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水量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7239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水量控制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水量控制器。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的进水过程中,进入的水量、水质一般是变化的,现在行业内绝大部分用户对此无法预测,无法及时跟进进水的变化,只好一般采用定流量控制,无法根据污水前端进水的水量、水质变化实现对工艺的控制(如曝气量、加药量、污泥回流量等)变化,无法精确控制处理过程和处理后的排水的成份含量,造成污水处理水质变化波动较大,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变水量控制器,以稳定污水处理过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水量控制器,包括电源接口、核心CPU、数字量传感器信号接口模块、模拟量传感器信号接口模块、核心寄存器、内部存贮器、外部存贮器、负载控制电流信号输出接口、负载控制电压信号输出接口、外部触摸屏、输出设备接口、软件升级及联网通信接口:

电源接口一端接220V电,另一端接核心CPU,数字量传感器信号接口模块和模拟量传感器信号接口模块均输出至核心CPU,核心CPU与核心寄存器和内部存贮器连接,核心寄存器和内部存贮器分别与外部存贮器连接,外部存贮器输出至外部触摸屏、输出设备接口、软件升级及联网通信接口,核心CPU输出至负载控制电流信号输出接口和负载控制电压信号输出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核心CPU与电源接口之间设有继电保护模块,该继电保护模块为光电隔离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接口连接有散热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核心寄存器为可读写RAM32M。

进一步的,所述内部存贮器为可读ROM256M。

进一步的,所述外部存贮器为可读ROM1G。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接口为双路24V。

进一步的,所述数字量传感器信号接口模块包括双路0-20mA、双路0-10V、双路0-5V三类。

进一步的,所述模拟量传感器信号接口模块为双路4-20mA。

进一步的,所述负载控制电流信号输出接口包括4-20mA和0-20mA两类,负载控制电压信号输出接口包括0-10V和0-5V两类。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变水量控制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采集的多个水流量、水质参数信号来控制加药泵、补液泵以及污泥回流泵等的控制流量,可以稳定污水处理过程,保证污水处理后的被控水质参量(如COD、氨氮、大肠杆菌等)符合国家标准,稳定排放水质,从提高污水处理生产过程当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是系统初次运行调试流程图,

图3是系统正常运行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变水量控制器,以便于稳定污水处理过程。

请参见图1。

一种变水量控制器,包括电源接口、核心CPU、数字量传感器信号接口模块、模拟量传感器信号接口模块、核心寄存器、内部存贮器、外部存贮器、负载控制电流信号输出接口、负载控制电压信号输出接口、外部触摸屏、输出设备接口、软件升级及联网通信接口:

电源接口一端接220V电,另一端接核心CPU,数字量传感器信号接口模块和模拟量传感器信号接口模块均输出至核心CPU,核心CPU与核心寄存器和内部存贮器连接,核心寄存器和内部存贮器分别与外部存贮器连接,外部存贮器输出至外部触摸屏、输出设备接口、软件升级及联网通信接口,核心CPU输出至负载控制电流信号输出接口和负载控制电压信号输出接口。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核心CPU与电源接口之间设有继电保护模块,该继电保护模块为光电隔离电路。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电源接口连接有散热风扇。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核心寄存器为可读写RAM32M。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内部存贮器为可读ROM256M。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外部存贮器为可读ROM1G。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电源接口为双路24V。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数字量传感器信号接口模块包括双路0-20mA、双路0-10V、双路0-5V三类。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模拟量传感器信号接口模块为双路4-20mA。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负载控制电流信号输出接口包括4-20mA和0-20mA两类,负载控制电压信号输出接口包括0-10V和0-5V两类。

本实用新型在外部硬件方面可设有触摸屏和操作按钮,触摸屏用来显示流量信息及输入控制参数,操作按钮用来开关设备,并且按钮自身的指示灯用来显示设备的相应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输入信号一共有4路输入,可以是0-20mA、4-20mA电流输入,也可以是0-10V、0-5V电压输入。

见图2,本系统初次运行调试流程如下:

人工开机后,选择手动模式,系统自检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则停机检查,如系统正常则进行系统参数和用户设置调整。系统参数调整包校正传感器输入信号、校正变频器输出信号,调整用户设置包括设定或校正自动模式启动频率,之后进行设置运行参数及控制参数区间,设定被保存后切换至自动模式,进行试运行,观察系统是否达到控制要求,如未达到要求则重新调整参数,如达到要求则保存设置,完成系统初次运行调试。

见图3,本实用新型系统运行时,通电开机,系统首先自检是否正常,自检无误后输入控制参量要求1,观察参量控制结果,如结果不符合设定,则重新调整参数,如结果符合设定,则输入控制参量要求2,再次观察参量控制结果,直至符合设定,即系统正常运行。

相比背景技术中介绍的内容,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采集的多个水流量、水质参数信号来控制加药泵、补液泵以及污泥回流泵等的控制流量,可以稳定污水处理过程,保证污水处理后的被控水质参量(如COD、氨氮、大肠杆菌等)符合国家标准,稳定排放水质,从提高污水处理生产过程当中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对其限制;应当指出,尽管参照上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和替换,并不使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