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一体式表带结构的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3983阅读:1590来源:国知局
具有一体式表带结构的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一体式表带结构的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智能手表通过设置两根分别与表身连接的表带,而且两个表带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表扣和连接圈。穿戴时,通过将该两个表带上的表扣和连接圈相互连接而实现在手臂上佩戴固定。但是,此种佩戴方式需要将两根表带穿设在一起,存在佩戴不方便的使用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一体式表带结构的智能手表,其表带上的连接圈和表扣一体成型,从而提高了佩戴的方便性,使用方便性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具有一体式表带结构的智能手表,包括两端开口的表身,所述表身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顶盖和底壳,所述表身内设置有用于处理数据信息的机芯,所述机芯连接有电池和屏幕,所述表身的一侧连接有能够弯曲、且可弹性形变的表带,所述表身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表带的另一端连接有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配合而实现佩戴固定的连接圈,所述连接圈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上,所述连接圈上设置有用于供用户查看所述屏幕的通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设置在所述顶盖和所述表身之间的凹槽,所述连接圈上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插设在所述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凹槽和所述连接头上均设置有相互配合连接的斜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设置在所述表身上的凸环,所述连接圈上设置有扣槽,所述凸环插设在所述扣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连接圈之间设置有用于锁紧连接位置的卡扣,所述卡扣连接有复位弹簧。

可选地,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连接圈上,所述表身上相应开设有卡槽。

可选地,所述表带通过转轴与所述表身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一体式表带结构的智能手表,通过在表身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同时设置有一端连接在表身上,另一端上设置连接圈的表带。该连接圈能够与第一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这样设置,该连接圈集成了传统表带上表扣和表圈的功能,通过将该连接圈安装在表身上的第一连接结构上,即可完成智能手表的佩戴,提高了佩戴的方便性。而且表带能够弯曲和具有弹性形变性能,能够自适应佩戴的松紧度,佩戴舒适性好。同时,此种将表扣和表圈做成一体式结构,也起到了节约制造成本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中表身与表带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具有一体式表带结构的智能手表1,包括两端开口的表身11,并在表身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顶盖(图中未示出)和底壳13,而表身11内设置有用于处理数据信息的机芯(图中未示出),机芯连接有电池(图中未示出)和屏幕(图中未示出)。将表身11两端开口设置,从而在表身11的内部形成有空腔,然后将机芯、电池和屏幕等零部件组装好之后,将顶盖和底壳13分别盖合固定即可。机芯处理使用过程的各种数据信息,包括主电路板、处理器和信号收发模块等能够组合实现智能手表11如通话、上网、计步和图片显示等功能,而相应的信息处理会通过屏幕来同步显示处理状态和结果。

可选地,在将智能手表1佩戴在手臂上时,传统的手表是通过将两根分开的表带相互连接而实现在手臂上的佩戴固定,而此种佩戴方式需要将两根表带穿设在一起,并需要自主调整佩带的松紧度,存在一定佩戴不方便的使用缺陷。而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智能手表1,如图1至图3所示,通过在其表身11的一侧连接有能够弯曲、且可弹性形变的表带14,表身1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15,表带14的另一端连接有能够与第一连接结构15配合而实现佩戴固定的连接圈16,连接圈16可拆卸连接在第一连接结构15上,而且连接圈16上设置有用于供用户查看屏幕的通孔,从而方便在与表身11连接好之后,不影响正常查看屏幕。该用于连接佩戴的表带14是一根整体的结构,一端连接在表身11上,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圈16,而该连接圈16能够直接与表身11上的第一连接结构15可拆卸连接。从而在佩戴时,只需将该连接圈16与第一连接结构15相连接,即可快速实现智能手表1的整体佩带。而且该表带14能够弯曲和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在佩戴时,能够根据佩戴手臂的大小自主调整拉伸的长度以及佩戴的角度,确保佩戴的舒适性。此种将传统表带14上的表扣和表圈设计整合为一体式的连接圈16结构,即,将该连接圈16安装在表身11上即可完成手表的佩戴工作,节省了表扣的设计,不仅佩戴方便,而且节约了成本。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该第一连接结构15为设置在顶盖和表身11之间的凹槽,连接圈16上设置有连接头17,连接头17插设在凹槽内。即在设置时,顶盖并不是平齐于表身11开口的端面设置,而是凹陷设置在表身的内部,从而能够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凹槽,以便能够使表圈上的连接头17可以插入,实现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可靠性好。

可选地,为了确保连接头17能够准确插入到凹槽内实现连接,在凹槽和连接头17上均设置有相互配合连接的斜面(图中未标示)。从而,通过该斜面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提高两者间连接的方便性。

作为上述第一连接结构15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第一连接结构15还可为设置在表身11上的凸环。即,在表身11开口端的端面上凸出设置有环形结构而能形成该凸环,而在连接圈16上设置有扣槽,连接时,将该凸环插设在扣槽内即可实现两者间的连接,连接方便,稳定性好,同样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结构15与连接圈16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可以通过两者间的摩擦力来实现。而为了进一步提升两者间的连接的稳定性,可采用在第一连接结构15和连接圈16之间设置有用于锁紧连接位置的卡扣(图中未示出),而且卡扣连接有复位弹簧(图中未示出)。这样,通过复位弹簧的弹性形变来施加锁紧力而提高连接圈16与第一连接结构15之间的稳定性。而在拆卸分离时,压缩该复位弹簧即实现解除锁定,操作方便,实用性好。

可选地,卡扣可设置在第一连接结构15上,也可以是设置在连接圈16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设置制造,将卡扣设置在连接圈16上,而在表身11上则相应开设有卡槽。连接时,将该卡扣卡入到卡槽内即可,结构简单,有效地提升了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地,在实际设置中,表带14没有设置有连接圈16的一端是直接与表身11连接的,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固定不可拆卸连接方式。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将表带14通过转轴19与表身11转动连接。这样,两者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便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更换整个表带14,实现了外观上的改变,形成不同风格的外观效果,达到美化外观的作用,便也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具有一体式表带结构的智能手表1,采用将传统表带14上的表扣与表圈整合为现有表带上的一体式连接圈16的结构设计,从而在将连接圈16安装在第一连接结构15上,使两者间实现扣合即完成了智能手表1在手臂上的佩戴固定工作,而且该表带14能够弹性形变,自动适应佩戴的松紧度,佩戴方便,舒适性好。并且,在更换表带14时,连接圈16也可以一起更换,达到美化外观的作用。同时,由于连接圈16集成了表扣与表圈功能,因而省去了表扣,便也节省了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