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叠前方位角道集预测火成岩裂缝型储层的方法

文档序号:8318103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叠前方位角道集预测火成岩裂缝型储层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油气综合勘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叠前方位角道集预测火成岩裂 缝型储层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非常规储层油气勘探的逐步深入,火成岩逐渐成为储层预测新的研 究热点。作为火成岩地层能否形成有效储层的重要影响因素,对裂缝发育特征的描述己成 为学科内的研究重点和难点。广义而言,储集层裂缝(据R. A. Nelson,1985)是指由变形作 用或物理成岩作用形成的、在岩石中天然存在的宏观的面状不连续,大至断裂小至微裂隙 均包含在内。而裂缝性储层的定义则是指天然存在的裂缝对储集层内流体的流动具有重要 影响、或根据预测具有重要影响的储层。
[0003] 鉴于裂缝对储层储产性能的重要影响,裂缝研究已成为储层评价和预测的重要环 节,也是油田有效开发的迫切需要。然而,裂缝性储层的研究起步很晚,直到70年代国外才 有专著发表,而我国关于裂缝性储层的研究主要在80年代才开始有所进展。前人主要利用 测井资料对裂缝进行识别和评价,但是裂缝分布具有细微性和复杂性、尤其是火成岩发育 区,受岩性、岩相横向变化剧烈等因素的影响,对井间裂缝发育特征的预测效果往往收效甚 微。
[0004] 保幅地震资料中包含了关于裂缝的反射信息,因此地震方法是识别裂缝型储层的 重要手段。目前已经发展起来的裂缝性储层勘探技术有:S波勘探、P-S转换波、多分量地 震、多方位VSP(vertical seismic profile)、纵波AVO等。但S波受地表影响严重,信噪比 和频率较低;多分量地震、多方位VSP、P-S转换波技术有不错的效果,但要么勘探成本高, 要么是非常规地震采集项目,在许多地区难以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叠前方位角道集预测火成岩裂缝型储层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常规采集的纵波资料,通过对叠前方位角道集各向异性分析以检测火成岩中裂 缝发育特征。
[0006]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叠前方位角道集预测火成岩裂缝型储层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 步骤1 :通过叠前地震数据体方位角与偏移距分析确定偏移距的范围,通过对实际地 震资料信噪比和实际面元覆盖次数进行分析,确定方位角划分方案; 步骤2 :按照研究区覆盖次数分布情况建立道集叠加超面元; 步骤3 :按照方位角划分方案分割道集超面元并进行叠加,检查叠加质量;若所得到的 不同方位角地震资料能量差超过限定值则返回步骤1,重新确定方位角划分方案和道集叠 加超面元; 步骤4 :利用静饺正叠加速度对不同方位角叠加数据体进行偏移,并将偏移后的不同 方位角数据体合并为一个成果数据体; 步骤5 :进行与方位角和入射角有关的地震振幅标定,包括利用步骤4得到的成果数据 体进行相对波阻抗数据体计算和地震属性数据体计算,即通过属性提取得到属性数据体, 通过相对波阻抗反演获得相对波阻抗数据体; 步骤6 :选择步骤5得到的相对波阻抗数据体和地震属性数据体中对裂缝反映敏感的 数据体,对裂缝各向异性进行拟合,并结合流体检测指出裂缝储层有利发育区带。
[0007] 进一步,在步骤1中,所述通过叠前地震数据体方位角与偏移距分析确定偏移距 的范围是指:由于近偏移距不能反映裂缝的方位异性,而远偏移距的方位角往往不全,须通 过叠前地震数据体方位角与偏移距分析舍弃部分近偏移距和远偏移距数据; 所述方位角划分方案是指:需要划分的方位角的个数以及具体的方位角范围;当观测 系统方位角、偏移距分布不完全均匀时,须进行不等方位角划分;当原始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比较低时,在满足裂缝预测精度要求的基础上,须适量减少方位角的组数以保证每组地震 资料拥有足够的覆盖次数。
[0008] 进一步,在步骤2中,所述的按照研究区覆盖次数分布情况建立道集叠加超面元 是指道集叠加超面元的大小应保证各道集叠加超面元的覆盖次数之间的差别小于规定的 误差; 另外,道集叠加超面元的大小还应视地震资料品质来确定,地震资料品质越低道集叠 加超面元就越大,超面元的大小应不抹杀不同方位角道集之间的各向异性。
[0009] 进一步,在步骤2中,所述道集叠加超面元的纵向尺寸优选原始面元的纵向尺寸 的1~3倍,道集叠加超面元的横向尺寸优选原始面元的横向尺寸的1~3倍。
[0010] 进一步,在步骤3中,所述的分割方位角道集过程中分方位角方案的确定遵循步 骤1,道集叠加超面元的确定遵循步骤2 ;同时,本步骤每次执行完须检查叠加数据质量,若 不同方位角地震资料同一剖面能量差超过限定值需要返回步骤1重新确定方位角范围和 超面元大小。
[0011] 进一步,在步骤4,偏移过程中使用的速度场为静校正叠加速度场,偏移后合并的 数据体为道集形式。
[0012] 进一步,在步骤5中,所述相对波阻抗数据体计算的方法为无模型约束法,道混合 值设置为3,带通滤波参数根据实际资料频率带宽确定,地震属性数据体计算中第一能量百 分比设定为65,第二能量百分比设定为85。
[0013] 进一步,在步骤6中,对裂缝各向异性进行拟合,并结合流体检测指出裂缝储层有 利发育区带的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利用地震属性数据体,检测频率衰减属性的各向异性,通过提取的各向异性对 裂缝发育方向和密度进行拟合,得到基于频率衰减的裂缝拟合结果;利用相对波阻抗数据 体,检测波阻抗属性的各向异性,通过提取的各向异性对裂缝发育方向和密度进行拟合;波 阻抗计算的结果等价地看成是地震振幅标定的结果,因此可以得到基于地震振幅的裂缝拟 合结果; 对裂缝各向异性的拟合基本公式为:
【主权项】
1. 一种基于叠前方位角道集预测火成岩裂缝型储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 骤: 步骤1 :通过叠前地震数据体方位角与偏移距分析确定偏移距的范围,通过对实际地 震资料信噪比和实际面元覆盖次数进行分析,确定方位角划分方案; 步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