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丝织品文物进行锶同位素检测的除杂方法

文档序号:9665427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对丝织品文物进行锶同位素检测的除杂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丝织品文物的除杂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针对丝织品文物进行锶同位素检测的除杂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丝织品织物在我国自史前便已出现,其起源一直是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近百余年来研究的方向。利用锶同位素检测技术能够为丝织品起源获得新的突破性科学证据,但对丝织品文物进行锶同位素检测过程,由于锶含量较低,文物的埋藏环境,以及是否染色等因素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0003]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一种对其进行有效的除杂方法。目前,在进行锶同位素检测过程中,多数主要采用HF(aq)进行除杂,效果不是很明显。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针对丝织品文物进行锶同位素检测的除杂方法,采用氧化剂和HF(aq)相结合的方法对丝织品文物进行除杂处理,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0005]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对丝织品文物进行锶同位素检测的除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一种针对丝织品文物进行锶同位素检测的除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1)取适量丝织品文物样品放入烧杯中,将其暴露于压缩氮气队⑷之下3?5min ;
[0008]2)将烧杯及其内的丝织品文物样品取出后,向其中加入3?6mL质量百分比20?30 %的氢氟酸溶液HF (aq)和3?5mL的0.2?0.1M的过硫酸铵溶液,在室温下浸泡30?50min ;
[0009]3)将烧杯中的上清液用吸管移出,样品用超纯水清洗2?3次即可。
[0010]所述烧杯为聚四氟乙烯材质。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针对性强,特别针对于长期埋藏于地下的丝织品文物;
2、采用氧化剂(过硫酸铵溶液)和HF(aq)相结合的方法对丝织品文物进行除杂处理,具有较明显的效果,能够比较有效的除去杂质,利于锶同位素的检测。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
[0013]一种针对丝织品文物进行锶同位素检测的除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4]1)取适量丝织品文物样品放入聚四氟乙烯材质的烧杯中,将其暴露于压缩氮气N2(g)之下 3min ;
[0015]2)将烧杯及其内的丝织品文物样品取出后,向其中加入3mL质量百分比20%的氢氟酸溶液HF(aq),同时加入3mL的0.2mol/L的过硫酸铵溶液以去除样品中的有机污染,在室温下浸泡30min ;
[0016]3)将烧杯中的上清液用吸管移出,样品用超纯水清洗2次即可;同时也可将清洗液和上清液保留,以供分析。
[0017]实施例2
[0018]一种针对丝织品文物进行锶同位素检测的除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1)取适量丝织品文物样品放入聚四氟乙烯材质的烧杯中,将其暴露于压缩氮气N2(g)之下 5min ;
[0020]2)将烧杯及其内的丝织品文物样品取出后,向其中加入6mL质量百分比30%的氢氟酸溶液HF(aq),同时加入5mL的0.lmol/L的过硫酸铵溶液以去除样品中的有机污染,在室温下浸泡50min ;
[0021]3)将烧杯中的上清液用吸管移出,样品用超纯水清洗2次即可;同时也可将清洗液和上清液保留,以供分析。
[0022]实施例3
[0023]一种针对丝织品文物进行锶同位素检测的除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1)取适量丝织品文物样品放入聚四氟乙烯材质的烧杯中,将其暴露于压缩氮气N2(g)之下 4min ;
[0025]2)将烧杯及其内的丝织品文物样品取出后,向其中加入5mL质量百分比25%的氢氟酸溶液HF(aq),同时加入4mL的0.15mol/L的过硫酸铵溶液以去除样品中的有机污染,在室温下浸泡40min ;
[0026]3)将烧杯中的上清液用吸管移出,样品用超纯水清洗3次即可;同时也可将清洗液和上清液保留,以供分析。
【主权项】
1.一种针对丝织品文物进行锶同位素检测的除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适量丝织品文物样品放入烧杯中,将其暴露于压缩氮气N2(g)之下3?5min; 2)将烧杯及其内的丝织品文物样品取出后,向其中加入3?6mL质量百分比20?30%的氢氟酸溶液HF (aq)和3?5mL的0.2-0.lmol/L的过硫酸钱溶液,在室温下浸泡30?50min ; 3)将烧杯中的上清液用吸管移出,样品用超纯水清洗2?3次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丝织品文物进行锶同位素检测的除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杯为聚四氟乙烯材质。
【专利摘要】一种针对丝织品文物进行锶同位素检测的除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适量丝织品文物样品放入烧杯中,将其暴露于压缩氮气N2(g)之下3~5min;2)将烧杯及其内的丝织品文物样品取出后,向其中加入3~6mL质量百分比20~30%的氢氟酸溶液HF(aq)和3~5mL的0.2-0.1mol/L的过硫酸铵溶液,在室温下浸泡30~50min;3)将烧杯中的上清液用吸管移出,样品用超纯水清洗2~3次即可。所述烧杯为聚四氟乙烯材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针对性强,特别针对于长期埋藏于地下的丝织品文物;2、采用氧化剂(过硫酸铵溶液)和HF(aq)相结合的方法对丝织品文物进行除杂处理,具有较明显的效果,能够比较有效的除去杂质,利于锶同位素的检测。
【IPC分类】G01N1/34
【公开号】CN105424452
【申请号】CN201510740762
【发明人】胡智文, 韩丽华, 彭志勤, 王秉, 万军民
【申请人】浙江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