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预测理论的电驱动系统绕组开路故障诊断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307516发布日期:2020-09-23 01:2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基于灰色预测理论的电驱动系统绕组开路故障诊断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驱动系统故障诊断领域,尤其是涉及基于灰色预测理论的电驱动系统绕组开路故障诊断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多电、全电飞机及混合、纯电动汽车的发展,电机驱动系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除了要求高功率密度和高效率外,同时还需具备高输出性能和高可靠性,这已成为电机驱动系统的关键所在。然而,当电驱动系统发生故障后,电机非对称运行,输出转矩将出现脉动,产生较大的机械噪声,导致系统的整体性能下降,尤其是输出功率大大降低,甚至不能正常工作,严重危害系统的安全,为了避免或减轻电驱动故障造成的严重危害,就得具有对电驱动系统的故障进行准确地检测和定位的功能,因此,研究电驱动系统的故障诊断技术就尤其重要了。

电驱动系统经常会发生一些电气故障,一般可以归结为四种类型:功率管开路故障、功率管短路故障、绕组开路故障及绕组短路故障。相比于开路故障,短路故障已经存在许多比较成熟的诊断方案,而相比于短路故障,开路故障发生后往往电机还能够继续运行,所以不易被发现,但其危害较大,因为在此情况下其余igbt将流过更大的电流,易发生过流故障;且电机电流中存在直流电流分量,会引起转矩减小、发热、绝缘损坏等问题,如不及时处理开路故障,将会引发更大的事故。所以,要研究系统故障时的容错控制能力首先就要求能够对系统的故障进行准确地检测和定位,为了满足复杂条件下电机驱动系统的高机动性和高可靠性,研究故障诊断技术来实现电机容错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主要有专家系统法、电流检测法和电压检测法三种。专家系统法基于经验积累,将可能发生的故障一一列出,归纳出规律并建立知识库,当发生故障的时候只需要观测故障现象,查询知识库即可判断故障类型,难点在于难以穷尽所有的故障现象并得到完备的故障知识库,而有些故障模态往往与系统正常运行时的某种状态时非常相似,造成了难以准确匹配故障。电压检测方法具有鲁棒性强、诊断速度快等优点,但其通用性差,并且增设电压传感器会导致系统的成本和复杂度增加。考虑到系统参数和控制策略的独立性,电流检测是目前最常见的开路故障诊断方法,它不需要额外增设的传感器。在以往的电力拖动系统中依赖于计算一个或多个周期的电流来诊断故障,这也意味着电机将会在故障状态下运行更多的时间,增加了系统的损耗以及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灰色预测的电驱动系统绕组开路故障诊断方法,使其简单易行,可靠性高,诊断时间短,能够有效地检测和定位电驱动系统的绕组开路故障。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基于灰色预测的电驱动系统绕组开路故障诊断方法,其中电驱动系统包括双绕组永磁电机,两套三相桥式逆变器以及故障诊断模块,且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采集到的双绕组永磁电机abc三相绕组电流ia、ib、ic以及xyz三相绕组电流ix、iy、iz进行abc/dq坐标变换得到dq轴实际电流,并分别记为id1、iq1和id2、iq2,将采集到的实际转速ωr和给定转速ωr*进行pi调节后输出给定q轴电流iq1*和iq2*,将给定q轴电流iq1*、iq2*和q轴实际电流iq1、iq2进行pi调节后输出给定q轴电压vq1*、vq2*,将给定d轴电流id1*、id2*和d轴实际电流id1、id2进行pi调节后输出给定d轴电压vd1*和vd2*,分别将给定q轴、d轴电压vq1*、vq2*、vd1*、vd2*通过dq/αβ坐标变换得到αβ轴参考电压vα1*、vβ1*和vα2*、vβ2*,将αβ轴参考电压vα1*、vβ1*和vα2*、vβ2*通过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后得到三相pwm波,两套逆变器接收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后的三相pwm波,并驱动永磁电机运行;

步骤2:按照等时间间隔分别对a、b、c、x、y、z六相电流进行采集,并储存若干位采集结果作为灰色预测模型的原始序列,分别记为其中:

步骤3:将原始序列代入建立好的灰色预测模型,并依据模型来预测下一步或下几步的电流值,预测值记为,灰色预测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分别为a、b、c、x、y、z六相的发展灰度,反应预测的发展态势,分别为a、b、c、x、y、z六相控制系数,反应了数据变化的关系,且均可根据采集的电流数据进行求解;

步骤4:根据双绕组永磁电机的实际运行参数设置故障判断的阈值r’,将下一时刻的电流预测数据与实际采样的电流值ia、ib、ic、ix、iy、iz进行比较,如果其中一相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之差的绝对值超过阈值r’,以a相为例即为,则判断为该相绕组出现开路故障,故障模块立即反馈该绕组的故障信号;若差值小于等于阈值,以a相为例即为,则说明没有故障发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靠性高,不容易发生误判断,不需要额外的传感器,通用性强。诊断速度快,不需要依赖计算一个周期甚至多个周期的电流来诊断故障,仅在若干个采样值之内即可判断故障,并且可以判断一相或多相故障,大大减少了故障运行对电机造成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灰色预测的电驱动系统绕组开路故障诊断策略框图。

图2为本发明灰色预测开路故障诊断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灰色预测理论的电驱动系统绕组开路故障诊断方法,其中电驱动系统包括双绕组永磁电机,两套三相桥式逆变器以及故障诊断模块,且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1:将采集到的双绕组永磁电机abc三相绕组电流ia、ib、ic以及xyz三相绕组电流ix、iy、iz进行abc/dq坐标变换得到dq轴实际电流,并分别记为id1、iq1和id2、iq2,将采集到的实际转速ωr和给定转速ωr*进行pi调节后输出给定q轴电流iq1*和iq2*,将给定q轴电流iq1*、iq2*和q轴实际电流iq1、iq2进行pi调节后输出给定q轴电压vq1*、vq2*,将给定d轴电流id1*、id2*和d轴实际电流id1、id2进行pi调节后输出给定d轴电压vd1*和vd2*,分别将给定q轴、d轴电压vq1*、vq2*、vd1*、vd2*通过dq/αβ坐标变换得到αβ轴参考电压vα1*、vβ1*和vα2*、vβ2*,将αβ轴参考电压vα1*、vβ1*和vα2*、vβ2*通过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后得到三相pwm波,两套逆变器接收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后的三相pwm波,并驱动永磁电机运行;

步骤2:按照等时间间隔分别对a、b、c、x、y、z六相电流进行采集,并储存若干位采集结果作为灰色预测模型的原始序列,分别记为其中:

步骤3:将原始序列代入建立好的灰色预测模型,并依据模型来预测下一步或下几步的电流值,预测值记为,灰色预测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分别为a、b、c、x、y、z六相的发展灰度,反应预测的发展态势,分别为a、b、c、x、y、z六相控制系数,反应了数据变化的关系,且均可根据采集的电流数据进行求解;

步骤4:根据双绕组永磁电机的实际运行参数设置故障判断的阈值r’,将下一时刻的电流预测数据与实际采样的电流值ia、ib、ic、ix、iy、iz进行比较,如果其中一相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之差的绝对值超过阈值r’,以a相为例即为,则判断为该相绕组出现开路故障,故障模块立即反馈该绕组的故障信号;若差值小于等于阈值,以a相为例即为,则说明没有故障发生。

图2灰色预测模型搭建过程,在本例中保存等间隔电流采样的数据连续8位,具体步骤为:

步骤1:对某一相电流进行采样,并将等时间间隔的n=8个采样数据记为:

步骤2:对x(0)进行依次累加生成一阶累加生成序列x(1)

其中x(1)为:

z(1)x(1)的邻均值等权数列:

其中:

因为原始序列内的数据均为实际检测的电流值,所以数列x(0)满足光滑性检验的要求,可对x(1)建立gm(1,1)模型;

步骤3:建立白化微分方程:

其中为发展灰度,反应预测的发展态势,为内生成控制系数,反应了数据变化的关系,设:

则令:

可以对进行求解,其中,

步骤4:将获得的代入白化微分方程中,求解方程得到灰色gm(1,1)预测模型:

将上式进行累减还原即可得到预测数据: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