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5535发布日期:2020-03-27 13:16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电路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路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电的应用。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电器元件出现故障,这时需要对电路进行检修,以便于维修。这时需要用到电路检测装置,但是目前的电路检测装置检测使用的表笔与电路检测装置主体是分开连接的,在使用过程中表笔容易遗失,而且由于表笔上连接电线的缘故,电线容易打结,不利于整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电路检测装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电路检测装置,包括电路检测主体、表笔,所述电路检测主体为长方体形状,所述表笔通过表笔接口连接所述电路检测主体,所述表笔包括表笔头、电线和表笔插头,所述表笔头和所述表笔插头通过所述电线连接,还包括凹槽、卷线盘,所述凹槽和所述卷线盘均位于所述电路检测主体的右端面上,所述凹槽和所述卷线盘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凹槽为长方形,所述卷线盘为圆柱体形状,所述卷线盘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均为圆形,所述卷线盘的左端面通过热板熔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电路检测主体的右端面上,每个所述卷线盘的下方均设有所述凹槽,所述凹槽的下端面与所述卷线盘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卷线盘上设有上开口、下开口、绕线器和竖直挡板,所述上开口位于所述卷线盘的上端面,所述下开口位于所述卷线盘的下端面,所述绕线器和所述竖直挡板位于所述卷线盘内,所述上开口和所述下开口均为圆形孔洞,所述竖直挡板位于所述卷线盘左端面和右端面之间的位置,所述竖直挡板为圆形,所述绕线器包括绕线器a和绕线器b,所述绕线器a位于所述卷线盘的左端部位,所述绕线器b位于所述卷线盘的右端部位,所述绕线器a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卷线盘和所述竖直挡板,所述绕线器b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卷线盘和所述竖直挡板,

所述绕线器a上缠绕电线a,所述电线a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绕线器a上,所述电线a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表笔插头,所述绕线器b上缠绕电线b,所述电线b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绕线器b上,所述电线b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表笔头,所述表笔头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电线a和所述电线b通过所述电线连接,所述绕线器a和所述绕线器b的转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开口位于所述绕线器a的正上方,所述下开口位于所述绕线器b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竖直挡板通过热板熔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卷线盘的内表面上,所述竖直挡板与所述卷线盘的右端面平行。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线包括所述电线a和所述电线b。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所述电线a和所述电线b的所述电线的长度大于10c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凹槽为位于所述电路检测主体右端面的长方形凹槽,所述凹槽的长度大于所述表笔头的长度,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卷线盘的右侧下方。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卷线盘的直径小于所述电路检测主体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绕线器a和所述绕线器b通过转轴和轴承活动连接所述卷线盘和所述竖直挡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路检测主体上设有显示屏、电源开关、表盘和表笔接口。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装置将电笔固定在电路检测装置主体上,防止遗失和打结,使用也更加方便,节省了整理表笔上电线的时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表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卷线盘的右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卷线盘的右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卷线盘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电路检测主体-1;表笔-2;表笔头-2.1;电线-2.2;电线a-2.2.1;电线b-2.2.2;表笔插头-2.3;凹槽-3;卷线盘-4;上开口-5;下开口-6;绕线器-7;绕线器a-7.1;绕线器b-7.2;竖直挡板-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和图2所示,电路检测装置,包括电路检测主体1、表笔2,所述电路检测主体1为长方体形状,所述表笔2通过表笔接口连接所述电路检测主体1,所述表笔2包括表笔头2.1、电线2.2和表笔插头2.3,所述表笔头2.1和所述表笔插头2.3通过所述电线2.2连接,还包括凹槽3、卷线盘4,所述凹槽3和所述卷线盘4均位于所述电路检测主体1的右端面上,所述凹槽3和所述卷线盘4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凹槽3为长方形,所述卷线盘4为圆柱体形状,所述卷线盘4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均为圆形,所述卷线盘4的左端面通过热板熔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电路检测主体1的右端面上,每个所述卷线盘4的下方均设有所述凹槽3,所述凹槽3的下端面与所述卷线盘4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凹槽3为位于所述电路检测主体1右端面的长方形凹槽,所述凹槽3的长度大于所述表笔头2.1的长度,所述凹槽3位于所述卷线盘4的右侧下方。所述卷线盘4的直径小于所述电路检测主体1的高度。所述电路检测主体1上设有显示屏、电源开关、表盘和表笔接口。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卷线盘4上设有上开口5、下开口6、绕线器7和竖直挡板8,所述上开口5位于所述卷线盘4的上端面,所述下开口6位于所述卷线盘4的下端面,所述绕线器7和所述竖直挡板8位于所述卷线盘4内,所述上开口5和所述下开口6均为圆形孔洞,所述竖直挡板8位于所述卷线盘4左端面和右端面之间的位置,所述竖直挡板8为圆形,所述绕线器7包括绕线器a7.1和绕线器b7.2,所述绕线器a7.1位于所述卷线盘4的左端部位,所述绕线器b7.2位于所述卷线盘4的右端部位,所述绕线器a7.1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卷线盘4和所述竖直挡板8,所述绕线器b7.2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卷线盘4和所述竖直挡板8,所述上开口5位于所述绕线器a7.1的正上方,所述下开口6位于所述绕线器b7.2的正下方。所述竖直挡板8通过热板熔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卷线盘4的内表面上,所述竖直挡板8与所述卷线盘4的右端面平行。所述绕线器a7.1和所述绕线器b7.2通过转轴和轴承活动连接所述卷线盘4和所述竖直挡板8。

如图5所示,所述绕线器a7.1上缠绕电线a2.2.1,所述电线a2.2.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绕线器a7.1上,所述电线a2.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表笔插头2.3,所述绕线器b7.2上缠绕电线b2.2.2,所述电线b2.2.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绕线器b7.2上,所述电线b2.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表笔头2.1,所述表笔头2.1放置在所述凹槽3内,所述电线a2.2.1和所述电线b2.2.2通过所述电线2.2连接,所述绕线器a7.1和所述绕线器b7.2的转向相同。所述电线2.2包括所述电线a2.2.1和所述电线b2.2.2。连接所述电线a2.2.1和所述电线b2.2.2的所述电线2.2的长度大于10cm。

实施例1:所述卷线盘4的左端面通过热板熔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电路检测主体1的右端面上,所述绕线器7上设有转轴,所述卷线盘4和所述竖直挡板8的端面上均设有轴承,所述绕线器7上的转轴与所述卷线盘4和所述竖直挡板8端面上的轴承固定连接,即可实现所述绕线器7与所述卷线盘4和所述竖直挡板8的活动连接。连接所述电线a2.2.1和所述电线b2.2.2的所述电线2.2穿过所述竖直挡板8,其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在所述绕线器a7.1上的所述电线a2.2.1和固定在所述绕线器7.2上的所述电线b2.2.2。只要连接所述电线a2.2.1和所述电线b2.2.2的所述电线2.2足够长,所述绕线器7旋转时,将不会影响其旋转性能。

所述绕线器7为自动卷线器,所述绕线器7内设有扭簧。

实施例2:使用时,先将所述表笔插头2.3从所述上开口5拉出,插入到所述电路检测主体1上对应的表笔接口处,然后将所述表笔头2.1从所述下开口6拉出,放置在需要检测的位置,即可开始检测。当检测完成后,只需要松开所述表笔头2.1和所述表笔插头2.3,所述电线2.2即可缩回所述卷线盘4内,然后将所述表笔头2.1放入到所述凹槽3内,即可完成所述电路检测主体1的整理,即可直接将所述电路检测主体1收纳起来。

所述表笔头2.1可放置在所述凹槽3内。

实施例3:在所述上开口5和所述下开口6的边缘部位粘贴一层橡胶膜,防止所述电线2.2在拉出和缩进的过程中,外表皮磨损而出现检测误差。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等方案的说明。同时,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