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体感凉爽纤维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7238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尤其涉及一种体感凉爽纤维面料,属于纺织面料领域。



背景技术:

纺织品作为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当夏季高温来临,传统棉麻等材质制成的衣服虽然透气性好,但是体感仍然较热,长久穿着容易流汗,而且面料非常容易粘在身体上,体感较差,无法满足人们多方位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体感凉爽纤维面料。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降温体感凉爽纤维面料:包括内层,所述内层包括经纱和纬纱,所述内层外面依次设有导汗层、外层,所述外层包括经纱和纬纱,所述内层和导汗层、外层之间通过缝合固定。所述内层背面设置有衬里织物层,所述衬里织物层,为一种降温织物,其包含多条凉感纱、多条非凉感纱以及凉感纱及非凉感纱交织形成的多个交织点,其中每一凉感纱包含多条亲水性聚酯纤维;所述交织点包含至少一凉感浮点及至少一非凉感浮点,其中,所述凉感浮点为凉感纱与非凉感纱交织所形成的交织点且在该凉感浮点中凉感纱位于穿戴侧,或所述凉感浮点为凉感纱与凉感纱的交织所形成的交织点。此外,凉感浮点占降温织物的穿戴侧的交织点20至80百分比。

优选的,所述内层的经纱采用棉纤维、大豆蛋白纤维混合纺织。

优选的,所述的棉纤维、大豆蛋白纤维质量比为3:7。

优选的,所述内层的纬纱采用石墨碳纤维、棉纤维混合纺织。

优选的,所述的石墨碳纤维、棉纤维质量比为9:1。

优选的,所述导汗层由预氧化碳纤维、棉纤维混合纺织。

优选的,所述的预氧化碳纤维、棉纤维质量比为3:7。

优选的,所述外层的经纱采用雪纺纤维、亚麻纤维混合纺织。

优选的,所述的雪纺纤维、亚麻纤维质量比为1:1。

优选的,所述外层的纬纱采用雪纺纤维、黄麻纤维混合纺织。

优选的,所述的雪纺纤维、黄麻纤维质量比为3:2。

优选的,所述的石墨碳纤维为大丝束碳纤维。

优选的,所述的雪纺纤维为100%桑蚕丝。

优选的,所述棉纤维为长绒棉,线密度为1.5dtex。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体感凉爽纤维面料,对温度调节性能较好,面料手感和质感均得到有效提高,产品穿着体感凉爽,产品的柔韧性好,耐洗涤以及耐候性均得到很大的改善。

本发明能降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体感凉爽纤维面料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

内层1

导汗层2

外层3。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涉及一种降温体感凉爽纤维面料,包括内层,所述内层包括经纱和纬纱,所述内层外面依次设有导汗层、外层,所述外层包括经纱和纬纱,所述内层和导汗层、外层之间通过缝合固定。

所述内层的经纱采用棉纤维、大豆蛋白纤维混合纺织。

所述的棉纤维、大豆蛋白纤维质量比为3:7。

所述内层的纬纱采用石墨碳纤维、棉纤维混合纺织。

所述的石墨碳纤维、棉纤维质量比为9:1。

所述导汗层由预氧化碳纤维、棉纤维混合纺织。

所述的预氧化碳纤维、棉纤维质量比为3:7。

所述外层的经纱采用雪纺纤维、亚麻纤维混合纺织。

所述的雪纺纤维、亚麻纤维质量比为1:1。

所述外层的纬纱采用雪纺纤维、黄麻纤维混合纺织。

所述的雪纺纤维、黄麻纤维质量比为3:2。

所述的石墨碳纤维为大丝束碳纤维。

所述的雪纺纤维为100%桑蚕丝。

所述棉纤维为长绒棉,线密度为1.5dtex。

所述内层背面设置有衬里织物层,所述衬里织物层,为一种降温织物,其包含多条凉感纱、多条非凉感纱以及凉感纱及非凉感纱交织形成的多个交织点,其中每一凉感纱包含多条亲水性聚酯纤维;所述交织点包含至少一凉感浮点及至少一非凉感浮点,其中,所述凉感浮点为凉感纱与非凉感纱交织所形成的交织点且在该凉感浮点中凉感纱位于穿戴侧,或所述凉感浮点为凉感纱与凉感纱的交织所形成的交织点。此外,凉感浮点占降温织物的穿戴侧的交织点20至80百分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