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航电设备的故障数据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4505发布日期:2018-07-31 22:26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电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航电设备的故障数据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航电设备逐渐集成化,当设备出现故障,特别是出现复现难度高或者复现代价大的故障时,需要保存原始数据降低定位故障点和查找故障的难度,从而缩短研制、调试、生产和维修周期,大幅提高产品的出勤率。

在目前的国内外市场中,为了及时、准确的定位研制、生产和调试过程中所出现的设备故障,通常依靠专用记录设备和使用者临时搭建简易平台的两种方式进行设备原始信号记录。目前在数据记录分析领域,最常用的方式为基于计算机系统平台的记录仪、基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记录仪和数据存储功能模块,以上三种方式体积较大,存在重量重和功耗高的缺点;专用信号记录装置是基于计算机系统平台,需要在计算机中增加信号采集卡和信号解析软件达到信号记录的目的;临时搭建简易平台的弊端在于:没有独立的系统,当目标设备系统出现故障,功能板卡无法独立记录下故障发生时的原始信号,通用化程度低。所以需要一种故障原始数据记录装置实现实时并独立地记录故障数据的同时缩小装置体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航电设备的故障数据记录装置,解决了现有故障数据记录装置采用计算机系统平台导致体积大、采用系统无法独立的临时搭建简易平台导致记录数据困难、通用程度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航电设备的故障数据记录装置,包括控制设备、逻辑处理器B、处理器A、通信串口、存储器、总线和电源,所述控制设备通过通信串口与处理器A连接,所述处理器A通过总线与逻辑处理器B连接,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A连接,用于完成数据记录。

优选地,还包括以太网接口,所述以太网接口与处理器A连接,用于完成数据输出。通过设置以太网接口,实现给以太网供电即可完成数据的读取和输出,提高装置的通用性,且解决了传统产品需整机供电才能将数据读取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控制设备包括通信控制电路和计时电路,所述逻辑处理器B包括串口采样逻辑电路、离散采样逻辑电路、采样数据组包电路和FIFO电路,处理器A包括工作使能电路和总线通信电路;所述通信控制电路与计时电路连接后连接采样数据组包电路,串口采样逻辑电路和离散采样逻辑电路分别连接采样数据组包电路后连接FIFO电路,所述FIFO电路与工作使能电路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故障模型生成和判别单元,所述故障模型生成和判别单元与处理器A电性连接。实现快速定位故障点,提高故障检测的效率,进一步提高装置的通用性。

优选地,所述装置通过采用侧面邮票孔结合单面布板完成一体化金属表面封装。简化装置结构的同时实现电磁屏蔽,采用单面布板和侧面邮票孔作为引脚设计实现表贴装配的要求,满足航电设备的装配条件。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集成化的逻辑处理器B、处理器A、控制设备以及通用的外围电路,实现硬件软件化,减少器件数量,缩减了装置的体积,结合存储器、总线和通信串口,实现实时记录运行数据,解决了现有故障数据记录装置采用计算机系统平台导致体积大、采用系统无法独立的临时搭建简易平台导致记录数据困难、通用程度低的问题,达到了大大减小装置的体积和重量,实时记录数据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通过设置以太网接口,给以太网供电即可完成数据的读取和输出,提高装置的通用性,且解决了传统产品需整机供电才能将数据读取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基于硬件装置结合故障模型生成和判别的单元,实现快速定位故障点,提高故障检测的效率,进一步提高装置的通用性;

4.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设计采用一体化金属表面封装,简化装置结构的同时实现电磁屏蔽,采用单面布板和侧面邮票孔作为引脚设计实现表贴装配的要求,满足航电设备的装配条件,便于实现装置安装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系统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基于航电设备的故障数据记录装置,包括控制设备、逻辑处理器B、处理器A、通信串口、存储器、总线和电源,控制设备通过通信串口与处理器A连接,处理器A通过总线与逻辑处理器B连接,存储器与处理器A连接,用于完成数据记录。通过设置集成化的逻辑处理器B、处理器A、控制设备以及通用的外围电路,实现硬件软件化,减少器件数量,缩减了装置的体积,结合存储器、总线和通信串口,实现实时记录运行数据。

实施例2

还包括以太网接口和电源,处理器A、以太网接口和数据收集设备顺次电性连接完成数据输出,电源为整个装置供电。实现数据记录和数据通信工作模式互相衔接,通过以太网实现PC机与装置的数据传输,促进整个装置实现独立运行,提高其的通用性。

工作原理:上电完成后,系统复位,开始启动进入正常工作流程;处理器A与逻辑处理器B进行数据交互,按预先设置好的采样间隔读取采集到的模拟、数字、频率数据,将所有的数据通过以太网传输至PC机,PC机接收到这些数据并处理后发送相关指令,通信串口接收到这些指令后生成串口控制指令,通过通信串口(RS232总线)接收控制设备发送的工作模式设置指令,根据控制指令进入数据记录工作模式或数据通信工作模式;控制设备包括通信控制电路和计时电路,逻辑处理器B包括串口采样逻辑电路、离散采样逻辑电路、采样数据组包电路和FIFO电路,处理器A包括工作使能电路和总线通信电路;通信控制电路与计时电路连接后连接采样数据组包电路,串口采样逻辑电路和离散采样逻辑电路分别连接采样数据组包电路后连接FIFO电路,FIFO电路与工作使能电路连接,实现数据记录;工作模式为数据记录时,逻辑处理器B同时通过通讯串口(RS232总线)接收控制设备发送的开机时间信息,将其作为时间基准启动逻辑控制,逻辑处理器B进行数据采样后将数据存至FIFO电路,FIFO电路中数据大于等于512个short字时,产生数据有效中断并发送至处理器A,处理器A接收逻辑处理器B发送的有效中断,以及通过SPI总线接收逻辑处理器B记录的采集数据,将接收到的采集数据存入板载的存储器中完成数据存储;工作模式为数据通信时,处理器A通过以太网接口将存储在板载存储器中的数据发送给外部数据收集设备完成数据的输出。通过故障模型生成和判别单元与处理器A连接,在数据记录过程中若出现故障,将实时的记录数据与模型数据比较,利用判别单元可快速定位故障;本实用新型处理器A采用STM32F207IGH7,逻辑处理器B采用EP4CE22U14I7U,用于逻辑接口设计,主要负责采集输入的串口和离散数据,电源通过输入的+5V工作电源,使用TPS70345PWP产生+3.3V/1A和+1.2V/2A工作电源;使用SPX3819M5-2.5/TR产生+2.5V/0.5A工作电源;使用SPX3819M5-1.8/TR产生+1.8V/0.5A工作电源完成电源管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集成化的逻辑处理器B、处理器A、控制设备以及通用的外围电路,实现硬件软件化,减少器件数量,缩减了装置的体积,结合存储器、总线和通信串口,实现实时记录运行数据,解决了现有故障数据记录装置采用计算机系统平台导致体积大、采用系统无法独立的临时搭建简易平台导致记录数据困难、通用程度低的问题,达到了大大减小装置的体积和重量,实时记录数据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