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高压源发射窗口的测厚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63875发布日期:2020-12-22 10:39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高压源发射窗口的测厚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厚仪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进高压源发射窗口的测厚仪。



背景技术:

现在轧机车间六辊轧机和20辊轧机的钢板测厚仪是使用的马鞍山恒瑞测量装置,此装置分为总控制系统、现场测量系统两部分,现场测量系统又分为机前测量和机后测量,该测量装置是使用c型架机构,c型架内部又分为探头总成、高压源、高压箱三大部分。

c型架的高压源射线发射窗口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以下缺点:测厚仪在正常测量冷轧钢板时通过高压源发射x射线,经过发射窗口传递给探头总成,探头接收射线数据,将数据反馈给总控制箱;但在射线源发射x射线时经过发射窗口,发射窗口直径60mm,而且发射窗口以内是钢和铝材质,射线经过窗口后是散着出去的,这样会导致射线信号稳定性稍差,造成在轧机轧制成品道次时厚度会有7-8微米的波动,进而影响板材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改进高压源发射窗口的测厚仪,实现了对钢板厚度测量的精度和准确度,保障了轧机轧制钢板的厚度稳定性能。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高压源发射窗口的测厚仪,其结构包括c型架,所述c型架的上顶板上设置有探头总成,探头总成内设置有射线源接收窗口,c型架的下底板上设置有高压电源,高压电源上方设置有射线源发射窗口,所述c型架的下底板和射线源发射窗口之间设置有铅板,所述铅板中间设置有孔,所述c型架底部安装有滑轮。

优选的,所述c型架包括上顶板、竖直板和下底板,所述上顶板长度短于下底板。

优选的,所述射线源接收窗口和射线源发射窗口相对应,二者在同一垂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铅板直径56mm、厚度5mm。

优选的,所述孔位于铅板的中心,所述孔的直径为12mm,孔的厚度与铅板厚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测厚仪中高压射线源发射窗口和c型架下底板之间增加铅板,铅板中间开设孔,实现射线源经过铅板上的孔后更加集中,并且铅板能够抵挡多余的射线源发出的x射线对工作人员的伤害,实现轧机轧制成品道次时厚度波动在1微米以内,提高了测厚仪的测量钢板的精度,保障了轧机轧制钢板的厚度稳定性能,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和质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益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c型架,2探头总成,3射线源发射窗口,4孔,5铅板,6射线源接收窗口,7高压电源,8滑轮,9上顶板,10下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高压源发射窗口的测厚仪的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c型架1,c型架1包括相互连接的上顶板9、竖直板和下底板10,上顶板9的长度短于下底板10的长度。c型架1的上顶板9上设置有探头总成2,探头总成2下连接射线源接收窗口6,用于从接收射线源发射窗口射出的x射线,c型架1的下底板10上设置有高压电源7,高压电源7上方设置有射线源发射窗口3,射线源接收窗口6和射线源发射窗口3相对应,二者安装在同一垂直线上。在c型架1的下底板10和射线源发射窗口3之间设置有直径56mm、厚度5mm的圆柱状铅板5,铅板5的中心开设有直径为12mm的孔4,孔4的厚度与铅板5厚度相同。c型架1底部安装有滑轮8,便于带动本装置在制作钢板工序的轨道上运行。

由于在对钢板进行测厚时射线源发射窗口3发射出的x射线是发散状的,导致现阶段射线源接收窗口6接收到的穿透钢板的x射线不稳定,并且导致接收到的射线稳定性较差,造成轧机轧制钢板成品时厚度有7-8微米的波动,进而影响了板材质量;而且x射线发散出来对操作人员有严重的辐射,长期在此种环境下工作非常损害身体,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铅板5能够有效的阻挡x射线,起到防护作用,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经过多次实验验证和检测,采用直径56mm、厚度5mm的铅板5效果最好;在铅板5的中间钻出一个直径12mm的圆柱孔4,让x射线通过孔4后集中穿射钢板,同样经过多次实验验证出此种改进能保证轧机轧制钢板成品道次时钢板的厚度波动在1微米以内,大大降低了钢板厚度的误差,保障了轧机轧制钢板的厚度稳定性能,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将此装置安装到相关工序的位置,当待测量钢板进入本装置的检测位置时,高压电源工7作通过射线源发射窗口3将x射线通过铅板5上开设的孔4穿过钢板,射线源接收窗口6接收x射线源信息,探头总成2通过将x射线源信息传输给测厚仪终端,测厚仪终端经过计算将钢板的厚度数据反馈给钢板轧机系统,钢板轧机系统根据厚度数据进行判断是否需要对钢板进行下压,下压多少距离,测量完成后钢板被运输到下一个工序,在对钢板制作完成时可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检测,提高钢板的厚度准确率和稳定性。

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等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高压源发射窗口的测厚仪,包括c型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架(1)的上顶板(9)上设置有探头总成(2),探头总成(2)下连接射线源接收窗口(6),c型架(1)的下底板(10)上设置有高压电源(7),高压电源(7)上方设置有射线源发射窗口(3),所述c型架(1)的下底板(10)和射线源发射窗口(3)之间设置有铅板(5),所述铅板(5)中间设置有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高压源发射窗口的测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架(1)包括相互连接的上顶板(9)、竖直板和下底板(10),所述上顶板(9)长度短于下底板(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高压源发射窗口的测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源接收窗口(6)和射线源发射窗口(3)相对应,二者在同一垂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高压源发射窗口的测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铅板(5)直径56mm、厚度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高压源发射窗口的测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孔(4)位于铅板(5)的中心位置,所述孔(4)的直径为12mm,孔(4)的厚度与铅板(5)的厚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高压源发射窗口的测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架(1)底部安装有滑轮(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高压源发射窗口的测厚仪,涉及测厚仪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C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架的上顶板上设置有探头总成,探头总成内设置有射线源接收窗口,C型架的下底板上设置有高压电源,高压电源上方设置有射线源发射窗口,所述C型架的下底板和射线源发射窗口之间设置有铅板,所述铅板中间设置有孔,所述C型架下方安装有滑轮。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钢板厚度的精度测量,保障了轧机轧制钢板时的厚度稳定性,提高了产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魏龙峰;益胜光;李东海;王伟;宋青岛;王杰;郭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新美达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1
技术公布日:2020.1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