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复合板对接焊缝超声检测对比试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14563发布日期:2021-02-09 17:46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锈钢复合板对接焊缝超声检测对比试块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缝超声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不锈钢复合板对接焊缝超声检测对比试块。


背景技术:

[0002]
当前桥梁工程建设中,存在大量母材为不锈钢复合板的对接焊缝。这些焊缝内部质量需要进行无损检测,一般有射线检测和超声检测两种方式可选。射线检测的检测工期长且对环境影响大,而对于不锈钢复合板对接焊缝尚没有现行的超声检测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锈钢复合板对接焊缝超声检测对比试块。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不锈钢复合板对接焊缝超声检测对比试块,包括矩形体,设置于所述矩形体底部的不锈钢复合层,前后水平贯穿所述矩形体的三个ф3通孔,以及设置于所述矩形体一侧边的两个半径不等的90
°
扇形体,大扇形体的半径为小扇形体半径的2倍;除不锈钢复合层外的部分,均由20#钢制成。
[0005]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复合层厚度为3mm。
[0006]
进一步的,所述矩形体尺寸为长300mm、宽40mm、高50mm,大扇形体半径为50mm,小扇形体半径为25mm,尺寸公差≤0.1mm。
[0007]
进一步的,三个ф3通孔分别为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距离所述矩形体另一侧边150mm、底边10mm,所述第二通孔距离所述矩形体另一侧150mm、底边45mm,所述第三通孔距离所述矩形体另一侧20mm、底边20mm。
[0008]
进一步的,试块表面粗糙度≤6.3μm;三个ф3通孔与所述矩形体底面平行,允许误差≤0.03mm,通孔直径误差≤0.05mm,表面粗糙度≤3.2μm。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适用于不锈钢复合板对接焊缝的超声探伤,使得产品质量得到控制;2、提高不锈钢复合板对接焊缝检测的工作效率;3、替代射线检测,降低射线防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环境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不锈钢复合板对接焊缝超声检测对比试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
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0012]
实施例1
[0013]
一种不锈钢复合板对接焊缝超声检测对比试块,如图1所示,包括矩形体1,设置于所述矩形体底部的不锈钢复合层2,前后水平贯穿所述矩形体的三个ф3通孔,以及设置于所述矩形体一侧边的两个半径不等的90
°
扇形体。大扇形体3的半径为小扇形体4半径的2倍;除不锈钢复合层外的部分,均由20#钢制成。不锈钢复合层的厚度取决于桥梁用不锈钢复合板的厚度,通常为3mm。
[0014]
各通孔之间间距太大,会造成试块尺寸变大,不便于携带;间距太小,校准时会相互影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矩形体尺寸为长300mm、宽40mm、高50mm,大扇形体3半径为50mm,小扇形体4半径为25mm,尺寸公差≤0.1mm;试块表面粗糙度≤6.3μm。三个ф3通孔分别为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6和第三通孔7,所述第一通孔5距离所述矩形体另一侧边150mm、底边10mm,所述第二通孔6距离所述矩形体另一侧150mm、底边45mm,所述第三通孔距离所述矩形体另一侧20mm、底边20mm。三个ф3通孔与所述矩形体底面平行,允许误差≤0.03mm,通孔直径误差≤0.05mm,表面粗糙度≤3.2μm。
[0015]
大、小扇形体用于从试块底部进行声速校准和探头前沿的测量,具体操作为将超声探头放置于试块底部,通过移动探头使得探头声波通过不锈钢复合板后正好处在大、小扇形体共同的圆心处。声波在圆心处发射,在大、小扇形体弧面上形成垂直弧面切线方向的发射,超声波仪器接收最大发射信号,根据声程的不同,超声波仪器能自动计算出声速;再通过量尺测量探头前端点距试块前端头的距离可计算探头前沿。
[0016]
第三通孔用于超声波斜探头折射角的测量,具体操作利用超声探头从试块底部进行检测,通过第三通孔在超声波仪器上找最大回波,根据探头前沿和孔间距及孔深计算出斜探头k值。
[0017]
三个ф3通孔用于距离-波幅曲线的制作,声速、k值测量完成后,利用超声探头从试块底部进行检测,通过三个ф3通孔的最大反射波制作距离-波幅曲线。
[0018]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