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快速热传递烟感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0690发布日期:2019-02-12 21:28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快速热传递烟感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感温控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快速热传递烟感温控器。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内所使用的消防烟感喷淋温控器,都是以传统的生产工艺,在使用性能上存在热传递速度慢,灵敏度底的问题,而且在潮湿环境下会出现部分功能失效,并不具备防水作用。在生产工艺上存在操作复杂,可靠性与稳定性低,难以满足市场要求的问题。且用这样设计结构制造成本高,同时又增加技术难点,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适用于快速热传递烟感温控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快速热传递的烟感温控器;包括吸热盘和温控器;

所述吸热盘的盘面上间隔设有若干镂空孔;

所述吸热盘的中部设有向外凹陷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由侧壁面和底壁面组成,且所述侧壁面垂直于所述吸热盘的盘面,所述温控器固定在所述容纳槽内。

优选的,所述温控器的外侧壁与所述容纳槽的内侧壁之间填充有环氧树脂胶。

优选的,所述镂空孔的孔径大小并不完全相等。

优选的,从所述吸热盘的盘面中心沿着其径向向外,所述镂空孔的孔径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

优选的,所述吸热盘的材质为铝合金。

优选的,所述温控器铆接固定在所述容纳槽内。

发生火灾时,燃烧物产生的浓烟与吸热盘接触,使得吸热盘的温度随之升高,固定在容纳槽内的温控器能够及时感应到吸热盘温度的变化。

将温控器与吸热盘固定,并通过吸热盘作为温度变化信息传递的中间介质,其中利用吸热盘的盘面扩大了感应区域,加强了对火灾的防控。其中,烟感温控器容纳槽的侧壁面和底壁面的内侧壁均与温控器贴合,尽可能地增大了温控器与吸热盘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温控器获取温度变化信息的精准度。设置镂空孔,以方便浓烟穿过,避免热量在吸热盘表面集聚而造成吸热盘本身的温度在短时间内过高,影响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吸热盘的一个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吸热盘的一个实施例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吸热盘1,镂空孔11,容纳槽12,侧壁面121,底壁面122;温控器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快速热传递的烟感温控器;包括吸热盘1和温控器2;

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吸热盘1的盘面上间隔设有若干镂空孔11;

所述吸热盘1的中部设有向外凹陷的容纳槽12,所述容纳槽12由侧壁面121和底壁面122组成,且所述侧壁面121垂直于所述吸热盘1的盘面,所述温控器2固定在所述容纳槽12内。

发生火灾时,燃烧物产生的浓烟与吸热盘1接触,使得吸热盘1的温度随之升高,固定在容纳槽12内的温控器2能够及时感应到吸热盘1温度的变化。

将温控器2与吸热盘1固定,并通过吸热盘1作为温度变化信息传递的中间介质,其中利用吸热盘1的盘面扩大了感应区域,加强了对火灾的防控。其中,烟感温控器容纳槽12的侧壁面121和底壁面122的内侧壁均与温控器2贴合,尽可能地增大了温控器2与吸热盘1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温控器2获取温度变化信息的精准度。设置镂空孔,以方便浓烟穿过,避免热量在吸热盘1表面集聚而造成吸热盘1本身的温度在短时间内过高,影响其使用寿命。

所述温控器2的外侧壁与所述容纳槽12的内侧壁之间填充有环氧树脂胶。

避免在用水进行火灾施救过程中,四处喷射的水进入所述温控器2的外侧壁与所述容纳槽12的内侧壁之间,从而达到防水的目的。

所述镂空孔11的孔径大小并不完全相等。

从所述吸热盘1的盘面中心沿着其径向向外,所述镂空孔11的孔径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

从吸热盘1的边缘沿着其径向逐渐靠近其中心的方向上,圆环的直径不断减小,调整镂空孔11的孔径也逐渐减小,以保证吸热盘1本身的强度,减低运输损耗。

所述吸热盘1的材质为铝合金,性价比高。

所述温控器2铆接固定在所述容纳槽12内,强化固定的效果,工艺简单,方便实施。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