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力学试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21272发布日期:2021-02-20 20:12阅读:79来源:国知局
车载力学试验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行业安全工器具及带电作业工器具预防性试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力学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电力公司行业对电力工器具的安全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重视,电力行业安全工器具和带电作业工器具中部分工器具需要每年定期做力学的静负荷试验,而电力工器具的种类繁多,每批次需要检测的数量较多,电力行业内缺乏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手段。同时,很多场合需要随设备运输车,运输到现场,进行简易拼装后能立即快速有效的实施试验,而这类运输车及试验设备是行业里的一个短板,因此导致该种应用场合中大多数检测单位因检测设备或者检验手段不规范造成工器具试验不规范、或者没有按照规程方法进行试验,使得工器具有可能“带病服役”工作,还有部分检测单位用比较简单和通用的检测工具和方法,检测效率低,且不太符合电力行业工器具的检测标准。而这将直接威胁到电力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电力公司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力学试验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使用方便简单。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力学试验系统,包括车载静负荷试验台和车载控制箱,该车载静负荷试验台包括矩形框架结构的底座,底座的底面处为底板,底板表面设有卷线轮组件、电控元件组件、台面定滑轮、力学传感器组件,所述电控元件组件通过电缆连接到车载控制箱,底座的两侧连接有立柱支架组件,该立柱支架组件的顶端通过横梁连接,横梁处布置有模拟电杆组件和动滑轮组件,所述动滑轮组件通过钢丝绳、钢丝绳锁扣和梁上转向轮进行挂接,钢丝绳一端与设置在横梁上的钢丝绳锁扣连接,然后穿过动滑轮组件后再通过设置在横梁上的梁上转向轮,最后连接到动力端,所述底板的底面处设有可以抽拉的梯子试验支架组件,底座上设有用于梯子试验用的梯子试验转向轮组件。
[000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卷线轮组件包括安装板、卷线轮底座、卷线轮和电机减速机,所述安装板与底板连接,卷线轮底座与安装板连接,卷线轮连接在卷线轮底座上,并且卷线轮上设有钢丝绳,卷线轮的输入端与电机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电机减速机安装在卷线轮底座上。
[000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力学传感器组件包括传感器滑轮、旋转锁扣、力学传感器和传感器安装座,所述传感器安装座连接在底板上,力学传感器设置在安装座内,力学传感器上端安装有旋转锁扣,该旋转锁扣与传感器滑轮连接。
[000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上设有台下转向轮组件,该台下转向轮组件包括导向底座和底座转向轮,所述导向底座安装在底板上,并且导向底座上设有用于钢丝绳穿过
的孔,孔中有用于对钢丝绳导向的导向套。
[0008]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立柱支架组件包括上立柱和下立柱,上立柱和下立柱或横梁之间通过旋转柱塞和旋转把手卡扣锁紧固定。
[000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动滑轮组件对应的横梁处设有限位传感器。
[001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模拟电杆组件包括模拟电杆圆筒。
[001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车载控制箱包括控制箱体、设置在控制箱体内的线缆接口、液晶屏和操作钮,线缆接口用于与电控原件组件连通,操作钮和液晶屏用于手动或自动操控。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
1、该试验系统具有符合《dlt 1476-2015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和《dlt 976-2005带电作业工具、装置和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的检测方法;
[0014]
2、具有符合电力行业标准的电力工器具专用夹具,能同时兼容多种工器具;
[0015]
3、特有模拟电杆的圆筒,辅助工器具的装夹,模拟还原真实使用情况;
[0016]
4、能随车运输前往各个试验场地,随时随地进行拆装及试验;
[0017]
5、车载控制箱中,能实时检测试验力值状态可根据力值同步调速,试验结束有试验记录。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图1中车载试验台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图2中底座及相应部件的放大图。
[0021]
图4为图3中卷线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图3中力学传感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为图3中台下转向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7为图2中立柱支架组件、横梁和相应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8为图1中车载控制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其中:1.车载静负荷试验台,2.车载控制箱,3.梯子,4.梯子试验支架组件,5.梯子试验转向轮组件,6.卷线轮组件,7.电控元件组件,8.台面定滑轮组件,9.力学传感器组件,10.台下转向轮组件,11.底座,12.立柱支架组件,13.模拟电杆组件,14.动滑轮组件,15.安装板,16.卷线轮底座,17.卷线轮,18.电机减速机,19.传感器滑轮,20.旋转锁扣,21.力学传感器,22.传感器安装座,23.导向底座,24.底座转向轮,25.横梁,26.上立柱,27.上立柱,28.限位传感器,29.钢丝绳锁扣,30.模拟电杆圆筒,31.下立柱,32.控制箱体,33.线缆接口,34.液晶屏,35.操作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8]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车载力学试验系统,包括车载静负荷试验台1和车载控制箱2,该车载静负荷试验台包括矩形框架结构的底座11,底座11的底面处为底板,底板表面设有卷线轮组件6、电控元件组件7、台面定滑轮8、力学传感器组件9,所述电控元件7组
件通过电缆连接到车载控制箱2,底座11的两侧连接有立柱支架组件12,该立柱支架组件12的顶端通过横梁25连接,横梁25处布置有模拟电杆组件13和动滑轮组件15,所述动滑轮组件15通过钢丝绳、钢丝绳锁扣29和梁上转向轮27进行挂接,钢丝绳一端与设置在横梁25上的钢丝绳锁扣29连接,然后穿过动滑轮组件15后再通过设置在横梁上的梁上转向轮27,最后连接到动力端,所述底板的底面处设有可以抽拉的梯子试验支架组件4,底座11上设有用于梯子试验用的梯子试验转向轮组件5。梯子试验支架组件4抽出后与梯子3进行配合,可以进行梯子试验。
[0029]
卷线轮组件6安装于底座11内部,提供试验所需动力,动力载体为钢丝绳;电控元件组件7安装于底座11内部,提供控制单元;台面定滑轮组件8安装于底座11台面上,用于钢丝绳转换;力学传感器组件9安装于底座11台面上,试验时将其与工具、夹具连接后即可进行试验,并采集力值;台下转向轮组件10安装于底座11内部,可供卷线轮上的钢丝绳导向及转向;立柱支架组件12安装于底座11上,作为工具试验装夹的支撑,同时提供了钢丝绳走线和模拟电杆组件13的支撑;动滑轮组件14通过钢丝绳组装形成一个完整的上升下降的挂点,可进行工具的拉伸。
[0030]
实际使用中,根据不同试验的目的,将钢丝绳绕到相应组件,以达到试验的目的。
[0031]
如图4所示,所述卷线轮组件6包括安装板15、卷线轮底座16、卷线轮17和电机减速机18,所述安装板15与底板连接,卷线轮底座16与安装板连接,卷线轮17连接在卷线轮底座16上,并且卷线轮17上设有钢丝绳,卷线轮17的输入端与电机减速机18的输出端连接,电机减速机18安装在卷线轮底座16上,作为卷线轮及整个设备的动力源,驱动卷线轮17进行自动收放钢丝绳动作。。
[0032]
如图5所示,所述力学传感器组件9包括传感器滑轮19、旋转锁扣20、力学传感器21和传感器安装座22,所述传感器安装座22连接在底板上,用于力值检测和力值信号反馈,力学传感器21设置在安装座22内,力学传感器22上端安装有旋转锁扣20,该旋转锁扣与传感器滑轮19连接,使滑轮19方便拆装。
[0033]
如图6所示,所述底座11上设有台下转向轮组件10,该台下转向轮组件10包括导向底座23和底座转向轮24,所述导向底座23安装在底板上,并且导向底座23上设有用于钢丝绳穿过的孔,孔中有用于对钢丝绳导向的导向套。其中导向底座23和底座转向轮24组装为一体,整体安装在底座11底部,为钢丝绳导向和转向。
[0034]
如图7所示,所述立柱支架组件12包括上立柱26和下立柱31,上立柱26和下立柱31或横梁25之间通过旋转柱塞和旋转把手卡扣锁紧固定。
[003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动滑轮组件14对应的横梁处设有限位传感器28。
[003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模拟电杆组件13包括模拟电杆圆筒30。
[0037]
梁上转向轮27安装在横梁25上,使钢丝绳转向至动滑轮组件14。限位传感器28安装在横梁25上,试验时,动滑轮组件14会因为拉力而上升,当出现特殊状况时,动滑轮组件14会不断上升直至碰到限位传感器28并将其触发,控制单元会立即停止运行进行断电保护。钢丝绳锁扣29安装在横梁25上,钢丝绳从动滑轮组件14穿出后,将会固定锁紧于钢丝绳锁扣29上,钢丝绳即可形成一个完成的吊装模式。
[0038]
模拟电杆圆筒30作为脚扣、登高板等工具的辅助夹具配件装配于横梁25上,使用时,将工具挂上即可,不用也可通过旋转锁扣迅速拧下。
[0039]
如图8所示,所述车载控制箱2包括控制箱体32、设置在控制箱体32内的线缆接口33、液晶屏34和操作钮35,线缆接口33用于与电控原件组件7连通,操作钮和液晶屏用于手动或自动操控。实际使用中,车载静负荷试验台1的底座11侧面处亦设置线缆接口,使用时可以方便快速的将车载控制箱2与车载静负荷试验台1电连接,以达到操作和监控试验过程、结果的目的。控制箱体32为手提箱的外形。线缆接口33安装在控制箱体32内部,当需要试验操作时,将控制箱体32打开,将线缆一端与线缆接口33连接,一端与车载静负荷试验台1上的接口连接,随后即可通电进行操作试验。液晶屏34嵌入式安装于控制箱体32内部。屏幕为触摸屏,可显示试验用软件界面,可进行触摸操作。软件显示当前试验的信息,并通过软件进行测试,调试,试验等操作。软件界面美观,控制方式稳定精准,工作效率高。
[0040]
本申请中还有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伺服电机驱动器,主控板,电子变压器,接口板,电源,滤波器等,各电子元件分布在电控元件组件7的环氧板上,每个工作控制环节都是通过控制系统来实现,也是设备能稳定运行的保障。
[004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