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式测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37735发布日期:2021-01-15 11:40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接触式测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温度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非接触式测温装置也可以理解为非接触式体温计,其无需接触用户便可以测量得到用户的体温数据。相比于传统接触式体温计,非接触式测温装置更为安全,尤其在多用户使用场景下,非接触式测温装置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情况。因此,非接触式测温装置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类场景中。

通常,非接触式测温装置中安装有显示屏,该显示屏用于显示当前测量的体温数据。当非接触式测温装置的使用者不便于观看显示屏时,使用者将无法确定或者耗费较长时间确定被测用户的体温数据是否异常。例如,当使用者穿着防护衣、脸带口罩以及护目镜时,随着使用者工作时间的延长,护目镜上会存在水蒸气,这样不便于使用者观看显示屏,因此,无法快速确认被测用户的体温数据是否异常,进而耽误检测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测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使用者不便于观看非接触式测温装置的显示屏时,无法快速确认被测用户的体温数据是否异常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测温装置,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非接触式测温探头;

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控制器和震动马达;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非接触式测温探头和所述震动马达相连,用于通过所述非接触式测温探头得到被测用户的体温数据,并在所述体温数据异常时控制所述震动马达进行震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含手持部分和测温部分,所述测温部分位于所述手持部分的前端,所述测温部分用于靠近所述被测用户的体表皮肤。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和所述震动马达位于所述手持部分的内部;所述非接触式测温探头位于所述测温部分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测温部分和所述手持部分可拆卸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还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与所述测温部分转动连接;

所述保护盖转动至第一状态时,遮盖位于所述测温部分表面的非接触式测温探头;

所述保护盖转动至第二状态时,露出位于所述测温部分表面的非接触式测温探头。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表面还设置有显示屏;

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显示屏相连,用于控制显示屏显示所述体温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表面还设置有物理按键;

所述物理按键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用于指示所述控制器进行测温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非接触式测温探头为红外探头。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电源;

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用于为所述控制器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表面还设置有扬声器;

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扬声器相连,用于在所述体温数据异常时控制所述扬声器播放异常提示。

上述提供的非接触式测温装置,通过在壳体上设置非接触式测温探头,在壳体内部设置控制器和震动马达,非接触式测温探头与控制器相连,用于探测被测用户的体温数据,控制器与震动马达相连,用于在体温数据异常时控制震动马达进行震动,以进行异常提示。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即使非接触式测温装置的使用者无法观看显示屏时,也可以通过感受震动的方式快速确认被测用户体温异常,丰富了非接触式测温装置的异常提示类型。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旋转式保护盖,可以在不使用非接触式测温探头时,对非接触式测温探头进行保护,提高非接触式测温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显示屏,可以显示被测用户的体温数据,便于使用者直观的明确体温数据,通过设置扬声器,可以丰富非接触式测温装置在体温数据异常时的提示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接触式测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枪型非接触式测温装置的侧视抛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铲型非接触式测温装置的正视抛图;

图4为图2所示枪型非接触式测温装置的保护盖113位于第二状态下的侧视抛图;

图5为图3所示铲型非接触式测温装置的正视图。

图中:1-非接触式测温装置、11-壳体、111-手持部分、112-测温部分、113-保护盖、12-非接触式测温探头、13-控制器、14-震动马达、15-显示屏、16-物理按键、17-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接触式测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该非接触式测温装置1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表面设置有非接触式测温探头12;所述壳体11内部设置有控制器13和震动马达14,所述控制器13分别与所述非接触式测温探头12和所述震动马达14相连,用于通过所述非接触式测温探头12得到被测用户的体温数据,并在所述体温数据异常时控制所述震动马达14进行震动。

具体的,壳体11是指非接触式测温装置1的外壳,其具体材质和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壳体11的表面设置有非接触式测温探头12。非接触式测温探头12与控制器13相连,用于采集被测物体的温度且在采集过程中不与被测物体接触,之后,以电信号的形式将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控制器13中。非接触式测温探头12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实施例中,以被测物体为人类,非接触式测温探头12为红外探头为例进行描述,此时,将被测量体温的人称为被测用户。进一步的,红外探头可以理解为红外传感器,当被测用户的某一部位(如手腕或额头)的皮肤靠近红外探头(进入红外探头的检测范围)时,红外探头可以吸收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进而感应人体的温度。需说明,实施例不限定红外探头的数量以及类型。

控制器13与非接触式测温探头12和震动马达14相连,优选采用有线连接的方式。控制器13可以接收非接触式测温探头12发送的电信号,之后,根据该电信号确定被测用户的体温数据。可选的,控制器13可以是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unit;mcu)。之后,控制器13确定体温数据异常时,向震动马达14发送一用于指示震动的电信号,以使震动马达14进行震动。可选的,控制器13确定体温数据异常的方式可以是设定额定温度,如额定温度为37.3℃,当控制器13接收到非接触式测温探头12的电信号后,确定对应的体温数据,并与额定温度进行比较,当体温数据大于或等于额定温度时,确定体温数据异常,并启动震动马达14,否则,确定体温数据正常。还可选的,控制器13可以为集成比较电路和参考电路的控制电路,非接触式测温探头12输出的电信号作为比较电路的一路输入信号,参考电路输出的参考电信号作为比较电路的另一路输入信号,参考电信号可以理解为体现额定温度的电信号,之后,比较电路比较两路输入信号,进而确定体温数据是否大于或等于额定温度,比较电路与震动马达14相连,当体温数据异大于或等于额定温度时,比较电路向震动马达14输出电信号,以控制震动马达14进行震动。需说明,比较电路、参考电路的具体结构实施例不做限定。实施例中,以控制器13为mcu为例进行描述。可选的,控制器13可以控制震动马达14的震动时长,例如,当控制器13停止接收非接触式测温探头12输出的电信号时,停止向震动马达14发送电信号,或者是,控制器13设定时间长度(如3s),并在该时间长度内向震动马达14发送用于启动的电信号。可选的,实际应用中,还可以设置被测用户体温数据正常时,控制器13也向震动马达14发送电信号,以使震动马达14进行体温数据正常提示,此时,体温数据正常时的电信号与体温数据异常时的电信号不同,进而使震动马达14采用不同的震动方式,如体温数正常时控制器13控制震动马达14进行第一时间长度的震动,体温数据异常时控制器13控制震动马达14进行第二时间长度的震动,且第二时间长度大于第一时间长度,以使使用者通过震动时间长度对正常体温数据和异常体温数据进行区分。

可以理解,震动马达14可以理解为微型振动马达,其数量可以是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以一个震动马达为例进行描述。当震动马达14进行震动时,手持非接触式测温装置1的使用者可以感受到震动,进而确定体温数据异常。

可选的,实际应用中,还可以丰富震动马达的其他功能,例如,当mcu确定非接触式测温装置的电源电量不足时,控制震动马达进行震动(如震动1s),以进行提示。

上述非接触式测温装置,通过在壳体上设置非接触式测温探头,在壳体内部设置控制器和震动马达,非接触式测温探头与控制器相连,用于探测被测用户的体温数据,控制器与震动马达相连,用于在体温数据异常时控制震动马达进行震动,以进行异常提示。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即使非接触式测温装置的使用者无法观看显示屏时,也可以通过感受震动的方式快速确认被测用户体温异常,丰富了非接触式测温装置的异常提示类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枪型非接触式测温装置的侧视抛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铲型非接触式测温装置的正视抛图。参考图2-图3:壳体11包含手持部分111和测温部分112,所述测温部分112位于所述手持部分111的前端,所述测温部分112用于靠近所述被测用户的体表皮肤。

实施例中,以壳体11形状为铲型或枪型为例进行描述,例如,图2中壳体11形状为枪型,图3中壳体11形状为铲型。此时,壳体11可以包含手持部分111,手持部分111是指使用者使用非接触式测温装置时,手部接触的壳体部分。测温部分112是指在测量体温时,靠近被测用户的壳体部分,一般而言,测温部分112位于手持部分111的前端。可以理解,测温部分112在靠近被测用户时,具体是指靠近被测用户的测量部位(如额头或手腕)的体表皮肤。可选的,测温部分112和手持部分111可以采用相同的材质或不同的材质,例如,测温部分112和手持部分111均采用塑料材质,或者是,测温部分112采用树脂或陶瓷材质、手持部分111采用塑料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测温部分112和所述手持部分111可拆卸的连接,其中,图2和图3中,测温部分112通过卡扣的方式与手持部分111连接。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采用本领域通用的其他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如采用螺钉、螺栓、柳丁等方式,或者采用其他卡扣形式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13和所述震动马达14位于所述手持部分111的内部;所述非接触式测温探头12位于所述测温部分112的表面。

典型的,由于测温部分112接近被测用户,因此,将非接触式测温探头12设置于测温部分112的表面,以在测量时,将非接触式测温探头12靠近被测用户。进一步的,将震动马达14设置在手持部分111的内部,以当使用者握住手持部分111时,可以准确感受到震动马达14的震动,可选的,震动马达14可以贴近手持部分111的壳体,以增强震动感。进一步的,控制器13可以位于手持部分111内部或者测温部分112内部,由于手持部分111内部空间大于测温部分112内部空间,因此,实施例中,设定控制器13位于手持部分111的内部。

上述,通过设置手持部分和测温部分,且手持部分和测温部分可拆卸的连接,便于对非接触式测温装置的拆卸,进而便于对其内部元件的检查和维修。并且,将震动马达和控制器设置在手持部分的内部,将非接触式测温探头设置在测温部分,不仅可以在震动马达震动时,增强使用者的震动触觉,还可以保证非接触式测温装置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考图2-图3,所述壳体11还包括保护盖113,所述保护盖113与所述测温部分112转动连接;所述保护盖113转动至第一状态时,遮盖位于所述测温部分112表面的非接触式测温探头12;所述保护盖113转动至第二状态时,露出位于所述测温部分112表面的非接触式测温探头12。

具体的,保护盖113的形状和材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实施例不作限定。例如,保护盖113的材质与手持部分111的材质相同。保护盖113可旋转的安装在测温部分112上,其中,旋转连接的具体方式实施例不作限定。在保护盖113的旋转过程中,其至少包含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时,保护盖113可以遮盖住非接触式测温探头12,例如,图2和图3中,保护盖113均处于第一状态,此时,非接触式测温探头12被保护盖113遮挡,无法进行体温测量。相应的,第二状态时,非接触式测温探头12完全露出,可以用于测量体温。实施例中,以第二状态下,保护盖113只能向一个方向移动为例进行说明。例如,图4为图2所示枪型非接触式测温装置的保护盖113位于第二状态下的侧视抛图。参加图4,保护盖113已经进行了旋转,且无法再向手持部分111进行旋转,即保护盖113只能向测温部分112旋转,且非接触式测温探头12完全漏在外面。此时,保护盖113处于第二状态。典型的,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旋转保护盖113,以正常使用非接触式测温装置1。可选的,实际应用中,保护盖中还可以设置与控制器相连的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保护盖113的状态,并在第二状态时向控制器发送电信号,以使控制器控制非接触式测温探头工作。

上述,通过设置旋转式保护盖,可以在不使用非接触式测温探头时,对非接触式测温探头进行保护,提高非接触式测温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5为图3所示铲型非接触式测温装置的正视图。图5中为了便于理解,示例性的示出了位于手持部分111内部的控制器13,以及壳体11表面各元件(非接触式测温探头、显示屏、物理按键、扬声器)与控制器13的连接关系,实际应用中,从表面无法看出控制器13以及连接关系。参考图2、图4至图5,非接触式测温装置1的壳体11表面还设置有显示屏15;所述控制器13还与所述显示屏15相连,用于控制显示屏15显示所述体温数据。

其中,显示屏15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例如,显示屏为液晶显示屏或电子水墨屏等。显示屏15设置在壳体11的表面。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使用者观看显示屏15的显示内容,设置显示屏15位于测温部分112的表面,且设置在便于使用者观看的位置。例如,图2中显示屏15设置在测温部分112的后端,此时,使用者在使用非接触式测温装置1进行测温工作时,可以直接观看到显示屏15的显示内容。再如,图5中,显示屏15设置在测温部分112的正面,即朝向使用者的一面,此时,使用者在使用非接触式测温装置1进行测温工作时,可以直接观看到显示屏15的显示内容。

进一步的,显示屏15与控制器13相连,当控制器13得到体温数据时,控制显示屏15进行显示。可选的,若显示屏15当前没有可显示的数据时,可以处于熄屏状态,以便于节省功耗。可选的,显示屏15除了显示体温数据外,还可以进行异常体温提醒。例如,体温数据异常时显示屏15进行闪烁显示,以提示使用者当前被测用户的体温异常。

上述,通过设置显示屏,可以显示被测用户的体温数据,便于使用者直观的明确体温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非接触式测温装置1的壳体11表面还设置有物理按键16;所述物理按键16与所述控制器13相连,用于指示所述控制器13进行测温工作。

其中,物理按键16为实体按键,其设置在壳体1的表面,以便于使用者按压。优选的,物理按键16设置在手持部分111的表面,以在使用者手握非接触式测温装置时直接按压物理按键16,其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例如,图2中,物理按键16与非接触式测温探头12位于相同的一侧,当使用者手握非接触式测温装置时,食指可以直接按压物理按键16。再如,图3中,物理按键16与显示屏15位于同一侧,当使用者手握非接触式测温装置时,拇指可以直接按压物理按键16。需说明,物理按键16的形状、材质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实施例不作限定。

典型的,物理按键16与控制器13相连,当使用者按压物理按键16时,控制器13可以检测到键入信号,该键入信号用于指示控制器13工作。其中,控制器13工作可以理解进行测温工作,即非接触式测温探头12开始测量温度,控制器13开始接收非接触式测温探头12发送的电信号,以确定体温数据,并在体温数据异常时控制震动马达14进行震动。可选的,当一次测温结束后,控制器13可以停止工作,并当再次接收到物理按键16的键入信号时,再次进行测温工作。

可选的,除了上述物理按键16外,非接触式测温装置中还可以包含其他功能的物理按键(图未示),例如,包含切换模式的物理按键、温度校对的物理按键等,上述物理按键均与控制器13相连。

上述,通过设置启动控制器的物理按键,可以使控制器在需要时进行工作,平时处于待机状态,以便于节省功耗,延长非接触式测温装置的寿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非接触式测温装置1的壳体11内部还设置有电源(图未示);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器13相连,用于为所述控制器供电。

示例性的,电源可以为可充电电源,此时,壳体11的表面还应设置有与电源连接的充电口,该充电口可以与充电线相连,并在充电线接入外接电源时,可以对电源进行充电。优选的,电源位于手持部分111。电源还可以为可拆卸的电池,例如,5号电池、7号电池或者纽扣电池等,此时,电池的数量实施例不做限定。典型的,壳体11中还包括可拆卸的电池盖板,当电池盖板拆开时,可以放置电池或取出电池。

进一步的,电源与控制器13相连,可以为控制器13供电,进而使控制器13为其他元件(如显示屏、震动马达等)供电。可选的,控制器13还可以获取电池的电量,并指示显示屏15进行显示,以使使用者明确非接触式测温装置的当前电量。

上述,通过设置电源,无需接入外部电源,使得非接触式测温装置具有无线性,扩大了非接触式测温装置的使用场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考图2、图4至图5,非接触式测温装置1的壳体11表面还设置有扬声器17;所述控制器13还与所述扬声器17相连,用于在所述体温数据异常时控制所述扬声器17播放异常提示。

具体的,扬声器17的具体类型实施例不做限定,扬声器17位于壳体11的表面,实施例中,以扬声器17位于测温部分112的表面为例进行描述,此时,扬声器17的具体安装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例如,图2中,扬声器17位于显示屏15的下方。图3中,扬声器17位于显示屏15的下方。将扬声器17设置在测温部分112的好处是防止使用者手握非接触式测温装置1时遮挡扬声器17。

进一步的,扬声器17与控制器13相连,用于根据控制器13的指示播放响相应的内容。实施例中,控制器13在体温数据异常时,指示扬声器17播放异常提示。其中,异常提示的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例如,异常提示为播放当前测量的体温数据,再如,异常提示为播放警示铃。需说明,实际应用中,扬声器17还可以根据控制器13的指示播放其他内容,例如,当控制器13无法正常工作时,指示扬声器17播放控制器13异常对应的提示,以使使用者明确控制器13异常。再如,当控制器13已经得到正常的体温数据时,可以是指扬声器17播放通过提示音,以使使用者明确当前被测用户的体温数据测量完毕且体温数据正常。

上述,通过设置扬声器,可以丰富非接触式测温装置在体温数据异常时的提示方式,即可以采用震动加声音播放的方式提示使用者,以便于使用者快速、准确的明确被测用户的体温数据是否异常。

注意,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