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温度记录器校正装置及无线温度记录器校正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665203阅读:来源:国知局
;该第二高导磁铁氧体吸波材138连接该第二金属层134。该上盖体102的内部为真空或为保丽龙,藉以隔热;该下盖体106的内部为真空或为保丽龙,藉以隔热;该温度计112为一高精度的温度计;该第一金属层132的导热效果佳;该第二金属层134的导热效果佳。
[0060]上述无线射频识别(rad1 frequency identificat1n, RFID)亦可以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1n, NFC)取代;该控制器114经由一通用输入输出接口(图1未示,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 GP10)控制该加热单元120、该制冷单元122、该第一风扇124及该第二风扇126 ;该控制器114经由一通用串行总线(图1未示,universalserial bus, USB)或一 RS232控制该温度计112 ;该无线温度记录器20为一无线射频识别标签(tag)或一近场通信标签,容后详述。
[0061]该控制器114控制该加热单元120、该制冷单元122、该第一风扇124及该第二风扇126,使得该温度计112藉由该温度探棒110量测到该容置空间108的温度到达一稳定的第一温度(例如摄氏25度);该控制器114藉由该温度计112得知该容置空间108的温度;该控制器114控制该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116藉由该无线射频识别天线118以无线命令该无线温度记录器20量测该容置空间108的温度并纪录该容置空间的温度为一第一数据。
[0062]该控制器114控制该加热单元120、该制冷单元122、该第一风扇124及该第二风扇126,使得该温度计112藉由该温度探棒110量测到该容置空间108的温度到达一稳定的第二温度(例如摄氏10度);该控制器114藉由该温度计112得知该容置空间108的温度;该控制器114控制该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116藉由该无线射频识别天线118以无线命令该无线温度记录器20量测该容置空间108的温度并纪录该容置空间的温度为一第二数据。
[0063]该控制器114控制该加热单元120、该制冷单元122、该第一风扇124及该第二风扇126,使得该温度计112藉由该温度探棒110量测到该容置空间108的温度到达一稳定的第三温度(例如摄氏0度);该控制器114藉由该温度计112得知该容置空间108的温度;该控制器114控制该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116藉由该无线射频识别天线118以无线命令该无线温度记录器20量测该容置空间108的温度并纪录该容置空间的温度为一第三数据。
[0064]该无线温度记录器20自该容置空间108取出;藉由该第一数据、该第二数据及该第三数据,该无线温度记录器20被校正。
[0065]请参考图2,其为本发明的无线温度记录器校正系统方框图。一无线温度记录器校正系统30包含一无线温度记录器20及一无线温度记录器校正装置10。图2所示的元件叙述与图1相似者,为简洁因素,于此不再赘述。
[0066]请参考图3,其为本发明的无线温度记录器方框图。图3所示的该无线温度记录器20可使用于图1与图2。该无线温度记录器20包含一射频天线202、一射频接口 204、一电流电压转换器206、一电压调整器208、一记忆体210、一通信总线接口 212、一处理单元214、一模拟数字转换器216及一温度系数热敏电阻218。
[0067]该射频接口 204电性连接至该射频天线202 ;该电流电压转换器206电性连接至该射频接口 204 ;该电压调整器208电性连接至该电流电压转换器206 ;该记忆体210电性连接至该电流电压转换器206及该射频天线202 ;该通信总线接口 212电性连接至该记忆体210 ;该处理单元214电性连接至该通信总线接口 212及该电压调整器208 ;该模拟数字转换器216电性连接至该处理单元214 ;该温度系数热敏电阻218电性连接至该模拟数字转换器216。温度系数热敏电阻218为一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或一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该模拟数字转换器216及该温度系数热敏电阻218可以一温度感测器取代。
[0068]本发明的功效在于,可快速且连续地校正无线温度记录器。
[0069]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无线温度记录器校正装置,应用于一无线温度记录器,其特征在于,该无线温度记录器校正装置包含: 一上盖体; 一轴承; 一下盖体,该轴承设置于该上盖体的一端及该下盖体的一端,使得该上盖体对该下盖体打开或闭合,且一容置空间包含该上盖体的内侧空间及该下盖体的内侧空间,该无线温度记录器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 一温度探棒,该温度探棒的一端穿过该下盖体以碰触该无线温度记录器; 一温度计,该温度计电性连接至该温度探棒的另一端; 一控制器,该控制器电性连接至该温度计; 一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该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 一无线射频识别天线,该无线射频识别天线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且穿过该上盖体以电性连接至该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该无线射频识别天线无线电连接至该无线温度记录器;一加热单元,该加热单元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该加热单元连接该上盖体并对该容置空间加热 '及 一制冷单元,该制冷单元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该制冷单元连接该下盖体并对该容置空间制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温度记录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第一风扇,该第一风扇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该第一风扇设置于该上盖体之上; 一第二风扇,该第二风扇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该第二风扇设置于该下盖体之上; 一第一散热片,该第一散热片连接该加热单元;及 一第二散热片,该第二散热片连接该制冷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温度记录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第一金属层,该第一金属层连接该上盖体的内侧 '及 一第二金属层,该第二金属层连接该下盖体的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温度记录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第一高导磁铁氧体吸波材,该第一高导磁铁氧体吸波材连接该第一金属层;及 一第二高导磁铁氧体吸波材,该第二高导磁铁氧体吸波材连接该第二金属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温度记录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盖体的内部为真空或为保丽龙,藉以隔热;该下盖体的内部为真空或为保丽龙,藉以隔热;该温度计为一高精度的温度计。6.一种无线温度记录器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无线温度记录器;及 一无线温度记录器校正装置, 其中该无线温度记录器校正装置包含: 一上盖体; 一轴承; 一下盖体,该轴承设置于该上盖体的一端及该下盖体的一端,使得该上盖体对该下盖体打开或闭合,且一容置空间包含该上盖体的内侧空间及该下盖体的内侧空间,该无线温度记录器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 一温度探棒,该温度探棒的一端穿过该下盖体以碰触该无线温度记录器; 一温度计,该温度计电性连接至该温度探棒的另一端; 一控制器,该控制器电性连接至该温度计; 一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该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 一无线射频识别天线,该无线射频识别天线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且穿过该上盖体以电性连接至该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该无线射频识别天线无线电连接至该无线温度记录器;一加热单元,该加热单元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该加热单元连接该上盖体并对该容置空间加热;及 一制冷单元,该制冷单元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该制冷单元连接该下盖体并对该容置空间制冷。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温度记录器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无线温度记录器校正装置更包含: 一第一风扇,该第一风扇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该第一风扇设置于该上盖体之上; 一第二风扇,该第二风扇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该第二风扇设置于该下盖体之上; 一第一散热片,该第一散热片连接该加热单元;及 一第二散热片,该第二散热片连接该制冷单元。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温度记录器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无线温度记录器校正装置更包含: 一第一金属层,该第一金属层连接该上盖体的内侧 '及 一第二金属层,该第二金属层连接该下盖体的内侧。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温度记录器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无线温度记录器校正装置更包含: 一第一高导磁铁氧体吸波材,该第一高导磁铁氧体吸波材连接该第一金属层;及 一第二高导磁铁氧体吸波材,该第二高导磁铁氧体吸波材连接该第二金属层。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温度记录器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上盖体的内部为真空或为保丽龙,藉以隔热;该下盖体的内部为真空或为保丽龙,藉以隔热;该温度计为一高精度的温度计。
【专利摘要】一种无线温度记录器校正装置及无线温度记录器校正系统,无线温度记录器校正装置,包含一上盖体、一下盖体、一温度计、一控制器、一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一加热单元及一制冷单元;一容置空间定义包含该上盖体的内侧空间及该下盖体的内侧空间,一无线温度记录器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该控制器控制该加热单元及该制冷单元,使得该温度计量测到该容置空间的温度到达一稳定的第一温度;该控制器控制该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无线命令该无线温度记录器量测该容置空间的温度并纪录该容置空间的温度为一第一数据。
【IPC分类】G01K1/02, G01K15/00
【公开号】CN105424226
【申请号】CN201410482584
【发明人】谢宗兴
【申请人】骏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4年9月1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