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装配的温湿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51003发布日期:2022-09-17 08:52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装配的温湿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湿度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装配的温湿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2.温湿度传感器多以温湿度一体式的探头作为测温元件,将温度和湿度信号采集出来,经过稳压滤波、运算放大、非线性校正、v/i转换、恒流及反向保护等电路处理后,转换成与温度和湿度呈线性关系的电流信号或电压信号输出,也可以直接通过主控芯片进行485或232等接口输出,随着社会的发展,温湿度传感器大量用于工业生产中,目前大多数温湿度传感器在使用时,设备难以对连接头进行有效的连接,易出现短路的情况,不利于设备的正常使用,对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大多数温湿度传感器在使用时,设备难以对连接头进行有效的连接,易出现短路的情况,不利于设备正常使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易装配的温湿度传感器。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装配的温湿度传感器,包括放置板和连接装置,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主体,所述主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主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按钮,所述主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接收器,所述连接装置设置在主体的表面,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头和弹性杆,所述连接头与主体的内壁卡接,所述弹性杆的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弹性杆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弹性杆与卡槽的内壁卡接,所述连接头的侧面开设有与滑槽贯穿的压槽,设置弹性杆,便于对连接头进行限制,降低了设备的出现晃动,出现损坏的情况。
6.优选的,所述压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与弹性杆的表面抵接,设置压杆,便于对弹性杆进行移动。
7.优选的,所述压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压杆的一端与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第一弹簧,便于对压杆施加弹力。
8.优选的,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稳固装置,所述稳固装置包括稳固块和稳固板,所述稳固块与放置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稳固块的侧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稳固板与连接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主体的侧面开设有稳固槽,所述稳固板与稳固槽的内壁卡接,所述稳固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稳固板远离稳固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稳固板的一端与连接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稳固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侧面开设有凹槽,设置稳固板,便于对主体进行限制,降低了设备出现晃动的情况。
9.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凹槽的内壁卡接,设置滑块,便于对稳固板进行移动。
10.优选的,所述连接块远离凹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远离连接块的一端与滑块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第三弹簧,便于对连接块施加弹力。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连接装置,设备使用时,使用者将连接头与主体的内壁结合,随即连接头在移动时,抵动弹性杆位移,随即弹性杆与卡槽的内壁结合,随即对连接头进行限制,对连接头进行拆卸时,按压压杆使压杆移动,随即压杆带动第一弹簧位移形变产生弹力,随即压杆抵动弹性杆位移,随即弹性杆脱离卡槽的内壁,随即连接头失去束缚,完成设备的连接,通过设置连接装置,有效地对连接头进行限制,起到了限制连接头的作用,降低了设备出现晃动,导致连接头出现短路的情况,进而提高了设备的易用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易装配的温湿度传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易装配的温湿度传感器的图1中a处的放大结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易装配的温湿度传感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易装配的温湿度传感器的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易装配的温湿度传感器的稳固装置结构示意图。
18.图例说明:1、放置板;2、主体;3、显示屏;4、接收器;5、按钮;6、连接装置;61、连接头;62、弹性杆;63、滑槽;64、卡槽;65、第一弹簧; 66、压杆;67、压槽;7、稳固装置;71、稳固块;72、稳固槽;73、连接槽; 74、第二弹簧;75、稳固板;76、滑块;77、卡块;78、凹槽;79、连接块; 710、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9.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易装配的温湿度传感器,包括放置板1和连接装置6,放置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主体2,主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显示屏3,主体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按钮5,主体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接收器4。
20.下面具体说一下其连接装置6和稳固装置7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21.本实施方案中:连接装置6包括连接头61和弹性杆62,连接头61与主体2的内壁卡接,弹性杆62的侧面开设有滑槽63,滑槽63的内壁开设有卡槽64,弹性杆62与滑槽63的内壁滑动连接。
22.具体的,弹性杆62与卡槽64的内壁卡接,连接头61的侧面开设有与滑槽 63贯穿的压槽67。
23.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弹性杆62,便于对连接头61进行限制,降低了设备的出现晃动,出现损坏的情况。
24.具体的,压槽6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压杆66,压杆66与弹性杆62的表面抵接,设置压杆66,便于对弹性杆62进行移动。
25.具体的,压杆6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65,第一弹簧65远离压杆66 的一端与滑槽63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第一弹簧65,便于对压杆66施加弹力。
26.在本实施例中:稳固装置7包括稳固块71和稳固板75,稳固块71与放置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稳固块71的侧面开设有连接槽73,稳固板75与连接槽73的内壁滑动连接,主体
2的侧面开设有稳固槽72,稳固板75与稳固槽72 的内壁卡接,稳固板7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76,稳固板75远离稳固槽72 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74,第二弹簧74远离稳固板75的一端与连接槽73 的内壁固定连接,稳固块7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77,卡块77的侧面开设有凹槽78。
27.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稳固板75,便于对主体2进行限制,降低了设备出现晃动的情况。
28.具体的,滑块7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块79,连接块79与凹槽78的内壁卡接,设置滑块76,便于对稳固板75进行移动。
29.具体的,连接块79远离凹槽7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710,第三弹簧 710远离连接块79的一端与滑块76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第三弹簧710,便于对连接块79施加弹力。
30.工作原理:设备使用时,使用者将连接头61与主体2的内壁结合,随即连接头61在移动时,抵动弹性杆62位移,随即弹性杆62与卡槽64的内壁结合,随即对连接头61进行限制,对连接头61进行拆卸时,按压压杆66使压杆66移动,随即压杆66带动第一弹簧65位移形变产生弹力,随即压杆66抵动弹性杆62位移,随即弹性杆62脱离卡槽64的内壁,随即连接头61失去束缚,完成设备的连接,通过设置连接装置6,有效地对连接头61进行限制,起到了限制连接头61的作用,降低了设备出现晃动,导致连接头61出现短路的情况,进而提高了设备的易用性。
31.设备使用时,使用者将主体2与放置板1的表面结合,随即主体2抵动稳固板 75移动,随即稳固板75带动第二弹簧74位移形变产生弹力,随即当主体2与放置板1的表面结合时,第二弹簧74复位带动稳固板75与稳固槽72的内壁结合,随即当需要对主体2进行拆卸时,滑动滑块76,随即滑块76带动连接块79移动,随即连接块79与凹槽78的内壁抵接,随即连接块79移动带动第三弹簧710,随即第三弹簧710位移形变产生弹力,随即当连接块79与凹槽78的内壁结合时,第三弹簧 710位移带动连接块79移动与凹槽78的内壁结合,完成设备的稳固,通过设置稳固装置7,有效地对主体2进行限制,起到了稳固主体2的作用,降低了设备在使用时出现晃动的情况,降低主体2出现损坏的情况,提高了设备的稳固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