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箱自动注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318704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水箱自动注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水箱自动注水装置,包括水龙头、导水管Ⅰ、自动注水阀、导水管Ⅱ、水箱几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水龙头与自动注水阀通过导水管Ⅰ相连接,自动注水阀与水箱之间通过导水管Ⅱ相连接。工作时,水龙头保持打开状态,水流由水龙头通过导水管Ⅰ、自动注水阀、导水管Ⅱ注入到水箱之中,依据水箱中水位的高低实现水箱的自动注水,解决了传统人工操作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问题。同时,操作方便,实用性较强。
【专利说明】水箱自动注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箱自动上水装置,适用于工业、农业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一些地方的水箱注水仍采用手动操作,在注水过程中,必须有专人看管,一旦看管人离开,极易造成水满溢出等现象,在造成水资源浪费的同时多造成地面泥泞的现象。同时,现阶段已有的自动注水装置仍存在以下缺点:1.水位一旦下降,自动注水装置就立刻开始工作,补充水箱中缺少的水,这种注水装置经常连续工作,从而降低了其使用寿命;2.有些自动上水装置内部结构设计复杂,日常维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水箱自动上水装置,它结构简单,可实现水箱缺水时自动注水,水箱注满后自动停止注水,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0005]一种水箱自动注水装置,包括水龙头、导水管1、自动注水阀、导水管I1、水箱几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水龙头与自动注水阀通过导水管I相连接,自动注水阀与水箱之间通过导水管II相连接。
[0006]所述导水管1、导水管II为高压钢丝增强液压胶管,胶管由内胶层、中胶层、2或4层钢丝缠绕增强层、外胶层组成,内胶层具有使输送介质承受压力,保护钢丝不受侵蚀的作用,外胶层保护钢丝不受损伤,钢丝(Φ0.3--2.0增强钢丝)层是骨架材料起增强作用。
[0007]所述自动注水阀严格遵照《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SL105-2007)的参数设计,为米用耐腐蚀轻质销合金材料制成的金属结构。由注水阀入水孔、注水阀出水孔、活塞、导水孔、电磁铁1、电磁铁I1、导向杆1、复位弹簧1、复位弹簧I1、卡扣、卡槽和铝合金金属外壳几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注水阀入水孔、注水阀出水孔分布在铝合金金属外壳外部,活塞、电磁铁1、电磁铁I1、导向杆1、复位弹簧1、复位弹簧II和卡扣分布在铝合金金属外壳内部,导水孔与卡槽分布在活塞之上。工作时,注水阀入水孔通过导水管I与水龙头相连,注水阀出水孔通过导水管II与水箱相连,水龙头保持打开状态,当水箱中水位到达水箱低水位点处时,电磁铁I工作,克服复位弹簧I的作用拉动活塞向右方移动,卡扣在复位弹簧II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卡扣在活塞上的卡槽内,防止活塞向左方移动。此时,导水孔与注水阀入水孔、注水阀出水孔形成连通状态,水流经导水管1、导水管II与导水孔向水箱中注水;当水箱中的水位到达水箱高水位点处,电磁铁II工作,卡扣克服复位弹簧II的拉力作用向上移动,活塞在复位弹簧I的作用下向左移动,导水孔与注水阀入水孔和注水阀出水孔形成闭合状态,停止注水。
[0008]所述水箱严格遵照《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SL105-2007)的参数设计,为不锈钢金属材质制成的上端开口状盛水容器,由水箱入水孔、水箱排污孔、水箱低水位点、水箱高水位点、浮子与导向杆II几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水箱入水孔、水箱排污孔分布在水箱之上,浮子套装在导向杆II之上,可随着水箱中水位的高低上下移动,水箱低水位点与水箱高水位点嵌装在水箱的外部,与浮子上的指针相接触,起控制自动注水阀开启的作用。
[0009]本实用新型一种水箱自动注水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水流由水龙头通过导水管1、自动注水阀、导水管II注入到水箱之中,实现了水箱的自动注水,解决了传统人工操作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问题。同时,操作方便,实用性较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箱自动注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注水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符号说明如下:
[0014]1-水龙头;2_导水管I ;3_自动注水阀;4_导水管II ;5-水箱;6_注水阀入水孔; 注水阀出水孔;8-活塞;9_导水孔;10_电磁铁I ;11-电磁铁II ;12_导向杆I ;13_复位弹簧I ; 14-复位弹簧II ;15_卡扣;16_卡槽;17-销合金金属外壳;18-水箱入水孔;19_水箱排污孔;20_水箱低水位点;21_水箱高水位点;22_浮子;23_导向杆II。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所示:一种水箱自动注水装置,包括水龙头1、导水管I 2、自动注水阀3、导水管II 4、水箱5几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水龙头I与自动注水阀3通过导水管I 2相连接,自动注水阀3与水箱5之间通过导水管II 4相连接。
[0016]如图2所不:所述自动注水阔3由注水阔入水孔6、注水阔出水孔7、活塞8、导水孔9、电磁铁I 10、电磁铁II 11、导向杆I 12、复位弹簧I 13、复位弹簧II 14、卡扣15、卡槽16和铝合金金属外壳17几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注水阀入水孔6、注水阀出水孔7分布在铝合金金属外壳17外部,活塞8、电磁铁I 10、电磁铁II 11、导向杆I 12、复位弹簧I 13、复位弹簧II 14和卡扣15分布在销合金金属外壳17内部,导水孔9与卡槽16分布在活塞8之上。
[0017]如图3所示:所述水箱5由水箱入水孔18、水箱排污孔19、水箱低水位点20、水箱高水位点21、浮子22与导向杆II 23几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水箱入水孔18、水箱排污孔19分布在水箱5之上,浮子22套装在导向杆II 23之上,可随着水箱5中水位的高低上下移动,水箱低水位点18与水箱高水位点19嵌装在水箱5的外部,与浮子22上的指针相接触,起控制自动注水阀开启的作用。
[0018]工作时,注水阀入水孔6通过导水管I 2与水龙头I相连,注水阀出水孔7通过导水管II 4与水箱5相连,水龙头I保持打开状态,当水箱5中水位到达水箱低水位点20处时,电磁铁I 10工作,克服复位弹簧I 13的作用拉动活塞8向右方移动,卡扣15在复位弹簧II 14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卡扣在活塞8上的卡槽16内,防止活塞8向左方移动。此时,导水孔9与注水阀入水孔6、注水阀出水孔7形成连通状态,水流经导水管I 2、导水管II 4与导水孔9向水箱5中注水;当水箱5中的水位到达水箱高水位点21处,电磁铁II 11工作,卡扣15克服复位弹簧II 14的拉力作用向上移动,活塞8在复位弹簧I 13的作用下向左移动,导水孔9与注水阀入水孔6和注水阀出水孔7形成闭合状态,停止注水。
[0019]本实用新型一种水箱自动注水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水流由水龙头I通过导水管I 2、自动注水阀3、导水管II 4注入到水箱5之中,实现了水箱5的自动注水,解决了传统人工操作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问题。同时,操作方便,实用性较强。
【权利要求】
1.一种水箱自动注水装置,包括水龙头(1)、导水管I (2)、自动注水阀(3)、导水管II (4)、水箱(5)几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水龙头(I)与自动注水阀(3)通过导水管I (2)相连接,自动注水阀⑶与水箱(5)之间通过导水管II⑷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自动注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注水阀(3)由注水阀入水孔(6)、注水阀出水孔(7)、活塞(8)、导水孔(9)、电磁铁I (10)、电磁铁II (11)、导向杆I (12)、复位弹簧I (13)、复位弹簧II (14)、卡扣(15)、卡槽(16)和铝合金金属外壳(17)几部分组成;其结构为注水阀入水孔¢)、注水阀出水孔(7)分布在铝合金金属外壳(17)外部,活塞(8)、电磁铁I (10)、电磁铁II (11)、导向杆I (12)、复位弹簧I (13)、复位弹簧II (14)和卡扣(15)分布在销合金金属外壳(17)内部,导水孔(9)与卡槽(16)分布在活塞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自动注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5)由水箱入水孔(18)、水箱排污孔(19)、水箱低水位点(20)、水箱高水位点(21)、浮子(22)与导向杆II (23)几部分组成;其结构为水箱入水孔(18)、水箱排污孔(19)分布在水箱(5)之上,浮子(22)套装在导向杆II (23)之上,可随着水箱(5)中水位的高低上下移动,水箱低水位点(20)与水箱高水位点(21)嵌装在水箱(5)的外部,与浮子(22)上的指针相接触,起控制自动注水阀开启的作用。
【文档编号】G05D9/12GK204229252SQ201420764046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8日
【发明者】何叶荣, 徐雪战, 吴娅楠, 汪刘凯, 莫聪颖, 姜苗苗 申请人:安徽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