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料炒制智能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8265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调味料炒制智能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调味料炒制智能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川菜作为我国四大菜系之一,其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麻辣鲜香并重,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享誉中外。在当前餐饮市场及家庭饮食市场中,川菜已成为人们饮食消费的亮点,然而川菜一直都是以手工技艺为主的作坊式制作,这种加工模式很难适应现代社会高效率、快节奏的要求。

而且,川式复合调味料品质风味的好坏,很大程度上由其炒制过程决定,要想炒出理想的产品,对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都有严格的要求,必须控制好下料温度和炒制时间。现代工业化生产的复合调味料,为了保证产品的品质和风味,对炒制过程进行监控是一项重要日程。目前,川式复合调味料炒制过程中温度、时间等关键参数的监控主要是靠人工采集或人工记录来完成的。人工采集主要是靠手持温度仪对需要测定点位的温度进行测定,并加以人工计时来记录炒制过程的温度、时间参数;人工记录是在炒锅配置有温度采集装置的基础上,进行人工记录,现有技术的两种方式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同时很难实现连续实时的记录,还存在人工记录误差,不能保证温度数据采集记录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真实性,采集时刻与采集到的温度也不能形成有效的对应,不利于对温度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而且,因为这两种方式很难实现炒制过程的全程实时监控记录,员工存在侥幸心理,为节省时间,可能不按生产工艺执行,对于违反工艺操作人员的处置缺乏有力证据。另外,这两种方式只能使用纸质记录、不利于数据的保存与传输。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味料炒制智能监控系统,通过该系统对炒制过程中的温度、时间数据进行采集记录,以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味料炒制智能监控系统,包括智能炸炒锅、PLC控制器、控制面板、温度采集装置、时间单元、温度时间记录仪和数据存储装置,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智能炸炒锅、温度时间记录仪和控制面板连接,所述温度采集装置的输出端、时间单元、控制面板和数据存储装置均与温度时间记录仪连接,所述温度采集装置的输入端与智能炸炒锅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PLC控制器包括炒制数据存储模块、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分析模块、调整模块,所述炒制数据存储模块存储有炒制过程中各个阶段对应的时间数据和温度数据,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温度时间记录仪发送的时间数据和温度数据,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时间数据和温度数据与炒制数据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时间数据和温度数据进行对比,如果两者不一致,则通过调整模块调整智能炸炒锅的炒制温度和/或炒制时间。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数据存储装置被配置成:接收到温度时间记录仪发送的时间数据和温度数据后,生成一个以年月日为文档名的报表,所述报表中包含TIME和CHO两列数据,所述TIME为采集的时间,所述CHO为采集的温度。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温度采集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显示模块。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面板为触摸屏控制面板。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数据存储装置为U盘或移动硬盘。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连续完整地记录复合调味料全天炒制过程中的温度和对应的时刻,不需人工采集和记录,节约了大量人力成本,同时避免了人工采集中存在的误差,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另外由于是全天数据的连续完整采集记录,还对生产操作人员起到了震慑作用,从而规范操作,规避投机取巧的行为。

(2)本实用新型所采集的数据报表能形成温度、时间列表,并能转化成温度-时间曲线图,可直观得到每天炒制锅数,并能提取出关键数据如物料下锅前油温、各种物料的炒制时间、每锅物料的炒制总时长等,为事后的追溯、排查和监督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同时,可根据温度-时间曲线图间接计算出炒锅的升温速率,判断炒锅火力大小,为以后设备及产品的改良、改进提供参考。

(3)本实用新型通过数据存储装置对温度时间采集数据进行实时采集记录储存,保证数据不会丢失,便于进行历史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4)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度时间记录仪以及PLC控制器,实现了智能炒锅炒制温度和时间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的调味料炒制智能监控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得到的多次连续炒制过程温度-时间曲线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得到的单次炒制过程温度-时间曲线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得到的单次炒制过程各工序温度-时间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调味料炒制智能监控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智能炸炒锅、PLC控制器、控制面板、温度采集装置、时间单元、温度时间记录仪和数据存储装置。PLC控制器分别与智能炸炒锅、温度时间记录仪和控制面板连接。温度采集装置的输出端、时间单元、控制面板和数据存储装置均与温度时间记录仪连接,温度采集装置的输入端与智能炸炒锅连接。

本实施例中,智能炸炒锅为ZXC-500型智能炸炒锅,其由PLC控制器控制,具体的控制指令有控制面板发出,控制面板为触摸屏控制面板,通过该控制面板,用户可以发送操作指令,例如开启系统电源、关闭系统电源、设置温度时间记录仪的记录频率、启动智能炸炒锅、进行下油操作、进行排料操作,温度时间记录仪通过下油和排料操作判断数据采集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数据存储装置采用U盘。

本实施例中,温度采集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显示模块,温度采集装置采集到智能炸炒锅的炒制温度后,将温度数据发送至温度时间记录仪。温度时间记录仪安装在控制面板的后方,其电源与控制面板共用,即:打开控制面板开关时,温度时间记录仪就通电开始工作,按照预设的记录频率对时间单元输出的时间数据和温度采集装置输出的温度数据进行记录。

本实施例中,PLC控制器包括炒制数据存储模块、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分析模块、调整模块,炒制数据存储模块存储有炒制过程中各个阶段对应的时间数据和温度数据,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温度时间记录仪发送的时间数据和温度数据,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时间数据和温度数据与炒制数据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时间数据和温度数据进行对比,如果两者不一致,则通过调整模块调整智能炸炒锅的炒制温度和/或炒制时间。

本实施例中,数据存储装置被配置成:接收到温度时间记录仪发送的时间数据和温度数据后,生成一个以年月日为文档名的报表,报表中包含TIME和CHO两列数据,TIME为采集的时间,CHO为采集的温度。

从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连续完整地记录复合调味料全天炒制过程中的温度和对应的时刻,不需人工采集和记录,节约了大量人力成本,同时避免了人工采集中存在的误差,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另外由于是全天数据的连续完整采集记录,还对生产操作人员起到了震慑作用,从而规范操作,规避投机取巧的行为。而且,本实用新型所采集的数据报表能形成温度、时间列表,并能转化成温度-时间曲线图,可直观得到每天炒制锅数,并能提取出关键数据如物料下锅前油温、各种物料的炒制时间、每锅物料的炒制总时长等,为事后的追溯、排查和监督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同时,可根据温度-时间曲线图间接计算出炒锅的升温速率,判断炒锅火力大小,为以后设备及产品的改良、改进提供参考。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数据存储装置对温度时间采集数据进行实时采集记录储存,保证数据不会丢失,便于进行历史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最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温度时间记录仪以及PLC控制器,实现了智能炒锅炒制温度和时间的控制,

下面采用实施例一中的智能炒锅进行炒制,对数据存储装置保存的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的查看与分析

将U盘安装好后,设定温度时间记录仪的记录频率为每30s一次,然后开始进行炒料。炒料结束后,将U盘取下,连接在电脑上,通过路径:U盘—【trend】文件夹—【历史温度报表】文件夹,即可找到报表存储位置,文档名为20150720的文档即为我们需要查看的数据。打开名为20150720的文档,可以得到TIME和CHO两列数据,TIME表示采集时刻,CHO表示采集时刻对应的温度,选中两列数据,利用数据库功能将其转化成温度-时间曲线图进行分析,得出的曲线图分别如图2、图3、图4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炒制过程中的温度-时间曲线图呈现有规律的重复变化。其中,相邻两个波谷之间为一个记录周期,代表一次完整的炒制过程。波谷处代表物料排放,排放后又开始放油加热炼制油脂,温度开始上升,达到规定温度后,依次下料进行炒制,温度出现波动,炒制完成进行排料,如此进行循环操作,温度-时间曲线图呈现周期性变化。通过曲线变化的周期数可以得到每天的生产锅数。

图3为截取的单次炒制过程的温度-时间曲线,通过图3可以看出在A点之前,温度开始上升,由90℃左右逐渐上升到200℃附近,此过程为油脂在炒锅中加热过程。A点为最高波峰,温度为194℃,代表油脂炼制的最高温度,之后温度迅速降低,表示在该处开始下物料,A点为下料时间节点及达到的温度,之后温度在100℃附近波动,此过程反映的是不同物料的下料及炒制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到B点后,温度直线下降,此时进行的是物料排放过程,在进行排料操作时,温度时间记录仪会瞬时停止记录数据,显示的结果为0℃。由A点到B点为物料的炒制过程(不包括炼制油脂过程),此过程持续时间在30min左右,与实际生产工艺要求相符合。因此,此曲线图可大致反映出生产过程中每锅物料炒制过程所用实际时间。

图4是将单次炒制过程温度-时间曲线的放大图,重点选取初次下料后的各工序温度变化情况,并结合炒制工艺要求进行分析。设定A点(图4未显示,参考图3)为最高波峰值,为初次下料(物料1)的时间节点,由此在曲线图上开始分析各下料工序的时间节点。在B点,曲线明显下降,可认定为开始下物料2。同理,C点开始下物料3,D点开始下物料4,E点开始下物料5,F点开始下物料6,G点开始下物料7,H点开始排放物料。AB段持续时间为6min,BC段持续时间为5min,CD段持续时间为9min,DE段持续时间为6min,EF段持续时间为2min,FG段持续时间为2min,GH段持续时间为2min。各段的时间间隔与实际炒制工艺要求基本吻合,且温度的变化趋势与物料特性相符,可认定此温度-时间曲线能精确反映炒制过程各物料的炒制时间及下料温度情况。

综上,我们可以通过炒制过程的温度-时间曲线图中曲线变化的周期个数,得到当天生产锅数;通过波峰对应的温度值,得知物料的下料温度,尤其是最高波峰对应的初次下料温度;通过最高峰值到向右紧邻的最低峰值之间的时间间距,计算出每锅物料炒制时间;通过波峰的时间间距,计算每种物料的炒制时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