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运行模式和时序的系统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68347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工业过程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按时间和设备运行状态构成操作序列,从而实现对设备组或系统控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经常要按时间序列对生产中的设备进行控制,比如智能楼宇中的照明系统,通常按照工作计划在早晨固定时间开灯,在傍晚固定下班时间关灯,在照明开关较多的情况下,人工的操作繁琐且容易出错。为了将人解放出来,通常采用可编程控制器组态一个顺序控制逻辑来实现一个时间序列的控制。顺序控制逻辑的确可以实现按时间序列对设备进行自动启动、自动停止以及调节,但该执行逻辑在调试完成后一般就固化了下来,系统投运以后的逻辑维修所需操作多且存在风险:一是如果可编程控制器不支持在线更新逻辑的功能,则新逻辑生效多次更新需要多次重启控制器,势必对正在运行的系统造成影响;二是新增的逻辑需要重新测试,而对于一个大系统而言,从头到尾的完全测试工作量太大,而不测试又无法保证新增逻辑的正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运行模式和时序的系统控制方法,其可方便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对系统运行模式进行配置,且操作简单工作量小。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基于运行模式和时序的系统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监控后台构建被控设备或系统的运行模式;

步骤二,将运行模式按时间序列进行组织;

步骤三,在系统时间与组织的时间相匹配时,监控后台对构建的运行模式分析判断后分别对各个被控对象发出控制指令;

步骤四,监控后台获得控制指令执行结果,判断执行状态,无异常则返回执行步骤三,直至所有序列执行完毕。

上述步骤一中,设备或系统的运行模式包括设备或系统的启动、停止,也包括其打开、关闭及中间位置。

上述步骤一中,运行模式中仅状态变化的设备需配置,忽略上一时间与当前时间相同运行状态的设备,其被控对象是系统中的部分设备或子系统。

上述步骤二中,时间序列按年、月、日、时、分、秒升序组织,且年、月、日、时、分能够依次缺省配置,如果缺省则表示时间序列按缺省以下的时间循环执行。

上述运行模式中被控对象配置执行超时限制,当指令发出后而在配置的时间内执行结果未正确返回报超时故障,故障信息记录备查。

上述超时故障执行时,根据用户预设的模式选择中止时间序列,或继续执行下一个时间序列。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可以在控制系统投运后可以自由修改系统中设备的运行方式,不必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另外一方面该运行方式修改不对正在运行的系统造成负面影响,而且支持随时和多次修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应用示意图;

图2是监控后台运行模式和时序控制实现流程图;

图3是监控后台运行模式和时序控制执行流程图;

图4是监控后台运行模式和时序控制在线更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运行模式和时序的系统控制方法,在控制系统中,采用如下步骤实现对被控设备或系统的控制:

步骤一,在监控后台构建被控设备或系统的运行模式;

其中,设备或系统的运行模式包括设备或系统的启动、停止,也包括其打开、关闭及中间位置。运行模式中仅状态变化的设备需配置,忽略上一时间与当前时间相同运行状态的设备,其被控对象可以是系统中的部分设备或子系统。

步骤二,将运行模式按时间序列进行组织;

其中,时间序列按年、月、日、时、分、秒升序组织,且年、月、日、时、分可以依次缺省配置,如果缺省则表示时间序列按缺省以下的时间循环执行,例如月缺省,则每月相同日、时、分、秒均会执行。

步骤三,在系统时间与组织的时间相匹配时,监控后台对构建的运行模式分析判断后分别对各个被控对象发出控制指令;

步骤四,监控后台获得控制指令执行结果,判断执行状态,无异常则返回执行步骤三,直至所有序列执行完毕。

本发明在工作时,运行模式中被控对象配置执行超时限制,当指令发出后而在配置的时间内执行结果未正确返回报超时故障,故障信息记录备查,且执行报故障时,根据用户预设的模式选择中止时间序列,还是继续执行下一个时间序列。且在运行过程中可对系统运行模式和时间序列进行修改,修改时不影响现有系统运行。

图1所示是本发明的一种典型应用,本方法应用于图中所示的监控系统,其中按时序的运行模式配置在监控后台,由监控后台对配置进行解析后下发各个控制指令到对应的控制器,控制器执行后将执行状态反馈回监控后台,从而完成完整功能。

本发明通过分析系统的运行模式,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基于运行模式和时序的系统控制。为使上述内容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基于运行模式和时序的控制实现过程如图2所示,步骤201对系统内的运行模式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同时将设备运行状态转换点记录下来;步骤202在步骤201的基础上将各个状态转换点按时间顺序串联起来;将按时间序列组织的运行模式在监控后台进行配置,见步骤203,该过程不配置状态不变化的设备,需配置当前模式超时时间、各设备指令信号、状态返回信号以及故障处理模式,故障处理模式包括继续执行及中止两个选项,默认为中止,当配置完成后,校验配置是否有效,包括时间是否准确,被控设备是否在系统监控列表,控制指令和状态是否有效等;最后,通过步骤204将校验过的序列投入运行。

监控后台运行模式和时序控制执行流程如图3所示,首先通过步骤301读取已配置的运行模式序列中当前模式条目信息,包括时间以及该条目中状态转换的设备信息,设备信息包括设备的控制指令、状态信号量以及本条目执行的超时时间,同时也获得当前系统运行的时间,为保证执行可靠,需对控制系统进行对时;在步骤302判断系统当前时间与条目配置的时间是否相等,如果条目时间有缺省,则忽略缺省时间的判断;根据步骤302的判断结果,如果时间不匹配则经过小延时后转入步骤301继续判断直至时间满足要求;当302步骤时间判断条件满足以后,步骤303根据当前条目中所有已配置的设备状态发出对应的控制指令,控制指令包括设备或子系统的启动命令、停止命令、模拟量调节指令;在步骤304中对已执行完成的步骤303的执行结果进行判断,进入步骤304时启动计时,当在计时时间内所有发出的控制指令的执行反馈表面执行全部正确,则结束当前计时,转入步骤305;步骤305首先记录当前条目的执行结果信息,并将当前条目下移一个,然后返回步骤301继续执行,该步骤中如果本条目为整个时间序列的最后一条,则下移一个条目时返回第一个条目;步骤304判断时,如果等待状态返回时间超过配置时间仍有任一设备未正确返回,则进入步骤306进行故障模式判断,并报警;故障模式为预先配置模式,需由用户在监控后台运行模式和时序控制实现时配置,步骤306直接根据先前配置结果执行,如配置继续执行,则转入步骤305执行,如配置中止模式,则转入步骤307执行;步骤307为执行异常处理,该步骤首先记录当前步骤的执行信息,然后自动退出功能运行,并告警,功能运行需用户排查故障后重新投入。

在功能投运过程中需要修改的场合,其实现过程如图4所示,步骤401进入具备维护功能的监控后台,并打开配置软件和当前工程;步骤402按步骤201、202和203正常操作流程对新时间及运行模式完成修改并校验有效;步骤403将修改后的配置投入在线更新,此时如果检测到本功能未投入,则直接投入运行,如果监测到已有时间序列在执行,则在步骤305之后,临时挂起当前执行序列,并将新配置更新,此次需根据当前系统时间找到新配置中的与当前系统时间最接近的将要执行的条目,更新后的当前条目改为本条目进行执行;最后步骤404对执行结果进行记录,并退出更新,至此在线更新功能完成。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