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式锅具温度传感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11394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电磁感应式锅具温度传感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灶具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电磁感应式锅具温度传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由于现有测温传感技术原因,一直困扰着燃气灶关于锅具动态环境下的温度测量问题,燃气灶高温火焰以及油烟的存在,现有的各种温度传感器直接拿来开发使用显然不具备可靠性,阻碍了智能燃气灶的开发应用和发展。
[0003]虽然红外线温度传感技术能远距离测温,完全能应用于燃气灶智能化技术,但需要传感器与灶具分体式设计才适应厨房复杂环境应用。
[0004]电涡流温度传感器可以实现近距离无损探测温度,但是直接拿来应用到燃气灶的锅具测温,火焰高温会干扰测量精度,必须根据燃气灶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电磁感应式温度传感器探测锅具温度的装置。
[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燃气灶包括电磁感应式温度传感器以及励磁电路或电信号测控电路,燃气灶的火焰或烟气区域设有高温居里点材料,所述高温居里点材料一端连接或接近电磁感应式温度传感器,另一端可接触或接近锅具底部。
[0007]所述高温居里点材料的居里点高于锅具的居里点。
[0008]所述高温居里点材料为两个,在锅具探测端互不连接或互不接触。
[0009]所述高温居里点材料外面包裹有耐火、保温材料。
[0010]所述高温居里点材料的外形为任意形状。
[0011]厨房锅具现已普遍发展到铁质或不锈钢的材料,只要所述高温居里点材料的居里点远高于锅具的居里点时,就不易被火焰高温退磁,虽然火焰温度高,但实际烹饪中人们会将锅具温度控制在250°C以下,而铁的居里点根据含碳量也不会超过800°C,所述高温居里点材料的居里点温度越高则测温可靠性越强,当锅具在几百摄氏度范围内已经大幅变化磁性时,所述高温居里点材料的磁性几乎变化不大,采用耐火保温材料包裹则效果更佳,由于电磁感应传感器具备无损探测的特点,耐火保温材料包裹的厚度在一定范围内可控。
[0012]所述高温居里点材料的长度可以用提高励磁频率、功率的方案弥补,当磁场沿所述高温居里点材料和锅具运动时,会在块状面积的金属锅具表面产生电涡流,在常温状态下,电磁感应温度传感器的电感耗电量最低或谐振最稳定,当无锅或锅具温度上升到居里点时,耗电量最大。所述高温居里点材料也会随着锅具温度上升而上升,因为火焰同时会烧热两者,但因为所述高温居里点材料的居里点远高于锅具的居里点,因此所述高温居里点材料的导磁性能下降变化比锅具要低很多,这部分差值可以通过用单片机编程好的程序自动计算来弥补。
[0013]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14]1.为燃气灶智能化开发提供了先进可靠、制造成本低、实现容易的技术支持。
[0015]2.比现有各种应用于燃气灶智能化锅具测温技术更先进、更适应复杂环境。
[0016]3.为其他需要此方式探测温度的设备设施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
[0017]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电磁感应式锅具温度传感装置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发明穿过灶面时的双针电磁感应式锅具温度传感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发明穿过灶面时的双针电磁感应式锅具温度传感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0021]图3是本发明双针双电感的电磁感应式锅具温度传感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0022]图1、图2和图3中,1.电感,Ia.电感2,2.磁芯,3a.高温居里点材料探针I,3b.高温居里点材料探针2,4.空隙,5.炒锅,6.锅架,7.灶面,8.炉头,9.圆孔。
具体实施例
[0023]实施例一:在图1中,高温居里点材料探针I (3a)和高温居里点材料探针2 (3b)组成双探针(简称探针I和探针2),探针I (3a)和探针2 (3b)的一端延伸到炒锅(5)底部,能够接触到锅底表面,另一端则分别对应电磁感应式温度传感器的磁芯(2)N或S端,并与N或S端形成一定的间隙(4),间隙(4)有利于当探针I (3a)和探针2 (3b)被火焰烧热后期热量不易传导至磁芯(2),但不影响电磁能传递。为了探针能更好的接触到锅底表面,整个电磁感应温度传感装置还可以加装一个弹簧缓冲装置,使探针能够被炒锅重力下移,当移开炒锅时探针被弹簧顶起回位。
[0024]参照图1和图2,探针I (3a)和探针2 (3b)穿过灶面(7)的圆孔(9),但不直接接触到金属材质的灶面(7),探针I (3a)和探针2 (3b)均采用钴金属材质,钴金属探针的居里点为1131°C,铁金属炒锅的居里点770°C,而一般人们即使炒菜用的锅具温度都会控制在250-300°C以下,金属本身具备较好的导热性能,因而探针接触到铁质炒锅也不能继续大幅上升温度,以上可知铁在300°C范围内的导磁率曲线变化大于钴,这就能使电磁感应温度传感器较准确的探测到炒锅(5)的温度信息。
[0025]电磁感应温度传感器的电感(I)与电路中的电容器组成并联谐振电路,产生的电磁场磁力线由磁芯(2)传递至钴金属探针I (3a)和探针2 (3b),在铁质炒锅(5)底部表面产生电涡流,当炒锅(5)与探针I (3a)和探针2 (3b)同时被火焰加热后,炒锅(5)的导磁率变化远大于探针I (3a)和探针2 (3b),而探针I (3a)和探针2 (3b)的导磁率变化则是检测误差,这部分误差可以用测控电路的单片机计算程序弥补,另外为了更好的降低误差,可以在用耐火、保温材料包裹探针I (3a)和探针2 (3b)。
[0026]实施例二:在图3中,电磁感应式温度传感器加了一个电感2 (Ia)作为次级线圈,工作时电路与电感(I)的谐振频率稳定,但是电感2 (Ia)的感应电流量会随炒锅(5)的温度或与探针I (3a)和探针2 (3b)的距离而变化,只要将电感2 (Ia)的感应电流量作为电信号转换为温度信息即可。
[0027]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专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化和改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电磁感应式锅具温度传感装置,燃气灶包括电磁感应式温度传感器以及励磁电路或电信号测控电路,其特征是:燃气灶的火焰或烟气区域设有高温居里点材料,所述高温居里点材料一端连接或接近电磁感应式温度传感器,另一端可接触或接近锅具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感应式锅具温度传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高温居里点材料的居里点高于锅具的居里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感应式锅具温度传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高温居里点材料为两个,在锅具探测端互不连接或互不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感应式锅具温度传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高温居里点材料外面包裹有耐火、保温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感应式锅具温度传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高温居里点材料的外形为任意形状。
【专利摘要】一种电磁感应式锅具温度传感装置,包括电磁感应式温度传感器以及励磁电路或电信号测控电路,燃气灶的火焰或烟气区域设有高温居里点材料,所述高温居里点材料一端连接或接近电磁感应式温度传感器,另一端可接触或接近锅具底部,为燃气灶智能化提供了先进可靠、成本低、制造容易的技术支持。
【IPC分类】G01K7-36
【公开号】CN104833440
【申请号】CN201510314892
【发明人】彭萍芳
【申请人】彭萍芳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