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N管串联多点式检测保护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3314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NPN管串联多点式检测保护电源,其特征是:由防雷器,通道二极管单元,通道取样单元,前级放大单元,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电流监测单元,电流监测显示单元,电流保护起动单元,整流输出端过压保护起动单元,互补电路,限压单元,阀值连续可调单元,稳压输出端监视保护单元,故障系统声光指示单元组成;

NPN管串联多点式检测保护电源形成了NPN三极管串联在通道线路中以电流放大管方式实现:一是实现对线路电流的变化进行监测与保护,二是对线路中整流输出与稳压输出关键两点,进行监测与保护,三是采用声光共存效果的监测与保护效果的NPN管串联多点式检测保护电源;

通道二极管单元由数个二极管串联而成;

通道取样单元由取样电阻、隔离电阻二、隔离二极管一组成;

其连接方式是:电流监测管的集电极接整流输出,通道二极管单元接在电流监测管的集电极与基极之间,取样电阻的一端接电流监测管的基极,另一端接前级放大单元中前级三极管的集电极,隔离电阻二的一端接电流监测管的发射极,隔离电阻二的另一端接隔离二极管正极,隔离二极管负极与前级放大单元中前级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前级放大单元由前级三极管与基极电容组成;

限压单元限压单元由上偏电阻、下偏电阻与限压稳压管组成;

其连接方式是:上偏电阻接在前级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基极之间,下偏电阻接在前级三极管的基极与地线之间,基极电容与下偏电阻并联,限压稳压管的一端接前级三极管的基极,限压稳压管的另一端接地线;

电流监测单元由电流监测管、电流启动控制管、控制电阻组成;

电流保护单元由或门二极管一与启动电阻一组成;

电流监测显示单元由隔离电阻一与发光管一组成;

控制电阻的一端接前级三极管的集电极,控制电阻的另一端接电流启动控制管的基极,电流启动控制管的发射极与电流监测管的发射极相接,电流启动控制管的集电极为两路,一路与电流监测显示单元隔离电阻一的一端相接,隔离电阻一的另一端接发光管一到地线,另一路与电流保护单元启动电阻一的一端相接,启动电阻一的另一端接或门二极管一的正极,或门二极管一的负极接互补电路中互补电路NPN管的基极;

整流输出端过压保护起动单元由门坎稳压管二、或门二极管二、启动电阻二、隔离二极管二组成;

其连接方式是:门坎稳压二的一端连接整流输出,门坎稳压管二的另一端接启动电阻二的一端,启动电阻二的另一端接或门二极管二到互补电路中互补电路NPN管的基极,隔离二极管二的正极接前级三极管的基极,隔离二极管的负极接互补电路NPN管的集电极;

互补电路由互补电路NPN管、互补电路PNP管、微分式反馈电容、反馈电阻、放电电阻一、交连电阻、放电电阻二组成;

反馈电阻连接在互补电路NPN管的集电极与互补电路PNP管的基极之间,微分式反馈电容的一端接互补电路PNP管的集电极,微分式反馈电容的另一端接反馈电阻到互补电路NPN管的基极,放电电阻一接在互补电路NPN管的基极与地线之间,放电电阻二接在互补电路PNP管的集电极与地线之间,互补电路NPN管的发射极接地线,互补电路PNP管的发射极接前级三极管的集电极;

阀值连续可调单元由稳压可调三极管、稳压可调上偏、稳压可调上偏保护、稳压可调下偏组成;

稳压输出端监视保护单元由保护可控硅、触发电阻、发光管三组成;

其连接方式是:稳压可调上偏的一端接稳压电压输出,稳压可调上偏的另一端串联稳压可调上偏保护到稳压可调三极管的基极,稳压可调三极管的集电极接一个电阻到稳压电压输出,稳压可调三极管的基极接稳压可调下偏到稳压可调三极管的发射极;

触发电阻的一端接稳压可调三极管的发射极,触发电阻的另一端接保护可控硅的控制极,保护可控硅的阴极接地线,发光管三的正极接互补电路NPN管的集电极,发光管三的负极接保护可控硅的阳极;

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输入端接前级三极管的发射极,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输出端即是稳压电压输出,也即是NPN管串联多点式检测保护电源的输出;

故障系统声光指示单元由语音体、隔离电阻三、发光管二组成;

语音体接在互补电路PNP管的集电极与地线之间,隔离电阻三的一端接互补电路PNP管的集电极,隔离电阻三的另一端接发光管二到地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PN管串联多点式检测保护电源,其特征是:微分式反馈电容是无极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PN管串联多点式检测保护电源,其特征是:防雷器接在整流输出与地线之间,防雷器选用耐压值35V以下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