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形地球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61416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盘形地球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盘形地球钟。
目前的钟表已由机械式钟表发展为石英电子钟表,机械式钟表驱动机构中的法条、摆轮和齿轮机构为电子表的石英晶体及集成块电路取代,结构简单,走时精确;但在功能上仍局限于一个时区的时间;分布在地球不同地理位置使用着按格林尼治标准时间规定的各自时区的时间;现有的钟表则无法知道同一时刻世界其它地区的时间。例如,在北京中午12点时,英国的伦敦是凌晨4点,而目前的钟表是无法显示出英国或世界其它地区同一时刻时间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钟表机构的时针轴、表盘及粘附有以南极为中心并围绕南半球设制的世界地图的圆盘组成的盘形地球钟;盘形地球钟可指示出同一时刻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内容,盘形地球钟的时钟机构的时针轴的上端设有圆盘,圆盘上面粘附有以南极为中心围绕着南半球展开的世界地图,该世界地图按格林尼治时间以南极为中心每15度画一时区线,共24根时区线、形成24个时区,位于圆盘外圈的表盘上沿逆时针方向设有0、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共24个标线及数字,装于盘形地球钟上部的透明玻璃罩上贴附有半边明半边暗的透明膜。
本实用新型优点,盘形地球钟的时针轴上端的圆盘上粘附有以南极为中心围绕着南半球展开的世界地图,该世界地图上按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每15度画一条经线并形成24个时间区间;当把本地区(即所在地区)的时间按表盘标线及数字对正后,世界其它各地此刻的时间即可在对应的表盘上读出,直观、方便,不需换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型美观,具有良好的装饰作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剖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盘式地球钟的壳体3上装有时钟机构1,壳体中间设有供时针轴2穿过的通孔8,时针轴上端设有圆盘4,圆盘上面粘附着以南极为中心,并围绕着南半球的地球表面展开的世界地图5,该世界地图按照格林尼治时间每15度为一时区并画24条时区线,形成24个时区区间,时针轴和圆盘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壳体上部设有表盘9,表盘上以通孔8为中心逆时针方向均匀地设有24个时区线及相应的时间数字0、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共24个数值及刻线;表盘的上面装一透明的玻璃罩7(或有机玻璃罩),并在玻璃罩上面贴附一半边明半边暗的透明膜6,该膜的分界线应对着表盘上的早六点和晚六点标线,明亮部分对应的时区为白天,较暗的部分为夜间,以北京为例,当北京中午12点时,前述世界地图中的北京应处于前述膜的明亮部分,即为中午十二点;时钟机构1可采用现有的时钟机构,并需加以改制,即将现用的时钟机构每12小时时针转一周改为每24小时转一周、也就是每一小时转15度。盘式地球钟接电后,当北京(A)走至表盘示的中午12点时,可从盘形地球钟上看到世界其它城市或地区的时间,例如悉尼(B)时间是14点,华盛顿(C)时间是22点,巴黎(D)时间是凌晨4点。
权利要求1.一种盘形地球钟,包括钟表驱动机构,时针轴和表盘,其特征在于时针轴上端设有圆盘,圆盘上面粘附有以南极为中心围绕着南半球展开的世界地图,该地图按格林尼治时间以南极为中心每15度画一时区线,共24根时区线,形成24个时区,位于圆盘外圈的表盘上沿逆时针方向均匀的设置0、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共24个标线及数字;装于地球钟上部的透明玻璃罩上贴附有半边明半边暗的透明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盘形地球钟。盘形地球钟的时针轴上端设有圆盘,圆盘上面粘附有以南极为中心围绕着南半球展开的世界地图,该世界地图按格林尼治时间以南极为中心每15度画一时区线,共24根时区线形成24个时区,位于圆盘外圈的表盘上设有24个标线及数字,装于地球钟上部的透明玻璃罩上贴附有半边明半边暗的透明膜,本实用新型可指示出世界各地区的时间;造型美观,具有良好的装饰作用。
文档编号G04B19/00GK2363300SQ9820607
公开日2000年2月9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25日
发明者张建民 申请人:张建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