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偏差分离的状态反馈线性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59390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基于偏差分离的状态反馈线性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控制领域中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偏差分离的状态反馈线性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程实际中,不确定性与非线性普遍存在于被控系统中。为了解决不确定性与非线性对被控系统造成的影响,常用的控制方法主要有两大类:第一大类方法即鲁棒控制方法,采用不确定性界的信息来参与控制器设计。然而,由于不确定性界的信息在工程实际中很难准确获取,系统设计往往采用“最坏情况”进行界的估计,这导致鲁棒控制方法的保守性。另一大类方法是各种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对不确定性的逼近或估计来及时修正控制器的参数,使得控制系统稳定和保持期望的控制性能。这类方法常常假定不确定性有界,所得到的控制结构与算法也相当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通过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偏差分离的状态反馈线性控制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补偿不确定性与非线性对被控系统造成的影响,而且设计出的控制结构与算法简单,操作方便。

基于偏差分离的状态反馈线性控制方法,其主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考虑不确定非线性系统:

其中,x(t)∈Rn,u(t)∈Rm(m≤n)与w(t)∈Rp分别为该系统的状态变量、控制输入以及外部扰动;假定x=0是系统(1)的平衡点,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系统(1)在x=0附近可分成两部分: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主体部分与模型偏差部分,即系统(1)重写为

其中,A∈Rn×n,B∈Rn×m为已知的常值矩阵,D(x,u,w)∈Rn为模型偏差,该模型偏差包括系统的非线性与不确定性;不失一般性,假定{A,B}能控;

其次,提出线性控制结构:

u(t)=u0(t)+ue(t) (3)

式中,u0(t)=Kx,其中K的选取使得矩阵Ak(=A+BK)的全部特征值均具有负实部;其中Δ>0,矩阵η12∈Rn×m的选取使得||Bue+D(x,u,w)||尽量小;

再次,设计控制器,对于若存在L1,L2∈(0,β),且β2>eL1(L1+L2),并满足下列条件:

i)||D1(x1,u,w,t)-D1(x2,u,w,t)||≤L1||x1-x2||

ii)||D2(x1,u,w,t)-D2(x2,u,w,t)||≤L2||x1-x2||,

则控制器(3)使得系统(2)在平衡点x=0上的指数渐近稳定,其中,Δ∈[0,-L1β-2-1ln[β2/L1(L1+L2)]),β=max{-Re(λi),i=1,2,…,n},λi为Ak的特征值。

本发明通过构造观测器在线获取被控对象模型偏差的信息,进而设计简单的线性控制结构补偿不确定性与非线性带来的影响。相比于传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不仅给出一种控制系统设计方法,能够设计出简单的控制结构与算法,还可以减少甚至抵消不确定性与非线性的影响,满足快速性、可实现性和高可靠性方面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工程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偏差分离的状态反馈线性控制原理图;

图2为系统状态变量x的仿真结果图;

图3为系统状态变量φ1的仿真结果图;

图4为系统状态变量φ2的仿真结果图;

图5为系统状态变量φ3的仿真结果图;

图6为线性控制量u的仿真结果图;

图7为变结构控制量u的仿真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参照图1,本发明基于偏差分离的状态反馈线性控制方法,其主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考虑不确定非线性系统:

其中,x(t)∈Rn,u(t)∈Rm(m≤n)与w(t)∈Rp分别为该系统的状态变量、控制输入以及外部扰动;假定x=0是系统(1)的平衡点,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系统(1)在x=0附近可分成两部分: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主体部分与模型偏差部分,即系统(1)重写为

其中,A∈Rn×n,B∈Rn×m为已知的常值矩阵,D(x,u,w)∈Rn为模型偏差,该模型偏差包括系统的非线性与不确定性;不失一般性,假定{A,B}能控;

其次,提出线性控制结构:

u(t)=u0(t)+ue(t) (3)

式中,u0(t)=Kx,其中K的选取使得矩阵Ak(=A+BK)的全部特征值均具有负实部;其中Δ>0,矩阵η12∈Rn×m的选取使得||Bue+D(x,u,w)||尽量小;

再次,设计控制器,对于若存在L1,L2∈(0,β),且β2>eL1(L1+L2),并满足下列条件:

i)||D1(x1,u,w,t)-D1(x2,u,w,t)||≤L1||x1-x2||

ii)||D2(x1,u,w,t)-D2(x2,u,w,t)||≤L2||x1-x2||,

则控制器(3)使得系统(2)在平衡点x=0上的指数渐近稳定,其中Δ∈[0,-L1β-2-1ln[β2/L1(L1+L2)]),β=max{-Re(λi),i=1,2,…,n},λi为Ak的特征值。

参照图1~7,三级倒立摆系统的稳定控制问题:三级倒立摆系统的状态变量为

式中,x是台车的位移,φ123分别是一摆、二摆和三摆的角度;系统参数如表A:

表A

在X=0附近对倒立摆的非线性模型线性化,可得线性模型如下:

其中Ai为系统常量如表1:

表1

取倒立摆的线性模型作为标称系统,且系统完全能控,设其期望的闭环极点为:

p=[-3+1.8j,-3-1.8j,-5+0.5j,-5-0.5j,-6,-4,-7,-8];

状态反馈增益阵为:

K=[-0.6370,-74.4805,132.8565,-75.0797,-3.0985,-1.6322,6.0225,-7.8655];

控制器设计采用线性结构(如式(3))进行仿真分析,其中初始状态设置为x(0)=0.1m,φ1(0)=0rad,φ2(0)=0.05rad,φ3(0)=-0.02rad,其他状态的初始值均为零,初始角度变化的稳定范围见表2。选取系统的ITAE性能指标,

J=∫t(|x|+|φ1|+|φ2|+|φ3|)dt;

来评价系统的动态性能,并与变结构控制进行对比。仿真结果如图2~7。

表2为初始角度变化的稳定范围。

表2

仿真研究表明,线性控制中系统状态的变化幅度较小,过渡过程时间较短,系统状态能够快速到达稳态值;相比之下,变结构控制中系统状态振荡幅度较大,调节时间较长,各状态量的振荡幅度是线性控制的0.5-4倍,调节时间是线性控制的2-3倍。

因此,线性控制系统可以显著减小系统状态的变化幅度,缩短过渡过程时间,提高系统响应的快速性,系统的动态性能明显改善,具有较强的鲁棒稳定性。此外,由于线性控制采用线性控制策略,在工程中可以方便地实现,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构造观测器在线获取被控对象模型偏差的信息,进而设计简单的线性控制结构补偿不确定性与非线性带来的影响。相比于传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不仅给出一种控制系统设计方法,能够设计出简单的控制结构与算法,还可以减少甚至抵消不确定性与非线性的影响,满足快速性、可实现性和高可靠性方面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工程意义。

以上已将本发明做一详细说明,但显而易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和改进,而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