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33961发布日期:2021-02-03 18:57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移动的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质分析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


背景技术:

[0002]
紫外可见检测器,是基于溶质分子吸收紫外可见光的原理设计的检测器,即当紫外可见部分光束透过流动池时,若流动相吸收光,此时,其吸收度与吸光组分的浓度和流动池的光径长度成正比。目前,紫外可见检测器是应用最广泛的检测器,它具有灵敏度高、噪音低、线性范围宽、对流速和温度均不敏感等优点,可用于分析、制备色谱和微量分析。但是现有的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往往无法移动,在使用时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往往无法移动,在使用时带来极大的不便的问题。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移动的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包括外壳体、移动组件、升降组件和缓冲组件,所述外壳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承载板、减震板和支撑板,所述减震板与所述外壳体固连,所述承载板和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外壳体可滑动连接,所述承载板上放置有仪器本体,所述承载板与所述减震板之间安装有所述升降组件以实现所述仪器本体的升降,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支撑块、升降螺杆、移动块、限位杆、升降电机、从动锥形齿轮、主动锥形齿轮和万向轮,所述支撑板下端对称固定有两个限位杆组,每个所述限位杆组均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的下端固定有所述支撑块,所述升降螺杆上端贯穿所述支撑板后固连有所述从动锥形齿轮、中部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杆之间、下端与所述支撑块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所述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两个所述主动锥形齿轮,所述主动锥形齿轮与所述从动锥形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升降螺杆上螺纹套接有所述移动块,所述移动块滑动套接在两个所述限位杆上,所述移动块下端安装有所述万向轮,所述减震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安装有所述缓冲组件。
[0006]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液压缸,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交叉成x形,所述第一支撑杆中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中部铰接,所述承载板底面左侧固连有上导轨、右侧固连有上固定块,所述减震板顶部左侧固连有下导轨、右侧固连有下固定块,所述第一支撑杆包括第一移动端和第一固定端,所述第二支撑杆包括第二移动端和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一移动端连接有第一滚轮且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下导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移动端连接有第二滚轮且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上导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端、所述第二固定端分别与所述上固定块、所述下固定块铰接,所述液压缸底部固连在所述减震板上且伸出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靠近所述第一固定端的一端铰接。
[0007]
进一步的,所述上导轨和所述下导轨均为u形导轨。
[0008]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板两端均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所述外壳体内侧壁开设的滑动配合槽滑动配合。
[0009]
再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底部固连有缓冲垫。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底部对称安装有支柱。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两端均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外壳体内侧壁开设的滑块配合槽滑动配合。
[0012]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配合槽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减震垫。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4]
本实用新型的便于移动的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通过设置移动组件,能够实现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的移动以及移动到位后的固定,通过设置升降组件,能够实现仪器本体的升降,提高使用便捷性,通过设置缓冲组件,能够有效避免在移动过程中的震动对检测的精度造成影响,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5]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于移动的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便于移动的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的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
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板;11、外壳体;12、减震垫;2、减震板;21、下导轨;22、下固定块;3、承载板;31、上导轨;32、上固定块;33、滑动板;4、升降组件;41、第一支撑杆;411、第一移动端;412、第一固定端;42、第二支撑杆;421、第二移动端;422、第二固定端;43、液压缸;431、活塞杆;441、第一滚轮;442、第二滚轮;5、仪器本体;6、移动组件;61、支撑块;611、缓冲垫;62、升降螺杆;63、移动块;64、限位杆;65、升降电机;66、从动锥形齿轮;67、主动锥形齿轮;68、万向轮;7、缓冲组件;8、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便于移动的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包括外壳体11、移动组件6、升降组件4和缓冲组件7,所述外壳体11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承载板3、减震板2和支撑板1,所述减震板2与所述外壳体11固连,所述承载板3和所述支撑板1与所述外壳体11可滑动连接,所述承载板3上放置有仪器本体5,所述承载板3与所述减震板2之间安装有所述升降组件4以实现所述仪器本体5的升降,所述移动组件6包括支撑块61、升降螺杆62、移动块63、限位杆64、升降电机65、从动锥形齿轮66、主动锥形齿轮67和万向轮68,所述支撑板1下端对称固定有两个限位杆64组,每个所述限位杆64组均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限位杆64,两个所述限位杆64的下端固定有所述支撑块61,所述升降螺杆62上端贯穿所述支撑板1后固连有所述从动锥形齿轮66、中部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杆64之间、下端与所述支撑块61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1上固定有所述升降电机65,所述升降电机65的输出端固定有两个所述主动锥形齿轮67,所述主动锥形齿轮67与所述从动锥形齿轮66啮合连接,所述升降螺杆62上螺纹套接有所述移动块63,所述移动块63滑动套接在两个所述限位杆64上,所述移动块63
下端安装有所述万向轮68,所述减震板2与所述支撑板1之间安装有所述缓冲组件7。
[0021]
本实施例的便于移动的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在使用时,将仪器本体5放置在承载板3上,当需要移动仪器本体5的位置时,通过升降电机65带动主动锥形齿轮67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锥形齿轮66转动,后从动锥形齿轮66带动升降螺杆62转动,升降螺杆62转动即可实现移动块63的下降,从而通过移动块63带动万向轮68下降,当万向轮68接触到地面后,即可实现仪器本体5位置的移动;将仪器本体5移动到位后,通过升降电机65带动主动锥形齿轮67反向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锥形齿轮66转动,后从动锥形齿轮66带动升降螺杆62转动,升降螺杆62转动即可实现移动块63的上升,从而通过移动块63带动万向轮68上升,当万向轮68脱离到地面后,支撑块61支撑在地面上,即可实现仪器本体5位置的固定。
[0022]
本实施例的便于移动的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通过设置移动组件6,能够实现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的移动以及移动到位后的固定,通过设置升降组件4,能够实现仪器本体5的升降,提高使用便捷性,通过设置缓冲组件7,能够有效避免在移动过程中的震动对检测的精度造成影响,实用性强。
[0023]
其中,缓冲组件7可选用弹簧,此时,两个弹簧对称连接在减震板2与支撑板1之间。
[0024]
具体的,所述升降组件4包括第一支撑杆41、第二支撑杆42和液压缸43,所述第一支撑杆4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2交叉成x形,所述第一支撑杆41中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2中部铰接,所述承载板3底面左侧固连有上导轨31、右侧固连有上固定块32,所述减震板2顶部左侧固连有下导轨21、右侧固连有下固定块22,所述第一支撑杆41包括第一移动端411和第一固定端412,所述第二支撑杆42包括第二移动端421和第二固定端422,所述第一移动端411连接有第一滚轮441且所述第一滚轮441与所述下导轨21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移动端421连接有第二滚轮442且所述第二滚轮442与所述上导轨31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端412、所述第二固定端422分别与所述上固定块32、所述下固定块22铰接,所述液压缸43底部固连在所述减震板2上且伸出的活塞杆431与所述第一支撑杆41靠近所述第一固定端412的一端铰接。
[0025]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升高仪器本体5时,通过液压缸43驱动活塞杆431对第一支撑杆41施力,由于第一支撑杆41中部与第二支撑杆42中部铰接,此时第一支撑杆41升高,可带动第一移动端411的第一滚轮441在下导轨21上向右运动,同样的,第二移动端421的第二滚轮442在上导轨31上向右运动,即可实现承载板3的升高,进而实现仪器本体5的升高,此升降过程稳定可靠;当需要降低仪器本体5时,通过液压缸43驱动活塞杆431缩回,活塞杆431可带动第一支撑杆41向下运动,由于第一支撑杆41中部与第二支撑杆42中部铰接,此时第一支撑杆41降低,可带动第一移动端411的第一滚轮441在下导轨21上向左运动,同样的,第二移动端421的第二滚轮442在上导轨31上左右运动,即可实现承载板3的降低,进而实现仪器本体5的下降,此降低过程亦稳定。其中,升降组件4通过液压缸43驱动,有效防止晃动,使升降过程稳定。
[0026]
具体的,所述上导轨31和所述下导轨21均为u形导轨。
[0027]
具体的,所述减震板2两端均设置有滑动板33,所述滑动板33与所述外壳体11内侧壁开设的滑动配合槽滑动配合。
[0028]
本实施例中,滑动板33和滑动配合槽的截面均为t型。
[0029]
具体的,所述支撑块61底部固连有缓冲垫611。
[0030]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缓冲垫611,能够减少当万向轮68脱离到地面后,支撑块61支撑在地面上时的震动,同时有效保护支撑块61,避免支撑块61磨损。
[0031]
具体的,所述外壳体11底部对称安装有支柱8。
[0032]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支柱8,能够提高外壳体11支撑的稳定性。
[0033]
具体的,所述支撑板1两端均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外壳体11内侧壁开设的滑块配合槽滑动配合。
[0034]
本实施例中,滑动块和滑块配合槽的截面均为t型。
[0035]
具体的,所述滑块配合槽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减震垫12。
[0036]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滑块配合槽的顶部和底部安装减震垫12,能够减小滑动块在上下滑动过程中的震动,起到有效缓冲作用,从而保证仪器本体5在移动过程中的检测精度。
[0037]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