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表中的自动报时启动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0711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表中的自动报时启动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表自动报时启动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自鸣机械表中的自动报时启动控制结构。

技术背景:

机械表中有一种表叫自鸣表,该手表能在整点和整刻的时候自动启动报时结构来报出当前的时间。自鸣表的历史悠久,但始终自动报时启动结构没有太大的变化。在专利CH689337A5中包含基本的自动报时启动结构,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分轮上的与分轮一同转动的拨头拨动报时系统中的杠杆系统,再通过杠杆推动报时启动轮转动一个角度,报时启动轮上面的一个钉子将启动爪推开,释放报时棘轮带动报时系统转动到达工作位置。启动爪所在的轮片与报时的主轴一起转动,由于报时主轴与报时限速轮系啮合,在经过一个很短的时间转动后,启动爪离开报时轮片上的钉子与报时棘轮啮合,再带动报时系统工作直到全部系统复位。目前在用的报时启动结构复杂,通常需要将十多个或者几十个零件安装在一个轴上,对于零件的尺寸要求十分严格。而且由于零件众多,启动轴也需要制作的很长才能实现。在专利号为201210167299中,基本原理是利用机芯输出力矩持续顶启动杆1,启动杆1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外力的作用会使得启动杆1变形,而达到顶开棘爪的作用,从而释放启动轮部件到达工作位置而开始报时。此结构一方面对机芯的输出力矩要求很高,另一方面启动杆1的变形量及变形位置都对整个结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零件启动杆1的制作加工要求极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的自动报时启动结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械表中的自动报时启动控制结构,包括,启动拨头、第一拨头、第一拨头回位簧、回弹板部件、顶杆、挡钉、启动轮部件;所述启动拨头与第一拨头接触或脱离;所述第一拨头 的工作端与第一拨头回位簧接触或脱离;所述回弹板部件的工作端与第一拨头一直保持接触;所述回弹板部件的工作端与顶杆接触或脱离,顶杆的工作端与挡钉接触或脱离;所述顶杆的工作端与启动轮部件接触或脱离。

还包括有回位凸轮、报时轴、报时条盒、启动一轮、启动二轮和报时部分齿轮;所述启动一轮上依序安装有回位凸轮和启动轮部件,启动轮部件能够绕其中心自由旋转,回位凸轮与启动一轮为方榫配合;所述启动轮部件与报时轴啮合,启动一轮同时与报时条盒和启动二轮啮合,启动二轮连接调速轮系;所述报时部分齿轮与报时轴方榫配合,二者能够同步转动;所述启动一轮带动回位凸轮有逆时针旋转趋势,而启动轮部件则有顺时针旋转趋势。

所述启动拨头安装在机芯分轮上,第一拨头固定在夹板上,第一拨头能够围绕其回转中心自由旋转;回弹板部件固定在夹板上,所述顶杆固定在夹板上,并能够围绕其回转中心自由转动。

所述回弹板部件包括回弹板和第二拨头;回弹板固定在夹板上,其主体上压合有两个位钉;第二拨头通过带台位钉压合在回弹板上,第二拨头的曲面分别紧贴回弹板上的两个位钉;所述第二拨头在回弹板部件中只能够围绕其回转中心小范围逆时针旋转,并能自动复位。

启动轮部件包括启动轮、棘爪和棘爪簧;所述棘爪与棘爪簧压合在启动轮上,棘爪能够围绕其回转中心自由旋转,棘爪的一端与顶杆接触或脱离,另一端的工作端与回位凸轮的工作端贴合或限位;所述启动轮与报时轴啮合。

所述第一拨头始终在启动拨头回转范围内旋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启动部分和报时部分分别安装在两根轴上,有效缩短启动轴的长度,从而降低了启动轴的加工难度。在启动的过程中利用弹簧蓄力,瞬间释放将棘爪瞬间弹开,降低了对力矩的要求;该结构运行可靠、工艺性好,而且装配简单,对相对位置要求低,安全保险结构也对结构的工作误差有很好的容错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机械表中的自动报时启动控制结构非报时的原始状态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机械表中的自动报时启动控制结构中,第二拨头由于弹性变形即将越过顶杆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机械表中的自动报时启动控制结构中,启动拨头拨动第一拨头的即将脱开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机械表中的自动报时启动控制结构中,第二拨头接触到顶杆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机械表中的自动报时启动控制结构中,棘爪被顶开,结构被启动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机械表中的自动报时启动控制结构中,结构被启动,保险功能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机械表中的自动报时启动控制结构的轴向展开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第一拨头的平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回弹板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回弹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第二拨头的平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顶杆的平面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中启动轮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中棘爪的立体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中棘爪簧的立体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中回位凸轮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

1:启动拨头 2:第一拨头 3:第一拨头回位簧

4:回弹板部件 5:回弹板 6:第二拨头

7:顶杆 8:挡钉 9:启动轮部件

10:启动轮 11:棘爪 12:棘爪簧

13:回位凸轮 14:报时轴 15:报时条盒

16:启动一轮 17:启动二轮 18:报时部分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7~15所示,本发明机械表中的自动报时启动控制结构,包括:启动拨头1、第一拨头2、第一拨头回位簧3、回弹板部件4、顶杆7、挡钉8、启动轮部件9、回位凸轮13、报时轴14、报时条盒15、启动一轮16、启动二轮17和报时部分齿轮18;所述启动拨头1安装在机芯分轮上作为机芯力矩的输出轮,并随分轮一起顺时针转动;第一拨头2通过带台螺钉拧在夹板上,第一拨头2能够围绕其回转中心2c自由旋转,需要指出的是:第一拨头2保证在启动拨头1回转范围内;启动拨头1与第一拨头2接触或脱离,即,启动拨头1与第一拨头2的第一工作端2a接触或脱离;回弹板部件4固定在夹板上,第一拨头2 的工作端与第一拨头回位簧3接触或脱离,所述回弹板部件4的工作端与第一拨头2一直保持接触;所述顶杆7固定在夹板上,并能够围绕其回转中心7d自由转动,挡钉8及棘爪11控制顶杆7的基本位置,回弹板部件4的工作端与顶杆7接触或脱离;所述顶杆7的工作端与启动轮部件9接触或脱离,具体为,顶杆7的第一工作端7a与挡钉8接触或脱离,顶杆7中的第三工作端7c与棘爪11的第三工作端11c接触或脱离,顶杆7中的第二工作端7b与第二拨头6中的第一工作端6a和第二工作端6b接触或脱离。所述启动一轮16上依序安装有回位凸轮13和启动轮部件9,启动轮部件9能够绕其中心自由旋转,回位凸轮13与启动一轮16为方榫配合,所述启动轮部件9与报时轴14啮合;启动一轮16同时与报时条盒15和启动二轮17啮合,报时条盒15为报时提供能量,启动二轮17连接调速轮系,保证报时节奏;所述报时部分齿轮18与报时轴14方榫配合,二者能够同步转动;所述启动轮一轮16带动回位凸轮13有逆时针旋转趋势,而启动轮部件9则有顺时针旋转趋势。

所述回弹板部件4包括回弹板5和第二拨头6;回弹板5固定在夹板上,其主体上压合有第一位钉5b和第二位钉5c,第一拨头2 的工作端与第一拨头回位簧3接触或脱离,所述回弹板5的工作端5a与第一拨头2的第二工作端2b一 直保持接触;第二拨头6通过带台位钉压合在回弹板5上,第二拨头6的曲面分别紧贴回弹板5上的两个位钉,并且逆时针拨动第二拨头6的第一工作端6a位置时能以带台位钉为中心小范围转动。因为第二拨头6有预变形,所以第二拨头6的第四工作端6d紧贴回弹板5的第二位钉5c,第二拨头6的第三工作端6c紧贴回弹板5的第一位钉5b。更为具体的是:由于第二拨头6外形的原因,压合在回弹板5上时,第二拨头6 只能够围绕其回转中心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此时第二拨头6的第三工作端6c离开回弹板5的第一位钉5b处,而第二拨头6的第四工作端6d紧贴回弹板的第二位钉5c上。启动轮部件9包括启动轮10、棘爪11和棘爪簧12;所述棘爪11与棘爪簧12压合在启动轮10上,棘爪11能够围绕其回转中心11d自由旋转,棘爪11的一端与顶杆7接触或脱离,另一端的工作端与回位凸轮13的工作端贴合或限位;具体为,棘爪11的第二工作端11b与回位凸轮13的第一工作端13a和第二工作端13b接触或脱离、棘爪11的第一工作端11a与回位凸轮13的边缘接触或脱离;所述报时轴14与启动轮10啮合。

在自鸣表中,由报时轴14所带动的报时系统由于每次报时的时间不同,也就产生了转动角度的不同,但是每次报时系统复位以后的位置是相同的,也就是报时轮14在复位后的位置是固定的,所以开启复位的周期是一定的。

下面按照启动轮10转动一圈,报时轴14带动报时系统报时两次为例,对本发明机械表中的自动报时启动控制结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如图1、图7~16所示,本发明机械表中的自动报时启动控制结构处于非报时位置。此时启动拨头1与第一拨头2没有接触,第一拨头2与第二拨头接触但没有力的作用。由于启动一轮16与报时条盒15啮合,而报时条盒15有顺时针旋转趋势,与之啮合的启动一轮16有逆时针旋转的趋势,所以与启动一轮16方榫配合的回位凸轮13也同样有逆时针旋转的趋势。而报时轴14在报时结构中的回位簧的作用下有逆时针旋转趋势,所以与之啮合的启动轮部件9有顺时针旋转趋势,启动轮部件9中的棘爪11的第二工作端11b与回位凸轮13的第一工作端13a紧贴。在棘爪簧12的作用下,棘爪11的第一工作端11a紧贴回位凸轮13的外缘进行限位。此时整个报时启动结构处于固定不动状态。

为了方便描述,图2~6中,把启动轮部件9中启动轮10截掉大部分。

如图2、图7~16所示,本发明机械表中的自动报时启动控制结构中,第二拨头2由于弹性变形而即将越过顶杆7的状态示意图,启动拨头1随分轮一起顺时针旋转,接触进而拨动第一拨头2,使其围绕其回转中心逆时针旋转,第一拨头2中的第二工作端2b拨动回弹板部件4中的回弹板5发生弹性变形,使得回弹板部件4中的第二拨头6的第一工作端6a先接触顶杆7的第三工作端7c,当顶杆7的第一工作端7a接触到挡钉8时,顶杆停止转动。当第一拨头2继续推动回弹板部件4顺时针转动时,第二拨头6会围绕其回转中心发生弹性变形,此时第二拨头6的第三工作端6c将会脱离回弹板5的第一位钉5b,直到第二拨头6变形至即将脱离顶杆7。

图3、4、图7~16所示,本发明机械表中的自动报时启动控制结构中,启动拨头1推动第一拨头2使得第二拨头6脱开、并重新接触到顶杆7的状态示意图,启动拨头1继续顺时针旋转,回弹板部件4中的第二拨头6脱开顶杆7后,第二拨头6中的第三工作端6c立刻在弹性变形的作用下重新紧贴回弹板5中的第一位钉5b继续一起同回弹板5顺时针旋转,值得指出的是,回弹板5变形位置为5d处。当启动拨头1脱离第一拨头2时,回弹板部件4由于弹性变形而积攒的力量被一下子释放,回弹板部件4带动第一拨头2围绕其回转中心顺时针旋转,第二拨头6中的第二工作端6b端接触顶杆7的第二工作端7b。

图5、图7~16所示,本发明机械表中的自动报时启动控制结构中,棘爪11被顶开,整个装置被启动的状态示意图,当第二拨头6的第二工作端6b接触顶杆7的第二工作端7b后,回弹板部件4在弹性作用下将继续逆时针旋转,所以顶杆7就会被推着围绕其回转中心7d顺时针旋转,此处需要指出的是:回弹板部件4在逆时针旋转过程中,其中的第二拨头6的第三工作端6c紧贴在回弹板5中的第一位钉5b,且不能围绕其回转中心进行自转。在顶杆7旋转的过程中,顶杆7中的第三工作端7c会接触并推动棘爪11的第三工作端11c使其围绕其回转中心逆时针旋转,继而使得棘爪11的第三工作端11b端从回位凸轮13的第一工作端13a滑出,根据图7所示,由于启动轮部件9是安装在启动一轮16上的,可以绕中心自由旋转。当棘爪11从回位凸轮13上释放后,呈现自由旋转状态,报时轴14则在报时结构的弹簧作用下发生逆时针旋转,带动与之啮合的启动轮10顺时针旋转,所以启动轮部件9会在与启动轮10相啮合的报时轴14的带动下逆时针旋转。与报时条盒15啮合的启动一轮16逆时针旋转,而与启动一轮16方榫配合的回位凸轮13也同样逆时针旋转。

图6、图7~16所示,本发明机械表中的自动报时启动控制结构中,装置启动后,保险功能示意图,当回弹板部件4中的第二拨头6的第二工作端6b一旦脱离顶杆7时,顶杆7就没有了继续推动棘爪11的第三工作端11c的动力来源,所以棘爪11在棘爪簧12的作用下立即围绕其回转中心顺时针旋转,此时棘爪11的第一工作端11a就会紧贴会位凸轮13的外缘,同时启动轮部件9在报时轴14的带动下快速顺时针旋转,即棘爪11的第二工作端11b会瞬间顶在回位凸轮13的另一端13b端。这样就保证了报时的准时与准确性。当棘爪11的第二工作端11b顶在回位凸轮13的另一端13b端时,启动轮部件9将会在与启动一轮16方榫配合的回位凸轮13的带动下顺时针旋转,整个结构就回到了图1的状态,即完成了一个报时周期。

本发明由于启动部分和报时部分分别安装在两根轴上,可以缩短启动轴的长度;从而降低了启动轴的加工难度。在启动的过程中利用弹簧蓄力,瞬间释放将棘爪瞬间弹开,降低了对力矩的要求;该结构运行可靠、工艺性好,而且装配简单,对相对位置要求低,安全保险结构也对结构的工作误差有很好的容错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