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滑轮结构中轮体的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22490发布日期:2022-07-20 02:23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滑轮结构中轮体的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滑轮用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滑轮结构中轮体的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为了调节门窗的位置,进而会在门窗的底部安装有滑轮结构,因此滑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但是现有的滑轮结构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便于门窗能够顺利的移动,因此在完成对滑轮结构中的轮体进行制造工作后,操作人员需要对轮体进行检测工作,而由于轮体是类似于柱状的结构,进而在进行夹持工作时,现有的夹持装置会导致轮体偏移既定位置,进而导致检测工作的失败,同时现有的夹持装置只能够对单一的轮体进行检测工作,进而不能够一机多用,从而会增加工厂的负担。
4.因此,如何完成对轮体的夹持工作,是目前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用于滑轮结构中轮体的检测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6.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滑轮结构中轮体的检测设备,包括:
7.工作台,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支撑座,与所述支撑座连接的夹持组件和调节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调节组件上的检测装置;
8.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的伸缩气缸,设于所述伸缩气缸输出端的连接件,安装在所述连接件上的调节板,设于所述调节板上的两个传动杆,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传动杆的限位板;
9.至少在检测时,伸缩气缸驱动调节板运动,进而使限位板与滑轮结构中的滑轮抵接,在支撑座的配合下,对滑轮进行限位工作,完成对滑轮的检测。
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上还设有两个调节件,以及与所述调节件连接的夹持部;所述调节件可为丝杆直线运动机构或滑块直线运动机构或凸轮直线运动机构;完成对工件的夹持工作。
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包括两个相同的支撑块;
12.所述夹持组件和调节组件位于同一个支撑块上;
13.所述调节板与限位板位于该支撑块两侧、且所述传动杆穿过该支撑块;能够实现对柱状轮体的多点夹持工作避免检测过程中工件的偏移,保证了检测装置对轮体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1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上设有预定弧形的凹槽;能够实现对柱状轮体的多点夹持工作。
1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支撑座上的第一调节装置,与
所述第一调节装置连接的第二调节装置,以及与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连接的连接架。
1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的滑轨,固定安装在所述滑轨上的驱动电机,设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的传动丝杆,套接在所述传动丝杆上的传动件,以及设于所述传动件上的调节滑块;调节检测装置在工件上的检测区域,进而完成对工件的检测工作。
17.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滑轮结构中轮体的检测设备,为了完成对轮体的夹持工作,进而本装置中设有夹持组件,进而当需要对轮体进行夹持工作时,伸缩气缸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伸缩气缸带动连接件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连接件带动调节板开始工作,然后运动的调节板带动传动杆开始工作,然后运动的传动杆带动限位板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限位板能够与工件抵接并推动工件进行运动,直至其与另一个支撑块抵接,然后调节件开始工作,进而能够带动夹持部开始工作,进而使夹持部能够与工件本体抵接,进而能够实现对柱状轮体的多点夹持工作,进而避免检测过程中工件的偏移,保证了检测装置对轮体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夹持组件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组件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调节装置示意图。
22.图中各附图标记为:工作台1、支撑座2、夹持组件3、伸缩气缸31、连接件32、调节板33、传动杆34、限位板35、夹持部36、调节件37、调节组件4、第一调节装置41、第二调节装置42、连接架43、检测装置5。
具体实施方式
23.经过申请人的研究分析,出现这一问题(夹持装置会导致轮体偏移既定位置,进而导致检测工作的失败)的原因在于,为了便于门窗能够顺利的移动,因此在完成对滑轮结构中的轮体进行制造工作后,操作人员需要对轮体进行检测工作,而由于轮体是类似于柱状的结构,进而在进行夹持工作时,现有的夹持装置会导致轮体偏移既定位置,进而导致检测工作的失败,同时现有的夹持装置只能够对单一的轮体进行检测工作,进而不能够一机多用,从而会增加工厂的负担。本实用为了完成对轮体的夹持工作,进而本装置中设有夹持组件,进而当需要对轮体进行夹持工作时,伸缩气缸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伸缩气缸带动连接件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连接件带动调节板开始工作,然后运动的调节板带动传动杆开始工作,然后运动的传动杆带动限位板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限位板能够与工件抵接并推动工件进行运动,直至其与另一个支撑块抵接,然后调节件开始工作,进而能够带动夹持部开始工作,进而使夹持部能够与工件本体抵接,进而能够实现对柱状轮体的多点夹持工作,进而避免检测过程中工件的偏移,保证了检测装置对轮体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24.一种用于滑轮结构中轮体的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1、支撑座2、夹持组件3、伸缩气缸31、连接件32、调节板33、传动杆34、限位板35、夹持部36、调节件37、调节组件4、第一调节装置41、第二调节装置42、连接架43、检测装置5。
25.工作台1,设于所述工作台1上的支撑座2,与所述支撑座2连接的夹持组件3和调节组件4,以及安装在所述调节组件4上的检测装置5;所述夹持组件3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座2上的伸缩气缸31,设于所述伸缩气缸31输出端的连接件32,安装在所述连接件32上的调节板33,设于所述调节板33上的两个传动杆34,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传动杆34的限位板35;至少在检测时,伸缩气缸31驱动调节板33运动,进而使限位板35与滑轮结构中的滑轮抵接,在支撑座2的配合下,对滑轮进行限位工作,完成对滑轮的检测;所述支撑座2包括两个相同的支撑块;所述夹持组件3和调节组件4位于同一个支撑块上;所述调节板33与限位板35位于该支撑块两侧、且所述传动杆34穿过该支撑块;为了完成对轮体的夹持工作,进而本装置中设有夹持组件3,进而当需要对轮体进行夹持工作时,伸缩气缸31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伸缩气缸31带动连接件32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连接件32带动调节板33开始工作,然后运动的调节板33带动传动杆34开始工作,然后运动的传动杆34带动限位板35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限位板35能够与工件抵接并推动工件进行运动,直至其与另一个支撑块抵接,进而完成对工件的夹持工作。
26.所述限位板35上还设有两个调节件37,以及与所述调节件37连接的夹持部36;所述调节件37可为丝杆直线运动机构或滑块直线运动机构或凸轮直线运动机构,所述夹持部36具有预定的弹性;所述限位板35上设有预定弧形的凹槽;当工件在限位板35和支撑块的配合下完成限位工作后,此时调节件37开始工作,进而能够带动夹持部36开始工作,进而使夹持部36能够与工件本体抵接,进而能够实现对柱状轮体的多点夹持工作,进而避免检测过程中工件的偏移,保证了检测装置5对轮体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设置的具有预定弹性的夹持部36,进而能够避免夹持过程中,轮体的损坏,进而保证轮体的安全。
27.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设于所述支撑座2上的第一调节装置41,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41连接的第二调节装置42,以及与所述第二调节装置42连接的连接架43;所述第一调节装置41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座2上的滑轨,固定安装在所述滑轨上的驱动电机,设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的传动丝杆,套接在所述传动丝杆上的传动件,以及设于所述传动件上的调节滑块;所述第一调节装置41与第二调节装置42垂直放置,所述第二调节装置42中的滑轨位于第一调节装置41中的调节滑块上,所述连接架43与第二调节装置42中的调节滑块连接,进而当需要调节检测区域在轮体上的位置时,此时第一调节装置41开始运动,从而驱动电机开始工作,然后运动的驱动电机能够带动传动丝杆开始工作,然后运动的传动丝杆能够带动传动件开始工作,然后运动的传动件能够带动调节滑块开始工作,进而能够调节第二调节装置42的位置,然后第二调节装置42开始工作,运动过程与上面相同,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进而能够带动连接架43开始工作,从而运动的连接架43能够带动检测装置5开始工作,进而调节检测装置5在工件上的检测区域,进而完成对工件的检测工作。
28.工作原理说明:当需要对轮体进行夹持工作时,伸缩气缸31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伸缩气缸31带动连接件32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连接件32带动调节板33开始工作,然后运动的调节板33带动传动杆34开始工作,然后运动的传动杆34带动限位板35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限位板35能够与工件抵接并推动工件进行运动,直至其与另一个支撑块抵接,然后调节件37开始工作,进而能够带动夹持部36开始工作,进而使夹持部36能够与工件本体抵接,进而能够实现对柱状轮体的多点夹持工作,进而避免检测过程中工件的偏移,保证了检测装置5对轮体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完成夹持工作后,然后当需要调节检测区域在轮体上
的位置时,此时第一调节装置41开始运动,从而驱动电机开始工作,然后运动的驱动电机能够带动传动丝杆开始工作,然后运动的传动丝杆能够带动传动件开始工作,然后运动的传动件能够带动调节滑块开始工作,进而能够调节第二调节装置42的位置,然后第二调节装置42开始工作,运动过程与上面相同,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进而能够带动连接架43开始工作,从而运动的连接架43能够带动检测装置5开始工作,进而调节检测装置5在工件上的检测区域,进而完成对工件的检测工作。
29.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