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携带的经纬仪放置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5879发布日期:2020-04-03 13:28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携带的经纬仪放置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经纬仪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方便携带的经纬仪放置架。



背景技术:

经纬仪是一种根据测角原理设计的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的测量仪器,分为光学经纬仪和电子经纬仪两种,目前最常用的是电子经纬仪。

测量时,将经纬仪安置在三脚架上,用垂球或光学对点器将仪器中心对准地面测站点上,用水准器将仪器定平,用望远镜瞄准测量目标,用水平度盘和竖直度盘测定水平角和竖直角。

由于现有的放置经纬仪的三角架的支脚较长,体积较大,不便于工人携带,导致一个人的测量工作需要两三个人帮忙搬运设备,增加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携带的经纬仪放置架,通过设置有可伸缩的支脚,减小了支脚的长度和放置架的体积,便于操作人员携带和搬运,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携带的经纬仪放置架,包括放置座,以及设置在放置座上的3根支脚,所述支脚包括铰接在放置座上的容纳杆,以及滑移连接在容纳杆上的伸缩杆,所述容纳杆远离放置座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容纳槽,所述伸缩杆滑移连接在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驱动伸缩杆运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要调节支脚的长度时,启动驱动组件,使得驱动组件驱动伸缩杆沿容纳槽长度方向做靠近或远离放置座运动,用以调节支脚的长度,使得支脚的长度可调。

当要携带和搬运放置架时,伸缩杆滑移连接在容纳槽内,从而减小了支脚的长度和放置架的体积,便于操作人员携带和搬运,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沿容纳槽长度方向设置在容纳槽内并与所述容纳槽转动连接的驱动螺杆、同轴套设在驱动螺杆靠近放置座一端的驱动蜗轮,以及转动连接在容纳槽内并与所述驱动螺杆相垂直的驱动蜗杆,所述驱动蜗杆与所述驱动蜗轮相啮合,且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纳槽滑移连接的滑移块,所述驱动螺杆穿过所述滑移块并与所述滑移块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蜗杆转动,从而带动与驱动蜗杆相啮合的驱动蜗轮转动,使得与驱动蜗轮同轴设置的驱动螺杆转动,使得与驱动螺杆螺纹配合的滑移块沿容纳槽长度方向做靠近或远离放置座的运动,从而使得伸缩杆沿容纳杆长度方向做靠近或远离放置座运动,实现调节支脚长度的目的,使得放置架的高度与操作人员的身高相适配,方便操作人员测量。

同时,当搬运和携带放置架时,伸缩杆滑移连接在容纳槽内,用以减小支脚的长度和放置架的体积,便于操作人员的携带和搬运放置架。

驱动蜗杆和驱动蜗轮靠近放置座设置,使得在对放置座的位置进行微调时,操作人员无需下蹲或下腰进行支脚的长度调节,方便操作人员调节支脚的长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以及操作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槽相对的两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皆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滑移块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适配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以限定滑移块的滑移轨迹,防止滑移块在滑动过程中发生偏转,提高滑移块运行的稳定性,以及支脚调节时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蜗轮的其中一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设置有球形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操作人员驱动蜗杆转动,提高操作人员的可操作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驱动蜗轮转动连接,且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容纳杆上还设置有容纳连接杆和球形把手的安置槽,所述安置槽与所述球形把手相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把手会突出在支脚外,当操作人员搬运放置架时,突出的把手会影响操作人员搬运放置架。例如,突出的把手会挂钩住一些物体,影响放置架的搬运。且突出的把手会导致支脚之间无法很好的聚拢收集在一起,从而影响放置架的搬运。

通过连接杆与驱动蜗杆转动连接,以及设置有安置槽,使得当不调节支脚的长度时,可以将把手收集起来,使得把手不会影响放置架的搬运,从而方便操作人员携带和搬运放置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开设在连接杆上的定位槽、设置在定位槽内的定位弹簧,以及伸缩滑移连接在定位槽内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在定位槽和定位块上,且所述驱动蜗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块相卡接的卡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杆和驱动蜗杆同轴之前,定位块会受到驱动蜗杆对其作用力,使得定位块做靠近定位槽槽底的运动,定位弹簧被压缩,便于连接杆和驱动蜗杆同轴设置。

当连接杆和驱动蜗杆同轴时,定位块不再受到驱动蜗杆对其的作用力,定位弹簧的弹性势能得到释放,将定位块抵出定位槽,并使得定位块与卡接槽相卡接,实现连接杆和驱动蜗杆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槽设置有两个,且两所述定位槽以连接杆的轴心线为对称轴呈对称设置,其中一所述定位块呈倒圆角设置,另一所述定位块靠近伸缩槽槽底的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相平行的拉杆,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滑移槽,所述拉杆与所述滑移槽滑移连接,且所述滑移槽与所述定位槽相连通,所述定位弹簧同轴套设在拉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一定位块倒圆角设置,方便连接杆与驱动蜗杆之间的固定和分离,用以对连接杆和驱动蜗杆之间进行初步定位。同时,用以提醒操作人员连接杆的转动角度合适。

当要固定连接杆和驱动蜗杆时,先将球形把手和连接杆从安置槽中取出,再拉动拉杆,使得定位块伸缩滑移连接在定位槽内,且定位弹簧被压缩,便于连接杆和驱动蜗杆同轴设置。

当连接杆和驱动蜗杆同轴后,将拉杆放开,定位弹簧的弹性势能得到释放,将定位块抵出定位槽,并使得定位块与卡接槽相卡接,用以对连接杆和驱动蜗杆之间进行定位,方便转动把手驱动蜗杆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杆远离放置座的一端通过转动螺栓铰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其中一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安装杆另一端呈锥形设置,且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容纳万向轮和安装杆的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万向轮,使得在较为平整的地面上时,操作人员可直接推动放置架,方便操作人员携带和搬运放置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以及操作难度。

安装杆另一端呈锥形设置,增大安装杆与地面之间的压强,方便安装杆插在泥土中,从而提高放置架的稳定性。

安装杆通过转动螺栓固定在伸缩杆上,使得安装杆可转可定,方便操作人员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使用万向轮还是锥形设置的安装杆,提高操作人员的可操作性。

设置有通槽,用以安置安装杆和万向轮,防止万向轮的存在影响放置架的稳定性。同时,防止锥形设置的安装杆在搬运时,戳伤操作人员,造成人员伤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螺栓上螺纹连接有转动螺母,所述转动螺母与所述伸缩杆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安装杆的固定牢固度,防止安装杆发生转动,用以提高放置架的放置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任意一所述容纳杆上设置有两捆绑带,两所述捆绑带一端设置在容纳杆上,另一端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定位件,任意一所述容纳杆上还设置提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捆绑带,用以捆绑支脚,使得放置架的支脚并不会由于自重而掉落下来,方便操作人员携带和搬运放置架。

设置有提手,操作人员可直接通过提手,将放置架提起,方便操作人员携带和搬运放置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通过设置有可伸缩的支脚,减小了支脚的长度和放置架的体积,便于操作人员携带和搬运,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通过连接杆与驱动蜗杆转动连接,以及设置有安置槽,使得当不调节支脚的长度时,可以将把手收集起来,使得把手不会影响放置架的搬运,从而方便操作人员携带和搬运放置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脚的平面剖视图;

图3为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5为图1的b部放大图;

图6为容纳杆的平面剖视图;

图7为图6的c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00、放置座;200、支脚;210、容纳杆;211、容纳槽;212、限位槽;220、驱动组件;221、驱动螺杆;222、驱动蜗轮;223、驱动蜗杆;224、卡接槽;230、连接杆;231、把手;232、安置槽;240、定位组件;241、定位槽;242、定位弹簧;243、定位块;244、滑移槽;245、拉杆;250、伸缩杆;251、滑移块;252、限位块;260、安装杆;261、转动螺栓;262、通槽;263、转动螺母;264、万向轮;270、捆绑带;271、定位件;280、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一种方便携带的经纬仪放置架,包括放置座100,以及设置在放置座100上的3根支脚200,支脚200包括铰接在放置座100上的容纳杆210,以及滑移连接在容纳杆210上的伸缩杆250。

参照图1和图2,容纳杆210远离放置座100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容纳槽211,伸缩杆250上一体设置有与容纳槽211滑移连接的滑移块251。

参照图3和图4,容纳槽211相对的两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皆设置有限位槽212,滑移块251上一体设置有与限位槽212相适配的限位块252,用以限定滑移块251的滑移轨迹。

参照图4和图5,容纳槽211内还设置有驱动伸缩杆250运动的驱动组件220,其包括沿容纳槽211长度方向设置在容纳槽211内并与容纳槽211转动连接的驱动螺杆221、同轴套设在驱动螺杆221靠近放置座100一端的驱动蜗轮222,以及转动连接在容纳槽211内并与驱动螺杆221相垂直的驱动蜗杆223,驱动蜗杆223与驱动蜗轮222相啮合。且驱动螺杆221穿过滑移块251并与滑移块251螺纹连接,用以驱动伸缩杆250运动,实现支脚200的长度调节,方便调节经纬仪的放置位置,保持经纬仪的水平放置。

参照图4和图5,驱动蜗轮222的其中一端通过转轴铰接有连接杆230,连接杆230另一端一体设置有球形把手231,且连接杆230上设置有定位其位置的定位组件240。同时,容纳杆210上还设置有容纳连接杆230和球形把手231的安置槽232,安置槽232与球形把手231相卡接,用以固定连接杆230和把手231的位置,防止把手231的存在影响操作人员搬运放置架。

在本实施例中,伸缩杆250靠近放置座100顶部的一端与放置座100下表面相接触时,连接杆230和球形把手231刚好与安置槽232对应设置,使得连接杆230和球形把手231可转动放置在安置槽232内,用以收纳连接杆230和球形把手231,便于放置架的携带。

参照图6和图7,定位组件240包括开设在连接杆230上的定位槽241、设置在定位槽241内的定位弹簧242,以及伸缩滑移连接在定位槽241内的定位块243,定位弹簧242两端分别卡接在定位槽241和定位块243上,且驱动蜗杆223上开设有与定位块243相卡接的卡接槽224。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弹簧242在安装完成后,呈自然状态,用以将定位块243抵出定位槽241,方便定位块243与卡接槽224相卡接。

参照图6和图7,定位槽241设置有两个,且两定位槽241以连接杆230的轴心线为对称轴呈对称设置。且其中一定位块243远离定位槽241槽底的一端呈倒圆角设置,另一定位块243靠近伸缩槽槽底的壁上一体设置有与定位槽241相平行的拉杆245。连接杆230上开设有与定位槽241相连通的滑移槽244,且拉杆245滑移连接在滑移槽244内。同时,定位弹簧242同轴套设在拉杆245上。

参照图1和图2,伸缩杆250远离放置座100的一端通过转动螺栓261铰接有安装杆260,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螺栓261设置在安装杆260正中间。且伸缩杆250上开设有容纳安装杆260的通槽262。转动螺栓261穿过通槽262和安装杆260后,并与伸缩杆250螺纹连接。同时,转动螺栓261上螺纹连接有转动螺母263,安装完成后,转动螺母263与伸缩杆250相抵接,用以固定安装杆260和方便安装杆260转动。

参照图1和图2,安装杆260其中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有万向轮264,安装杆260另一端呈锥形设置,且万向轮264可安置在通槽262内,方便收纳万向轮264,防止万向轮264影响支脚200的稳定性。

参照图1,任意一容纳杆210上通过螺钉固定设置有两捆绑带270,两捆绑带270一端设置在容纳杆210上,另一端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定位件271。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271包括设置在其中一捆绑带270上的纽扣,设置在另一捆绑带270上的纽扣孔,用以固定支脚200,方便操作人员搬运放置架。

参照图1和图5,任意一容纳杆210上还铰接有提手280,方便操作人员提拿放置架,从而方便操作人员搬运放置架。

工作过程:

当要搬运放置架到测量场地时,操作人员可直接通过提手280,将放置架提起,方便操作人员携带放置架。且由于放置架的支脚200通过两捆绑带270将其限定在一起,使得放置架的支脚200并不会由于自重而掉落下来,影响操作人员的搬运。

当搬运的路途较为平稳时,方便万向轮264运行时,可以将放置架放置在地面上,推动放置架运行,方便操作人员搬运放置架。

当要测量时,先打开捆绑带270,再拧动转动螺母263,使得转动螺母263不在与伸缩杆250发生抵接,方便安装杆260转动,从而使得万向轮264被安置在通槽262内,防止万向轮264的存在影响放置架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安装杆260另一端呈锥形设置,当放置架放置在地面上,锥形设置的安装杆260会插在泥土中,从而提高放置架的稳定性。

安装杆260转动完成后,拧动转动螺母263,使得转动螺母263与伸缩杆250侧壁相抵接,用以固定安装杆260的位置。

调整支脚200的长度,先将球形把手231和连接杆230从安置槽232中取出,再拉动拉杆245,使得定位块243伸缩滑移连接在定位槽241内,且定位弹簧242被压缩,便于连接杆230和驱动蜗杆223同轴设置。

当连接杆230和驱动蜗杆223同轴之前,设置有倒圆角的定位块243会受到驱动蜗杆223对其作用力,使得这一定位块243做靠近定位槽241槽底的运动,定位弹簧242被压缩,便于连接杆230和驱动蜗杆223同轴设置。

当连接杆230和驱动蜗杆223同轴时,设置有倒圆角的定位块243不再受到驱动蜗杆223对其的作用力,定位弹簧242的弹性势能得到释放,将定位块243抵出定位槽241,并使得定位块243与卡接槽224相卡接,用以对连接杆230进行初步定位。同时,用以提醒操作人员连接杆230的转动角度合适。

然后将拉杆245放开,定位弹簧242的弹性势能得到释放,将定位块243抵出定位槽241,并使得定位块243与卡接槽224相卡接,用以定位连接杆230。

转动球形把手231,带动驱动蜗杆223转动,从而带动与驱动蜗杆223相啮合的驱动蜗轮222转动,使得与驱动蜗轮222同轴设置的驱动螺杆221转动,使得与驱动螺杆221螺纹配合的滑移块251沿容纳槽211长度方向做远离放置座100的运动,从而使得伸缩杆250沿容纳杆210长度方向做远离放置座100运动,实现调节支脚200长度的目的,使得放置架的高度与操作人员的身高相适配,方便操作人员测量。

支脚200调整完成后,将支脚200放置在地面上,调整支脚200的角度,使得放置架平稳放置在地面上。同时,可以转动球形把手231,对支脚200进行微调,使得支脚200的高度更适应测量场地的地形,从而使得放置座100水平设置,提高经纬仪的测量准确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