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旋转交错网格的双相介质地质数据获取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909732阅读:来源:国知局
论,可以得到双相TTI介质的运动 方程·
[0078
[0079 _ - - - \ - - .-.- y
[0080]公式4中,i、j分别表不x,y,z三个不同方向分量中的一个,Uj和Uj分别是固相和流 相的位移在j方向的分量,bij为流体相对固体骨架运动时的耗散系数,(^,」为作用在固相应 力分量在j方向上的偏导,s为作用在流体单元侧面上的应力。假设Φ为孔隙度,Pn和p 22分 别表示介质单位体积内固相和流相部分的有效质量,P12为视质量,即流相相对固相运动时 的质量耦合系数。三者与固体密度Ps和流体密度pf之间满足如下公式5,
[0081] Ριι+Ρ?2=(1-Φ )ps
[0082] Ρ?2+Ρ22= ΦΡ? 公式 5;
[0083] 其中,Φ为孔隙度,Pn和Ρ22分别表示介质单位体积内固相和流相部分的有效质 量,P12为视质量,即流相相对固相运动时的质量親合系数。
[0084] 结合双相介质的柯西方程、本构方程和运动微分方程,可以得到双相TTI介质二维 三分量一阶速度一应力方程。设固相介质速度向量为ν =( υχ,WZ)τ,流相介质速度向量为 V= (Vx,Vy,Vz)τ,令= (3,则速度和应力分量分别表示为:
[0085]
[0086] 公式6 中,A =Mi / (/? -只.1.户22)',马=A.2'(A.2 - Αι·/^)? =/?7 (.A〗-Mi./5?-〗)vi、Vi ,. 表示速度,(^表示固相和流相之间体积变化的耦合系数,R是描述孔隙流体的弹性参数,表 示强迫一定体积流体流入双相介质体积元,而又保持总体积恒定不变时需要作用在流体上 的一种力的度量,(?表示虎克定律中弹性系数。需要说明的是,公式3是公式6的简化形式。 [0087]其次,需要说明旋转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及差分格式。
[0088]旋转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技术是在传统的交错网格基础上发展来的。传统交错网格 有限差分技术是将网格点分为整网格点和半网格点,在相邻网格的中间位置即半网格点 处,计算导数值,将速度和应力分量分别定义在两个不同的时间层上,并且相邻两个时间层 上的物理量在空间分布上恰好交错半个网格,从而达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错的目的。如 图1所示,实线表示空间分布上的整网格,虚线表示半网格。
[0089]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地震波正演模拟中,但当地质体中存在密 度、速度极小的异常体时,其稳定性将不再满足。而旋转交错网格方法在各向异性介质正演 模拟时,无需对弹性模量进行插值,避免了由于插值带来的误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稳定 性。
[0090] 旋转交错网格是在交错网格的基础上对网格进行了旋转,将同一物理量定义在同 一个网格点上。其主要思想是:首先计算沿网格对角线物理量的差分,然后将计算结果通过 坐标变换得到沿坐标轴的差分。旋转交错网格有效地避免了场量及模型参数的插值问题, 定义方式更加灵活、有效。如图4所示,i,j分别表示x,y,z不同分量中的一个。
[0091] 由双相TTI介质的速度一应力方程(公式6),并结合旋转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可 得双相TTI介质弹性波二维三分量旋转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格式如下:
[0092]
[0093][0094] 公式7中,
[0095]
[0096]
[0097] a为空间差分系数,u为表达式W示范参数,1 <n<N,N表示空间差分阶数,ΔΧ、ΔΖ 为沿水平方向X和垂直方向Ζ的空间差分步长,i、j分别表示所对应的网格点的位置。
[0098] 最后,说明两个约束条件,第一个是稳定性条件。
[0099] 稳定性是所有数值模拟方法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在旋转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技术 中,Saenger在Neumann稳定性条件下,给出了在空间步长相等时,时间二阶、空间2哪介的旋 转交错网格有限差分的稳定性条件:
[0100]
[0101] 式中,At为时间步长,Vmax是最大相速度,Ah是空间步长,Ck是交错网格空间差分 系数。
[0102] 对于传统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技术,在步长相等的情况下,其时间二阶、空间2N阶的 传统交错网格有限差分的稳定性条件:
[0103]
[0104] 公式9中,At为时间步长,Vmax是最大相速度,Ah是空间步长,(^是交错网格空间 差分系数,D是空间维数,通过对比公式8和9可知,旋转交错网格相较于传统交错网格,理论 上有更宽松的稳定性条件,这也是旋转交错网格的一个优点。
[0105] 第二个是吸收边界条件。
[0106] 为了更准确的模拟半空间介质,吸收边界条件是一个必须要面临的问题。本文将 采用CPML进行边界处理。CPML技术是在完全匹配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通过引入记忆变 量和时间上的卷积来达到不分裂的目的,从而避免了常规PML分裂带来的复杂性。
[0107] CPML对扩展函数sx的形式进行了如下改造:
[0108]
[0109] 其中,ax2 0,kx2 1。当ax = 0,kx=l,sx即为常规的PML标准形式(扩展函数),,ax、 kx、dx均为关于吸收边界宽度的修正参数,i为虚数单位,w为频率变量。通过对空间导数做时 间域上的卷积变换来推导CPML吸收边界公式。
[0110] 下面对均匀双相VTI介质旋转交错网格数值模拟进行说明:
[0111 ] 设定均勾VTI介质模型,模型大小为300mX300m,网格间距dx = dz = lm,采样间隔 为0. lms,震源采用固相X方向水平偏振波源激发的Ricker子波,位于中心位置,震源主频为 80Hz。物性参数见表1,介质极化角为0°,方位角为0°,取t = 40ms时的波场快照,如图5所示。
[0112] 表1均匀双相VTI介质物性参数
[0113]
[0114] 从图5中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双相VTI介质中存在三种弹性波:快纵波qpi、慢纵波 qP2、快横波qS1;从图5b、5d中可以明显看到,慢纵波在流相中相对固相能量更强,更容易观 察,且相对于流相中其它波场,能量亦更强;在VTI介质数值模拟中,由于固相的各向异性,Y 分量没有产生波场;固相为VTI介质时,观察不到横波分裂现象,仅有快横波存在。
[0115] 为验证不分裂完全匹配层的吸收效果,选取均匀双相HTI介质进行波场模拟。设定 均匀HTI介质模型,计算模型大小为260mX 260m,其中四周吸收边界宽度均为30m,网格间距 dx = dz = lm,采样间隔为0. lms,震源同样采用固相X方向水平偏振波源激发的Ricker子波, 位于中心位置,震源主频为80Hz。物性参数同表2,取t = 60ms时的波场快照,吸收边界使用 前后波场快照如图6所示。
[0116] 表2均匀双相TTI介质物性参数
[0117]
[0118] 下面对传统的交错网格和旋转交错网格对比说明(主要涉及波场模拟的精度和稳 定性):
[0119] 一、稳定性方面:
[0120] 设定非均勾双相各向同性介质模型,模型大小为256m X 256m,网格间距dx = dz = lm,模型包含A、B两块区域,其中B为地质异常体,是一条密度和速度极小的裂缝,如图7所 示。采样间隔为〇. lms,震源采用固相X方向水平偏振波源激发的Ricker子波,位于中心位 置,震源主频为120Hz。物性参数见表3,取t = 40ms时的波场快照,如图8、9所示。
[0121] 表3非均匀双相各向同性介质物性参数
[0122]
[0123] 从图8中可以观察到,当使用传统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技术对非均匀极端介质模拟 时,由于地质异常体的存在,在B的边界经过多次插值后,导致地震波场在地质异常体B的两 端产生振幅异常现象,不符合地震波传播规律,不能正确反映地震波传播情况,故对于非均 匀的极端介质,传统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技术不能适用。从图9中可以观察到,当使用旋转交 错网格有限差分技术对同样的介质模型模拟时,可以清晰的观察到:在地质异常体B的两端 产生明显的绕射波,两侧出现了反射波,得到的波场快照符合地震波传播规律。
[0124] 通过图8和图9的对比可知:对于存在地质异常体的非均匀各向同性介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