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微电能发热的温度控制调节按键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9599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微电能发热的温度控制调节按键电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微电能发热的温度控制调节按键电路。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4908143U公告的“一种微电能发热及自带移动电源的保暖鞋”,CN204184423U公告的“一种微电能发热及自带移动电源的婴幼儿车座垫”,CN204259878U公告的“一种微电能发热及自带移动电源的护肩”, CN204259877U公告的“一种微电能发热及自带移动电源的护腰”,CN204337116U公告的“一种微电能发热及自带移动电源的护颈”等,均揭露了微电能发热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发展。但是,大多数的微电能发热均为一档开关式,即,没有可调节的功能,不可分段控制,只有开启和关闭两个工作状态。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需求。

请参见图1,有业者设计出一种用于微电能发热的温度控制调节按键电路。包含有,单片机、第一LED、第二LED、第三LED、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一开关、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MOS管、电源提供端、接地端及发热器件。其中,单片机的型号为MC81F4104,单片机具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及第八引脚。电源提供端分别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及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分别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及第八引脚,第一LED的负极接第三引脚,第二LED的负极接第四引脚,第三LED的负极接第五引脚,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接第一LED的正极、第二LED的正极及第三LED的正极,第七引脚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第二引脚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第一MOS管的第一端,第一MOS管的第二端接发热器件,第一MOS管的第三端、第一开关的第二端、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及第一引脚均接接地端。

请参见图2,另一种用于微电能发热的温度控制调节按键电路。包含有,单片机、第一电容、第一开关、第二电阻、第一MOS管、电源提供端、接地端、第一电阻、第一灯珠、第二灯珠、第三灯珠、第四灯珠及发热器件,单片机的型号为MC97F1104S,单片机具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及第八引脚,其中,第一引脚为电源端,第二引脚为控制端,第七引脚为信号端,第八引脚为接地端;电源提供端分别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及第一引脚,第二引脚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第一MOS管的第一端,第一MOS管的第二端接发热器件,第七引脚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第八引脚、第一开关的第二端、第一MOS管的第三端均接接地端。

当第一次按下第一开关,单片机会向发热器件提供一个占空比为50%的电压。当第二次按下第一开关, 单片机会向发热器件提供一个占空比为75%的电压。如果第三次按下第一开关,单片机会向加热系统提供一个占空比为100%的电压。通过第一开关的按键次数,以此来控制发热器件的发电热能。

上述按键电路虽然能够有效地解决加热分段控制的问题,但是单片机外围电路过于简单,且电源输入的电压数值偏低,只有+5V,产品适用面较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压输入仅+5V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微电能发热的温度控制调节按键电路。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微电能发热的温度控制调节按键电路,包含有,单片机、保险丝、二极管、三端集成稳压器、第一电容、第一开关、第二电阻、第一MOS管、电源提供端、接地端及发热器件,单片机的型号为MC97F1104S,单片机具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及第八引脚,其中,第一引脚为电源端,第二引脚为控制端,第七引脚为信号端,第八引脚为接地端;电源提供端接保险丝的第一端,保险丝的第二端分别接二极管的正极及发热器件的正极,二极管的负极接三端集成稳压器的第一端,三端集成稳压器的第二端分别接第一引脚及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二引脚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第一MOS管的第一端,第一MOS管的第二端接发热器件的负极,第七引脚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三端集成稳压器的第三端、第八引脚、第一开关的第二端、第一MOS管的第三端均接接地端。

作为一种用于微电能发热的温度控制调节按键电路的优选方案,还包含有,第一电阻、第一灯珠、第二灯珠、第三灯珠及第四灯珠,三端集成稳压器的第二端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接第一灯珠的第一端、第二灯珠的第一端、第三灯珠的第一端及第四灯珠的第一端,第三引脚分别接第一灯珠的第二端、第二灯珠的第二端、第三灯珠的第二端及第四灯珠的第二端,第四引脚分别接第一灯珠的第三端、第二灯珠的第三端、第三灯珠的第三端及第四灯珠的第三端,第五引脚分别接第一灯珠的第四端、第二灯珠的第四端、第三灯珠的第四端及第四灯珠的第四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至少在于:电路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可实现加热分段控制,并且输入电压可达+12V。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3,图中示出的是一种用于微电能发热的温度控制调节按键电路。包含有,单片机、保险丝F1、二极管D1、三端集成稳压器T0、第一电容C1、第一开关K1、第二电阻R2、第一MOS管T1、电源提供端Input、接地端GND及发热器件(图中未示)。单片机的型号为MC97F1104S。单片机具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及第八引脚。其中,第一引脚为电源端,第二引脚为控制端,第七引脚为信号端,第八引脚为接地端。电源提供端接保险丝的第一端,保险丝的第二端分别接二极管的正极及发热器件的正极,二极管的负极接三端集成稳压器的第一端,三端集成稳压器的第二端分别接第一引脚及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二引脚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第一MOS管的第一端,第一MOS管的第二端接发热器件的负极,第七引脚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三端集成稳压器的第三端、第八引脚、第一开关的第二端、第一MOS管的第三端均接接地端。

还包含有,第一电阻R1、第一灯珠L1、第二灯珠L2、第三灯珠L3及第四灯珠L4,三端集成稳压器的第二端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接第一灯珠的第一端、第二灯珠的第一端、第三灯珠的第一端及第四灯珠的第一端,第三引脚分别接第一灯珠的第二端、第二灯珠的第二端、第三灯珠的第二端及第四灯珠的第二端,第四引脚分别接第一灯珠的第三端、第二灯珠的第三端、第三灯珠的第三端及第四灯珠的第三端,第五引脚分别接第一灯珠的第四端、第二灯珠的第四端、第三灯珠的第四端及第四灯珠的第四端。

工作原理:针对现有技术中输入电压只能+5V的问题,增加保险丝F1(防止过大电流烧坏电路)、二极管D1(防止电压反向)、三端集成稳压器T0。利用三端集成稳压器T0的特性,可以将电源提供端的输入电压从+5V可提高到+12V,大大拓宽应用范围。

集成稳压器又叫集成稳压电路,将不稳定的直流电压转换成稳定的直流电压的集成电路, 用分立元件组成的稳压电源,固有输出功率大,适应性较广的优点,但因体积大焊点多可靠性差而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近年来,集成稳压电源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小功率的稳压电源以三端式串联型稳压器应用最为普遍。

需要说明的是,单片机内的程序是现有技术,并不是本实施例需要保护的。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同于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方案。当第一次按下第一开关,单片机会向发热器件提供一个占空比为50%的电压。当第二次按下第一开关, 单片机会向发热器件提供一个占空比为75%的电压。如果第三次按下第一开关,单片机会向加热系统提供一个占空比为100%的电压。通过第一开关的按键次数,以此来控制发热器件的发电热能。

以上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