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99838发布日期:2020-09-29 18:11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表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盘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表盘装置的钟表。



背景技术:

具有复杂功能的手表(特别是精密计时手表或具有倒数读秒器的手表)主要包括一种表盘,其设置有专用于显示所述复杂功能的计数器。这些计数器通常是饰件(applique)的形式,其通常可通过胶粘被添加到表盘上,从而例如能够独立于表盘之外进行加工和装饰。这种装配方案并不是没有缺陷的,特别是在其可重复性方面,尤其是涉及胶水的剂量及其一段时间后的发展。替代地,这些计数器可以与表盘成为一体。然而,这种表盘设计可能在设置在计数器和/或表盘上的装饰和/或镶边方面受到限制。

将计数器机械地装配在表盘上的装置是现有技术中公知的。举例来说,专利申请ch712002公开了一种将计数器可移除地装配在表盘上的方案。为此目的,表盘设置有形成在表盘开口外周上的弹性臂,该臂的自由端部被设计为容纳在形成于计数器的侧面中的空腔中。借助于可由操作者操纵的凸轮来维持这种装配方案,该凸轮被设计为抵住空腔保持弹性臂的所述端部。这种设计是特别复杂的。另外,对于加工空腔而言所必需的计数器的阶梯形状不能将计数器装配为相对于表盘外表面的上部齐平或轻微凹陷。

还公知通过铆接或压接来装配表盘饰件。为此目的,表盘饰件总体上设置有支脚。举例来说,专利申请ep3185086公开了不同的支脚几何结构,它们被设计为促进所述支脚在铆接操作期间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盘装置,其改进了现有技术公知的装置。特别地,本发明提出一种表盘装置,其包括一种以可重复、可靠以及长久的方式被安装在表盘上的饰件。

根据本发明,一种表盘装置由权利要求1限定。

表盘装置的不同实施方式由权利要求2-13限定。

根据本发明,一种钟表由权利要求14限定。

钟表的实施方式由权利要求15限定。

附图说明

附图通过举例的方式表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钟表的两个实施方式。

图1是钟表的第一实施方式从上方观察的示意图。

图2是装配钟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表盘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从下方观察的视图。

图3是根据图2中的平面iii-iii截取的表盘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剖视图,其中饰件被定位但是未被固定。

图4是根据图2中的平面iii-iii截取的表盘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细节的局部剖视图,其中饰件被定位但是未被固定。

图5是根据图2中的平面iii-iii截取的表盘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细节的局部剖视图,其中饰件被定位且被固定。

图6是表盘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饰件的立体图。

图7是表盘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表盘的立体图。

图8是钟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立体地表示出饰件。

图9是图8所示的饰件的另一种立体图。

图10是钟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表盘的立体图。

图11是钟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表盘的另一种剖视图。

图12是表盘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细节的局部立体图,其中饰件被定位但是未被固定。

图13是表盘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细节的局部剖视图,其中饰件被定位且被固定。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考图1-7描述根据本发明的钟表200的第一实施方式。

钟表200例如是手表。该钟表优选包括表壳、钟表机芯150以及表盘装置100的第一实施方式。钟表机芯和表盘装置被固定地安装在表壳中。特别地,机芯150包括半成品机芯3。

钟表机芯可以是电子机芯或机械机芯,特别是自动机芯。

表盘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饰件1和设置有用于接收饰件的开口24的表盘2。表盘包括用于定位和/或固定的至少一个第一元件20a。至少一个饰件包括与至少一个第一元件配合的、用于定位和/或固定的至少一个第二元件10a、10b。通过这种配合,用于定位和/或固定的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能够将饰件定位和/或固定在表盘上。装置包括设置在表盘厚度e2中的表盘-饰件交界面12、22。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用于定位和/或固定(或者引导和/或机械固定)的两个元件包括开口或孔10a。这些第二元件的整体或部分优选设置在形成于饰件1外周上的凸角或突起或凸耳10上。有利地,这些第二元件设置在形成于饰件1外周上的突起或凸耳10上。这些开口10a被设计为与用于定位和/或固定(或者引导和/或机械固定)的第一元件配合。这些第一元件包括支脚20a。这些支脚设置在表盘2的内表面22上。

优选地,这些突起10是朝向饰件1外部在与该饰件的外表面13平行或基本上平行的平面上突出的凸角10的形式,该外表面可显现在用于接收饰件的开口24内。更特别地,这些突起10优选是相对于与饰件的外表面13垂直的轴线a1、尤其是相对于以饰件为中心的轴线a1径向地延伸的凸角10的形式。优选地,当钟表的佩戴者观察安装在钟表中的表盘时,在用于接收饰件的开口24的外部突出并且设置在表盘的内表面上的凸角10不能被钟表的佩戴者看到。

优选地,突起10被设计为容纳在表盘中的开口或容纳部20中,该开口或容纳部20邻近表盘中的被设计为在与表盘2的外表面23相同的高度上或基本上相同的高度上显示饰件1的外表面13的贯通开口24。

开口20优选是盲孔,使得突起10不能被对装配在钟表中的表盘装置进行观察的佩戴者看到。

这些开口20形成在表盘的内表面21上,该内表面被设计为与半成品机芯3接触或靠近钟表机芯150的半成品机芯3。

每个开口20的底部优选限定用于设置支脚20a的单一表面22。优选地,这些支脚20a自表面22与表盘成为一体。替代地,这些支脚20a例如可通过钉入、钎焊或焊接而被添加到表盘上。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优选实现形式,每个支脚20a都可形成为从一侧到另一侧穿过开口10a并且是铆钉20a的形式,其自由端部20b被设计为抵住突起10、特别是抵住突起10中的开口10a的斜面10b塑性变形。为此目的,例如,铆钉20a可包括开口20c,从而使形成铆钉的端部20b的材料厚度最小化,和/或从而引入使得铆钉的端部20b变形的工具。其还能够在装配饰件期间尽可能地防止或限制表盘变形。在这个例子中“铆钉”是指任何杆,其自由端部可塑性变形,从而形成能够将至少一个元件(在这个例子中为饰件)保持在该杆上的头部。

因此,通过与开口10a配合,每个铆钉20a都限定了用于相对于表盘2引导饰件1的元件,其基于铆钉20a与开口10a之间的径向间隙。通过与开口10a配合,每个铆钉20a还都限定了用于通过端部20b抵住开口10a的斜面10b塑性变形而将饰件1固定在表盘2上的元件。替代地,可以例如通过设置专用于引导功能的支脚20a(特别是销钉)以及专用于固定功能的支脚20a(特别是铆钉)而将引导功能与固定功能区分开。

另外,表盘2的表面22限定用于对饰件1的突起10的表面12进行支撑的表面。该表面12可以不同于显现在表盘的贯通开口24内的饰件1的表面13。特别地,表面12和13可形成在不同的平面上,特别是彼此平行且不同的平面。替代地,表面12和13可形成单一表面,特别是单一平面或基本上是单一平面。

优选地,表盘-饰件交界面12和22是平面。

优选地,将表盘的表面21和22分开的距离d2、即开口20的深度大于将饰件的表面11和12分开的距离d1,表面11和12分别是饰件在突起10处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因此,距离d1构成突起的厚度。由于距离d2优选大于距离d1,因此饰件被嵌入到表盘的厚度中。还有利的是,能够将饰件嵌入到表盘的厚度中,使得没有铆钉从表盘的表面21伸出,该表面可构成用于钟表机芯的半成品机芯3的支撑表面。饰件的厚度d1优选设置在将表盘的内表面21和外表面23分开的表盘厚度e2中。

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每个突起10都有利地设置在表盘的支撑表面22与钟表机芯的半成品机芯3之间,这些突起是“被夹住的”。换句话说,至少一个饰件可设置在表盘与半成品机芯之间。因此,即使在强冲击情况下并且不考虑元件20a(特别是铆钉20a形成的铆接部)的状态,饰件1也能保持原位。这种定位维持了饰件相对于表盘的定位、特别是饰件相对于表盘的角定位。实际上,即使饰件与表盘之间的连接断裂,饰件也可相对于表盘保持原位。

优选地,元件10a、特别是饰件1的开口10a全部相同。

还优选的是,饰件1的突起10全部相同。

表盘2的元件20a以及表盘2的开口20也优选是相同情况。

另外,突起10和元件10a优选相对于以饰件1为中心的轴线a1均匀分布。因此,饰件不需要在其装配期间相对于表盘进行转位。在例如为了在饰件1的外表面13上添加刻度盘14而仅在装配到表盘上之后对饰件进行打印(特别是移印)的情况下这种形式是尤为有利的。

这种刻度盘可有利地设计为与指示器单元配合,该指示器单元未在图中示出并且被设计为容纳在饰件中的贯通开口15(特别是中心开口15)中。

替代地,突起10或开口10a可构成编码装置,从而限定饰件在表盘上的唯一的定位。为此目的,饰件1可包括具有不同的几何结构的突起10和/或开口10a。在饰件的表面13在安装到表盘上之前已经进行打印(特别是移印)的情况下这种形式是尤为有利的。至少一个突起10或一个开口10a与至少一个开口20或一个支脚20a之间的间隙可因此被最小化,从而帮助饰件1在表盘2上进行唯一的定位。

另外,开口20具有基本上等同于突起10的形式,并且具有优选与突起10互补的几何结构。因此,突起10可形成用于将饰件定位在表盘上的替代或互补的机构。

优选地,突起10具有宽度l1(平行于表面11或12测量),其比距离d1小15倍、或比距离d1小10倍、或比距离d1小8倍。

还优选的是,开口20具有宽度l2(平行于表面21或22测量),其比距离d2小15倍、或比距离d2小10倍、或比距离d2小8倍。

“宽度”是指将突起10的或开口20的、相对于饰件的轴线a1或表盘中的开口24的轴线a24径向地延伸的相对两个壁部分开的最大距离(相对于饰件的轴线a1或表盘中的开口24的轴线a24正交地测量)。

在具有圆形或基本上圆形的形状的饰件的例子中,突起的距轴线a1最远的点可设置在具有半径r10的圆上,r10比对应于或基本上对应于饰件主体的几何结构的圆的半径r1小1.5倍、或比半径r1小1.3倍、或比半径r1小1.2倍。“主体”是指突起10从其上朝向饰件1的外部突出的结构,和/或其外周饰件的表面13的外周限定的结构,饰件在其被装配到钟表中的表盘上时可被手表的佩戴者看到。另外,开口20的端点可设置在具有半径r20且以轴线a24为中心的圆上,r20比构成开口20所形成的基础的圆的半径r2小1.5倍、或比半径r2小1.3倍、或比半径r2小1.2倍。

一旦饰件1被装配到表盘2上,轴线a1和a24就优选合并。

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饰件包括三个突起10。应理解的是,饰件可包括特别是与饰件1在表盘2上的预期保持力相关的足够数量的突起10。

优选地,饰件的外表面13包括由玑镂(guilloché)工艺或刨削或蜗形纹加工而形成的装饰部16,其与表盘2不同。举例来说,饰件1的表面13的一部分在图6中表示为包括圆形玑镂工艺部16。

应理解的是,表盘2可包括多个饰件。

优选地,如果表盘装置包括根据第一取向α而相对于表盘定位的至少一个第一饰件1a以及根据第二取向β而定位的第二饰件1b,则第一取向和第二取向是不同的,特别是第一取向和第二取向相对于彼此形成一定角度,特别是具有至少10°的值的角度。饰件的取向可被限定为由位于表盘平面上的参考直线以及穿过饰件的轴线且穿过饰件的突起的直线所形成的最小角度,或由用于定位和/或固定饰件的第二元件10a所形成的最小角度。

举例来说,图1和2示出了表盘装置100,其包括具有相同几何结构的三个饰件1a、1b、1c,它们的突起10相对于相应的轴线a1a、a1b、a1c均匀分布。为了使这三个饰件围绕表盘的中心轴线a2共同位于限定的空间中并同时保持足够的表盘厚度,突起10和开口20的布置可根据饰件在表盘上的位置而围绕轴线a1、a24变化。例如,图2示出了:第一饰件1a,其突起10相对于穿过所述饰件1a的轴线a1a的水平直线x形成第一角度α;第二饰件1b,其突起10相对于穿过所述饰件1b的轴线a1b的水平直线x形成第二角度β;以及第三饰件1c,其突起10相对于穿过所述饰件1c的轴线a1c的水平直线x’形成第三角度γ,定向角度α、β、γ是不同的,并且直线x和x’平行。因此,开口20彼此不相交并且距离足够远,以在这三个位置中的每一个处特别是在表盘中的中心开口25周围向表盘2提供足够的厚度。

优选地,饰件1a、1b、1c各自包括相同数量的突起,特别是三个突起。应理解的是,这些饰件可包括足够数量的突起10。

替代地,应理解的是,饰件1的突起10可以是在与可显现在用于接收饰件的开口24内的所述饰件的外表面13平行或基本上平行的平面上的、被定向为朝向饰件1内部、特别是朝向饰件1中的中心开口的突起10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饰件可以是环形部件的形式,其中心开口在饰件被装配之后就被表盘或表盘的一部分遮盖。不考虑变型实施方式,用于定位和/或固定的至少一个第二元件可设置在从饰件的可见区域z(在图6中由圆c界定)、特别是对于钟表的佩戴者可见的区域突出地伸出的至少一个突起10上。这些突起优选在饰件被装配在表盘上之后就被表盘遮盖。

在下文中参考图8-13描述根据本发明的钟表200’的第二实施方式。

钟表200’例如是手表。该钟表优选包括表壳、钟表机芯150’以及表第二实施方式的盘装置100’。钟表机芯和表盘装置被固定地安装在表壳中。

钟表机芯可以是电子机芯或机械机芯,特别是自动机芯。

钟表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饰件1’和设置有用于接收饰件的开口24’的表盘2’。表盘包括用于定位和/或固定的至少一个第一元件20a’、20b’。至少一个饰件包括与至少一个第一元件配合的、用于定位和/或固定的至少一个第二元件10a’。通过这种配合,用于定位和/或固定的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能够将饰件定位和固定在表盘上。装置包括设置在表盘厚度e2’中的表盘-饰件交界面12’、22’。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用于定位和/或固定(或者引导和/或机械固定)的第一元件包括开口20a’。用于定位和/或固定的第一元件的整体或部分优选设置在突起20’或凸耳上。有利地,用于定位和/或固定的第一元件优选设置在突起20’或凸耳上。这些突起优选形成在表盘2’中的贯通开口24’的外周上。表盘2’中的开口24’被设计为接收饰件1’。这些开口20a’被设计为与用于定位和/或固定(或者引导和/或机械固定)的第二元件配合。这些第二元件包括支脚10a’。这些支脚在饰件1’的外周上设置在所述饰件1’的内表面上。

类似于前文所述的突起10,优选地,突起20’是尤其是在与表盘的表面21’和/或23’平行或基本上平行的平面上朝向表盘2’的内部定向、即从用于接收饰件的开口24’的内部突出的凸角或凸耳或突起20’的形式。更特别地,这些突起20’优选是相对于与表盘的表面21’和23’垂直的轴线a24’径向地延伸的凸角20’的形式。优选地,当钟表的佩戴者观察安装在钟表中的表盘时,在用于接收饰件的开口24内部突出的凸角20’优选被饰件遮盖并且不能被钟表的佩戴者看到。优选地,突起不能从表盘的外侧看到,或者不能被钟表的佩戴者看到。

突起20’被设计为容纳在饰件中的开口或容纳部10’中。因此,优选地,饰件1’的外表面13’可显现在与表盘2’的外表面23’相同或基本上相同的高度处。

开口10’优选是盲孔,使得突起20’不能被对装配在钟表中的表盘装置进行观察的佩戴者看到。

本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饰件从表盘2’的外表面23’装配,从而在与表盘的所述外表面23’大致相同的高度处或相对于表盘的所述外表面23’凹陷地容纳饰件1’的外表面13’。本第二实施方式特别有利的是允许将饰件装配在铺镶的表盘上,其要求具有足够允许将宝石压接在所述表盘上的材料厚度,并且对于其来说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从表盘的内表面形成的开口20不能实现将宝石压接在所述表盘的外表面上所需的材料厚度。因此,有利地,用于引导和/或机械固定的元件20a’形成在表盘的不进行压接的区域中,因为其被设计为接收饰件并且在装配所述饰件之后不可见。

通过第一实施方式的突起10的方式,突起20’优选是朝向表盘中的开口24’内部突出的凸角的形式,并且被设计为容纳在饰件1’中的开口10’中。这些开口10’具有基本上等同于突起20’的形状,并且具有优选与突起20’互补的几何结构。因此,突起20’可形成用于将饰件定位在表盘上的替代的或互补的机构。优选地,开口10’的形状被最小化,从而将使得饰件1’具有最大厚度的饰件的内表面11’的延伸量最大化。因此,极大地减小了饰件1’在固定(特别是借助于铆钉)期间的变形风险。

每个开口10’的底部优选限定用于设置支脚10a’的单一表面12’。优选地,这些支脚10a’自表面12’与饰件1’成为一体。替代地,这些支脚10a’例如可通过钉入、钎焊或焊接而被添加到饰件上。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优选形式,每个支脚10a’都被形成为从一侧到另一侧穿过开口20a’并且是铆钉10a’的形式,其自由端部10b’被设计为抵住突起20’、特别是抵住突起20’中的开口20a’的斜面20b’塑性地变形。为此目的,例如,铆钉10a’可包括开口10c’,从而使形成铆钉的端部10b’的材料厚度最小化,和/或从而引入使得铆钉的端部10b’变形的工具。其还能够在装配饰件期间尽可能地防止或限制表盘变形。在这个例子中“铆钉”是指任何杆,其自由端部可塑性变形,从而形成能够将至少一个元件(在这个例子中为表盘)保持在该杆上的头部。

因此,通过与开口20a’配合,每个铆钉10a’都限定了用于相对于表盘2’引导饰件1’的元件,其基于铆钉10a’与开口20a’之间的径向间隙。通过与开口20a’配合,每个铆钉10a’还都限定了用于通过端部10b’抵住开口20a’的斜面20b’塑性变形而将饰件1’固定在表盘2’上的元件。替代地,可以例如通过设置专用于引导功能的支脚10a’(特别是销钉)以及专用于固定功能的支脚10a’(特别是铆钉)而将引导功能与固定功能区分开。

另外,饰件1’的表面12’限定表盘2’的突起20’的表面22’的支撑表面。该表面12’优选不同于饰件1’的内表面11’。特别地,表面12’和11’可形成在不同的平面上,特别是彼此平行且不同的平面。

优选地,表盘-饰件交界面12’和22’是平面。

优选地,将表盘的内表面21’和表盘的突起20’的表面22’分开的距离d2’(表面21’和22’分别是表盘在突起10处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即突起20’的厚度大于将饰件1’的表面11’和12’分开的距离d1’,即大于开口10’的深度。因此,饰件被嵌入到表盘的厚度中。还有利的是,能够将饰件嵌入到表盘的厚度中,使得没有铆钉从表盘的表面21’伸出,该表面可构成用于钟表机芯150’的半成品机芯3’的支撑表面。还优选的是,饰件的厚度(在表面11’与13’之间测量)优选设置在将表盘的内表面21’和外表面23’分开的表盘厚度e2’中。

优选地,元件20a’、特别是表盘2’中的开口20a’全部相同。

还优选的是,表盘2’的突起20’全部相同。

饰件1’的元件10a’(特别是支脚10a’)以及饰件中的开口10’也优选是相同情况。

另外,突起20’和元件20a’优选相对于以表盘2中的开口24’为中心的轴线a24’均匀分布。因此,饰件不需要在其装配期间相对于表盘进行转位。在例如为了在饰件1’的上表面13’上添加刻度盘14’而仅在装配到表盘上之后对饰件进行打印(特别是移印)的情况下这种形式是尤为有利的。

这种刻度盘可有利地设计为与指示器单元配合,该指示器单元未在图中示出并且被设计为容纳在饰件中的贯通开口15’(特别是中心开口15’)中。

替代地,突起20’或开口20a’可构成编码装置,从而限定饰件在表盘上的唯一的定位。为此目的,表盘2’可包括具有不同的几何结构的突起20’和/或开口20a’。在饰件的表面13’在安装到表盘上之前已经进行打印(特别是移印)的情况下这种形式是尤为有利的。至少一个突起20’或开口20a’与至少一个开口10’或支脚10a’之间的间隙可因此被最小化,从而帮助饰件1’在表盘2’上进行唯一的定位。

另外,开口10’具有基本上等同于突起20’的形状,并且具有优选与突起10’互补的几何结构。

优选地,突起20’具有宽度l2’(平行于表面21’或22’测量),其比距离d2’小15倍、或比距离d2’小10倍、或比距离d2’小8倍。

还优选的是,开口10’具有宽度l1’(平行于表面11’或12’测量),其比距离d1’小15倍、或比距离d1’小10倍、或比距离d1’小8倍。

“宽度”是指将开口10’的或突起20’的、相对于饰件的轴线a1’或表盘中的开口24的轴线a24’径向地延伸的相对两个壁部分开的最大距离(相对于表盘中的开口24的轴线a24’或饰件的轴线a1’正交地测量)。

在圆形饰件的例子中,饰件1’的半径r1’基本上等于表盘2’的支撑表面22’限定的半径r2’。

通过第一实施方式的方法,一旦饰件1’被装配在表盘2’上,轴线a1’和a24’就优选合并。

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表盘中的开口24’包括四个突起20’。应理解的是,所述开口24’可包括特别是与饰件1’在表盘2’上的预期保持力相关的足够数量的突起20’。

优选地,饰件1’的上表面13’包括由玑镂工艺或刨削或蜗形纹加工而形成的装饰部16’,其与表盘2’不同。举例来说,饰件1’的上表面13’的一部分在图8中表示为包括圆形玑镂工艺部16’。

替代地,表盘2’的突起20’可朝向被设计为接收饰件1’的开口24’的外部突出。在这种情况下,饰件1’可以是环形部件的形式。因此,用于定位和/或固定的至少一个第一元件可以设置在从表盘中的开口24’的外周或从表盘中的开口24’的内周突出地伸出、即从表盘的可见区域z’(在图10中由圆c’界定)、特别是钟表的佩戴者可见的区域突出地伸出的至少一个突起20’上。这些突起优选在饰件被装配在表盘上之后就被饰件遮盖。

不考虑实施方式或变型,表盘装置可具有添加或固定在表盘上的一个以上的饰件。然而,其可包括任何其他数量的饰件,特别是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四个或五个饰件。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饰件可以是相同的或类似的或不同的。在图1-7的实施方式中,装置包括三个饰件。

不考虑实施方式或变型,应在最宽广的意义上理解饰件的概念。因此,饰件1可作为被设计为与辅助指示器单元(特别是指针)配合来表示时间或时间衍生指示的计数器或指示器。更特别地,饰件1可包括被设计为与指示器单元(特别是指针)配合的刻度盘。替代地,饰件可以是有独特装饰性的。例如,其可构成通过设置在表盘中的贯通切口进行装饰的花纹基础。

不考虑实施方式或变型,饰件可具有圆形形状。它们还可具有任何其他形状。

不考虑实施方式或变型,饰件、即饰件的内表面11、11’优选设置为相对于表盘的内表面21、21’(不可见)凹陷。

不考虑实施方式或变型,饰件、即饰件的外表面13、13’优选设置为相对于表盘的外表面23、23’(可见)凹陷。替代地,饰件的外表面13、13’可以与表盘的外表面23、23’(可见)齐平。另外替代地,饰件的外表面13、13’可以相对于表盘的外表面23、23’(可见)突出。

如前所述,根据实施方式,表盘可包括来自表盘的第一可见区域z’的至少一个第一突起20’,或者饰件可包括来自饰件的第二可见区域z的至少一个第二突起10。不考虑实施方式或变型,一个或多个突起可构成用于补充或改变饰件在表盘上的定位的元件。替代所述实施方式,固定元件(特别是支脚或开口)不需要位于这些突起上。这些突起可具有阻止饰件相对于表盘进行旋转的功能。这些突起还可设置在饰件上,并且插在表盘与另一个元件(例如半成品机芯元件)之间,以增强将饰件固定在表盘上的保持力,特别是增强抗冲击性。

不考虑实施方式或变型,一个或多个突起可设置有固定元件(例如支脚和/或开口),并且一个或多个突起可不具有固定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能够提供饰件(特别是计数器)在表盘上的可重复且长久的装配,根据实施方式,用于引导和/或机械固定的实施元件设置在形成于饰件外周上或表盘中的开口外周上的突起上,该开口被设计为接收饰件。更特别地,这些用于引导和/或固定的元件是被设计为与互补的元件配合的开口的形式,该互补的元件诸如形成销钉或铆钉的支脚,根据装配方案的实施方式设置在表盘或饰件上。

第一实施方式在饰件的抗冲击性方面是尤为有利的。

第二实施方式的优点是提出了一种用于将饰件机械地装配在铺镶的(特别是整体铺镶的)表盘上的方案。

在本文件中,“外表面”是指钟表部件的被设计为朝向钟表外部定向的表面,特别是包括钟表的观察者直接可见的表面。部件的外表面在表壳中被定向为使得与该表面垂直并且从该表面开始但不穿透该部件的半直线穿过钟表的表镜。

在本文件中,“内表面”是指钟表部件的被设计为朝向钟表内部定向的表面,特别是包括钟表的观察者不可见的表面。部件的内表面在表壳中被定向为使得与该表面垂直并且从该表面开始但不穿过该部件的半直线穿过钟表的底部。

在本文件中,“凸角”或“凸耳”的含义不包括“表盘面脚(dialfoot)”。事实上,表盘面脚垂直于或基本上垂直于表盘主表面延伸。

如前所述,在多种实施方式中,表盘-饰件交界面12、22;12’、22’设置在表盘的厚度中,即,设置在表盘外表面所处的平面与表盘内表面所处的平面之间。该交界面有利的是平面。替代地,该交界面可以是(略微的)锥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