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电芯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82153发布日期:2021-02-05 19:07阅读:78来源:国知局
电池电芯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电芯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应用在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移动基站和储能电站等领域。电池组通常是由多个单体电芯以串并联的方式组成,电池组的容量和寿命不仅与每一个单体电芯相关,更与每个电芯之间的一致性相关。在电芯的制作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一致性,例如正负极片本身差异、极组热压效果差异、极耳焊接差异等,这些差异都可能造成电芯一致性较差;例如叠片对齐度、预热隔膜胶层融化程度、热压效果、极耳焊接效果、连接片焊接效果、隔膜来料质量等各种不一致性叠加后会造成电芯性能的差异,对电池包的安全性埋下隐患。
[0003]
目前采用测试电芯的电压和内阻的方式来检测电芯的一致性,但该方式的检出率不高,准确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电芯的检测装置,以提高电芯的检出率和检测准确性。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电芯的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06]
电容测试仪,用于检测电芯的电容值;
[0007]
绝缘阻值测试仪,用于检测电芯的绝缘阻值;
[0008]
数据处理装置,与所述电容测试仪以及所述绝缘阻值测试仪信号连接,用于获取多个电芯的电容值及绝缘阻值,根据所述电容值及所述绝缘阻值确定多个所述电芯是否符合一致性。
[0009]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测试仪设有第一探针部,所述第一探针部包括第一正极探针和第一负极探针,所述第一正极探针与所述电芯的正极极柱对应,所述第一负极探针与所述电芯的负极极柱对应。
[0010]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阻值测试仪设有第二探针部,所述第二探针部包括第二正极探针和第二负极探针,所述第二正极探针与所述电芯的正极极柱对应,所述第二负极探针与所述电芯的负极极柱对应。
[0011]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检测台,所述检测台用于定位并传送所述电芯。
[0012]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电容值及所述绝缘阻值确定多个所述电芯是否符合一致性,包括:
[0013]
判断多个所述电芯的电容值是否均在电容值标准范围内,以及多个所述电芯的绝缘阻值是否均在绝缘阻值标准范围内;
[0014]
若多个所述电芯的电容值均在所述电容值标准范围内且多个所述电芯的绝缘阻值均在绝缘阻值标准范围内,则确定多个所述电芯符合一致性。
[0015]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值标准范围是根据多个所述电芯的电容值生成的电容值移动极差图而得到;所述绝缘阻值标准范围是根据多个所述电芯的绝缘阻值生成的绝缘阻值移动极差图而得到。
[0016]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为工业计算机,所述工业计算机通过内置程序生成所述电容值移动极差图和所述绝缘阻值移动极差图。
[0017]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容测试仪检测电芯的电容值并通过绝缘阻值测试仪检测绝缘阻值,再通过数据处理装置对电容值数据和绝缘阻值数据进行处理,根据电容值和绝缘阻值这两种参数来判定电芯的一致性,可综合电容值测定和绝缘阻值测定的双重检测标准,提高电芯检测的准确性,可极大地提升隐患(不符合一致性)电芯的检出率。
[001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9]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电芯的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容值移动极差图;
[0022]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绝缘阻值移动极差图。
[0023]
附图标记说明
[0024]
10-数据处理装置,20-电容测试仪,21-第一探针部,22-第一正极探针,
[0025]
23-第一负极探针,30-绝缘阻值测试仪,31-第二探针部,
[0026]
32-第二正极探针,33-第二负极探针,40-电芯,41-正极极柱,
[0027]
42-负极极柱,50-检测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0029]
本文所述的“信号连接”用于表述两个部件之间的信号连接,例如控制信号和反馈信号;“连接”可以是两个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第三个部件实现的间接连接。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0]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电芯的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电芯的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电容测试仪20、绝缘阻值测试仪30以及数据处理装置10。所述电容测试仪20用于检测电芯40的电容值。所述电容测试仪20设有第一探针部21,所述第一探针部21包括第一正极探针22和第一负极探针23,所述第一正极探针22与所述电芯40的正极极柱41对应,所述第一负极探针23与所述电芯40的负极极柱42对应。所述绝缘阻值测试仪30用于检测电芯40的绝缘阻值。所述绝缘阻值测试仪30设有第二探针部31,所述第二探针部31包括第二正极探针32和第二负极探针33,所述第二正极探针
32与所述电芯40的正极极柱41对应,所述第二负极探针33与所述电芯40的负极极柱42对应。所述数据处理装置10与所述电容测试仪20以及所述绝缘阻值测试仪30信号连接,用于获取多个电芯40的电容值及绝缘阻值,根据所述电容值及所述绝缘阻值确定多个所述电芯40是否符合一致性。具体为,判断多个电芯40的电容值是否在电容值标准范围内,以及多个电芯40的绝缘阻值是否在绝缘阻值标准范围内;若多个电芯40的电容值在电容值标准范围内且多个电芯40的绝缘阻值在绝缘阻值标准范围内,则确定多个电芯40符合一致性。
[0031]
所述数据处理装置10根据多个电芯40的电容值生成电容值移动极差图,得到所述电容值标准范围;根据多个电芯40的绝缘阻值生成绝缘阻值移动极差图,得到所述绝缘阻值标准范围。
[0032]
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装置10采用工业计算机,工业计算机与电容测试仪20和绝缘阻值测试仪30信号连接,获取电容测试仪检测到的多组电容值数据以及绝缘阻值测试仪检测到的多组绝缘阻值数据。工业计算机通过内置程序记录电容值数据,根据电容值数据生成电容值移动极差图;并记录绝缘阻值数据,通过绝缘阻值数据生成绝缘阻值移动极差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容值移动极差图,图2所示的电容值移动极差图,横坐标表示电容值数据的数量,纵坐标表示电容值的移动极差,ucl表示电容值标准范围的上限,lcl表示电容值标准范围的下限,mr表示电容值平均极差,ucl和lcl随着记录的电容值数据的变化呈动态变化。若某个电芯的电容值不在ucl与lcl之间,则判定该电芯不符合一致性,应将其剔除。若同一型号电芯的电容值均在ucl与lcl之间,则判定被检测的同批次电芯的电容值符合一致性。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绝缘阻值移动极差图,图3所示的绝缘阻值移动极差图,横坐标表示绝缘阻值数据的数量,纵坐标表示绝缘阻值的移动极差,ucl表示绝缘阻值标准范围的上限,lcl表示绝缘阻值标准范围的下限,mr表示绝缘阻值平均极差,ucl和lcl随着记录的绝缘阻值数据的变化呈动态变化。若某个电芯的绝缘阻值不在ucl与lcl之间,则判定该电芯不符合一致性,将其剔除。若同一型号电芯的电容值均在ucl与lcl之间,则判定被检测的同批次电芯的绝缘阻值符合一致性。若同一电芯的电容值和绝缘阻值都符合一致性,则判定该电芯符合一致性。
[0033]
本实施例的电池电芯的检测装置还包括检测台50,所述检测台50用于定位并传送电芯40。通过流水线将电芯40传送至检测台50,检测台50将电芯40传送至绝缘阻值测试仪30的下方,使电芯40的正极极柱41和负极极柱42分别与绝缘阻值测试仪30的第二正极探针32和第二负极探针33对准。将绝缘阻值测试仪30的第二正极探针32下压至正极极柱41、第二负极探针33下压至负极极柱42,测得电芯40的绝缘阻值,绝缘阻值测试仪30将绝缘阻值传递至工业计算机。检测台50将电芯40传送至电容测试仪20的下方,使电芯40的正极极柱41和负极极柱42分别与电容测试仪20的第一正极探针22和第一负极探针23对准。将电容测试仪20的第一正极探针22下压至正极极柱41、第一负极探针23下压至负极极柱42,测得电芯40的电容值,电容测试仪20将电容值传递至工业计算机。
[003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电容测试仪20检测电芯40的电容值并通过绝缘阻值测试仪30检测绝缘阻值,再通过数据处理装置10对电容值数据和绝缘阻值数据进行处理,根据电容值和绝缘阻值这两种参数来判定电芯的一致性,可综合电容值测定和绝缘阻值测定的双重检测标准,提高电芯检测的准确性,可极大地提升隐患(不符合一致性)电芯的检出率。
[0035]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