到的天线信号强度高,反之增益(dbi)数值越低表明检测到的天线信号强度弱;2.老款金属对中管(背向)是指将管体朝向天线信号传递方向与接收设备之间无金属对中管遮挡的方向,为了避免金属对中管本身影响了天线信号的传递,新款玻纤维管不存在这种情况。)通过上述的数据可得,新款的玻纤维管在测试时既没有老款碳纤杆中出现的因为金属管发生的方向性影响,可全方位的进行工作,且安装设备后天线信号的整体覆盖效果比原来的金属对中管高了10%~20%。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