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手表表头与表带连接的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91293阅读:7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手表表头与表带连接的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表加工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应用于手表表头与表带连接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很多手表的结构及装配方式如图1所示,其中,手表结构包括:表头B10、表带B20,以及用于连接表头B10及表带B20的螺纹连接组件B30;所述表头B10两端各设有一壳耳B11,所述螺纹连接组件B30包括:长螺杆B31及短螺杆B32。

手表的装配方式一般为:所述长螺杆B31在其与所述短螺杆B32连接处形成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与短螺杆B32的螺杆相适配;所述长螺杆B31及短螺杆B32分别由所述壳耳B11的一端插入,然后拧紧装配。

由上述过程可看出,在表头与表带的装配过程中,需要两把分别与所述长螺杆及短螺杆相适配的螺丝刀同时向相反的方向拧动,或其中一把固定,另一把转动。

上述操作过程极为麻烦,在实际生产中,工作效率低,螺纹旋紧后的牢固程度不易保证,且容易造成螺丝刀偏离螺杆杆头槽缝,划伤手表。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手表表头与表带连接的加工装置,该应用于手表表头与表带连接的加工装置可通过中间连接件将两把螺丝刀连接在一起,并通过其调整两把螺丝刀之间的间距,保证了两把螺丝刀始终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使得螺丝刀不会偏离螺杆杆头槽缝、划伤手表、提高了表头与表带的装配的工作效率及装配后的牢固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手表表头与表带连接的加工装置,其中,所述应用于手表表头与表带连接的加工装置包括:

用于与手表表头与表带之间两个连接螺杆中长螺杆相适配、并顶持所述长螺杆或带其旋转的第一螺丝刀;

用于与手表表头与表带之间两个连接螺杆中短螺杆相适配、并顶持所述短螺杆或带其旋转的第二螺丝刀;

设置于所述第一螺丝刀及第二螺丝刀之间,用于连接二者并通过调整二者之间间距、将二者分别插入所述长螺杆及短螺杆杆头槽缝或将二者分别由所述长螺杆及短螺杆杆头槽缝拔出的中间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的应用于手表表头与表带连接的加工装置,其中,所述应用于手表表头与表带连接的加工装置还包括:

用于吸附所述表头以将其固定的表头固定部件;

所述表头固定部件包括:

用于真空吸附手表表头的基座;

所述基座设置有用于形成真空、以吸附手表表头的真空槽。

优选地,所述的应用于手表表头与表带连接的加工装置,其中,所述应用于手表表头与表带连接的加工装置还包括:

与所述基座连接,用于对所述真空槽进行抽气、以使其获得真空状态的真空泵。

优选地,所述的应用于手表表头与表带连接的加工装置,其中,所述表头固定部件还包括:

通过所述真空槽与所述基座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表头进行旋转的旋转台;

所述旋转台形成有与所述真空槽联通的第一透气孔。

优选地,所述的应用于手表表头与表带连接的加工装置,其中,所述表头固定部件还包括:

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台上端面,用于提高所述表头吸附于所述表头固定部件稳定性的防滑垫;

所述防滑垫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透气孔及真空槽联通的第二透气孔。

优选地,所述的应用于手表表头与表带连接的加工装置,其中,所述旋转台包括:

设置于所述真空槽内的基座连接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方的表头连接部;

所述基座连接部沿其周缘设置有一密封槽;

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一、用于防止所述真空槽漏气的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的应用于手表表头与表带连接的加工装置,其中,所述中间连接件为弹性支架。

优选地,所述的应用于手表表头与表带连接的加工装置,其中,所述弹性支架包括:

设置于所述弹性支架两端,分别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螺丝刀及第二螺丝刀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

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之间,用于受力后增加所述第一螺丝刀及第二螺丝刀之间间距、并在失去受力后复原减小二者间距的弹性部。

优选地,所述的应用于手表表头与表带连接的加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第二连接部设置有、用于使其所连接的螺丝刀转动以拧紧所述长螺杆和/或短螺杆的螺纹。

优选地,所述的应用于手表表头与表带连接的加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螺丝刀或第二螺丝刀包括:

设置于背离所述弹性支架一端的手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相适配的螺纹部,与所述长螺杆或短螺杆杆头槽缝相适配的批头;

所述手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起。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应用于手表表头与表带连接的加工装置,由于采用了用于与手表表头与表带之间两个连接螺杆中长螺杆相适配、并顶持所述长螺杆或带其旋转的第一螺丝刀;用于与手表表头与表带之间两个连接螺杆中短螺杆相适配、并顶持所述短螺杆或带其旋转的第二螺丝刀;设置于所述第一螺丝刀及第二螺丝刀之间,用于连接二者并通过调整二者之间间距、将二者分别插入所述长螺杆及短螺杆杆头槽缝或将二者分别由所述长螺杆及短螺杆杆头槽缝拔出的中间连接件;使得该应用于手表表头与表带连接的加工装置可通过中间连接件将两把螺丝刀连接在一起,并通过其调整两把螺丝刀之间的间距,保证了两把螺丝刀始终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使得螺丝刀不会偏离螺杆杆头槽缝、划伤手表、提高了表头与表带的装配的工作效率及装配后的牢固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手表表头与表带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手表表头与表带连接的加工装置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手表表头与表带连接的加工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手表表头与表带连接的加工装置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表头固定部件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手表表头与表带连接的加工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手表表头与表带连接的加工装置,其包括:与手表表头与表带之间两个连接螺杆中长螺杆相适配、用于顶紧所述长螺杆或带其旋转的第一螺丝刀100;用于与手表表头与表带之间两个连接螺杆中短螺杆相适配、并顶持所述短螺杆或带其旋转的第二螺丝刀(未标示);设置于所述第一螺丝刀100及第二螺丝刀之间,用于连接二者并通过调整二者之间间距、将二者分别插入所述长螺杆及短螺杆杆头槽缝或将二者分别由所述长螺杆及短螺杆杆头槽缝拔出的中间连接件200。

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螺丝刀100及第二螺丝刀皆与所述中间连接件200可旋转连接,且其工作拧紧方向相反,即所述第一螺丝刀100拧紧方向为所述第二螺丝刀松持方向。在需要装配手表时,所述第一螺丝刀100与第二螺丝刀同时背向旋转,提高了手表表头与表带的连接速度。

二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丝刀100与第二螺丝刀二者之任一固定不动,二者之另一可与所述中间连接件200配合旋转。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连接件200为由不锈钢材料制作的弹性支架,其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端耳即第一连接部220及第二连接部,中部为弹性部210,所述弹性部210呈U型,其相对设置的两内侧面之间可设置一用于加大其恢复力度及速度的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优选为弹簧。

由于所述弹性支架的设置,使得所述应用于手表表头与表带连接的加工装置在进行手表装配时,提高了所述第一螺丝刀100及第二螺丝刀、分别与其所对应的螺杆杆头槽缝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应用于手表表头与表带连接的加工装置,由于采用了与手表表头与表带之间两个连接螺杆中长螺杆相适配、用于顶紧所述长螺杆或带其旋转的第一螺丝刀100;用于与手表表头与表带之间两个连接螺杆中短螺杆相适配、并顶持所述短螺杆或带其旋转的第二螺丝刀;设置于所述第一螺丝刀100及第二螺丝刀之间,用于连接二者并通过调整二者之间间距、将二者分别插入所述长螺杆及短螺杆杆头槽缝或将二者分别由所述长螺杆及短螺杆杆头槽缝拔出的中间连接件200;使得该应用于手表表头与表带连接的加工装置可通过中间连接件200将两把螺丝刀连接在一起,并通过其调整两把螺丝刀之间的间距,保证了两把螺丝刀始终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使得螺丝刀不会偏离螺杆杆头槽缝、划伤手表、提高了表头与表带的装配的工作效率及装配后的牢固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手表表头与表带连接的加工装置还包括:用于吸附所述表头以将其固定的表头固定部件;所述表头固定部件包括:用于真空吸附手表表头的基座310;所述基座310设置有用于形成真空、以吸附手表表头的真空槽。

通过设置表头固定部件使得手表表头与表带进行连接装配时,操作工无需手动维持表头的平衡及稳定,且使用真空吸附、仅需在吸附表头时打开真空泵、而在需要松持表头时关闭真空泵,简单且快捷的提高了手表装配的稳定性及加工效率,避免了手表装配过程中被划伤,提高了手表生产的精品率。

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手表表头与表带连接的加工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基座310连接,用于对所述真空槽进行抽气、以使其获得真空状态的真空泵。

所述基座310优选通过通风软管连接所述真空泵。

进一步地,所述表头固定部件还包括:通过所述真空槽与所述基座310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表头进行旋转的旋转台320;所述旋转台320形成有与所述真空槽联通的第一透气孔。

通过设置旋转台320,使得手表在装配过程中,在一侧壳耳与表带的连接完成后、进行另一侧表带的安装前,仅需转动旋转台320,而不必依次进行关闭真空泵、取下表头、放置表头、开启真空泵等多个步骤,简化了表头方向调整程序,提高了手表装配的灵活性及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表头固定部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台320上端面,用于提高所述表头吸附于所述表头固定部件稳定性的防滑垫330;所述防滑垫330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透气孔及真空槽联通的第二透气孔。

所述防滑垫330优选为PVC防滑垫330。

聚氯乙烯,英文简称PVC(Polyvinyl chloride),是氯乙烯单体(vinyl chloride monomer, 简称VCM)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其曾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应用非常广泛。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台320包括:设置于所述真空槽内的基座310连接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座310上方的表头连接部;所述基座310连接部沿其周缘设置有一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一、用于防止所述真空槽漏气的密封圈340。

所述密封圈340优选呈O型,其可以有效的放置旋转台320下真空槽部分及第一透气孔在该处空气泄露,造成所形成真空实为“亚真空”,从而降低表头的吸附力度,因此,所述密封圈340的设置提高了表头固定部件对于表头的固定力度和稳定性,间接提高了手表生产的精品率及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连接件200为弹性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支架包括:设置于所述弹性支架两端,分别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螺丝刀100及第二螺丝刀的第一连接部220及第二连接部;

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20及第二连接部之间,用于受力后增加所述第一螺丝刀100及第二螺丝刀之间间距、并在失去受力后复原减小二者间距的弹性部210。

该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并且使用方便,仅需在第一螺丝刀100及第二螺丝刀插入螺杆杆头槽缝或自该槽缝取下时,向两端拉开所述弹性支架增大两个螺丝刀之间间距,而后依靠其自身弹性恢复原始状态即可,由此可见,弹性部210及弹性支架的设置不仅使用成本低,且维护成本低、使用方便,可提高操作工的工作效率、降低其工作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220和/或第二连接部设置有、用于使其所连接的螺丝刀转动以拧紧所述长螺杆和/或短螺杆的螺纹。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螺丝刀100和第二螺丝刀可以仅有一个转动,也可以两个皆转动,而二者中仅有一个转动、可保证在两把螺丝刀稳定插入其各自所对应的螺杆杆头槽缝的基础上、使得操作工可两手转动其中一把,加大拧紧力度,提高装配后手表表头与表带的连接稳定性;而使用两把螺丝刀同时转动,则在保证螺丝刀稳定的基础上,提高了手表装配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丝刀100或第二螺丝刀包括:设置于背离所述弹性支架一端的手柄11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20或第二连接部相适配的螺纹部120,与所述长螺杆或短螺杆杆头槽缝相适配的批头130;所述手柄110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起。

所述螺纹部120所使用螺纹优选为M6标准螺纹,而与之适配的第一连接部220或第二连接部处螺纹为异形螺纹,由图2或3可看出,所述第一连接部220外表面一侧呈圆弧形,另一侧呈矩形。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