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器系统的串口冗余切换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31991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器系统的串口冗余切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由于串口通信接口简单,编写程序简便,可以用电脑显示相关调试信息,不需要借助其他外部硬件,从而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程序调试,所以单片机串口通讯技术被广泛应用。

但是在串口通讯时,通讯口会出现软件和硬件故障。如果只有一个串口进行数据通讯,出错串口故障后,系统通讯就会瘫痪。目前串口通信采用单口通信,没有涉及到单片机之间的串口冗余切换方法,更没有一个主站对多个从站的串口冗余切换方案,一旦出现故障,就不能进行通讯。且现有技术中的基于自主冗余服务器的串口冗余切换方法,也无法直接应用带单片机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制器系统的串口冗余切换方法及装置,具有串口冗余通讯成本低廉、设计制造简单、通讯稳定可靠、避免通讯死机和串口故障的优良特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控制器系统的串口冗余切换装置,其中,包括第一电流检测模块,第一串口模块、控制单元、第二电流检测模块、第二串口模块、四通道单刀单掷开关和外部串口模块;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一电流检测模块、第一电流检测模块以及四通道单刀单掷开关连接,所述四通道单刀单掷开关还和第一串口模块、第二串口模块以及外部串口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串口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流检测模块,所述第二串口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检测模块。

上述的一种控制器系统的串口冗余切换装置,其中,所述四通道单刀单掷开关一端连接所述外部串口模块,另一端接通所述第一串口模块或者第二串口模块。

上述的串口冗余切换装置进行串口冗余切换的方法,其中,包括:

S1、所述控制中心控制所述第一电流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第一串口模块的电流是否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若是,进入S2,若否,进入S5;

S2、若所述第一串口模块电流正常,所述控制中心控制所述第一电流检测模块向所述第一串口模块发出信息,判断发出的信息是否有回应;若有,进入S4,若没有,进入S3;

S3、若所述第一串口模块没有回应,则所述四通道单刀单掷开关切换到第二串口模块,切换后若有信息返回,则判断第一串口模块为损坏;若没有信息返回,则发出警报,需要维修人员检查与另一端通讯线路问题。

S4、若所述第一串口模块有回应,则判断第一串口模块正常,不用切换;

S5、若所述第一串口模块电流不正常,则直接判断所述第一串口模块损坏,所述四通道单刀单掷开关切换到第二串口模块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设计采用双串口设计方案,一个运行,一个冗余备份,从而实现串口冗余设计;串口冗余通讯成本低廉,设计制造简单,通讯稳定可靠,避免通讯死机和串口故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控制器系统的串口冗余切换装置的结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图1为一种控制器系统的串口冗余切换装置的结构框架图。

请参见图1,一种控制器系统的串口冗余切换装置,其中,包括第一电流检测模块,第一串口模块、控制单元、第二电流检测模块、第二串口模块、四通道单刀单掷开关和外部串口模块;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一电流检测模块、第一电流检测模块以及四通道单刀单掷开关连接,所述四通道单刀单掷开关还和第一串口模块、第二串口模块以及外部串口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串口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流检测模块,所述第二串口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检测模块。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器系统的串口冗余切换装置,其中,所述四通道单刀单掷开关一端连接所述外部串口模块,另一端接通所述第一串口模块或者第二串口模块。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器系统的串口冗余切换方法,其中,包括:

S1、所述控制中心控制所述第一电流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第一串口模块的电流是否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若是,进入S2,若否,进入S5;

S2、若所述第一串口模块电流正常,所述控制中心控制所述第一电流检测模块向所述第一串口模块发出信息,判断发出的信息是否有回应;若有,进入S4,若没有,进入S3;

S3、若所述第一串口模块没有回应,则所述四通道单刀单掷开关切换到第二串口模块,切换后若有信息返回,则判断第一串口模块为损坏;若没有信息返回,则发出警报,需要维修人员检查与另一端通讯线路问题。

S4、若所述第一串口模块有回应,则判断第一串口模块正常,不用切换;

S5、若所述第一串口模块电流不正常,则直接判断所述第一串口模块损坏,所述四通道单刀单掷开关切换到第二串口模块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设计采用双串口设计方案,一个运行,一个冗余备份,从而实现串口冗余设计;串口冗余通讯成本低廉,设计制造简单,通讯稳定可靠,避免通讯死机和串口故障。

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仅仅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