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链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2044发布日期:2020-07-17 15:40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链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拉链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气密拉链可用于隔离液体、空气、水蒸气、灰尘和光,主要应用于宇航服、潜水服和逃生服等特殊场合的防护服或密封套。气密性能是决定气密拉链整体性能好坏的一项重要的指标,因此气密性测试是生产气密拉链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

然而,大多数生产厂家都是等到把气密拉链装到最终产品上后,才去检测拉链的气密性是否符合要求,若检测不合格,只能对最终产品进行返工,常常造成极大的浪费。目前市场上虽然也有出现拉链气密性检测装置,但大多存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操作繁琐和检测效率低等问题,因此无法普遍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链气密性检测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拉链气密性检测装置存在的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操作繁琐和检测效率低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拉链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气密性测试仪和至少一治具,上述治具包括基座和压合机构;上述基座固设于机架,用于水平放置待测拉链;上述机架在基座上方可上下升降地设有上述压合机构,用于将待测拉链的周边密封压合于上述基座;上述基座设有一凹槽,待测拉链与上述凹槽之间形成一密封腔;上述气密性测试仪通过进气管连通于上述密封腔。

进一步,上述压合机构包括压头、连接板和驱动机构;上述连接板的上端通过驱动机构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机架,下端连接有用于顶持待测拉链的上述压头。

更进一步,上述压头包括压板和密封套;上述压板的上端连接于上述连接板,压板的下端沿其周边设有与待测拉链相抵触的上述密封套,压板、密封套与待测拉链之间形成一腔体,并且压板在上述腔体上方设有一透气孔。

进一步,还包括一连接管,该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上述透气孔,另一端设置于盛有水的水杯内,用于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进一步,上述密封套为气囊。

进一步,上述密封套为密封胶垫。

进一步,上述驱动机构包括为气缸,该气缸的缸体竖直朝下地设置于机架顶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上述连接板。

进一步,上述基座包括底座和载板,上述载板通过底座固设于机架,且载板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上述凹槽,并在凹槽底部设有一用于装配进气管的安装孔。

进一步,上述治具的数量为两套,一套为链带治具,用于测试待测拉链链带部位的气密性;另一套为拉头治具,用于测试待测拉链拉头部位的气密性。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拉链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改进后的结构具有简单实用、操作方便、检测效率高和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并且气密性检测的数据可通过气密性测试仪直观地显示出来,测量结果精准可靠,实现了拉链气密性检测的数据化和精准化。

2、本实用新型可同时实现链带部位和拉头部位的气密性检测,并且治具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可灵活应用于不同规格拉链的气密性检测。

3、本实用新型的压板设有一透气孔,该透气孔可配合连接管和水杯起到辅助测试作用,通过观察水杯中是否有气泡产生即可简单直观地判断待测拉链是否漏气,从而使得气密性测试结果更加直观化和生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链带治具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链带治具的压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拉头治具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拉头治具的压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气密拉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描述到许多细节,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无需这些细节也可实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6,一种拉链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机架1和气密性测试仪2,并且机架1上同时设有两套治具,一套为链带治具3a,用于测试待测拉链a中链带部位a的气密性;另一套为拉头治具3b,用于测试待测拉链a中拉头部位b的气密性。这两套治具具有大致相同的基础结构和部件,并分别根据链带部位a和拉头部位b的结构特点进行了优化设计。

以下对链带治具3a和拉头治具3b的共同点进行详细叙述:

参照图1至图5,链带治具3a和拉头治具3b均包括基座31和压合机构;基座31固设于机架1,用于水平放置待测拉链a;机架1在基座31上方可上下升降地设有压合机构,用于将待测拉链a的周边密封压合于基座31;基座31设有一凹槽310,待测拉链a与凹槽310之间形成一密封腔;气密性测试仪2通过进气管(图中未体现)连通于密封腔。测试时,启动气密性测试仪2,通过进气管往密封腔内进行供气,并在通气、保压一定时间后,观察密封腔内气压的下降值是否在设定范围内,从而判断待测拉链a的气密性是否符合要求。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拉链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改进后的结构具有简单实用、操作方便、检测效率高和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并且气密性检测的数据可通过气密性测试仪2直观地显示出来,测量结果精准可靠,实现了拉链气密性检测的数据化和精准化。

参照图1至图5,压合机构包括压头32、连接板33和驱动机构34;连接板33的上端通过驱动机构34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机架1,下端连接有用于顶持待测拉链a的压头32。压头32包括压板321和密封套322,压板321的上端连接于连接板33,压板321的下端沿其周边设有与待测拉链a相抵触的密封套322,压板321、密封套322与待测拉链a之间形成一腔体,并且压板在所述腔体上方设有一透气孔。驱动机构34为气缸,该气缸的缸体341竖直朝下地设置于机架1顶部,气缸的活塞杆342连接于连接板33。但是驱动结构34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是其他能带动连接板33上下升降的一维滑动机构。此外,为了保证连接板33平稳且顺畅地上下升降,还可在连接板33的两侧设置用于引导其上下升降的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可采用相互配合的滑轨和滑块,或者相互配合的导向杆和导向套,其具体结构属于常规技术,在此不加赘述。

参照图1至图5,还包括一连接管(图中未体现),该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压板321的透气孔323,另一端设置于盛有水的水杯内,用于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如果待测拉链a漏气,则密封腔内的气体会进入腔体内,并从透气孔323中跑出,从而在水中产生气泡。因此通过观察水杯中是否有气泡产生即可直观地观察到是否有漏气现象。该设计可起到辅助测试作用,使得气密性测试结果更加直观化和生动化。

以下对链带治具3a和拉头治具3b的区别点进行详细叙述: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6,具体地,链带治具3a的基座31包括底座311和载板312,载板312通过底座311固设于机架1,且载板312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凹槽310,并在凹槽310底部设有一用于装配进气管的安装孔313。由此可便于将链带部位a链牙朝上地放置于载板312上以便进行密封性测试。链带治具3a的密封套322为气囊,压合时,往气囊中通气,使气囊根据链带部位a的形状自动发生形变,从而确保将链带部位a的周边密封压合于载板312上。

参照图1、图4、图5和图6,具体地,拉头治具3b的基座31包括开口朝上的槽体314,槽体314通过一固定板315固设于机架1,且槽体314的侧壁设有用于装配进气管的安装孔316。检测时将拉头部位b水平放置于槽体314上方,使得拉片延伸至槽体314内即可。拉头治具3b的密封套322为密封胶垫,压合时,密封胶垫会根据拉头部位b的形状自动发生形变,从而确保将拉头部位b的周边密封压合于槽体314上。

参照图1至图6,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方式:

(1)链带部位a的气密性测试:将待测拉链a拉合,并将其链带部位a链牙朝上地水平放置于载板312上,驱动气缸,使得压头32下降至指定高度;对气囊进行充气,使其鼓起并与链带部位a的周边相互顶持,从而使得链带部位a与载板312之间形成密封腔;启动气密性测试仪2,通过进气管往密封腔内进行供气,并在通气、保压一定时间后,观察密封腔内气压的下降值是否在设定范围内,从而判断链带部位a的气密性是否符合要求。此外,还可在压板321的透气孔323处设置一连接管,并将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于盛有水的水杯内,并通过观察水杯内是否有气泡产生来判断链带部位a是否漏气。

(2)拉头部位b的气密性测试:将待测拉链a拉合,并将其拉头部位b链牙朝上地水平放置于槽体314上,使得拉片延伸至槽体314内;驱动气缸,使得压头32下降至指定高度,并确保密封胶垫与拉头部位b的周边相互顶持,从而使得拉头部位b与槽体314之间形成密封腔;启动气密性测试仪2,通过进气管往密封腔内进行供气,并在通气、保压一定时间后,观察密封腔内气压的下降值是否在设定范围内,从而判断拉头部位b的气密性是否符合要求。此外,还可在压板321的透气孔323处设置一连接管,并将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于盛有水的水杯内,并通过观察水杯内是否有气泡产生来判断拉头部位b是否漏气。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