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直流电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26841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直流电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系统技术领域,主要适用于交直流电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当前,发电厂、变电站、变电所等的二次系统中一般有220V的直流电源和220V的 交流电源。常用的低压验电笔由氖泡和限流电阻串联组成,无法区分220V的交流电和直流 电,更不能区分220V直流电的正负电源的极性。若无法区分出交流电和直流电以及直流电 的正负电源极性,则不利于用电设备的使用,可能会阻碍生产作业的顺利进行,严重时,还 会将用电设备烧坏,不仅增加了使用成本,而且还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交直流电检测系统,它不仅能够检测 出交流电和直流电,而且还能检测出直流电的正负电源的极性。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直流电检测系统,包括:第一发 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及限流电阻;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反向 并联组成并联电路;所述并联电路的第一端与待测电源连接,所述并联电路的第二端通过 所述限流电阻接地。
[000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压降均在2-2. 5V之间; 所述限流电阻的阻值为100KQ,且为瓦金属膜限流电阻。 Z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直流电检测系统,基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两个发光二 极管反向并联,当有电流正向流过时,二极管发光,不仅能够检测出交流电和直流电,而且 还能检测出直流电的正负电源的极性,有利于用电设备的使用,一方面保证了生产作业的 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防止了用电设备不被烧坏,在降低使用成本的基础上,保障了工作人员 的人身安全。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使用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08]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交直流电检测系统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 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交直流电检测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及 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0010]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交直流电检测系统,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 第二发光二极管及限流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与第二发光二极管反向并联组成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的第一端(a端)与待测电源连接,并联电路的第二端(b端)通过限流电阻接地。 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和限流电阻的参数的选择需要保证当有电流流过第一发 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时,二极管发光。
[0011] 变电站的控制电源通常应用220V的直流电源,直流电源一般由高频开关来提供, 系统监视直流电源正负极对地限流电阻,一般被设定为99. 9KQ。在平衡状态下,直流电源 对地电压为+110V和-110V,因而并接该电路的限流电阻的阻值不能小于99. 9KQ。为防止 系统发生误动作,对直流电源的测试,等效的限流电阻必须大于99. 9KQ。又由于普通发光 二极管的驱动电流为l_2mA,因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 管的压降均在2-2. 5V之间,且第一发光二极管为红色普通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为 绿色普通发光二极管;限流电阻的阻值为100KQ,且为^瓦金属膜限流电阻。
[0012] 当被检测电路为DC220V时,二极管驱动电流为:
[0013]
【主权项】
1. 一种交直流电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及限 流电阻;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反向并联组成并联电路;所述并联电 路的第一端与待测电源连接,所述并联电路的第二端通过所述限流电阻接地。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电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和所述 第二发光二极管的压降均在2-2. 5V之间;所述限流电阻的阻值为IOOKQ,
限流电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交直流电检测系统,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及限流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与第二发光二极管反向并联组成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第一端与待测电源连接,并联电路的第二端通过限流电阻接地。本实用新型基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两个发光二极管反向并联,当有电流正向流过时,二极管发光,不仅能够检测出交流电和直流电,而且还能检测出直流电的正负电源的极性,有利于用电设备的使用,一方面保证了生产作业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防止了用电设备不被烧坏,在降低使用成本的基础上,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使用成本低的特点。
【IPC分类】G01R31-40, G01R19-00
【公开号】CN204536399
【申请号】CN201520217018
【发明人】马建
【申请人】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