馈电网络组件气密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09509发布日期:2021-05-04 10:12阅读:63来源:国知局
馈电网络组件气密检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微波天线馈电网络组件的馈电网络组件气密检具。



背景技术:

微波天线主要结构反射面总成与馈电网络总成,其中有源信号通过馈电网络中馈源芯体的波导槽传送到波导管,再通过辐射头发送出去。馈源芯体起到信号的发射、接收、整合作用,是微波天线的重要部件。其中馈源芯体的气密性能直接影响微波天线增益效果。目前对于馈电网络组件的气密性测试主要采用封口加密封圈锁螺丝的方式将馈电网络组件的出气端封住,再将测试仪器的进气管接入馈电网络组件的另外的出气端,然后启动测试仪器进行气压测试,防止泄漏。但是实际检测过程中,此技术检测出来的气密值不够稳定,而且装夹时间长,效率不够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馈电网络组件气密检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馈电网络组件气密检具,包括底架和立式支架,所述立式支架包括立式定支撑部和立式动支撑部,其中所述立式定支撑部上设置有固定支撑头,所述立式动支撑部上设置有可活动的侧封头;所述立式动支撑部上侧设置有水平侧定架,所述水平侧定架上方设置有可活动的第一上封头;所述立式定支撑部、所述立式动支撑部之间位置的上方设置有可活动的第二上封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检具,通过采用立式支架配合侧封头固定,配合上封头实现馈源芯体气密性测试,并且第一上封头、第二上封头切换适应不同的馈源芯体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水平侧定架上设置有垫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底架上位于所述立式定支撑部、所述立式动支撑部之间位置处设置有底支撑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垫块上设置有台阶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底支撑块包括有侧限位块和后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新气密检具检测出来馈源芯体气密数据更可靠,保证馈电网络组件气密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提升了检测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

底架100、立式支架200、第二上封头201、立式定支撑部210、固定支撑头211、立式动支撑部220、侧封头221、水平侧定架230、第一上封头231、垫块300、台阶位310、底支撑块400、侧限位块410、后限位块420、馈源芯体500、馈源芯体尾部5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为透彻的理解本发明,在接下来的描述中会涉及一些特定细节。而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时,本发明创造仍可实现,即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使用此处的这些描述和陈述向所属领域内的其他技术人员可更有效的介绍他们的工作本质。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下侧”等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相关技术人员在对上述方向作简单、不需要创造性的调整不应理解为本申请保护范围以外的技术。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实际保护范围。而为避免混淆本发明的目的,由于熟知的制造方法、控制程序、部件尺寸、材料成分、管路布局等的技术已经很容易理解,因此它们并未被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馈电网络组件气密检具,包括底架100和立式支架200,立式支架200包括立式定支撑部210和立式动支撑部220,其中立式定支撑部210上设置有固定支撑头211,立式动支撑部220上设置有可活动的侧封头221。固定支撑头211起到支撑馈源芯体500的作用。

立式动支撑部220上侧设置有水平侧定架230,水平侧定架230上方设置有可活动的第一上封头231。立式定支撑部210、立式动支撑部220之间位置的上方设置有可活动的第二上封头201。第一上封头231、第二上封头201作为上封头,以及侧封头221,均起到密封并监测气密性的作用,具体结构可参照现有技术关于气密性测试装置的结构。

在实际工作时,参照图2,对于带有馈源芯体尾部510的馈源芯体500,通过侧封头221将馈源芯体500推向固定支撑头211方向,侧封头221配合固定支撑头211固定,再将顶部的第一上封头231配合水平侧定架230压紧馈源芯体尾部510进行密封馈源芯体尾部510,使被检测物的馈源芯体腔体形成封闭状态,以进行可靠的气密性检测;而对于不带有馈源芯体尾部510的馈源芯体500,则通过侧封头221配合固定支撑头211固定馈源芯体500,然后第二上封头201下降压紧馈源芯体500端部,使被检测物的馈源芯体腔体形成封闭状态,以进行可靠的气密性检测。

第一上封头231、第二上封头201可根据待检测馈源芯体情况进行调用,可以同时满足0.3m、0.6m乃至其它参数的双频馈电网络组件的气密检测。

以下结合一些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此处所称的“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此外,表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并非固定的指代任何特定顺序,也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立式定支撑部210位于立式支架200左侧,固定支撑头211位于立式定支撑部210右侧,立式动支撑部220位于立式支架200中间,侧封头221位于立式动支撑部220左侧。馈源芯体500需要检测时放在立式定支撑部210、立式动支撑部220之间。

水平侧定架230位于立式动支撑部220上端右侧。

第二上封头201、第一上封头231分别位于立式支架200上端的左、右两侧。

实施例2,水平侧定架230上设置有垫块300,垫块300可更换以匹配不同型号馈源芯体的馈源芯体尾部510结构。

本实施例的垫块300上设置有台阶位310,适应不同高度位置的馈源芯体尾部510。

实施例3,底架100上位于立式定支撑部210、立式动支撑部220之间位置处设置有底支撑块400,除了起到对馈源芯体500辅助支撑作用外,也便于对馈源芯体500限位,方便操作工人进行检测工序操作。

本实施例的底支撑块400包括有侧限位块410和后限位块420,其中侧限位块410用于限制馈源芯体500左右移动,用于后限位块420限制馈源芯体500前后移动。

实施例4,第一上封头231、第二上封头201、侧封头221通过气缸驱动。

根据上述原理,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