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检测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59899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检测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检测卡,应用于医学体外诊断试剂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是碱性磷酸酶同工酶中的一个亚型,由成骨细胞合成,其主要集中在骨化部位,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是成骨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大分子,其他组织和器官不合成BALP,为成骨组织特有。BALP活性与活性成骨细胞的数量成正t匕,是反映成骨细胞活性和数量的专一标志物。所以它的活性高低直接、特异、灵敏地反映出骨的形成与吸收动态信息,是一项具有组织特异性,覆盖全病程,并不受其他条件影响的生化标志物。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近年来主要用于小儿佝偻病早期诊断和亚临床鉴别的特异性参考指标,成人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检测对于孕产妇来说,可以及时指导孕产妇安全有效地补钙及产后骨质疏松筛查。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可以筛查骨质疏松症。佝偻病的发病过程是一个慢性过程,初期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直至出现明显的骨骼改变时在进行治疗。将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对儿童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需要有一个指标来衡量治疗水平。防止治疗不足或过量。单纯依靠症状和体征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以往的血钙、磷、全血碱性磷酸酶及X线检测灵敏度低,特异性差。不应用于早期诊断。25(0H)D3是国际公认的反映体内VitD营养状况可靠的指标.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该实验操作步骤繁琐。不适合在基层医疗保健机构中开展。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检测,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敏感等优点,该试剂的临床应用对早期发现佝偻病提供了科学的诊断依据,对指导临床治疗有很大临床意义,目前检测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产品为半定量分析,检测结果无法定量分析。
[0003]血红蛋白(Hb)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血红蛋白由四条链组成,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每一条链有一个包含一个铁原子的环状血红素,血红蛋白是人体内负责运载氧的一种蛋白质,血红蛋白是临床上诊断贫血程度的最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辅助诊断其他类型血液病的重要指标,目前,临床实验室多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存在检测周期长,需要大量试剂,携带不方便,不适合实验室以外的血红蛋白单项目的快速检验以及大批量献血者血红蛋白的快速检测。德国产DE202便携式血红蛋白仪也存在微片体积较大,不易定位和使用成本较高的不足。
[0004]谷丙转氨酶(ALT),是一种非血浆特异酶,由两条相同的多肽链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分子量为110 kD。谷丙转氨酶游离存在于细胞浆中,尤其是肝细胞中最丰富。当肝细胞内外离子差改变,细胞膜肿胀,细胞孔隙增大或细胞坏死时,谷丙转氨酶可自细胞内释放入血液中,致血清或血浆谷丙转氨酶显著增高,因此谷丙转氨酶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肝功能损害最敏感的一种检测指标,目前临床检测谷丙转氨酶主要是使用生化分析仪的液体试剂的方法,此方法耗时、操作复杂、需要比较大型的仪器。

【发明内容】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同时定量检测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含量、操作简便快捷的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检测卡。
[0006]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检测卡,包括:PVC底板、样品垫、荧光垫、硝酸纤维素膜、检测线、质控线、吸水滤纸、人样口、加样管、支架、挡片、加样区、反应区、样品流动垫、凸块、反应膜、加样过滤区,所述的PVC底板上设有样品垫、硝酸纤维素膜、荧光垫、吸水滤纸、加样过滤区、样品流动垫、凸块、加样区和反应区,所述的样品垫一端搭接在荧光垫上,所述的荧光垫另一端搭接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所述的吸水滤纸搭接在硝酸纤维素膜另一端上,所述的样品垫上设有加样管,所述的检测线和质控线设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所述的检测线和质控线相互平行,且检测线靠近荧光垫端,质控线远离荧光垫端,所述的检测线和质控线上均包被有蛋白抗体,所述的加样过滤区与样品流动垫相接触,所述的凸块上设置有反应膜,所述的反应膜位于样品流动垫的上方,所述的加样区与反应区连通,所述的反应区上设置有通气口,所述的反应区内设置有反应试剂和胞溶试剂,所述的样品垫、加样过滤区、加样区的上方均设置有加样管,所述的加样管的顶端口处设置有挡片,所述的样品垫上方的加样管的底部与样品垫所接触,所述的加样过滤区上方的加样管底部与加样过滤区接触,所述的加样区上方的加样管的底部与加样区接触,所述的样品垫上方的加样管、加样过滤区上方的加样管和加样区上方的加样管均通过支架安装在PVC底板上。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样品垫、荧光垫、硝酸纤维素膜、吸水滤纸进行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检测,可以通过加样过滤区、样品流动垫和反应膜进行谷丙转氨酶的检测,可以通过加样区与反应区进行血红蛋白的检测,并且通过加样管的设计,可以操作人员通过向加样管加样完成操作,从而防止散落状况出现,最终保障了检测效果。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一种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检测卡的结构示意图。
[0009]其中:1-PVC底板;2_样品塾;3_突光塾;4_硝酸纤维素膜;5_检测线;6_质控线;7-吸水滤纸;8_入样口 ;9_加样管;10_支架;11_挡片;12-加样区;13-反应区;14_样品流动垫;15_凸块;16_反应膜;17_加样过滤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检测卡,包括:PVC底板1、样品垫2、荧光垫3、硝酸纤维素膜4、检测线5、质控线6、吸水滤纸7、入样口 8、加样管9、支架10、挡片11、加样区12、反应区13、样品流动垫14、凸块15、反应膜16、加样过滤区17,所述的PVC底板I上设有样品垫2、硝酸纤维素膜4、荧光垫3、吸水滤纸7、加样过滤区17、样品流动垫14、凸块15、加样区12和反应区13,所述的样品垫2 —端搭接在荧光垫3上,所述的荧光垫3另一端搭接在硝酸纤维素膜4上,所述的吸水滤纸7搭接在硝酸纤维素膜4另一端上,所述的样品垫2上设有加样管9,所述的检测线5和质控线6设在硝酸纤维素膜4上,所述的检测线5和质控线6相互平行,且检测线5靠近荧光垫3端,质控线6远离荧光垫3端,所述的检测线5和质控线6上均包被有蛋白抗体,所述的加样过滤区17与样品流动垫14相接触,所述的凸块15上设置有反应膜16,所述的反应膜16位于样品流动垫14的上方,所述的加样区12与反应区13连通,所述的反应区13上设置有通气口,所述的反应区13内设置有反应试剂和胞溶试剂,所述的样品垫2、加样过滤区17、加样区12的上方均设置有加样管9,所述的加样管9的顶端口处设置有挡片11,所述的样品垫2上方的加样管9的底部与样品垫2所接触,所述的加样过滤区17上方的加样管9底部与加样过滤区17接触,所述的加样区12上方的加样管9的底部与加样区12接触,所述的样品垫2上方的加样管9、加样过滤区17上方的加样管9和加样区12上方的加样管9均通过支架10安装在PVC底板I上。
[0011]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主权项】
1.一种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检测卡,包括:PVC底板、样品垫、荧光垫、硝酸纤维素膜、检测线、质控线、吸水滤纸、人样口、加样管、支架、挡片、加样区、反应区、样品流动垫、凸块、反应膜、加样过滤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VC底板上设有样品垫、硝酸纤维素膜、荧光垫、吸水滤纸、加样过滤区、样品流动垫、凸块、加样区和反应区,所述的样品垫一端搭接在荧光垫上,所述的荧光垫另一端搭接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所述的吸水滤纸搭接在硝酸纤维素膜另一端上,所述的样品垫上设有加样管,所述的检测线和质控线设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所述的检测线和质控线相互平行,且检测线靠近荧光垫端,质控线远离荧光垫端,所述的检测线和质控线上均包被有蛋白抗体,所述的加样过滤区与样品流动垫相接触,所述的凸块上设置有反应膜,所述的反应膜位于样品流动垫的上方,所述的加样区与反应区连通,所述的反应区上设置有通气口,所述的反应区内设置有反应试剂和胞溶试剂,所述的样品垫、加样过滤区、加样区的上方均设置有加样管,所述的加样管的顶端口处设置有挡片,所述的样品垫上方的加样管的底部与样品垫所接触,所述的加样过滤区上方的加样管底部与加样过滤区接触,所述的加样区上方的加样管的底部与加样区接触,所述的样品垫上方的加样管、加样过滤区上方的加样管和加样区上方的加样管均通过支架安装在PVC底板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检测卡,包括:PVC底板、样品垫、荧光垫、硝酸纤维素膜、检测线、质控线、吸水滤纸、入样口、加样管、支架、挡片、加样区、反应区、样品流动垫、凸块、反应膜、加样过滤区,所述的PVC底板上设有样品垫、硝酸纤维素膜、荧光垫、吸水滤纸、加样过滤区、样品流动垫、凸块、加样区和反应区,样品垫一端搭接在荧光垫上,荧光垫另一端搭接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吸水滤纸搭接在硝酸纤维素膜另一端上,检测线和质控线设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加样过滤区与样品流动垫相接触,样品垫、加样过滤区、加样区的上方均设置有加样管。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快捷等优点。
【IPC分类】G01N33-68, G01N33-573
【公开号】CN104678108
【申请号】CN201510095141
【发明人】胡容, 王忠亮
【申请人】安徽惠邦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5年3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