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制样土壤检测系统及其检测存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66285发布日期:2019-10-14 18:14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制样土壤检测系统及其检测存样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土壤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制样土壤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土壤检测过程中,刚刚取得的土壤样品通常是结块且含有较多固体杂质的,这不仅会对样品装成造成不便,也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很大干扰。所以有必要发明一种可以有效对取得的土壤样品进行破碎,并具有筛除固体颗粒杂质功能的快速制样土壤检测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对取得的土壤样品进行破碎,并具有筛除固体颗粒杂质功能的快速制样土壤检测系统。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快速制样土壤检测系统,包括风选装置和存样装置;所述存样装置的进口端与风选装置的出口端对应设置;所述存样装置包括分料单元;所述分料单元包括落料盘、电机和管体;所述电机设置在落料盘底部;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落料盘的中心转轴对应配合;所述管体周向均匀分布在落料盘边缘处;所述落料盘上表面的高度从中心向边缘逐渐变小;所述落料盘上表面沿转动径向设置有第一引料槽;所述管体的入口一端嵌设在第一引料槽内;所述第一引料槽与管体位置一一对应;若干所述第一引料槽的交汇处连通设置有承接槽;所述承接槽内装盛有待检样品。

进一步地,所述存样装置还包括转运单元;所述转运单元包括集料斗和第一中转腔;所述集料斗对应设置在风选装置的出料路径上;所述第一中转腔连通设置在集料斗底部;所述第一中转腔底部设置有料阀;所述料阀的出口端在高度方向上与承接槽位置对应;所述集料斗连接第一中转腔的一头设置有第一电磁振动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料槽靠近管体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中转腔;所述第二中转腔上沿第一引料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第二中转腔的出口处设置有动态封闭单元;所述动态封闭单元包括伸缩板、滑槽、滑块和连线;所述伸缩板贴合设置在第二中转腔的出口外侧,控制出口开闭;所述滑槽沿落料盘转动的径向方向设置在第二中转腔上端;所述滑块嵌设在滑槽内,且沿滑槽长度方向往复滑动;所述滑槽靠近落料盘中心的一端与滑块之间连接设置有弹簧;所述连线一端连接滑块,另一端连接伸缩板;转动所述落料盘,滑块受离心力作用在滑槽内滑动,带动伸缩板移动,露出第二中转腔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风选装置包括碎料单元、吹送单元和接料单元;所述碎料单元包括破碎腔、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所述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平行设置,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滚筒表面垂直设置有第一钢针;所述第二滚筒表面垂直设置有第二钢针;所述第一钢针的转动轨迹与第二钢针相互交错;所述破碎腔为纺锤形结构;所述破碎腔的侧壁轮廓与对应侧的滚筒一致;所述接料单元连通设置在破碎腔上方;所述接料单元包括进料槽、第二引料槽和震动器;所述第二引料槽倾斜设置,且高度较低的一端与破碎腔顶部在高度方向上位置对应;所述进料槽出口一端与第二引料槽连通,两者铰接相连;所述振动器包括第二电磁振动器、杆件和托板;所述第二电磁振动器设置在进料槽表面;所述杆件一端与第二电磁振动器连接,另一端上铰接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的板面与第二引料槽底部;所述吹送单元连通设置在破碎腔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吹送单元包括风腔、风机和料筒;所述风腔的其中一端与破碎腔底部连通;所述料筒顶部连通设置在风腔远离破碎腔的一端;所述风机的出风路径与风腔对应;所述风腔内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筛板;所述筛板将风腔内部空间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筛板靠近料筒的一端向上翘曲,与风腔顶部相接;所述料筒下端在竖直方向上与落料盘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风腔两侧内壁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筛板两侧与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筛板底部向下延伸设置有导风板;若干所述导风板沿筛板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导风板下端向料筒所在侧偏转;若干所述导风板的延伸长度沿风路方向逐渐增加。

快速制样土壤检测系统的检测存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将从实地采集的土壤样品放进接料单元内,则这些土壤样品从进料槽进入第二引料槽中,在此过程中因为震动器的作用而分解为很多小块;

步骤二,土壤样品小块从第二引料槽的末端掉入碎料单元内,在经过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的间隙时,被第一钢针和第二钢针交错搅碎成细粒,之后掉落到吹送单元内;

步骤三,进入吹送单元的土壤细粒首先被筛板阻拦,在风机的作用下沿筛板表面向靠近料筒的方向移动;在这一移动过程中,大部分土壤细粒和小尺寸固体杂质会从筛板的筛孔掉落到下腔室中,其中土壤细粒被风机吹送落入料筒内,而小尺寸的固体杂质因为重量较大,脱离风腔后水平移动距离较小,因而落入比料筒近的废料桶内;而粒径较大的土壤颗粒和固体杂质则留存在上腔室中;

步骤四,料筒内的土壤细粒向下掉落到转运单元的集料斗中,并在第一中转腔内聚集;

步骤五,打开料阀,第一中转腔内的土壤细粒掉落到分料单元的落料盘内,并沿着若干第一引料槽滚动到第二中转腔中,此时伸缩板将第二中转腔的出口封闭;

步骤六,使用电机驱动落料盘旋转,第二中转腔随之同步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滑块受离心力作用沿滑槽向靠近管体的方向移动,伸缩板在第二中转腔的出口处同步下移,令出口打开;第二中转腔内的土壤细粒被离心力甩进管体内;电机停止转动时,滑块所受离心力逐渐变小,在弹簧的拉力作用下回归到初始位置,伸缩板随之同步上移,将第二中转腔出口处重新封闭。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快速制样土壤检测系统,包括风选装置和存样装置;所述存样装置的进口端与风选装置的出口端对应设置;所述存样装置包括分料单元;所述分料单元包括落料盘、电机和管体;所述电机设置在落料盘底部;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落料盘的中心转轴对应配合;所述管体周向均匀分布在落料盘边缘处;所述落料盘上表面的高度从中心向边缘逐渐变小;所述落料盘上表面沿转动径向设置有第一引料槽;所述管体的入口一端嵌设在第一引料槽内;所述第一引料槽与管体位置一一对应;若干所述第一引料槽的交汇处连通设置有承接槽;所述承接槽内装盛有待检样品;当落料盘转动时,承接槽内的土壤样品沿第一引料槽的坡度向管体方向移动,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最终被甩进管体内,从而完成样品装盛。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落料盘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存样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动态封闭单元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风选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筛板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快速制样土壤检测系统,包括风选装置3和存样装置4;所述存样装置4的进口端与风选装置3的出口端对应设置;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所述存样装置4包括分料单元41;所述分料单元41包括落料盘411、电机412和管体413;所述电机412设置在落料盘411底部;所述电机412的动力输出端与落料盘411的中心转轴对应配合,驱动落料盘411转动;所述管体413周向均匀分布在落料盘411边缘处;所述落料盘411上表面的高度从中心向边缘逐渐变小;所述落料盘411上表面沿转动径向设置有第一引料槽414,第一引料槽414倾斜设置,其高度沿靠近管体413的方向逐渐变小,从而可以有效引导土壤样品向落料盘411边缘处滚动或滑动;所述管体3的入口一端嵌设在第一引料槽414内;所述第一引料槽414与管体413位置一一对应;若干所述第一引料槽414的交汇处连通设置有承接槽415;所述承接槽415内装盛有待检样品;当落料盘411转动时,承接槽415内的土壤样品沿第一引料槽414的坡度向管体413方向移动,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最终被甩进管体413内,从而完成样品装盛。

所述存样装置4还包括转运单元42;所述转运单元42包括集料斗421和第一中转腔422;所述集料斗421对应设置在风选装置3的出料路径上,用来将风选后的土壤样品聚集起来便于统一装盛;所述第一中转腔422连通设置在集料斗421底部;所述第一中转腔422底部设置有料阀423,可以通过开关来实现第一中转腔422对土壤样品的周期性存储,从而避免存样装置4对风选装置3实时处理能力的依赖;此外,还可以将第一中转腔422做成带有储量刻度的透明容器,从而可以精确控制单根管体413内所装盛的样品量;所述料阀423的出口端在高度方向上与承接槽415位置对应;所述集料斗421连接第一中转腔422的一头设置有第一电磁振动器424,第一电磁振动器424可以有效避免土壤样品粘附在集料都421的倾斜内壁上;

所述第一引料槽414靠近管体413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中转腔416;所述第二中转腔416上沿第一引料槽414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第二中转腔416的出口处设置有动态封闭单元43;如附图3所示,所述动态封闭单元43包括伸缩板431、滑槽432、滑块433和连线434;所述伸缩板431贴合设置在第二中转腔416的出口外侧,控制出口开闭;所述滑槽432沿落料盘411转动的径向方向设置在第二中转腔416上端;所述滑块433嵌设在滑槽432内,且沿滑槽432长度方向往复滑动;所述滑槽432靠近落料盘411中心的一端与滑块433之间连接设置有弹簧439,用来在滑块433移动后让其复位;所述连线434一端连接滑块433,另一端连接伸缩板431;伸缩板431上端设置有连通孔,在初始位置时与第二中转腔的出口错开,此时伸缩板431下端封闭在第二中转腔的出口处;转动所述落料盘411,滑块433受离心力作用在滑槽432内滑动,带动伸缩板431向下移动,连通孔与第二中转腔的出口重合,土壤样品从第二中转腔内被甩到管体413种,从而完成盛料过程;

如附图4所示,所述风选装置3包括碎料单元31、吹送单元32和接料单元33;所述碎料单元31包括破碎腔311、第一滚筒312和第二滚筒313;所述第一滚筒312与第二滚筒313平行设置,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滚筒312表面垂直设置有第一钢针314;所述第二滚筒313表面垂直设置有第二钢针315;所述第一钢针314的转动轨迹与第二钢针315相互交错,从而有效将掉落到两滚筒之间间隙里的土壤样品绞碎;所述破碎腔311为纺锤形结构;所述破碎腔311的侧壁轮廓与对应侧的滚筒一致,不仅压缩了设备空间,而且可以避免土壤从两侧腔壁掉落至吹送单元,保证样品得到充分的破碎;所述接料单元33连通设置在破碎腔311上方;所述接料单元33包括进料槽331、第二引料槽332和震动器333;所述第二引料槽332倾斜设置,且高度较低的一端与破碎腔331顶部在高度方向上位置对应;所述进料槽331出口一端与第二引料槽332连通,两者铰接相连看,可以根据实际投料的高度来动态调节接料单元33与碎料单元31之间的高度差;所述振动器333包括第二电磁振动器334、杆件335和托板336;所述第二电磁振动器334设置在进料槽331表面,可以加速进料槽331内的土壤样品向第二引料槽332转移的速度,避免投料口堵塞;所述杆件335一端与第二电磁振动器334连接,另一端上铰接设置有托板336;所述托板336的板面与第二引料槽332底部;通过杆件335将部分振动传导至板体336上,板体336再带动第二引料槽332同步振动,从而加速土壤样品的整体转移速度,减少内壁粘附现象;而托板336通过铰接的方式与杆件335相连,从而可以适应第二引料槽332倾斜角度的变化;所述吹送单元32连通设置在破碎腔331下方。

所述吹送单元32包括风腔321、风机322和料筒323;所述风腔321的其中一端与破碎腔311底部连通;所述料筒323顶部连通设置在风腔321远离破碎腔311的一端;所述风机322的出风路径与风腔321对应;所述风腔321内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筛板324;所述筛板324将风腔内部空间分隔为上腔室325和下腔室326;进入风腔321内的土壤样品首先经过筛板323筛选后,粒径合格的部分掉落到下腔室326中,粒径偏大的留在上腔室325内;这一风选过程也可以对土壤样品进行一定的干燥;所述筛板323靠近料筒323的一端向上翘曲,与风腔325顶部相接;所述料筒323底部贯通,下端在竖直方向上与落料盘411位置对应;因为从风腔吹出的土壤样品中还会混有少量尺寸较小,重量偏大的固体杂质,所以在筒体323与风腔出口的水平间距之间还设置有废料桶329,用来收纳水平移动距离较短的固体杂质。

所述风腔321两侧内壁上设置有滑轨327;所述筛板324两侧与滑轨327滑动配合;所述筛板324底部向下延伸设置有导风板328;若干所述导风板328沿筛板324的长度方向排布,可以将风力引导吹向风腔底部,从而防止下腔室326内的土壤样品存在底部残留;所述导风板328下端向料筒323所在侧偏转;若干所述导风板328的延伸长度沿风路方向逐渐增加,这样就可以不受前一块导风板干扰,有效利用每一块导风板328,通过逐级的引导风路偏转,增强吹送能力。

快速制样土壤检测系统的检测存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将从实地采集的土壤样品放进接料单元33内,则这些土壤样品从进料槽331进入第二引料槽332中,在此过程中因为震动器333的作用而分解为很多小块;

步骤二,土壤样品小块从第二引料槽332的末端掉入碎料单元31内,在经过第一滚筒312和第二滚筒313之间的间隙时,被第一钢针314和第二钢针315交错搅碎成细粒,之后掉落到吹送单元32内;

步骤三,进入吹送单元32的土壤细粒首先被筛板324阻拦,在风机322的作用下沿筛板324表面向靠近料筒323的方向移动;在这一移动过程中,大部分土壤细粒和小尺寸固体杂质会从筛板324的筛孔掉落到下腔室326中,其中土壤细粒被风机322吹送落入料筒323内,而小尺寸的固体杂质因为重量较大,脱离风腔321后水平移动距离较小,因而落入比料筒323近的废料桶329内;而粒径较大的土壤颗粒和固体杂质则留存在上腔室325中;

步骤四,料筒323内的土壤细粒向下掉落到转运单元42的集料斗421中,并在第一中转腔422内聚集;

步骤五,打开料阀423,第一中转腔422内的土壤细粒掉落到分料单元的落料盘411内,并沿着若干第一引料槽414滚动到第二中转腔416中,此时伸缩板431将第二中转腔416的出口封闭;

步骤六,使用电机412驱动落料盘411旋转,第二中转腔416随之同步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滑块433受离心力作用沿滑槽432向靠近管体413的方向移动,伸缩板431在第二中转腔416的出口处同步下移,令出口打开;第二中转腔416内的土壤细粒被离心力甩进管体413内;电机412停止转动时,滑块433所受离心力逐渐变小,在弹簧439的拉力作用下回归到初始位置,伸缩板431随之同步上移,将第二中转腔416出口处重新封闭。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