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用棘爪擒纵机以及机械式钟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56861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钟表用棘爪擒纵机以及机械式钟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钟表用棘爪擒纵机,以及采用该钟表用棘爪擒纵机的机械式钟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用于维持机械式钟表的快慢差率(步度)的擒纵机,公知有棘爪擒纵机。这种擒纵机的机构大致分为锁簧式棘爪擒纵机(Spring Detent Escapement)和枢轴式棘爪擒纵机(Pivoted Detent Escapement)这两种(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图11是示出以往的锁簧式棘爪擒纵机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如该图所示,锁簧式棘爪擒纵机300具备擒纵轮301、以作为旋转轴的摆轴302 为中心自由摆动的游丝摆轮303、和棘爪杆304。游丝摆轮303具有能够与擒纵轮301的齿部301a接触的摆钻305、和能够与安装在棘爪杆304上的单动作弹簧309接触的释放钻 306。棘爪杆304经由设于其基端上的复位弹簧307而固定。复位弹簧307将棘爪杆 304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擒纵轮301接触和分离,并且对棘爪杆304以使该棘爪杆304恢复至原位置的方式施力。即,棘爪杆304构成为能够以复位弹簧307的基端作为支点30 与擒纵轮301接触和分离。此外,在棘爪杆304设置有能够与擒纵轮301的齿部301a接触的停止钻(locking jewel) 308。并且,在棘爪杆304的基端侧固定有单动作弹簧309的基端。单动作弹簧309 以其末端比棘爪杆304的末端稍稍突出的方式沿着棘爪杆304的长度方向形成。即,单动作弹簧309沿着通过游丝摆轮303的摆轴302和棘爪杆304的支点30 的直线而形成。并且,单动作弹簧309的末端与游丝摆轮303的释放钻306接触。根据这样的结构,当释放钻306通过游丝摆轮303的自由摆动而朝箭头CCW30的方向(图11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棘爪杆304经单动作弹簧309被按压。于是,与擒纵轮301的齿部301a接触的停止钻308从齿部301a脱离,从而擒纵轮301与棘爪杆304 的卡合被解除。并且,擒纵轮301旋转一个齿的量。在擒纵轮301旋转一个齿的量的期间,复位弹簧307的作用力作用于棘爪杆304, 棘爪杆304返回原位置。由此,停止钻308再次与擒纵轮301的齿部301a接触。S卩,擒纵轮301与棘爪杆304卡合,从而擒纵轮301停止旋转。另一方面,当释放钻306通过游丝摆轮303的自由摆动逆向旋转、朝箭头CW30的方向(图11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单动作弹簧309被该释放钻306朝离开棘爪杆304 的方向按压。此时,单动作弹簧309发生弹性变形,另一方面,棘爪杆304仍为停止的状态。 被释放钻306按压的该单动作弹簧309在释放钻306从该单动作弹簧309离开后,通过单动作弹簧309自身的复原力返回原位置。S卩,在释放钻306朝箭头CCW30的方向旋转,棘爪杆304经单动作弹簧309被按压时,单动作弹簧309不做任何动作。相对于此,当释放钻306朝箭头CW30的方向旋转时,单动作弹簧309发生弹性变形而进行动作。
并且,通过反复进行该动作,机械式钟表的轮系以一定的速度进行驱动。图12是表示以往的枢轴式棘爪擒纵机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此外,在与图11的锁簧式棘爪擒纵机300相同的方面,标有相同的标号来进行说明。如该图所示,枢轴式棘爪擒纵机400具备擒纵轮301、以摆轴302为中心自由摆动的游丝摆轮403、以及棘爪杆404。这里,枢轴式棘爪擒纵机400和锁簧式棘爪擒纵机300 的不同点在于,使棘爪杆恢复到原位置的施力单元不同。S卩,枢轴式棘爪擒纵机400的棘爪杆404经由旋转轴410被支承为旋转自如,由此,能够相对于擒纵轮301接触和分离。此外,设在棘爪杆404上的复位弹簧407由螺旋弹簧以围绕旋转轴410的方式构成,并以使棘爪杆404恢复到原位置的方式施力。进一步,在棘爪杆404,在与其长度方向大致正交且通过旋转轴410的直线PlOO上固定有单动作弹簧409的基端。单动作弹簧409形成为沿棘爪杆404的长度方向,即沿通过游丝摆轮403的摆轴302和棘爪杆404的旋转轴410的直线,单动作弹簧409的末端与游丝摆轮403的释放钻306相接触。根据这样的结构,当释放钻306通过游丝摆轮403自由摆动而朝箭头CCW31的方向(图12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或朝箭头CW31的方向(图12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时, 则基于此,单动作弹簧409动作、或不做任何动作。由此,机械式钟表的轮系以一定的速度进行驱动。在先技术文献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 :夕彐一夕 夕· 二工义(Georgia Daniell)著,“The Practical Watch Escapement”、Premier Print Limited,1"4 年(第 1 版发行),第 39_4了页然而,在上述以往的技术中,在使单动作弹簧309、409动作时,使释放钻306克服它们的弹力而旋转,因此,相对于游丝摆轮303、403的自由摆动产生了能量损失。这里,在锁簧式棘爪擒纵机300中,在比棘爪杆304的支点30 靠末端侧、即游丝摆轮303侧的位置,固定有单动作弹簧309的基端。此外,在枢轴式棘爪擒纵机400中,在比棘爪杆404的旋转轴410稍靠末端侧、即游丝摆轮403侧的位置,固定有单动作弹簧409 的基端。在如此构成的情况下,各单动作弹簧309、409上作用的最大应力部存在于比棘爪杆304的支点30如、以及棘爪杆404的旋转轴410靠末端侧的位置。由此,各单动作弹簧 309、409难以挠曲,游丝摆轮303、403易受单动作弹簧309、409的弹力的影响。所以,具有难以降低相对于游丝摆轮303、403的自由摆动的能量损失、计时精度变差的问题。此外,由于各单动作弹簧309、409分别沿棘爪杆304、404的长度方向形成,因此在释放钻306逆向旋转(参照图11、图12中的箭头CW30、CW31),单动作弹簧309、409动作时,释放钻306和单动作弹簧309、409的末端的接触范围变大。由此,具有更加难以降低相对于游丝摆轮303、403的自由摆动的能量损失的问题。参照图13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3是单动作弹簧的运动轨迹说明图。此外,由于各单动作弹簧309、409的运动轨迹大致相同,故仅针对安装在锁簧式棘爪擒纵机300的棘爪杆304上的单动作弹簧309 进行说明。
如该图所示,单动作弹簧309以沿通过游丝摆轮303的摆轴302和棘爪杆304的支点30 的直线LlOO的方式形成。这里,在游丝摆轮303逆向旋转(参照图13中的箭头 CW32)的情况下,释放钻306和单动作弹簧309的接触范围相对于释放钻306的旋转轨迹 Rl成角度ΘΑ。相对于此,例如,以相对于直线LlOO交叉的方式使单动作弹簧309的基端向图 13中的右侧错开、倾斜地配置单动作弹簧309时(以下将该单动作弹簧称为单动作弹簧 309’),则释放钻306和单动作弹簧309’的接触范围相对于释放钻306的旋转轨迹Rl成角度θ B。S卩,若欲将释放钻306和单动作弹簧309的接触范围设定得小时,则需要相对于棘爪杆304倾斜地配置单动作弹簧309’。但是,如果这样,则具有棘爪擒纵机整体在厚度方向上大型化的问题。此外,在锁簧式棘爪擒纵机300和枢轴式棘爪擒纵机400中,由于棘爪杆304、404 很大而形成所谓的头大,重心位置会前倾。由此,该重心位置和单动作弹簧309、409的支点之间发生偏移,由棘爪擒纵机的倾斜造成复位弹簧307、407上作用的载荷发生变化。因此, 有计时精度可能会变差这样的问题。进一步,还有构成各擒纵机300、400的部件数量多、因组装误差而引起的成品精度的误差、即重心位置、摆角、快慢差率等的误差变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相对于游丝摆轮的自由摆动的能量损失、并能够提高计时精度的钟表用棘爪擒纵机。此外,还提供一种既能够小型化又能够抑制因组装误差而引起的成品的精度误差的钟表用棘爪擒纵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钟表用棘爪擒纵机(例如,棘爪擒纵机1)的特征在于,具备擒纵轮(例如,擒纵轮2);具有能够与该擒纵轮的齿部(例如,齿部2a)接触的摆钻(例如,摆钻3)、以及释放钻(例如,释放钻4),并以摆轴(例如,摆轴9)为中心自由摆动的游丝摆轮(例如,游丝摆轮幻;具有能够与上述擒纵轮的齿部接触的停止钻(例如, 停止钻6),并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上述擒纵轮接触和分离的动作杆(例如,动作杆23);以及能够与上述释放钻接触,并且能够沿着相对于上述动作杆接触和分离的方向弹性变形的单动作弹簧(例如,单动作弹簧M),上述单动作弹簧以如下方式形成在上述游丝摆轮返回旋转时,通过上述释放钻接触而动作时所产生的最大应力部(例如,最大应力部Fl)以夹着第二直线(例如,第二直线L2)的方式存在于上述游丝摆轮的相反侧,其中,上述第二直线相对于连接上述摆轴的中心和上述动作杆的支点(例如,支点23a)的第一直线(例如, 第一直线Li)垂直、且通过上述支点。该情况下,也可以将上述单动作弹簧固定在上述动作杆上。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充分确保单动作弹簧的最大应力部与单动作弹簧的释放钻接触的部位之间的距离,能够易于挠曲单动作弹簧。由此,能够降低相对于游丝摆轮的自由摆动的能量损失,并能够提高计时精度。本发明的钟表用棘爪擒纵机的特征在于,上述单动作弹簧以上述最大应力部夹着上述动作杆而存在于上述擒纵轮的相反侧的方式形成。通过这样构成,可起到与上述图13中的相对于棘爪杆304倾斜配置的单动作弹簧 309’同样的效果。即,在单动作弹簧动作时,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将单动作弹簧与释放钻的接触范围设定得小。由此,能够进一步有效降低相对于游丝摆轮的自由摆动的能量损耗。本发明的钟表用棘爪擒纵机的特征在于,上述单动作弹簧具有弯曲部(例如,圆弧部31、弯曲部131),上述弯曲部在从上述动作杆向与上述动作杆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后,向上述游丝摆轮的相反侧弯曲形成,进而以向上述游丝摆轮侧折回的方式弯曲形成。通过这样构成,可通过简单的构造充分确保单动作弹簧的最大应力部与单动作弹簧的释放钻接触的部位之间的距离,并能够既谋求小型化又将单动作弹簧与释放钻的接触范围设定得小。本发明的钟表用棘爪擒纵机的特征在于,具备以使上述动作杆返回原位置的方式进行施力的复位弹簧(例如,复位弹簧22);以及用于支承上述动作杆的棘爪支承部(例如,棘爪固定部21),上述单动作弹簧的上述弯曲部以围绕上述棘爪支承部的周围的方式形成。通过这样构成,既能够谋求小型化、又能够充分确保单动作弹簧的最大应力部与单动作弹簧的释放钻接触的部位之间的距离。此外,能够将单动作弹簧的最大应力部的位置以夹着动作杆的方式设定在擒纵轮的相反侧,能够将单动作弹簧和释放钻的接触范围设
定得小。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降低相对于游丝摆轮的自由摆动的能量损失。本发明的钟表用棘爪擒纵机的特征在于,以使由上述动作杆、上述单动作弹簧、以及上述复位弹簧构成的棘爪主体(例如,棘爪7)的重心位置(例如,重心位置Jl)位于上述动作杆的支点的方式,配置上述单动作弹簧。通过这样构成,能够防止由棘爪擒纵机的倾斜导致复位弹簧上作用的载荷的变化。由此,能够提高计时精度。本发明的钟表用棘爪擒纵机的特征在于,上述动作杆、上述单动作弹簧、以及上述复位弹簧一体成型。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减少部件数量,从而既能够谋求小型化又能够抑制因组装误差导致的成品的精度误差。本发明的钟表用棘爪擒纵机的特征在于,上述动作杆、上述单动作弹簧、上述复位弹簧、以及上述棘爪支承部一体成型。通过这样构成,能够进一步减少部件数量,能够提供一种小型、且进一步抑制了由组装误差导致的成品的精度误差的棘爪擒纵机。本发明的钟表用棘爪擒纵机的特征在于,具备用于将上述单动作弹簧上产生的上述最大应力部的位置设定在期望位置的最大应力位置设定部。通过这样构成,能够与单动作弹簧的形状无关地将最大应力部的位置设定在期望的位置。由此,能够提高单动作弹簧的设计自由度。本发明的钟表用棘爪擒纵机的特征在于,上述最大应力位置设定部设在上述单动作弹簧的上述弯曲部上。
此时,上述最大应力位置设定部可以是形成在上述弯曲部的一部分上的厚壁部。此外,上述最大应力位置设定部也可以是形成在上述弯曲部的一部分上的薄壁部。通过这样构成,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容易地改变最大应力部的位置。本发明的钟表用棘爪擒纵机的特征在于,上述最大应力位置设定部为与上述单动作弹簧分体设置的调整部件,该调整部件配置成至少在上述单动作弹簧相对于上述动作杆向离开的方向移位时,与该单动作弹簧接触。此时,上述调整部件也可以是能够沿上述单动作弹簧的上述弯曲部移位的可动销。通过这样构成,在不改变单动作弹簧的形状的情况下,就能够改变最大应力部的位置。本发明的钟表用棘爪擒纵机的特征在于,具备擒纵轮;具有能够与该擒纵轮的齿部接触的摆钻、以及释放钻,并以摆轴为中心自由摆动的游丝摆轮;具有能够与上述擒纵轮的齿部接触的停止钻、并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上述擒纵轮接触和分离;以及能够与上述释放钻接触、并且能够沿着相对于上述动作杆接触和分离的方向弹性变形的单动作弹簧, 上述单动作弹簧具有弯曲部(例如,弯曲部23 ,上述弯曲部在从上述动作杆向与上述动作杆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后,向上述游丝摆轮的相反侧弯曲形成,进而以向上述游丝摆轮侧折回的方式弯曲形成。通过这样构成,与以往相比,易于使单动作弹簧的挠曲。由此,能够降低相对于游丝摆轮的自由摆动的能量损失,能够提高计时精度。本发明的机械式钟表(例如,机械式钟表100)的特征在于,具备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15中任一项所述的钟表用棘爪擒纵机;构成动力源的发条(例如,发条111),以及借助该发条退卷时的旋转力而旋转的表面侧轮系(例如,表面侧轮系105),通过上述钟表用棘爪擒纵机控制该表面侧轮系的旋转。通过这样构成,能够提供一种提高了计时精度的机械式钟表。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充分确保单动作弹簧的最大应力部与单动作弹簧的释放钻接触的部位之间的距离,易于使单动作弹簧挠曲。由此,能够降低相对于游丝摆轮的自由摆动的能量损失,能够提高计时精度。此外,单动作弹簧动作时,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将单动作弹簧和释放钻的接触范围设定得小。由此,能够进一步有效降低相对于游丝摆轮的自由摆动的能量损失。进一步,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充分确保的单动作弹簧的最大应力部与单动作弹簧的释放钻接触的部位之间的距离,同时,既能够谋求小型化又能够将单动作弹簧与释放钻的接触范围设定得小。并且,由于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因此既能够谋求小型化又能够抑制由组装误差导致的成品的精度误差。


图1是从后盖侧观察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机械式钟表的机芯的平面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棘爪擒纵机的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棘爪擒纵机的平面图;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棘爪的平面图;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棘爪擒纵机的动作说明图;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棘爪擒纵机的动作说明图;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棘爪擒纵机的动作说明图;图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棘爪的单动作弹簧弹性变形了的状态的应力分布图;图9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中的棘爪的平面图;图10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中的棘爪的平面图;图11是示出以往的锁簧式棘爪擒纵机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12是示出以往的枢轴式棘爪擒纵机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13是单动作弹簧的运动轨迹说明图;图1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棘爪的平面图,(a)、(b)示出厚壁部的形状不同;图1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中的棘爪的平面图;图16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中的棘爪,(a)是平面图,(b)是 (a)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1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棘爪擒纵机的立体图;图1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最大应力位置设定部的平面图。标号说明1棘爪擒纵机(钟表用棘爪擒纵机)2擒纵轮2a 齿部3 摆钻4释放钻5游丝摆轮6停止钻7、71、72、207、217、227 棘爪(棘爪主体)9 摆轴21棘爪固定部(棘爪支承部)22复位弹簧23动作杆2!3a 支点24、124、224、225、226 单动作弹簧31圆弧部(弯曲部)100机械式钟表105表面侧轮系(表輪列)111 发条
131、232 弯曲部Fl最大应力部Jl重心位置Ll第一直线L2第二直线Pl 中心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式)(机械式钟表)接下来,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从后盖侧观察机械式钟表的机芯的平面图。如该图所示,机械式钟表100具备机芯101。机芯101具有构成该机芯101的基板的主板102。在主板102形成有柄轴导向孔103,柄轴104能够旋转地组装在柄轴导向孔 103 中。此外,在机芯101的背面侧(图1中的纸面里侧),配置有包含拉档、离合杆、以及离合杆压杆的切换装置(未图示)。通过该切换装置,可确定柄轴104的轴方向的位置。另一方面,在机芯101的外侧(图1中的纸面近前侧),配置有构成表面侧轮系105 的四号轮106、三号轮107、二号轮108、以及条盒轮110,并配置有对表面侧轮系105的旋转进行控制的棘爪擒纵机1。条盒轮110具有发条111,当使柄轴104旋转时,则未图示的离合轮旋转,进一步发条111通过立轮、小钢轮、以及大钢轮(都未图示)而卷起。并且构成为通过发条111退卷时的旋转力,条盒轮110旋转,进一步二号轮108旋转。二号轮108具有与条盒轮110的未图示的条盒齿轮啮合的二号小齿轮、和二号齿轮(都未图示)。构成为当二号轮108旋转时,则三号轮107旋转。三号轮107具有与二号轮108的二号齿轮啮合的未图示的三号小齿轮、和三号齿轮(都未图示)。构成为当三号轮107旋转时,则四号轮106旋转。四号轮106具有与三号轮107的三号齿轮啮合的未图示的四号小齿轮、和四号齿轮(都未图示)。通过四号轮106旋转,棘爪擒纵机1进行驱动。通过该棘爪擒纵机1进行驱动,控制四号轮106 —分钟旋转一圈,并控制二号轮108 —小时旋转一圈。(棘爪擒纵机)图2是棘爪擒纵机的立体图,图3是棘爪擒纵机的平面图。如图2、图3所示,棘爪擒纵机1具备通过四号轮106旋转而旋转的擒纵轮2 ;具有能够与擒纵轮2的齿部加接触的停止钻6的棘爪7 ;能够与擒纵轮2的齿部加接触的摆钻3 ;以及具有能够与棘爪7接触的释放钻4的游丝摆轮5。擒纵轮2具有与未图示的四号齿轮啮合的擒纵轮小齿轮8,并通过主板102(参照图1)和轮系夹板(未图示)枢轴支承成能够旋转。即,擒纵轮小齿轮8的上轴部能够旋转地支承在轮系夹板上,并且,擒纵轮小齿轮8的下轴部能够旋转地支承在主板102上。此外,在擒纵轮2的外周部形成有多个(例如,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为15个)擒纵轮2的齿
游丝摆轮5以作为旋转轴的摆轴9为中心自由摆动,除摆轴9之外,游丝摆轮5还具有与摆轴9同心配置的游丝摆轮10 ;大致圆板状的大挡边11 ;和未图示的游丝。并且, 摆轴9的上轴部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未图示的摆夹板上,并且,摆轴9的下轴部能够旋转地支承在主板102上,由此,游丝摆轮5能够旋转地枢轴支承在主板102以及摆夹板上。此外,大挡边11上设有摆钻3和释放钻4。摆钻3以其截面形状沿大挡边11的径向变长的方式形成为长方体状,在截面短边方向上对置的两个面中,与擒纵轮2的齿部加接触的接触面3a以比其他面更为从大挡边11突出的方式形成。释放钻4能够与设于棘爪7上的后述的单动作弹簧M接触。通过释放钻4棘爪 7进行动作。棘爪7经由固定垫圈12固定在主板102上。固定垫圈12由大径垫圈12a和小径垫圈12b构成,在将大径垫圈1 配置在主板102侧(图2中的下侧)的状态下,通过垫圈 12a、12b夹持棘爪7。而后,在该状态下经由一对固定销13a、1 将棘爪7固定。此外,固定垫圈12,经由夹着主板102而设于相反侧的旋转杆14和调整螺杆15而连接。调整螺杆15以贯穿固定垫圈12的径向中央的方式进行设置。旋转杆14用于调整棘爪7的安装角度,在调整了棘爪7的安装角度之后,将其拆下来。(棘爪)图4是棘爪的平面图。如图2至图4所示,棘爪7是由通过固定垫圈12的大径垫圈1 和小径垫圈12b 夹持的圆板状的棘爪固定部21、经由复位弹簧22支承在棘爪固定部21上的动作杆23、和能够与释放钻4接触的单动作弹簧M —体成型而形成的。这里,作为进行一体成型的方法,可通过电铸加工形成棘爪7,或通过采用光刻法 (photolithography)面|3样的光学方法的LIGA(Lithographie Galvanoformung Abformung, 光刻电铸注塑)工艺、DRIE、MIM来形成棘爪7。棘爪固定部21的直径设定为与构成固定垫圈12的小径垫圈12b的直径大致相同。棘爪固定部21的径向中央处形成有能够插通调整螺栓15的螺栓插通孔25。在夹着该螺栓插通孔25的两侧,形成有能够插通一对固定销13a、13b的两个销插通孔^aJ6b。在两个销插通孔中,一个销插通孔^b以能够吸收各部件的制造误差的方式形成为椭圆形状。此外,在棘爪固定部21的外周部,在游丝摆轮5侧(图4中的上侧)形成有凹部 27,在该处竖立地设置有复位弹簧22。复位弹簧22以沿连接其基端2 和游丝摆轮5的摆轴9的中心(轴心)的第一直线Ll的方式形成为板状。复位弹簧22优选由例如镍等弹性材料形成。设于复位弹簧22的末端的动作杆23是由沿第一直线Ll的长方体状的臂部观、配置在该臂部观的末端侧并比臂部观宽度宽的停止钻安装部四、和配置得比停止钻安装部 29更靠末端侧并比臂部观细的长方体状的末端部30 —体成型而形成的。在停止钻安装部四上,设有能够与擒纵轮2的齿部加接触的停止钻6。停止钻 6以其截面形状随着朝动作杆23的末端部30的方向逐渐变宽的方式形成为大致梯形。并且,停止钻6的下表面(图3、图4中的上侧的面)设定在与擒纵轮2的齿部加接触的接触面6a上。末端部30以其中心从第一直线Ll稍向擒纵轮2的相反侧偏移的方式配置。单动作弹簧M的末端与这样偏移的末端部30的擒纵轮2侧的邻接面30a抵接。单动作弹簧M也与复位弹簧22 —样,优选由例如镍等弹性材料形成。单动作弹簧M形成为平面视时大致呈“6”字形状,由从动作杆23的基端部即臂部28的基端部伸出的圆弧部31、和从圆弧部31的末端向动作杆23的末端部30伸出的直线部32构成。并且,直线部32沿相对于动作杆23的接触和分离方向弹性变形。圆弧部31从臂部观的基端部朝向擒纵轮2的相反侧(图3、图4中的右侧)、且沿与第一直线Ll大致正交的方向伸出,之后,以围绕棘爪固定部21的周围约3/4的方式形成圆弧状。即,圆弧部31以从臂部观的基端部姑且向游丝摆轮5的相反侧伸出后、向游丝摆轮5侧折回的方式形成为圆弧状。圆弧部31的曲率半径的中心与棘爪固定部21的中心、 即形成在棘爪固定部21上的螺栓插通孔25的中心Pl大体一致。另一方面,直线部32由如下部分构成以从圆弧部31的末端相对于第一直线Ll 平缓倾斜的方式伸出的平缓倾斜部32a ;以从平缓倾斜部32a的末端相对于第一直线Ll比该平缓倾斜部3 更急剧地倾斜的方式伸出、且末端与末端部30抵接的急剧倾斜部32b ; 和从急剧倾斜部32b沿末端部30延伸的舌片部32c。平缓倾斜部3 从圆弧部31的末端延伸至与停止钻安装部四对应的位置。艮口, 直线部32成为如下状态以避免与动作杆23的停止钻安装部四的干扰的方式,从圆弧部 31的末端向动作杆23的末端部30延伸形成。此外,舌片部32c以其末端从动作杆23的末端部30稍微突出的方式延伸形成。游丝摆轮5的释放钻4与该舌片部32c的从末端部30突出的部位接触。这里,棘爪固定部21的螺栓插通孔25的中心Pl也位于第一直线Ll上,该中心 P1、复位弹簧22、动作杆23、以及摆轴9为设于同一直线上的状态。这样构成的棘爪7的动作杆23以复位弹簧22的基端2 为支点23a,以该支点23a为中心相对于擒纵轮2能够接触和分离。即,通过复位弹簧22以基端2 为中心挠曲的方式进行弹性变形,动作杆23沿相对于擒纵轮2接触和分离的方向移位。复位弹簧22对动作杆23以使其返回原位置的方式施力。更具体地说,如图3、图 4中所示的状态,复位弹簧22以使动作杆23返回到动作杆23的臂部观的长度方向在第一直线Ll上的位置的方式施力。另一方面,单动作弹簧M的弹力设定为该单动作弹簧M的舌片部32c始终能够与动作杆23的末端部30抵接的程度。此外,由于复位弹簧22形成在棘爪固定部21的凹部27,因此无需将棘爪固定部 21和动作杆23之间的间隔距离Kl设定得很多就能够确保充分的长度。由此,复位弹簧22 能够使动作杆23沿着与擒纵轮2接触和分离方向充分地移位。这里,凹部27的宽度被设定成能够容许动作杆23沿着与擒纵轮2接触和分离的进行移位。此外,在夹持棘爪固定部21的大径垫圈12a、以及小径垫圈12b上,在与棘爪固定部21的凹部27对应的部位,分别有形成凹部16、17。由此,即使在利用垫圈12a、12b固定了棘爪7的状态下,也能够使动作杆23沿与擒纵轮2的接触和分离的方向充分地进行移位。再者,由于单动作弹簧M形成为由圆弧部31和直线部32构成的平面视大致“6”字状,因此棘爪7整体的重心位置Jl与动作杆23的支点23a大体一致。能够与单动作弹簧M的舌片部32c接触的释放钻4形成为与舌片部32c、的末端部30相反侧的面接触的接触面如沿着舌片部32c。另一方面,在释放钻4的接触面如相反侧,通过平面倒角形成有倾斜面4b。由此,释放钻4以其截面形状为梯形的方式、随着朝向大挡边11的径向外侧而逐渐变细。并且,释放钻4配置成游丝摆轮5自由摆动时,释放钻4的末端的轨迹处于不能与动作杆23接触的位置,且处于能够与单动作弹簧M的舌片部32c接触的位置。通过这样来构成释放钻4、棘爪7,能够使动作杆23随着游丝摆轮5的自由摆动而相对于擒纵轮2离开或接近(详细情况如后所述)。这里,在主板102上,设置有限制动作杆23的向与擒纵轮2接近的方向的移位的止挡件40。止挡件40具有止挡臂41和竖立设置于止挡臂41的末端的止挡销42。并且, 止挡臂41的基端侧经由固定销43固定在主板102上。止挡销42形成为从擒纵轮2侧与动作杆23的臂部观抵接。由此,限制了动作杆 23的向与擒纵轮2接近的方向的移位。此外,止挡臂41设置成能够以固定销43为中心旋转,由此,能够调整止挡销42的位置。通过调整该止挡销42的位置,动作杆23的移动限制位置设定为如下位置停止钻6 能够与擒纵轮2的齿部加接触、且臂部观的长度方向在第一直线Ll上。(棘爪擒纵机的动作)接着,基于图3、图5 图7对棘爪擒纵机1的动作进行说明。图5 图7是棘爪擒纵机的动作说明图。如图3所示,在棘爪7的动作杆23存在于沿着第一直线Ll的位置上的状态下,擒纵轮2的齿部加和设于动作杆23上的停止钻6的接触面6a相接触,擒纵轮2、停止钻6两者成卡合的状态。这里,虽然擒纵轮2被表面侧轮系105施加有旋转力,但是在与停止钻6卡合的状态下,擒纵轮2为停止的状态。如图5所示,由该状态开始,当通过游丝摆轮5自由摆动、大挡边11朝箭头CCWl 方向(图5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则设于该大挡边11上的释放钻4的接触面如与构成棘爪7的单动作弹簧M的舌片部32c的末端抵接。并且,动作杆23被释放钻4隔着舌片部32c按压,从而向从擒纵轮2离开的方向移位(参照图5中的箭头Yl)。此时,通过复位弹簧22以挠曲的方式进行弹性变形,动作杆23进行移位,但相对于此,单动作弹簧M几乎不发生弹性变形。即,在舌片部32c向从擒纵轮2离开的方向(图 5中的箭头Yl方向)稍微移位的情况下,单动作弹簧M形成平面视大致“6”字状,直线部 32仅稍微向卷起圆弧部31的方向移位,由此,单作用弹簧M几乎不发生弹性变形。通过动作杆23向从擒纵轮2离开的方向移位,设于动作杆23的停止钻6从擒纵轮2的齿部加脱离,擒纵轮2、停止钻6两者的卡合被解除。由此,擒纵轮2向箭头CWl方向(图5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此外,通过大挡边11向箭头CCWl方向旋转,从而在擒纵轮2开始向箭头CWl方向旋转的大致同时,摆钻3的接触面3a与擒纵轮2的齿部加接触(参照图5中的双点划线)。并且,擒纵轮2的旋转力经由摆钻3传递至游丝摆轮5。此时,游丝摆轮5被朝箭头CCffl方向施加旋转力。如图6所示,当大挡边11向箭头CCWl方向(图6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预定角度时,则释放钻4从单动作弹簧M的舌片部32c的末端离开。于是,通过复位弹簧22的恢复力,动作杆23向与擒纵轮2接近的方向(参照图6中的箭头Y2)移位。此时,动作杆23 的移位被止挡件40限制,动作杆23返回原位置。通过动作杆23返回原位置,旋转的擒纵轮2的齿部加与停止钻6的接触面6a抵接,擒纵轮2和停止钻6再次卡合。由此,擒纵轮2的旋转停止。这里,在从擒纵轮2与停止钻6的卡合被解除到再次卡合的期间,擒纵轮2只旋转1个齿的量。另一方面,对于被擒纵轮2向箭头CCWl方向施加旋转力的游丝摆轮5,设于该游丝摆轮5上的游丝卷起。并且,当游丝卷起预定量时,则游丝的恢复力和游丝摆轮5的旋转力逆转,大挡边11的旋转方向转向箭头CW2方向(图6中的顺时针方向)。如图7所示,当大挡边11向箭头CW2方向旋转时,则释放钻4的倾斜面4b与单动作弹簧M的舌片部32c的末端接触。并且,通过大挡边11进一步旋转,单动作弹簧M的舌片部32c被向从动作杆23离开的方向、即朝向擒纵轮2的方向(参照箭头Y3)按压。于是,单动作弹簧M以使直线部32扩展的方式进行弹性变形。这里,基于图8,对因单动作弹簧M进行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应力分布进行详细说明。图8是棘爪的单动作弹簧弹性变形了的状态的应力分布图。如该图所示,在单动作弹簧M的直线部32向从动作杆23离开的方向(参照图8 中的箭头Y3)扩展的时候,单动作弹簧M上作用有最大应力的最大应力部Fl存在于圆弧部31延伸的部分的大致中央处(图8中的棘爪固定部21的右下方)。换言之,单动作弹簧M动作时产生的最大应力部Fl存在于以第一直线Ll为中心擒纵轮2的相反侧。并且,最大应力部Fl存在于以与第一直线Ll正交、且通过动作杆23 的支点23a的第二直线L2为中心游丝摆轮5的相反侧。如此,单动作弹簧M充分确保了从释放钻4接触的舌片部32c的末端到最大应力部Fl之间的距离。此外,对于单动作弹簧24,与最大应力部Fl对应的位置成为弹性变形 (动作)的基点。由此,成为该基点的部位处于从动作杆23延伸的第一直线Ll向擒纵轮2 的相反侧(图8中的右侧)偏移的状态。回到图3、图7,当大挡边11进一步向箭头CW2方向旋转并达到预定角度时,则释放钻4从单动作弹簧M的舌片部32c离开。于是,通过单动作弹簧M的恢复力,舌片部 32c向动作杆23侧移位(参照图7中的箭头W),返回原位置。另一方面,在大挡边11向箭头CW2方向旋转的期间,设于游丝摆轮5上的游丝退卷。而后,当游丝退卷预定量时,游丝的恢复力和游丝摆轮5的旋转力逆转,大挡边11的旋转方向再次转向箭头CCWl方向(图7中的逆时针方向)改变。通过这样进行反复,游丝摆轮5以摆轴9为中心自由摆动,并且棘爪7反复处于图 3、图5 图7所示的状态。由此,擒纵轮2始终以固定的速度旋转。(效果)因此,根据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将棘爪7的单动作弹簧M形成为由圆弧部31和直线部32构成的平面视大致“6”字状,并使单动作弹簧M动作时产生的最大应力部Fl存在于以与第一直线Ll正交、且通过动作杆23的支点23a的第二直线L2为中心的游丝摆轮 5的相反侧,由此,能够充分确保从释放钻4接触的舌片部32c的末端到最大应力部Fl之间的距离。由此,能够易于挠曲单动作弹簧24,能够降低释放钻4扩展单动作弹簧M而引起的能量损失。即,能够降低相对于游丝摆轮5的自由摆动的能量损失。此外,在动作杆23 向从擒纵轮2离开的方向移位的情况下,由于单动作弹簧M的直线部32仅稍微向卷起圆弧部31的方向移位,因此几乎不发生弹性变形。由此,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充分降低相对于游丝摆轮5的自由摆动的能量损失。由此,能够提高机械式钟表100的计时精度。此外,成为单动作弹簧M的弹性变形的基点的部位,处于从动作杆23延伸的第一直线Ll上向擒纵轮2的相反侧(图8中的右侧)偏移的状态。由此,与以往相比,可将单动作弹簧M和释放钻4的接触范围设定得小(参照图13中的角度θ B)。由此,能够进一步有效降低相对于游丝摆轮5的自由摆动的能量损失。进一步,通过以围绕棘爪固定部21的周围的方式形成单动作弹簧对的圆弧部31, 能够在不使棘爪7大型化的情况下、充分确保从舌片部32c的末端到最大应力部Fl之间的距离,或使成为单动作弹簧M的弹性变形的基点的部位从第一直线Ll上偏移。由此,可在谋求棘爪7的小型化的同时,可靠地降低相对于游丝摆轮5的自由摆动的能量损失。并且,由于将棘爪7以其整体的重心位置Jl与动作杆23的支点23a大致一致的方式来形成,因此,能够防止因棘爪擒纵机1的倾斜造成复位弹簧22上作用的载荷发生变化。此外,由于构成棘爪7的棘爪固定部21、复位弹簧22、动作杆23、以及单动作弹簧 M—体成型,因此能够减少棘爪擒纵机1的部件数量。由此,可在谋求棘爪擒纵机1的小型化的同时,抑制由棘爪擒纵机1的组装误差导致的成品的精度误差。此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将单动作弹簧M形成为由圆弧部31和直线部32 构成的平面视大致“6”字状,并使圆弧部31从动作杆23的基端部、即臂部观的基端部伸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至少单动作弹簧M动作时产生的最大应力部F1,存在于以与第一直线Ll正交、且通过动作杆23的支点23a的第二直线L2为中心、 游丝摆轮5的相反侧,或者,在单动作弹簧M上形成向游丝摆轮5的相反侧伸出后、向游丝摆轮5侧折回的弯曲部。(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棘爪)基于图9,对单动作弹簧的变形例更具体地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附图中,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面标有相同的标号来进行说明(以下的实施方式也一样)。图9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中的棘爪的平面图。如该图所示,设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棘爪71上的单动作弹簧124由以下部分构成弯曲部131,其从棘爪固定部21的擒纵轮2侧(图9中的左侧)向与第一直线Ll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并向动作杆23的末端部30侧弯曲;和直线部32,其从该弯曲部131的末端向末端部30延伸。即使在这样形成单动作弹簧IM的情况下,使该单动作弹簧M动作时所产生的最大应力部Fl也存在于以第二直线L2为中心游丝摆轮5的相反侧(图9中的下侧)。由此, 与以往相比,能够易于单动作弹簧1 的挠曲,能够降低相对于游丝摆轮5的自由摆动的能量损失。(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棘爪)图10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中的棘爪的平面图。如该图所示,设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变形例的棘爪72上的单动作弹簧224, 由从动作杆23中的臂部28的基端部伸出的弯曲部232,和从该弯曲部232的末端伸出的直线部32构成。弯曲部232以在从臂部观的擒纵轮2侧(图10中的左侧)姑且向游丝摆轮5的相反侧(图10中的下侧)伸出后、向游丝摆轮5侧折回的方式弯曲形成。并且,直线部32从这样形成的弯曲部232的末端伸出。对于这样形成的单动作弹簧224,使该单动作弹簧2M动作时所产生的最大应力部Fl存在于弯曲部232。即,单动作弹簧224的最大应力部Fl存在于比第二直线L2更靠近游丝摆轮5侧的位置。但是,与在单动作弹簧2M上形成有弯曲部232相对应地,能够比以往易于单动作弹簧224的挠曲。由此,与以往相比能够降低相对于游丝摆轮5的自由摆动的能量损失。(第二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图14(a)、图14(b)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4(a)、图14(b)是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棘爪的平面图。如图14(a)所示,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棘爪207的单动作弹簧224中,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单动作弹簧M的圆弧部31上,形成厚壁部51的结构。S卩,在构成动作杆23的臂部观的基端部上,以沿着单动作弹簧M的圆弧部31的方式伸出形成有厚壁部51。更具体地说,厚壁部51是壁厚形成得比圆弧部31的其他部分更厚的部分。厚壁部51以从臂部观的基端部伸出棘爪固定部21的周围的约1/16的程度的方式形成在圆弧部31上。由此,在单动作弹簧224的直线部32向从动作杆23离开的方向(参照图14(a)中的箭头Y5)扩展的时候,单动作弹簧2M上作用最大应力的最大应力部F1,位于比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单动作弹簧M的最大应力部Fl (参照图8)稍稍靠右上的位置。如此,形成在圆弧部31上的厚壁部51作为最大应力位置设定部48发挥作用,该最大应力位置设定部48用于设定单动作弹簧2M上作用最大应力的最大应力部Fl的位置。这里,通过改变相对应厚壁部51的臂部28的伸出长度,可改变最大应力部Fl的位置。例如,如图14(b)所示,在以从臂部28的基端部伸出棘爪固定部21周围的约1/4 左右的方式、将厚壁部51形成在圆弧部31上的情况下,最大应力部Fl的位置比图14(a) 所示的最大应力部Fl的位置更向右上方偏移。如此,通过改变厚壁部51的伸出长度,能够移动最大应力部Fl的位置。因此,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除了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之外,还能够与单动作弹簧224的布线形状无关地,将最大应力部Fl设定在期望的位置。由此,能够提高单动作弹簧224的设计自由度。
此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厚壁部51从臂部观的基端部伸出形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厚壁部51也可以形成在单动作弹簧224的圆弧部31上。(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基于图15,对单动作弹簧的变形例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图1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中的棘爪的平面图。如该图所示,在设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变形例的棘爪217上的单动作弹簧 225上,厚壁部51形成在圆弧部31上、棘爪固定部21的中心Pl的臂部观的相反侧。厚壁部51遍及棘爪固定部21的周围的约1/4的范围而伸出形成。在如此形成厚壁部51的情况下,单动作弹簧225的最大应力部Fl存在于厚壁部 51的长度方向两端侧。即,不像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那样最大应力部Fl为1 个部位,而是分散在2个部位。由此,能够更易于单动作弹簧225的弯曲,并能够将最大应力部Fl分散在2个部位,由此能够防止因单动作弹簧225的疲劳而导致的损伤。此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作为将单动作弹簧224的最大应力部Fl的位置设定在期望位置的最大应力位置设定部48,形成了厚壁部5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只要是能够将最大应力部Fl设定在期望位置的结构即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基于图16(a)、图16(b),对单动作弹簧的变形例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图16(a)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中的棘爪的平面图,图16 (b)是图16(a) 的A部分的放大图。如图16(a)、图16(b)所示,在设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变形例的棘爪227上的单动作弹簧226中,在圆弧部31上的图16(a)中的右侧,形成有壁比其他部分形成得薄的薄壁部52。即,薄壁部52存在于以第一直线Ll为中心擒纵轮2的相反侧,且存在于以第二直线L2为中心游丝摆轮5的相反侧。对于形成有薄壁部52的圆弧部31,形成有薄壁部52的部位的刚性比圆弧部31上的其他部位弱,应力集中在薄壁部52。即,形成有薄壁部52的位置为最大应力部F1。如此,能够将形成了薄壁部52的部位设定为最大应力部Fl的位置。S卩,薄壁部52 作为最大应力位置设定部48发挥作用,该最大应力位置设定部48用于设定单动作弹簧2 上作用最大应力的最大应力部Fl的位置。(第三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图17、图18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棘爪擒纵机的立体图。如该图所示,该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棘爪7中,在用于固定在地板102上的固定垫圈12上设有最大应力位置设定部49,与此相对,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棘爪7中,没有在固定垫圈12上设置最大应力位置设定部49。图18是最大应力位置设定部的平面图。如图17、图18所示,最大应力位置设定部49具有相对于固定垫圈12能够滑动、且能够旋转地设置的支承板阳。支承板阳是由形成得比固定垫圈12的大径垫圈1 的外径稍大、且与大径垫圈12a同轴配置的环状部5 和设于该环状部5 侧、且朝径向外侧突出的支承臂5 —体成型而形成的。并且,支承板55以支承臂5 存在于单动作弹簧M的圆弧部31延伸的部分的大致中央(图18中的固定垫圈12的右下处)的方式进行配置。支承臂5 末端,经由连接销57旋转自如地设有可动板56的基端。可动板56以其末端位于单动作弹簧M的圆弧部31附近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且,在可动板56的末端上竖立设置有可动销58,该可动销58处于与单动作弹簧M的圆弧部31的图18中的右下处接触的状态。即,可动销58存在于以第一直线Ll为中心擒纵轮2的相反侧,且存在于第二直线L2为中心游丝摆轮5的相反侧。根据这样的结构,当单动作弹簧M的直线部32向从动作杆23离开的方向(参照图18中的箭头Y6)扩展时,则单动作弹簧M的圆弧部31以与之接触的可动销58为支点挠曲。由此,单动作弹簧M的与可动销58接触的部位成为作用最大应力的最大应力部F1。这里,最大应力位置设定部49设有相对固定垫圈12能够滑动、且能够旋转的支承板55,并且,在该支承板55旋转自如地设置可动板56的基端。由此,可使可动销58的相对于单动作弹簧M的圆弧部31的接触位置移位。即,通过使最大应力位置设定部49的支承板55以棘爪固定部21的中心Pl为中心旋转(参照图18中的箭头Y7),进一步,使可动板56以连接销57为中心旋转(参照图 18中的箭头Y8),由此能够使可动销58的位置移位。因此,根据上述第三实施方式,除了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之外,还能够与单动作弹簧M的布线形状无关地,将最大应力部Fl设定在期望的位置。由此,能够提高单动作弹簧M的设计自由度。此外,在不改变单动作弹簧M的形状的情况下,就能够将最大应力部Fl的位置设定在期望的位置。此外,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以与单动作弹簧M的圆弧部31接触的方式配置最大应力位置设定部49的可动销58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如下这样即可 以至少在单动作弹簧M的直线部32向从动作杆23离开的方向(参照图18中的箭头Y6) 扩展的时候,单动作弹簧M的圆弧部31与可动销58接触的方式,配置最大应力位置设定部49。即,也可以将可动销58配置在在单动作弹簧M未动作的状态下、稍微从圆弧部31 离开的位置上。在这样配置的情况下,在单动作弹簧M扩展的时候,圆弧部31以可动销58 为支点挠曲,因此与该可动销58接触的部位成为最大应力部F1。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是包含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种种改变。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通过电铸加工和LIGA工艺、一体成型棘爪7、71、 72、207、217、227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树脂成型。此外,对复位弹簧22 和单动作弹簧M、1M、2M、225、226优选通过例如镍等弹性材料形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通过例如金属制的板簧和线簧(線)形成。并且,在棘爪固定部21和动作杆23树脂成型,且复位弹簧22和单动作弹簧M由金属制板簧或线簧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棘爪固定部21和动作杆23上嵌件成型复位弹簧22以及单动作弹簧M。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棘爪固定部21、复位弹簧22、动作杆23、以及单动作弹簧对、1对、2对、225、2沈一体成型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至少复位弹簧22、动作杆23、以及单动作弹簧对、1对、2对、225、2沈一体成型。由此,由于无需调整相对于动作杆23的单动作弹簧M、1M、2M、225、226的安装位置和复位弹簧22的安装位置,因此能够抑制由组装误差导致的成品精度的误差。进一步,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经由复位弹簧22将动作杆23支承在棘爪固定部21 上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像所谓的枢轴式棘爪擒纵机那样,经由未图示的旋转轴旋转自如地支承动作杆23,由此将动作杆23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擒纵轮2接触和分离地。此时,取代复位弹簧22,以包围未图示的旋转轴的方式设置螺旋弹簧(未图示)。 并且,该螺旋弹簧以使动作杆23返回原位置的方式施力即可。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棘爪固定部21的中心P1、复位弹簧22、动作杆23、以及摆轴9全部形成在连接复位弹簧22的基端22a、即动作杆23的支点23a和游丝摆轮5的摆轴9的中心的第一直线Ll上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动作杆23的停止钻6 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擒纵轮2的齿部加接触和分离即可。这里,第一直线Ll是通过动作杆23的支点23a和游丝摆轮5的摆轴9的中心的
直线即可。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释放钻4以其截面形状为梯形的方式随着向大挡边 11的径向外侧而逐渐变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释放钻4是能够与单动作弹簧对接触的形状即可,例如其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者其截面为四角形等。
权利要求
1.一种钟表用棘爪擒纵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钟表用棘爪擒纵机具备擒纵轮;游丝摆轮,其具有能够与该擒纵轮的齿部接触的摆钻、以及释放钻,并以摆轴为中心自由摆动;动作杆,其具有能够与上述擒纵轮的齿部接触的停止钻,并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上述擒纵轮接触和分离;以及单动作弹簧,其能够与上述释放钻接触,并且能够沿着相对于上述动作杆接触和分离的方向弹性变形,上述单动作弹簧以如下方式形成在上述游丝摆轮返回旋转时,通过上述释放钻接触而动作时所产生的最大应力部以夹着第二直线的方式存在于上述游丝摆轮的相反侧,其中,上述第二直线相对于连接上述摆轴的中心和上述动作杆的支点的第一直线垂直、且通过上述支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用棘爪擒纵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单动作弹簧固定在上述动作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钟表用棘爪擒纵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单动作弹簧以上述最大应力部夹着上述动作杆而存在于上述擒纵轮的相反侧的方式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钟表用棘爪擒纵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单动作弹簧具有弯曲部,上述弯曲部在从上述动作杆向与上述动作杆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后,向上述游丝摆轮的相反侧弯曲形成,进而以向上述游丝摆轮侧折回的方式弯曲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钟表用棘爪擒纵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钟表用棘爪擒纵机具备复位弹簧,其以使上述动作杆返回原位置的方式进行施力;以及棘爪支承部,其用于支承上述动作杆,上述单动作弹簧的上述弯曲部以围绕上述棘爪支承部的周围的方式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钟表用棘爪擒纵机,其特征在于,以使由上述动作杆、上述单动作弹簧、以及上述复位弹簧构成的棘爪主体的重心位置位于上述动作杆的支点的方式配置上述单动作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钟表用棘爪擒纵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动作杆、上述单动作弹簧、以及上述复位弹簧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钟表用棘爪擒纵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动作杆、上述单动作弹簧、上述复位弹簧、以及上述棘爪支承部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4 8中任一项所述的钟表用棘爪擒纵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钟表用棘爪擒纵机具备最大应力位置设定部,上述最大应力位置设定部用于将上述单动作弹簧上产生的上述最大应力部的位置设定在期望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钟表用棘爪擒纵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最大应力位置设定部设在上述单动作弹簧的上述弯曲部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钟表用棘爪擒纵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最大应力位置设定部为与上述单动作弹簧分体设置的调整部件,该调整部件配置成至少在上述单动作弹簧相对于上述动作杆向离开的方向移位时,与该单动作弹簧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钟表用棘爪擒纵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最大应力位置设定部是形成在上述弯曲部的一部分上的厚壁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钟表用棘爪擒纵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最大应力位置设定部是形成在上述弯曲部的一部分上的薄壁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钟表用棘爪擒纵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调整部件是能够沿上述单动作弹簧的上述弯曲部移位的可动销。
15.一种钟表用棘爪擒纵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钟表用棘爪擒纵机具备擒纵轮;游丝摆轮,其具有能够与该擒纵轮的齿部接触的摆钻、以及释放钻,并以摆轴为中心自由摆动;动作杆,其具有能够与上述擒纵轮的齿部接触的停止钻,并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上述擒纵轮接触和分离;以及单动作弹簧,其能够与上述释放钻接触,并且能够沿着相对于上述动作杆接触和分离的方向弹性变形,上述单动作弹簧具有弯曲部,上述弯曲部在从上述动作杆向与上述动作杆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后,向上述游丝摆轮的相反侧弯曲形成,进而以向上述游丝摆轮侧折回的方式弯曲形成。
16.一种机械式钟表,其特征在于, 上述机械式钟表具备权利要求1 15中任一项所述的钟表用棘爪擒纵机; 构成动力源的发条;以及借助该发条退卷时的旋转力而旋转的表面侧轮系, 通过上述钟表用棘爪擒纵机控制该表面侧轮系的旋转。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降低相对于游丝摆轮的自由摆动的能量损失、并提高计时精度的钟表用棘爪擒纵机以及机械式钟表。此外,提供一种在既能小型化又能抑制由组装误差导致的成品的精度误差的钟表用棘爪擒纵机。棘爪(7)的单动作弹簧以下述方式形成在游丝摆轮(5)返回旋转时,通过释放钻(4)接触而动作时产生的最大应力部以夹着第二直线(L2)的方式存在于游丝摆轮(5)的相反侧,其中,上述第二直线相对于连接摆轴(9)的中心和动作杆(23)的支点(23a)的第一直线(L1)垂直、且通过支点(23a)。
文档编号G04B15/00GK102402175SQ20111031573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4日
发明者佐藤未英, 内山博纪, 岸松雄, 幸田雅行, 新轮隆 申请人: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