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络中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15636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络中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中控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中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中控主要是用于整合控制不同厂家的第三设备。在不同的应用场合里面,同一个空间会集中不同厂家各式各样的产品,由此变会产生各种独立的控制方法,这样不但会增加操作人员的使用复杂度,而且会容易产生误操作。中控的出现便是解决了这一问题,中控整合了不同通讯接口,把不同厂家的设备整合起来,方便控制。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中控大都是通过自有的有线或无线的显示屏来控制,也即是说当客户选用不同厂家的中控时,就需要更换对应厂家的显示屏,这样不但造成整套设备价格高,而且客户的选择性不高。再者,若实用特定的显示屏时,客户在使用时,就必须学习对应的显示屏的操作,通常情况下只有专业的工程人员才能使用,一般用户很难操作,这样对客户的使用造成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网络中控系统,其实现了各种不同接口的设备之间的通信。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中控系统,包括中控主机、显示屏和键盘,所述中控主机的外表面上还设有VGA接口、PS/2接口以及USB接口;所述中控主机通过VGA接口与显示屏连接,所述中控主机通过USB接口或PS/2接口与键盘连接;

所述中控主机包括主控制器、存储器、CAN转换模块、RS232转换模块、RS485转换模块、红外转换模块和I/O转换模块;所述存储器、CAN转换模块、RS232转换模块、RS485转换模块、红外转换模块、I/O转换模块分别与主控制器连接;CAN转换模块包括CAN接口、RS232转换模块包括RS232串口、RS485转换模块包括RS485接口、I/O转换模块包括I/O接口,所述CAN接口、RS232串口、RS485接口、I/O接口分别在中控主机的外表面上设有对应的插口。

优选地,所述中控主机内设有网络交换机、无线路由器、网络模块、电源模块;所述无线路由器、网络模块分别与网络交换机连接,所述网络交换机、电源模块分别与主控制器连接,所述网络交换机通过中控主机外表面的网络插口与外网连接;所述中控主机的外表面上还设有电源插口,所述电源模块与电源插口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CAN转换模块还包括CAN数据隔离电路和CAN数据收发器,所述CAN接口依次通过CAN数据隔离电路、CAN数据收发器与主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RS232转换模块还包括RS232-TTL电平转换器,其中RS232串口通过RS232-TTL电平转换器与主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RS485转换模块还包括RS485数据收发器和RS485数据隔离电路,RS485接口依次通过RS485数据收发器、RS485数据隔离电路与主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红外转换模块包括红外数据收发器和红外数据隔离电路,红外数据收发器通过红外隔离电路与主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I/O转换模块还包括I/O数据处理器和I/O数据隔离电路,I/O接口依次通过I/O数据处理器和I/O数据隔离电路与主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CAN接口、RS232串口、RS485接口、I/O接口均设有一编号并存储于存储器中。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网络中控系统,其实现了各种不同接口的设备之间的通信。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中控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前所述的网络中控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得到第一设备的接口编号以及第二设备的接口编号;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接口编号以及第二设备的接口编号得到第一设备对应的第一接口以及第二设备对应的第二接口,并将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二信号,最终将第二信号发送给第二设备。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可应用于智能家居中对于智能家电的控制、也可以应用于教育中控中等。本发明能够实现各种不同接口的设备之间信号的转换,从而完成设备之间的通信;本发明具有设计简单、使用方便、用户体验性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中控主机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网络中控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中控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中控系统,包括中控主机、键盘和显示屏,所述中控主机的外表面上设有VGA接口5、PS/2接口7和USB接口6,显示屏通过VGA接口5与中控主机连接,所述键盘通过PS/2接口7或USB接口6与中控主机连接。也即是中控主机可通过显示屏显示,通过键盘输入。该中控具有VGA通用接口,只要显示屏能够支持VGA接口均可以将该显示屏与中控主机连接,即使显示屏不支持VGA接口,也可以通过转换接口来将其他接口转换为VGA接口,与该中控连接。比如HDMI接口,可通过HDMI转VGA芯片来实现接口之间的转换。

所述中控主机包括存储器、主控制器、CAN转换模块、RS232转换模块、RS485转换模块、红外转换模块以及I/O转换模块。所述存储器、CAN转换模块、RS232转换模块、RS485转换模块、红外转换模块、I/O转换模块分别与主控制器连接。

所述CAN转换模块包括CAN数据隔离电路、CAN数据收发器和CAN接口3,所述CAN接口3依次通过CAN数据隔离电路、CAN数据收发器与主控制器连接。所述RS232转换模块包括RS232串口1和RS232-TTL电平转换器,其中RS232串口1通过RS232-TTL电平转换器与主控制器连接。所述RS485转换模块包括RS485接口2、RS485数据收发器和RS485数据隔离电路,RS485接口2依次通过RS485数据收发器和RS485数据隔离电路与主控制器连接。红外转换模块包括红外数据收发器和红外数据隔离电路,红外数据收发器通过红外隔离电路与主控制器连接。I/O转换模块包括I/O接口4、I/O数据处理器和I/O数据隔离电路,其中I/O接口4依次通过I/O数据处理器和I/O数据隔离电路与主控制器连接。

所述RS232转换模块用于连接具有RS232串口1的外部设备,所述RS485转换模块用于连接具有RS485接口2的外部设备,所述CAN转换模块用于连接具有CAN接口3的外部设备,所述红外转换模块用于连接具有红外收发功能的外部设备,所述I/O转换模块用于连接输入/输出设备。在中控主机的外表面上,RS232串口1、I/O接口4、CAN接口3、RS485接口2均设有对应的插孔,用于接入外部设备。比如RS232串口插孔11、RSD485接口插孔22、CAN接口插孔33、I/O接口插孔44。

另外,针对每个接口,系统中都设置一接口编号。控制设备通过对应的接口与该网络中控系统连接,受控设备也通过对应的接口与该网络中控系统连接。当控制设备需要对受控设备进行控制时,控制设备首先通过对应的接口向该网络中控系统发送指令,则该指令内都存储有控制设备对应的接口编号以及受控设备所对应的接口编号,这样主控制器就能够得知该指令从哪一个接口发送而来,从哪一个接口从发送出去。对于一个网络中控系统来说,系统根据接口的不同预设接口编号并存储于存储器中。当然,也可以设置对应的界面反馈给用户,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接口设置接口编号。

也即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中控系统的控制方法,其应用于网络中控系统,其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得到第一设备的接口编号以及第二设备的接口编号;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接口编号以及第二设备的接口编号得到第一设备对应的第一接口以及第二设备对应的第二接口,并将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二信号,最终将第二信号发送给第二设备。

优选地,第一设备是控制设备,第二设备是受控设备。其中第一设备通过对应的接口与该网络中控系统连接,第二设备也通过对应的接口与该网络中控系统连接。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下具体的实例来说明:设备A通过I/O接口与该网络中控系统连接;设备B通过CAN接口连接到该网络中控系统。当需要实现设备A与设备B之间的通信时,首先设备A向该网络中控系统发送第一信号-I/O控制信号,I/O转换模块将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发送至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根据该I/O转换模块发送来的第一信号得知该设备A的接口编号和设备B的接口编号,从而将该第一信号发送到CAN转换模块,并将第一信号转换为设备B能够识别的第二信号-CAN控制信号,并转发给设备B,从而完成不同接口类型的设备A与设备B之间的通信。比如,通过遥控器来控制投影仪的开关、投影幕的上升或下降。

所述中控主机还包括网络交换机、无线路由器、网络模块以及电源模块。其中无线路由器、网络模块分别与网络交换机连接,所述网络交换机、电源模块分别主控制器连接,所述网络交换机通过中控主机外表面上的网络插孔8与外网连接。所述中控主机的外表面上设有电源插口,所述电源模块与电源插孔9电性连接,用于接入电源。主控制器可通过网络交换机接入网络,还可通过无线路由器向周边发射无线网络,供人们接入网络,同时,用户还可通过手机等移动端与该中控系统进行连接。

另外,本发明中给出的中控主机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只是给出示意图,但是对于每个插口的设置位置并不一定如图3中所示,可根据绕线、方便用户等因素来综合考虑后进行设置。

本发明可应用于智能家居中对于智能家电的控制、也可以应用于教育中控中等。本发明能够实现各种不同接口的设备之间信号的转换,从而完成设备之间的通信;具有设计简单、使用方便、用户体验性好等特点。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