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正交各向异性介质五维地震反演方法

文档序号:30772239发布日期:2022-07-16 00:4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倾斜正交各向异性介质五维地震反演方法

1.本发明涉及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具体涉及倾斜正交各向异性介质的反演方法。


背景技术:

2.地球物理勘探和地质学研究表明,实际地下介质中的裂缝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裂缝型储层中裂缝的组数及发育方向对实际生产具有意义。在地震油气勘探领域,建立裂缝介质参数与地震反射系数之间的关系对后期裂缝型储层预测和油气识别至关重要。然而受限生产成本及反演理论的限制,目前针对裂缝型储层的研究主要在假定地下存在单组裂缝下开展而来,亟需建立符合实际裂缝特征的地震反射系数方程。
3.研究表明,裂缝型储层的等效弹性性质可以分解为裂缝储层背景介质弹性参数和裂缝诱导的参数之和,背景介质可大致分为完全各向同性背景和发育水平层理的背景,在不同背景中发育不同分布状态的裂缝介质可等效为不同的各向异性介质。因此,在储层中发育单组裂缝假设前提下,学者们开展了针对单组裂缝介质的反射系数定量表征,建立的方程主要包括在完全各向同性背景中发育单组裂缝介质发育的等效横向各向同性介质(transversely isotropic media,简称ti介质),以及在水平层理中发育一组垂直裂缝的正交各向异性介质(orthorombic anisotropy,简称oa介质),推导的方法主要包括两类方法,第一类是通过各向异性拟zoeppritz方程推导精确方程,第二类是通过bond变换、一阶散射弹性波稳相方法等推导建立近似反射系数方程,其中以后者为主。上述方程的建立为裂缝型储层研究将裂缝型储层相关的地震解释及预测基础理论方法研究推向新高度,随着裂缝型储层勘探开发的深入,需要综合考虑地下裂缝的多组特征,建立与地下储层实际情况更为接近的裂缝介质反射系数方程,并实现各向异性预测,否则会存在较大的误差,甚至会导致错误结果,无法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4.总之,现有技术的缺点是:

现有技术只是针对完全各向同性背景中发育两组垂直正交的裂缝的情况展开研究,构建的裂缝模型并未考虑倾斜正交裂缝发育时的情况,所以对实际裂缝描述不准确,

现有技术主要应用于oa型裂缝储层,更无法从理论上给出复杂裂缝的定量表征方法,进而无法实现对复杂裂缝的预测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出一种更便于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倾斜正交各向异性介质的反演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预测倾斜正交各向异性特征的可行性。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倾斜正交各向异性介质五维地震反演方法,包括:
7.步骤一,构建倾斜正交各向异性介质刚度矩阵;
8.步骤二,利用地震反射系数解析方法及所述倾斜正交各向异性介质刚度矩阵,构建倾斜正交各向异性介质反射系数方程;
9.步骤三,利用所述倾斜正交各向异性介质反射系数方程,建立倾斜正交各向异性介质时频域分步反演正演模型;
10.步骤四,构建五维地震时频域分步反演目标泛函,反演得到倾斜正交各向异性介质的纵波模量、剪切模量、密度、水平裂缝法向弱度、水平裂缝切向弱度、垂直裂缝法向弱度和垂直裂缝切向弱度。
11.优选的,所述步骤一包括:
12.依据schoenberg线性滑动模型,在弱各向异性近似下,将各向同性介质中发育一组水平裂缝和一组垂直裂缝等效的正交各向异性介质弹性刚度矩阵c
oa
表示为:
[0013][0014]
公式(1)中,
[0015][0016][0017][0018][0019]
δ
n1
和δ
t1
分别表示水平裂缝法向弱度和水平裂缝切向弱度,δ
n2
和δ
t2
分别表示垂直裂缝法向弱度和垂直裂缝切向弱度,m和μ分别为各向同性介质纵波模量和剪切模量,χb=(m-2μ)/m;
[0020]
设置倾斜正交各向异性介质是正交各向异性介质旋转θ0得到,基于bond变换矩阵所述倾斜正交各向异性介质刚度矩阵c
toa
(θ0)表示为:
[0021][0022][0023]
公式(2)、(3)中,
[0024][0025][0026][0027][0028][0029][0030][0031]
[0032][0033][0034][0035][0036][0037]
表示c
toa
(θ0)的矩阵参数,i,j=1:6,λ=m-2μ为拉梅参数,θ0表示旋转的角度。
[0038]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包括:
[0039]
设置|δm/m0|<<1,|δλ/λ0|<<1且|δμ/μ0|<<1,δ
n1

t1

n2

t2
<<1,并忽略含δmδ
n1
、δmδ
t1
、δmδ
n2
、δmδ
t2
的项;
[0040]
将公式(3)的扰动刚度矩阵参数表示为:
[0041]
[0042][0043][0044][0045]
公式(4)、(5)、(6)、(7)中为地震波方位角,符号δ表示反射界面两侧背景介质参数的差值;
[0046]
利用基于扰动原理的地震反射系数解析方法,得到所述倾斜正交各向异性介质反射系数方程
[0047][0048]
公式(8)中,
[0049]
[0050][0051][0052][0053][0054]
ρ和δρ分别表示介质密度参数及其在界面两侧的差值,θ和为地震波入射角和方位角,m0,μ0和ρ0分别为背景介质两侧的纵波模量均值、剪切模量均值及密度均值。
[0055]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包括:
[0056]
设置δm/m0≈δ(lnm),δμ/μ0≈δ(lnμ),δρ/ρ0≈δ(lnρ),δ(lnm)≈d(lnm),δ(lnμ)≈d(lnμ)和δ(lnρ)≈d(lnρ),且δδn≈dδn,δδ
t
≈dδ
t

[0057]
将公式(8)与时间域和频率域地震子波分别褶积,得到时间域和频率域的正演方程表示为:
[0058][0059][0060]
公式(10)、(11)中,s(t)和s'(ω)分别是时间域和频率域地震记录,w(t)和w'(ω)分别为时间域和频率域子波,代表傅里叶算子,d是差分算子;
[0061]
将公式(10)和公式(11)写成矩阵的形式:
[0062][0063]
在贝叶斯框架下,建立倾斜正交各向异性介质时频域分步反演正演模型:对于入射角数量为q,方位角数量为n,反射界面的数量为k的五维地震道集,时间域和频率域各向同性正演算子矩阵g
iso
(t)、g'
iso
(ω),时间域和频率域各向异性正演算子矩阵g
ani
(t)、g'
ani
(ω),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模型参数矩阵m
iso
、m
ani
分别为:
[0064]
[g
iso
(t)]
qnk
×
3k
=w(t)d[am(θ) a
μ
(θ) a
ρ
(θ)]
ꢀꢀꢀꢀ
(13),
[0065]
公式(13)中,
[0066]
[am(θ)]
qnk
×k=[am(θ1) ,..., am(θm) am(θ1) ,..., am(θm) ,..., am(θm)]
t

[0067]
[a
μ
(θ)]
qnk
×k=[a
μ
(θ1) ,..., a
μ
(θm) a
μ
(θ1) ,..., a
μ
(θm) ,..., a
μ
(θm)]
t

[0068]
[a
ρ
(θ)]
qnk
×k=[a
ρ
(θ1) ,..., a
ρ
(θm) a
ρ
(θ1) ,..., a
ρ
(θm) ,..., a
ρ
(θm)]
t

[0069][0070][0071][0072][0073]
公式(14)中,
[0074]
[0075][0076][0077][0078][0079][0080][0081][0082]
[g'
iso
(ω)]
qnt
×
3k
=w'(ω)d[eam(θ) ea
μ
(θ) ea
ρ
(θ)]
ꢀꢀꢀ
(15),
[0083]
公式(15)中,
[0084]
[eam(θ)]
qnk
×k[0085]
=[eam(θ1) ,..., eam(θm) eam(θ1) ,..., eam(θm) ,..., eam(θm)]
t

[0086]
[ea
μ
(θ)]
qnk
×k[0087]
=[ea
μ
(θ1) ,..., ea
μ
(θm) ea
μ
(θ1) ,..., ea
μ
(θm) ,..., ea
μ
(θm)]
t

[0088]
[ea
ρ
(θ)]
qnk
×k[0089]
=[ea
ρ
(θ1) ,..., ea
ρ
(θm) ea
ρ
(θ1) ,..., ea
ρ
(θm) ,..., ea
ρ
(θm)]
t

[0090][0091][0092][0093]
[0094]
公式(16)中,
[0095][0096][0097][0098][0099][0100][0101][0102][0103]miso
=[r
m r
μ r
ρ
]
t

[0104]
[rm]k×1=[(lnm)
1 ,..., (lnm)k]
t
,[r
μ
]k×1=[(lnμ)
1 ,..., (lnμ)k]
t

[0105]
[r
ρ
]k×1=[(lnρ) 1
,..., (lnρ)k]
t

[0106][0107][0108][0109]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还包括:
[0110]
借助待反演参数模型协方差矩阵c
cov
的特征向量u和特征值正定矩阵σ,设c
cov
=uσu
t
,对g
iso
(t)、g'
iso
(ω)、g
ani
(t)、g'
ani
(ω)、m
iso
、m
ani
进行处理得到:
[0111][0112][0113]
所述时间域和频率域地震记录写为:
[0114][0115]
公式(17)、(18)中,kron(
·
)表示kronecker乘积算子,i
l
为l阶单位矩阵,l为井曲线采样点数。
[0116]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包括:
[0117]
在贝叶斯框架下,构建所述五维地震时频域分步反演目标泛函:
[0118][0119][0120]
公式(20)、(21)中,是模型参数的约束系数;表示积分算子,表示模型参数的初始值,使用最小二乘迭代算法对公式(20)、(21)进行迭代求解,反演得到所述倾斜正交各向异性介质的纵波模量、剪切模量、密度、水平裂缝法向弱度、水平裂缝切向弱度、垂直裂缝法向弱度和垂直裂缝切向弱度。
[01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提出的倾斜正交各向异性(toa)介质反射系数方程能够适用于倾斜正交各向异性介质,更符合实际裂缝储层特征;本发明方法创新了在贝叶斯框架下的toa介质地震时频域分步反演方法,创新的地震时频域分步反演方法可以更好利用五维地震资料信息,提高多反演参数的可靠性,最终为复杂裂缝型储层预测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本发明形成了倾斜正交各向异性(toa)介质多参数有效预测的理论与方法。
附图说明
[0122]
图1a-图1h为合成的无噪声方位地震角度道集示意图。
[0123]
图2a-图2g为使用合成的无噪声方位地震角度道集反演的模型参数结果示意图。
[0124]
图3a-图3h为合成的信噪比为2:1的方位地震角度道集示意图。
[0125]
图4a-图4g为使用合成的信噪比为2:1的方位地震角度道集反演的模型参数结果示意图。
[0126]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倾斜正交各向异性介质五维地震反演方法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0127]
图6a-图6f为方位地震数据部分角度叠加剖面示意图一。
[0128]
图7a-图7f为方位地震数据部分角度叠加剖面示意图二。
[0129]
图8a-图8g为纵波模量、剪切模量、密度、水平裂缝法向弱度、水平裂缝切向弱度、垂直裂缝法向弱度和垂直裂缝切向弱度参数反演的初始模型剖面示意图。
[0130]
图9a-图9g为利用五维地震时频域分步反演方法得到的反演结果剖面示意图。
[0131]
图10a-图10g为反演结果与井旁实际数值对比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132]
为便于对本发明的方法及达到的效果有进一步的了解,现结合附图实例详细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0133]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倾斜正交各向异性(tilted orthorhombic anisotropic,简称:toa)介质五维地震反演方法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0134]
本发明方法包括:
[0135]
构建用背景介质的纵波模量、剪切模量、倾斜正交裂缝弱度以及倾斜角度参数表征的倾斜正交各向异性介质刚度矩阵;
[0136]
利用地震反射系数解析方法及倾斜正交各向异性介质刚度矩阵,构建用纵波模量、剪切模量、密度及裂缝弱度、倾斜角度表征的倾斜正交各向异性(toa)介质反射系数方程;
[0137]
利用倾斜正交各向异性(toa)介质反射系数方程,建立toa介质时频域分步反演正演模型;
[0138]
构建五维地震时频域分步反演目标泛函,估算toa介质的纵波模量、剪切模量,密度及裂缝弱度参数,即利用最小二乘迭代算法优先反演贡献度较高的背景介质参数(纵波模量、剪切模量和密度),然后反演贡献度较低的裂缝弱度参数(水平裂缝和垂直裂缝法向和切向弱度),实现倾斜正交各向异性介质的多参数反演。
[0139]
倾斜正交各向异性(toa)介质刚度矩阵构建,主要构建背景介质纵波模量、剪切模量、倾斜正交裂缝弱度参数以及倾斜角度表征的刚度矩阵参数。
[0140]
构建倾斜正交各向异性(toa)介质刚度矩阵的步骤包括:
[0141]
依据schoenberg线性滑动模型,在弱各向异性近似下,将各向同性介质中发育一组水平裂缝和一组垂直裂缝等效的正交各向异性(oa)介质弹性刚度矩阵c
oa
表示为:
[0142][0143]
公式(1)中,
[0144][0145]
[0146][0147][0148]
δ
n1
和δ
t1
表示水平裂缝法向和切向弱度参数,δ
n2
和δ
t2
表示垂直裂缝法向和切向弱度参数,m和μ分别为各向同性背景介质纵波模量和剪切模量,χb=(m-2μ)/m。
[0149]
toa介质可以认为是oa介质旋转θ0(表示裂缝系统倾斜角度)得到,基于bond变换矩阵则toa介质刚度矩阵c
toa
(θ0)可以表示为:
[0150][0151][0152]
公式(2)、(3)中,
[0153][0154][0155][0156]
[0157][0158][0159][0160][0161][0162][0163][0164][0165][0166]
表示刚度矩阵参数,i,j=1:6,δ
n1
和δ
t1
表示水平裂缝法向和切向弱度参数,δ
n2
和δ
t2
表示垂直裂缝法向和切向弱度参数,m和μ分别为各向同性背景介质纵波模量和剪切模量,λ=m-2μ为拉梅参数,χb=λ/m,θ0表示旋转的角度。
[0167]
构建倾斜正交各向异性(toa)介质反射系数方程的步骤包括:
[0168]
首先,考虑反射界面两侧弹性参数弱差值近似(即|δm/m0|<<1,|δλ/λ0|<<1且|δμ/μ0|<<1)及弱各向异性近似(即δ
n1

t1

n2

t2
<<1),并忽略含δmδ
n1
、δmδ
t1
、δmδ
n2
、δmδ
t2
的项;
[0169]
将公式(3)的扰动刚度矩阵参数表示为:
[0170][0171][0172][0173][0174]
公式(4)、(5)、(6)、(7)中为地震波方位角,符号δ表示反射界面两侧背景介质参数的差值。
[0175]
在此基础上,利用vavrycuk在1998年提出的基于扰动原理的地震反射系数解析方法,可以得到toa介质反射系数方程
[0176][0177]
公式(8)中,
[0178][0179][0180][0181]
[0182][0183]
ρ和δρ分别表示介质密度参数及其在界面两侧的差值,θ和为地震波入射角和方位角,m0,μ0和ρ0分别为背景介质两侧的纵波模量均值、剪切模量均值及密度均值。
[0184]
利用toa介质反射系数方程,建立toa介质时频域分步反演正演模型的步骤包括:
[0185]
公式(8)中,背景介质参数的相对差值可用自然对数函数的形式近似替换为δm/m0≈δ(lnm),δμ/μ0≈δ(lnμ)和δρ/ρ0≈δ(lnρ),假设背景介质参数与裂缝参数连续性变化,δ(lnm)≈d(lnm),δ(lnμ)≈d(lnμ)和δ(lnρ)≈d(lnρ),且δδn≈dδn,δδ
t
≈dδ
t

[0186]
将公式(8)与时间域和频率域地震子波分别褶积,得到时间域和频率域的正演方程可表示为:
[0187][0188][0189]
公式(10)、(11)中,s(t)和s'(ω)分别是时间域和频率域地震记录,w(t)和w'(ω)分别为时间域和频率域子波,代表傅里叶算子,d是差分算子。
[0190]
将公式(10)和公式(11)写成矩阵的形式:
[0191][0192]
在贝叶斯框架下,基于五维地震时频域分步反演算法,建立toa介质时频域分步反演正演模型,对于入射角数量为q,方位角数量为n,反射界面的数量为k的五维地震道集,时间域和频率域各向同性正演算子矩阵g
iso
(t)、g'
iso
(ω),时间域和频率域各向异性正演算子矩阵g
ani
(t)、g'
ani
(ω),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模型参数矩阵m
iso
、m
ani
分别为:
[0193]
[g
iso
(t)]
qnk
×
3k
=w(t)d[am(θ) a
μ
(θ) a
ρ
(θ)]
ꢀꢀꢀꢀꢀ
(13),
[0194]
公式(13)中,
[0195]
[am(θ)]
qnk
×k=[am(θ1) ,..., am(θm) am(θ1) ,..., am(θm) ,..., am(θm)]
t

[0196]
[a
μ
(θ)]
qnk
×k=[a
μ
(θ1) ,..., a
μ
(θm) a
μ
(θ1) ,..., a
μ
(θm) ,..., a
μ
(θm)]
t

[0197]
[a
ρ
(θ)]
qnk
×k=[a
ρ
(θ1) ,..., a
ρ
(θm) a
ρ
(θ1) ,..., a
ρ
(θm) ,..., a
ρ
(θm)]
t

[0198]
[0199][0200][0201][0202]
公式(14)中,
[0203][0204][0205][0206][0207][0208][0209][0210][0211]
[g'
iso
(ω)]
qnt
×
3k
=w'(ω)d[eam(θ) ea
μ
(θ) ea
ρ
(θ)]
ꢀꢀꢀ
(15),
[0212]
公式(15)中,
[0213]
[eam(θ)]
qnk
×k[0214]
=[eam(θ1) ,..., eam(θm) eam(θ1) ,..., eam(θm) ,..., eam(θm)]
t

[0215]
[ea
μ
(θ)]
qnk
×k[0216]
=[ea
μ
(θ1) ,..., ea
μ
(θm) ea
μ
(θ1) ,..., ea
μ
(θm) ,..., ea
μ
(θm)]
t

[0217]
[ea
ρ
(θ)]
qnk
×k[0218]
=[ea
ρ
(θ1) ,..., ea
ρ
(θm) ea
ρ
(θ1) ,..., ea
ρ
(θm) ,..., ea
ρ
(θm)]
t

[0219]
[0220][0221][0222][0223]
公式(16)中,
[0224][0225][0226][0227][0228][0229][0230][0231][0232]miso
=[r
m r
μ r
ρ
]
t

[0233]
[rm]k×1=[(lnm)
1 ,..., (lnm)k]
t
,[r
μ
]k×1=[(lnμ)
1 ,..., (lnμ)k]
t

[0234]
[r
ρ
]k×1=[(lnρ)
1 ,..., (lnρ)k]
t

[0235][0236][0237][0238]
借助待反演参数模型协方差矩阵c
cov
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对正演算子矩阵(g
iso
(t)、g'
iso
(ω)、g
ani
(t)、g'
ani
(ω))及模型参数矩阵(m
iso
、m
ani
)进行处理,以避免因参数尺度或者相关性的原因干扰反演结果。
[0239]
首先,奇异值分解可得矩阵的特征向量u和特征值正定矩阵σ,即c
cov
=uσu
t
,去相关结果如下:
[0240][0241][0242]
因此,地震记录可以写为:
[0243][0244]
公式(17)、(18)中,kron(
·
)表示kronecker乘积算子,i
l
为l阶单位矩阵,l为井曲线采样点数,构建协方差矩阵的方式有多种,本文是基于测井数据统计所得。
[0245]
构建五维地震时频域分步反演目标泛函,实现正交各向异性介质的多参数反演的步骤包括:
[0246]
在贝叶斯框架下,构建五维地震时频域分步反演目标泛函,如公式(20)和(21):
[0247][0248][0249]
公式(20)、(21)中,是模型参数的约束系数;表示积分算子,表示模型参数的初始值,使用最小二乘迭代算法对公式(20)、(21)进行迭代求解,该过程首先是将m、μρ作为第一步的重点优化参数,然后在此基础上,将和作为第二步的优化参数,最终实现全部待反演参数的求取。
[0250]
模型测试
[0251]
首先利用实际裂缝型储层中的钻井合成方位地震数据,验证五维地震时频域分步
反演toa介质参数的可行性。首先,基于褶积模型及提取的地震子波,合成8个方位分别为:22.5
°
,45
°
,67.5
°
,90
°
,112.5
°
,135
°
,157.5
°
和180
°
的地震角度道集,并添加高斯随机噪声,生成信噪比为2:1的合成方位地震角度道集。图1a-图1h、图3a-图3h分别是不含噪声及信噪比为2:1的合成方位地震角度道集。对上述方位地震角度道集分别进行五维地震时频域分步反演(如公式(20)、(21)所示)的测试。图2a-图2g、图4a-图4g分别是不含噪声及信噪比分别为2:1合成方位地震角度道集方位反演结果,图中实线为预测结果,虚线为钻井数据,点线为平滑模型。从反演结果可知,合成方位道集不含噪声或含有较强噪声时,纵波模量、剪切模量、密度、水平裂缝法向弱度、水平裂缝切向弱度、垂直裂缝法向弱度和垂直裂缝切向弱度参数反演结果与实际测井数据吻合较好,其平均相对误差(真实值与模型值之间的差值相对真实值的变化)较小,验证了五维地震时频域分步反演可行性。
[0252]
如图1a-图1h所示,使用提取的统计地震子波合成的无噪声方位地震角度道集,分别代表方位角22.5
°
,45
°
,67.5
°
,90
°
,112.5
°
,135
°
,157.5
°
和180
°
的地震道集。
[0253]
如图2a-图2g所示,使用合成的无噪声方位地震角度道集反演的模型参数结果(实线为预测结果,虚线为钻井数据,点线为平滑模型),其中图2a-图2c为纵波模量、剪切模量及密度反演结果;图2d-图2g为水平裂缝法向弱度、水平裂缝切向弱度、垂直裂缝法向弱度和垂直裂缝切向弱度参数反演结果。
[0254]
如图3a-图3h所示,使用提取的统计地震子波合成的信噪比为2:1的方位地震角度道集,分别代表方位角22.5
°
,45
°
,67.5
°
,90
°
,112.5
°
,135
°
,157.5
°
和180
°
的地震道集。
[0255]
如图4a-图4g所示,使用合成的信噪比为2:1的方位地震角度道集反演的模型参数结果(实线为预测结果,虚线为钻井数据,点线为平滑模型),其中图4a-图4c为纵波模量、剪切模量及密度反演结果;图4d-图4g为水平裂缝法向弱度、水平裂缝切向弱度、垂直裂缝法向弱度和垂直裂缝切向弱度参数反演结果。
[0256]
工区测试
[0257]
以国内某裂缝型储层为研究对象,测试五维地震时频域分步反演效果。该工区裂缝倾角约为60
°
,选取4个方位的五维地震数据,方位角分别是每个方位的叠前偏移距数据均经过了井控道集优化处理,并对每个方位的数据进行了从偏移距到角度道集的转换。图6a-图6f和图7a-图7f显示的是上述4个方位的近、中、远部分叠加道集地震二维剖面,其对应的部分叠加角度分别为100(叠前角度为40-160)、220(叠前角度为160-280)及340(叠前角度为280-400)。图8a-图8g是纵波模量、剪切模量、密度、水平裂缝法向弱度、水平裂缝切向弱度、垂直裂缝法向弱度和垂直裂缝切向弱度参数反演的初始模型剖面示意图。图9a-图9g是利用五维地震时频域分步反演得到的反演结果剖面示意图,由反演结果可以看出裂缝参数反演剖面的结构与地震剖面相似,从图中分析可得,裂缝参数连井剖面与测井解释保持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将反演的纵波模量、剪切模量、密度、水平裂缝法向弱度、水平裂缝切向弱度、垂直裂缝法向弱度和垂直裂缝切向弱度参数结果与原始测井数据进行对比,图10a-图10g是两者的对比结果,实线为预测结果,虚线为井旁道数据。结果表明,反演的模型参数与原始测井参数吻合较好,验证的方法的可靠性。
[0258]
如图6a-图6f所示,方位地震数据部分角度叠加剖面,其中图6a-图6c分别为
近、中、远部分叠加道集地震数据剖面,图6d-图6f分别为近、中、远部分叠加道集地震数据剖面。
[0259]
如图7a-图7f所示,方位地震数据部分角度叠加剖面,其中图7a-图7c分别为近、中、远部分叠加道集地震数据剖面,图7d-图7f分别为近、中、远部分叠加道集地震数据剖面。
[0260]
如图8a-图8g所示,分别为纵波模量m(图8a)、剪切模量μ(图8b)与密度ρ(图8c)及水平裂缝法向弱度δ
n1
(图8d)、水平裂缝切向弱度δ
t1
(图8e)与垂直裂缝法向弱度δ
n2
(8f)、垂直裂缝切向弱度δ
t2
(图8g)初始模型剖面。
[0261]
如图9a-图9g所示,分别为纵波模量m(图9a)、剪切模量μ(图9b)与密度ρ(图9c)及水平裂缝法向弱度δ
n1
(图9d)、水平裂缝切向弱度δ
t1
(图9e)与垂直裂缝法向弱度δ
n2
(图9f)、垂直裂缝切向弱度δ
t2
(图9g)反演结果剖面。
[0262]
如图10a-图10g所示,反演结果(实线)与井旁实际数值(虚线)对比结果,其中图10a-图10c分别为纵波模量m、剪切模量μ、密度ρ参数对比结果,图10d-图10g分别为水平裂缝法向弱度δ
n1
、水平裂缝切向弱度δ
t1
、垂直裂缝法向弱度δ
n2
和垂直裂缝切向弱度δ
t2
参数对比结果,实线为预测结果,虚线为井旁道数据。
[0263]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