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闪烁体吸湿储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13504发布日期:2019-12-24 21:4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闪烁体吸湿储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闪烁体储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闪烁体吸湿储藏装置。



背景技术:

闪烁体是一类吸收高能粒子或射线后能够发光的材料,通常在应用中将其加工成晶体,又称为闪烁晶体,相关领域人员在闪烁体测量辐射的能量、强度、传播、衰减等信息的基础上,又开发出多种应用,在医学上,闪烁体是核医学影像设备的核心部件,通过闪烁体医生可以快速诊断出人体各器官的病变,肿瘤组织的大小和位置,以帮助患者及早发现疾病并及时预防和治疗,在行李安检、设备无损探伤、环境监测等领域,闪烁体均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一些闪烁体具有较强的吸湿性,极易与空气中的水分子和氧分子发生反应,使闪烁体潮解,影响闪烁体的使用,为此提出一种闪烁体吸湿储藏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闪烁体吸湿储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闪烁体吸湿储藏装置,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的上壁和下壁均设有可视窗,所述主箱体的左壁和右壁均固定连接有提手,所述主箱体的右侧壁上设有氮气瓶盛放盒,所述氮气瓶盛放盒的内部设有氮气瓶,所述氮气瓶的出气管端与所述主箱体的右侧壁相连通,所述氮气瓶的出气管上设有气泵,所述主箱体的左侧壁上开设有出气管,所述主箱体的内部均匀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的内部设有闪烁体存放盒,所述方形槽的底壁上设有第一磁条;

所述闪烁体存放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左右侧壁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所述方形槽的槽壁转动连接,所述盒体的下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磁条配合使用的第二磁条,所述盒体的底壁上开设有插槽,所述盒体的左右侧壁上设有吸湿材料槽,所述吸湿材料槽的内部装有吸湿材料,所述吸湿材料槽的内侧壁均匀设有微孔,所述吸湿材料槽的一侧设有滑板槽,所述滑板槽的内部设有滑板,所述盒体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拉手。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包括主管体,所述主管体的左端连接有锥形管的一端,所述锥形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软体管的一端,所述软体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锥形管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盒体呈扇形。

优选的,所述拉手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盒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球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闪烁体吸湿储藏装置,通过气泵工作将氮气瓶内的氮气抽入主箱体内,再沿出气管排出,保证主箱体内充满氮气而排出空气,避免空气与闪烁体发生反应,有效保护闪烁体,氮气在气泵的作用下具有一定压力,可将软体管的出口端吹出锥形管,由此排出氮气,当泵体不工作时,空气很难在自然状态下由软体管进入到主箱体中,此结构可保证更换氮气瓶的过程中,空气不会进入到主箱体内,与闪烁体发生反应,通过可视窗可观测到主箱体内闪烁体的个数,以便准确取或放闪烁体,第一磁条与第二磁条吸合使得盒体位于方形槽内,呈闭合状态,吸湿材料可保证闪烁体周围的干燥性,保护闪烁体,防止其与水分子发生反应,通过在滑板槽内移动滑板,可对吸湿材料槽进行封闭和打开,方便更换吸湿材料,通过手拉拉手,可使第一磁条与第二磁条分离,盒体以所述转动杆为转轴旋转出方形槽,在插槽内取出闪烁体即可,操作简单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气管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气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闪烁体存放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闪烁体存放盒内部的插槽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湿材料槽、滑板槽和滑板俯视剖面图。

图中:1-主箱体、2-可视窗、3-提手、4-氮气瓶盛放盒、5-气泵、6-出气管、601-主管体、602-锥形管、603-软体管、7-方形槽、8-闪烁体存放盒、801-盒体、802-转动杆、803-第二磁条、804-插槽、805-吸湿材料槽、806-滑板槽、807-滑板、808-拉手、8081-连接柱、8082-球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闪烁体吸湿储藏装置,包括主箱体1,所述主箱体为闪烁体提供储藏空间,所述主箱体的上壁和下壁均设有可视窗2,通过所述可视窗可观测到所述主箱体内闪烁体的个数,以便准确取或放闪烁体,所述主箱体的左壁和右壁均固定连接有提手3,所述提手便于移动闪烁体吸湿储藏装置整体位置,所述主箱体的右侧壁上设有氮气瓶盛放盒4,所述氮气瓶盛放盒的内部设有氮气瓶,所述氮气瓶盛放盒用于盛放氮气瓶,所述氮气瓶的出气管端与所述主箱体的右侧壁相连通,所述氮气瓶的出气管上设有气泵5,所述主箱体的左侧壁上开设有出气管6,通过所述气泵工作将所述氮气瓶内的氮气抽入所述主箱体内,再沿所述出气管排出,保证所述主箱体内充满氮气而排出空气,避免空气进入与闪烁体发生反应,有效保护闪烁体,所述主箱体的内部均匀设有方形槽7,所述方形槽的内部设有闪烁体存放盒8,所述方形槽用于放置所述闪烁体存放盒,所述方形槽的底壁上设有第一磁条;

所述闪烁体存放盒包括盒体801,所述盒体的左右侧壁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802,所述转动杆与所述方形槽的槽壁转动连接,所述盒体的下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磁条配合使用的第二磁条803,所述第一磁条与所述第二磁条吸合使得所述盒体位于所述方形槽内,呈闭合状态,所述盒体的底壁上开设有插槽804,所述插槽用于放置闪烁体,所述盒体的左右侧壁上设有吸湿材料槽805,所述吸湿材料槽的内部装有吸湿材料,所述吸湿材料槽的内侧壁均匀设有微孔,所述吸湿材料可保证闪烁体周围的干燥性,保护闪烁体,防止其与水分子发生反应,所述吸湿材料槽的一侧设有滑板槽806,所述滑板槽的内部设有滑板807,通过在所述滑板槽内移动所述滑板,可对所述吸湿材料槽进行封闭和打开,方便更换吸湿材料,所述盒体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拉手808,通过手拉所述拉手,可使所述第一磁条与所述第二磁条分离,所述盒体以所述转动杆为转轴旋转出所述方形槽。

具体而言,所述出气管包括主管体601,所述主管体的右端与所述主箱体的右侧壁相连通,所述主管体的左端连接有锥形管602的一端,所述锥形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软体管603的一端,所述软体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锥形管的内部,所述气泵工作将所述氮气瓶内的氮气抽入所述主箱体内,再沿所述出气管排出,氮气在所述气泵的作用下具有一定压力,可将所述软体管的出口端吹出所述锥形管,由此排出氮气,当所述泵体不工作时,空气很难在自然状态下由所述软体管进入到所述主箱体中,此结构可保证更换氮气瓶的过程中,空气不会进入到所述主箱体内,与闪烁体发生反应。

具体而言,所述盒体呈扇形,扇形所述盒体方便从所述方形槽内旋转出来,从而使取放闪烁体较为方便。

具体而言,所述拉手包括连接柱8081,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盒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球体8082,所述连接柱用于连接所述球体,通过手握所述球体,可使所述盒体以所述转动杆为转轴旋转出所述方形槽。

工作原理:通过气泵工作将氮气瓶内的氮气抽入主箱体内,再沿出气管排出,保证主箱体内充满氮气而排出空气,避免空气与闪烁体发生反应,有效保护闪烁体,氮气在气泵的作用下具有一定压力,可将软体管的出口端吹出锥形管,由此排出氮气,当泵体不工作时,空气很难在自然状态下由软体管进入到主箱体中,此结构可保证更换氮气瓶的过程中,空气不会进入到主箱体内,与闪烁体发生反应,通过可视窗可观测到主箱体内闪烁体的个数,以便准确取或放闪烁体,第一磁条与第二磁条吸合使得盒体位于方形槽内,呈闭合状态,吸湿材料可保证闪烁体周围的干燥性,保护闪烁体,防止其与水分子发生反应,通过在滑板槽内移动滑板,可对吸湿材料槽进行封闭和打开,方便更换吸湿材料,通过手拉拉手,可使第一磁条与第二磁条分离,盒体以所述转动杆为转轴旋转出方形槽,在插槽内取出闪烁体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