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漏检率的食品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89253发布日期:2020-12-15 08:29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漏检率的食品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漏检率的食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食品质量与安全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的检测手段稳定性、安全性比较差,现有的食品检测通常是通过采样进行人工抽检,存在检测不全面和误检以及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漏洞,经常出现检测出的合格样品不具备代表性的问题,从而不合格的有害食品常常威胁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市场上衍生出多种多样的检测仪器,但这些仪器普遍存在体型庞大、检测成本高、范围不全面、功能单一和操作复杂等问题。如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食品检测装置,通过取样器抓取待检测食品,进而通过检测仪器来进行人工检测。发明人发现,该装置并不能自动实现对所有食品的检测,当需要进行大量批量样品的检测时,还是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检验不合格的食品没有进行及时的进行回收,极易造成不合格的食品混入合格食品内部,增大漏检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漏检率的食品检测装置,以摆脱传统人工抽样检测所具有的漏检、误检等问题,并有效节省了人力劳动。

为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漏检率的食品检测装置,包括:支架、检测台、取样器、横梁、收样斗、坡体、第一食品检测仪、第二食品检测仪。

支架的中部安装有检测台,顶端固定安装有横梁,横梁底面固定设有滑动轨道,滑动轨道下方对应设有取样器。

所述检测台为圆环形,中间设置有圆形通孔,一侧设有弧形缺口,通孔的周围,与弧形缺口相对的方向设置有样品台,第一食品检测仪、第二食品检测仪分布在弧形缺口的两侧,以通孔为中心相对应。

所述弧形缺口的底部与一倾斜的坡体相承接,坡体底端与地面相抵。

所述通孔底部连接有收样斗,通孔的尺寸与收样斗相适配。

所述滑动轨道为两个方向相反的半圆形,滑动轨道上设置有5个定位节点,分别对应于样品台、第一食品检测仪、通孔、第二食品检测仪和弧形缺口。

优选的,所述支架与检测台通过定位孔稳固连接;

优选的,所述取样器与滑动轨道为滑动连接,且滑动轨道内部设有微型电机。

优选的,所述取样器的尖端设置有可张弛的手抓。

优选的,所述支架底部安装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通孔底部通过导向管与收样斗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食品检测仪为电子秤、色泽仪、酸度计、耐光测试仪等物理性质测量仪器。

优选的,所述第二食品检测仪为示波极谱仪、纤维测定仪等食品内部成分测量的仪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食品检测仪、第一食品检测仪均为部分内嵌式装置于检测台上。

优选的,所述取样器、第一食品检测仪、第二食品检测仪以及控制取样器的控制器均为电性连接。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漏检率低的食品检测装置,通过取样器对食品进行抓取,经过第一、二食品检测机的深层次检测,可有效判定食品是否合格,整个过程不需要人的参与,节省了人力物力。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漏检率低的食品检测装置,通过在检测台的中心设置圆形通孔,可以便捷地将不合格食品进行集中收集在收样斗中,减小了不合格食品混入合格食品中的几率。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漏检率低的食品检测装置,整个检测台为以通孔为中心的圆环形设计,有效减小了检测台的体积,且该结构更便于对合格样品与不合格样品的分离和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漏检率低的食品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检测台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横梁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支架;3.检测台;4.取样器;5.横梁;6.导向管;7.收样斗;8.坡体;9.第一食品检测仪;10.定位孔;11.样品台;12.通孔;13.第二食品检测仪;14.弧形缺口;15.滑动轨道;16.定位节点;17.微型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漏检率的食品检测装置,包括:支架2、检测台3、取样器4、横梁5、收样斗7、坡体8、第一食品检测仪9、第二食品检测仪13。所述支架2底部安装有底座,支架2的中部安装有检测台3,支架与检测台通过定位孔10稳固连接;支架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横梁5。

所述横梁5底面固定设有滑动轨道15,所述滑动轨道15下方对应设有取样器4,取样器4的尖端设置有可张弛的手抓。所述取样器4与滑动轨道15为滑动连接,且滑动轨道15内部设有微型电机17,其可以为取样器4在滑动导轨15上的运动提供动力。

如图2所示,所述检测台3为圆环形,中间设置有圆形通孔12,一侧设有弧形缺口14,在通孔12的周围,与弧形缺口14相对的方向设置有样品台11,第一食品检测仪9、第二食品检测仪13以部分内嵌式分布在弧形缺口的两侧,以通孔12为中心相对应。所述弧形缺口14的底部与一倾斜的坡体8相承接,坡体8底端与地面相抵。所述取样器4、第一食品检测仪9、第二食品检测仪13以及控制取样器的控制器均为电性连接。

整个检测台为以通孔为中心的圆环形设计,有效减小了检测台的体积,且该结构更便于对合格样品与不合格样品的分离和收集。

所述第一食品检测仪为电子秤、色泽仪、酸度计、耐光测试仪等物理性质测量仪器。所述第二食品检测仪为示波极谱仪、纤维测定仪等食品内部成分测量的仪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取样器对食品进行抓取,经过第一食品检测机对样品进行表观的物理性质检测,再经过第二食品检测机对样品的内在组成进行深层次检测,两次检测的结合可有效判定食品是否合格,整个过程不需要人的参与,节省了人力物力。

所述通孔12底部连接有收样斗7,所述通孔12的尺寸与收样斗7相适配。所述通孔12底部通过导向管6与收样斗7连接。

通过在检测台的中心设置圆形通孔,并在通孔下方设置收样斗,可以便捷地将不合格食品进行集中收集在收样斗中,减小了不合格食品混入合格食品中的几率。

如图3所示,所述滑动轨道15为两个方向相反的半圆形,滑动轨道上设置有5个定位节点,分别对应于样品台11、第一食品检测仪9、通孔12、第二食品检测仪13和弧形缺口14。其中,定位节点的设置能够帮助取样器更好地在不同的位置定位,从而使整个食品检测过程更加高效。

实施例1:

工作时,先将取样器4与滑动轨道15相接的滑块控制在样品台11的定位节点,控制器控制取样器4在样品台11上抓取食品,然后在微型电机17的推动下,取样器4在滑动轨道15上滑动,控制器将取样器4定位在第一食品检测仪9处,将食品放在第一食品检测仪9上,对食品的重量,形状、色泽等性质进行检测,若不符合要求,第一食品检测仪9会发送一个信号给控制器,使取样器4将食品转运到通孔12处,将不合格食品投入通孔12中,进而收集在收样斗7中;若第一食品检测仪9检测后符合要求,那么控制器控制取样器4将食品转运到第二食品检测仪13处,对食品中的成分进行检测,若不符合要求,发一个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取样器4将食品抓运到通孔12处,将不合格食品投入通孔12中,进而收集在收样斗7中;若经过第二食品检测仪13检测后符合要求,则取样器4将食品抓运到弧形缺口处,使合格的食品从坡体滑下,在底部完成收集。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