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底检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58620发布日期:2020-11-10 11:49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底检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底检查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的车底分析扫描系统检查工作大部分采用的方式是人工肉眼查看,或者利用视频监控摄像头的显示界面查看,甚至有部分采用大型x光机技术进行扫描。

人工查看的方式和采用视频监控摄像头的方式,均占用人力资源,且需要车辆停下,增加了车辆通行时间,检测时间太长,效率低,后期追查不方便。

x光机排查技术对车辆内人员有一定的危害,并且占用场地面积大,只能看见侧视图,不能看见底部视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底检查系统。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一种车底检查系统,包括:处理系统和车底硬件,所述车底硬件包括车底图像采集组件和地感检测组件以及车底补光装置,所述处理系统包括分别与所述车底图像采集组件、所述地感检测组件以及所述车底补光装置通信连接的车底监控分析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系统还包括后端服务器、显示终端和存储装置,所述车底监控分析终端分别与所述后端服务器、所述显示终端和所述存储装置连接。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地感检测组件用于检测车辆;所述车底图像采集组件用于当车辆通过时,采集车底图像,将采集的图像传送给所述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用于对采集的图像进行监测分析,判断图像是否出现疑似藏人藏物事件。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车底图像采集组件用于当车辆通过时,采集若干张图像,该若干张图像分别对应于车辆底部的不同区域,将采集的图像传送给所述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用于对采集的若干张图像进行拼接处理得到完整的车底图像,并在车底图像上叠加车牌信息和/或司机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地感检测组件包括设置在车辆前进方向上的不同位置的第一地感和第二地感。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车底硬件还包括温湿度检测装置和玻璃透射度检测装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车底监控分析终端通过车底硬件控制装置与所述地感检测组件、所述车底补光装置、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和所述玻璃透射度检测装置连接。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系统通过网络与边检系统和/或海关系统连接。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采集车底图像,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适用于海关、边检等场所;相对于人工查看、查看视频监控摄像头的显示界面等方式,大大提高了安全检查效率,节省人力,而且车辆无需停下、通行效率更高;相对于x光机方式,可以查看车底,且更加安全,减少了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车底检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车底检查系统的部署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mobilenet-ssd网络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分别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车底检查系统。

该系统可包括车底硬件和处理系统,车底硬件可包括车底图像采集组件11、地感检测组件12、车底补光装置13,可选的,还包括温湿度检测装置14和玻璃透射度检测装置15;处理系统可包括设于前端的车底监控分析终端21、设于后端的后端服务器22以及显示终端23和存储装置24等。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应用场景的实施例中,车底检查系统的部署示意图。

其中,处理系统中,所述车底监控分析终端21可分别与所述后端服务器22、所述显示终端23和所述存储装置24连接;处理系统与车底图像采集组件11可直接通信连接,处理系统可通过车底硬件控制装置10与地感检测组件12、车底补光装置13、温湿度检测装置14和玻璃透射度检测装置15通信连接。

其中,车底图像采集组件11可包括车底动态摄像头,用来采集图像如视频图像或静态图像。地感检测组件12可包括设置在车辆前进方向上的不同位置的第一地感和第二地感。车底补光装置13可包括照明用的光源。温湿度检测装置14可包括温度和湿度计。玻璃透射度检测装置15可包括透光率测量仪。所述车底硬件控制装置10例如可以包括用于控制车底补光装置的感应照明控制组件、用于控制光源开启或关闭的开关等。

其中,处理系统可通过网络与边检系统、海关系统等连接。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还包括降湿和除湿装置,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可用于检测到湿度或者温度过高时,启动降湿和除湿装置。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还包括喷气装置,所述玻璃透射度检测装置可用于检测玻璃外表面具体有泥土或者积水时,启动喷气装置对表面进行清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底检查系统,可提供下述功能。

(1)自动扫描

车辆以例如(1~25)km/h的速度通过时,系统的车底图像采集组件能自动扫描,采集车辆底盘图像(简称车底图像),并能通过显示装置显示清晰完整的车底图像。该车底图像可以是视频图像,也可以是静态图像。

(2)多角度抓拍功能

可提供多角度高清动态抓拍功能,图像信息可接入一站式公共信息平台(后台模拟系统如边检系统、海关系统),为边检车辆验放提供直观可靠信息。

(3)感应照明控制

系统可配备感应照明控制组件,当车辆通过时,感应照明控制组件可自动感应并控制车底补光装置启动光源照明;当车辆离开时,感应照明控制组件可自动感应并控制车底补光装置关闭光源照明。

(4)图像叠加

系统能在采集的车底图像上叠加日期、时间;其图像叠加功能应可开启或关闭。

(5)图像自动存储

系统能自动存储所采集的车底图像。

(6)图像缩放

系统软件能对已采集的车底图像进行局部或者全部缩放处理。

(7)图像导出

系统能以通用文件格式导出所采集的车底图像。

(8)视场角度

车底图像采集组件可采用广角摄像头采集使得车底图像的视场角度较大。

(9)车底藏人事件报警

当系统监测到车底图像出现疑似藏人藏物事件,则进行报警,通知后台人员处理相应事件。本文中,所述藏人藏物事件是指藏人事件和/或藏物事件,即,藏人事件,或藏物事件,或同时藏人且藏物的事件。

(10)车牌识别

系统可具备车牌识别功能,自动保存采集的车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底检查系统,可提供至少两种应用方法,下面分别通过两个实例进行说明。

实例一、车底检查方法

本实例中,车底检查系统的工作流程可包括:通过地感检测组件检测车辆;当车辆通过时,通过车底图像采集组件采集车底图像,采集的图像传送给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包括车底监控分析终端;所述处理系统对采集的图像进行监测分析,判断图像是否出现疑似藏人藏物事件,若出现,可以进行报警,发出通知。其中,车底监控分析终端可以将处理后得到的图像信息发送至所述显示终端、所述后端服务器,和/或所述存储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应用场景的实施例中,地感检测组件可包括两个地感检测器,即第一地感(地感1)和第二地感(地感2),分别设置车辆前进方向上的不同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地感检测组件的功能有:触发测速功能,结束测速功能,开启补光,关闭补光。系统工作流程具体可包括如下流程。

【第一阶段】图像扫描

当车辆经过地感1时,系统会启动测速系统,开始计时t1;

当车辆经过地感2时,系统会结束测速系统,计时为t2;同时,开启车底补光装置;同时,开启车底图像采集组件对车底进行图像扫描;

此时可计算出车辆通过的平均速度其中,s1为地感1与地感2的距离,施工时已固定;

当车辆经过离开地感2时,计时为t3;

计算t4,其中,s2为地感2与车底图像采集组件的距离,施工时已固定;

t4时关闭车底图像采集组件和车底图像采集组件,结束车底图像扫描;

同时,可通过外部设备例如车牌识别设备、人脸识别设备获取车牌信息和/或司机信息;

进行后续工作。

【第二阶段】图像分析

处理系统可运行检测算法,进行图像分析,算法流程可包括:

预先搜集大量车底藏人藏物的图像,标注后制作成检测算法的训练集;

利用所述训练集,训练深度学习网络的网络结构;

确定合适的损失函数,训练网络权重;

在深度学习网络中加载网络权重;

将实时采集的图像传入深度学习网络,检测分析是否藏人藏物。

其中,考虑到嵌入式设备的性能,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算法中,深度学习网络可以以mobilenet为主干网络,后接ssd输出目标种类和位置信息。mobilenet-ssd网络结构如图3所示。

其中,所述损失函数结合了目标类别和目标位置信息,公式如下:

其中,x为真实类别,c为预测置信度,l为预测框,g为真实框,n为预测到的目标数量,lconf为置信损失,lloc为定位损失,α表示权重。

本实例中,通过采集车底图像,对图像进行分析,检测是否出现疑似藏人和/或藏物事件,适用于海关、边检等场所,提高安全检查效率。

实例二、车底图像获取方法

本实例中,车底检查系统的工作流程可包括:通过地感检测组件检测车辆;当车辆通过时,通过车底图像采集组件采集若干张图像,该若干张图像分别对应于车辆底部的不同区域;通过处理系统对采集的若干张图像进行拼接处理得到完整的车底图像,并在车底图像上叠加车牌信息和/或司机信息;所述处理系统将得到的车底图像信息发送给后方查验系统。

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应用场景的实施例中,地感检测组件可包括两个地感检测器,即第一地感(地感1)和第二地感(地感2),分别设置车辆前进方向上的不同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地感检测组件的功能有:触发测速功能,结束测速功能,开启补光,关闭补光。系统工作流程具体可包括如下流程。

【第一阶段】图像扫描

当车辆经过地感1时,系统会启动测速系统,开始计时t1;

当车辆经过地感2时,系统会结束测速系统,计时为t2;同时,开启车底补光装置;同时,开启车底图像采集组件对车底进行图像扫描;

此时可计算出车辆通过的平均速度其中,s1为地感1与地感2的距离,施工时已固定;

当车辆经过离开地感2时,计时为t3;

计算t4,其中,s2为地感2与车底图像采集组件的距离,施工时已固定;

t4时关闭车底图像采集组件和车底图像采集组件,结束车底图像扫描;

同时,可通过外部设备例如车牌识别设备、人脸识别设备获取车牌信息和/或司机信息;

然后,进行后续工作。

【第二阶段】图像处理

处理系统中,所述车底监控分析终端可以对采集的若干张图像进行接无缝拼接,对拼接完成图像进行修边并提取出最大轮廓,提取完成后再进行拉伸处理和放大处理,得到完整的车底图像。

其中,所述车底图像采集组件可包括线阵摄像机,通过设定扫描频率f进行扫描,随着车辆前进,可采集n张图像,例如n=(t4-t2)*f),采集的n张图像分别显示车辆底部的不同区域。

其中,可以通过对拼接和修边后的图像进行膨胀操作,提取出最大轮括廓。膨胀操作是用一个卷积核(b)对图像或图像的一部分(a)卷积计算,公式为:dst(x,y)=max(x′,y′):element(x′,y′)=1src(x+x′,y+y′)

对于得到完整的车底图像,下一步可以在车底图像上叠加车牌信息和/或司机信息。可选的,还可以为车底图像叠加日期和/或时间信息;

车底监控分析终端将得到的已经叠加信息的车底图像信息发送至所述显示终端进行显示,发送至所述存储装置进行存档处理,和/或,发送至所述后端服务器进行后处理。可以以通用文件格式从处理系统中导出车底图像。

最后,所述处理系统可以将得到的车底图像信息发送给后方查验系统例如海关系统或边检系统等。

本实例中,当车辆通过时,对运行中的车辆底部采集若干张图像,通过对图像进行拼接处理,可以得到完整的车底图像,再通过叠加车牌信息和/或司机信息,可以方便的进行查验,适用于海关、边检等场所,提高安全检查效率。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底检查系统,通过采集车底图像,对图像进行分析,检测是否出现疑似藏人和/或藏物事件,适用于海关、边检等场所;相对于人工查看、查看视频监控摄像头的显示界面等方式,大大提高了安全检查效率,节省人力,而且车辆无需停下、通行效率更高;相对于x光机方式,可以查看车底,且更加安全,减少了占地面积。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上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