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0642发布日期:2019-02-12 21:28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探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探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探针。



背景技术:

探针作为一种应用于机械加工探测领域的工具,通常与检测机台配合使用。在检测机台的带动下,探针触碰工件的轮廓,根据探针反馈的位置信号,检测机台计算出工件的轮廓参数,并与预先记录于检测机台内的理论参考值进行比较,得出实际值与理论值的之间偏差值,从而根据此偏差值区分工件合格与否。

传统探针的探头主要为圆柱状、L型或者T型结构。圆柱状探针无法探测工件槽内的Z基准面。L型或者T型探针虽然可以探测槽内的Z基准面,但是由于需要旋转探针的探头到一定角度才能深入槽内进行探测,并且L型或者T型探针仅能探测工件槽内轮廓,无法探测工件表面轮廓。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简化槽内探测工序并且能够探测工件多种轮廓表面的探针。

一种探针,能够安装在机台上,包括:

连接部分,能够与所述机台相连;

探头部分,包括避空段、槽内探测段和表面探测段,避空段的横截面为圆形,避空段的一端与连接部分固接,槽内探测段与避空段的另一端固接,槽内探测段包括圆盘探测部,圆盘探测部为圆柱状,圆盘探测部的轴线与避空段的轴线重合,表面探测段为圆柱状,表面探测段的一端与槽内探测段远离避空段的一端固接,另一端朝远离圆盘探测部的方向延伸,且表面探测段的轴线与圆盘探测部的轴线重合,其中,圆盘探测部的直径大于避空段的最大直径,且大于表面探测段的直径。

由于上述探针的槽内探测段包括一圆盘探测部,所以进行探测作业时,圆盘探测部的柱状侧面不用旋转到某一特定角度就可以抵触至工件的槽内轮廓面处,通过该侧面来触碰工件的槽内轮廓面,检测出工件在X方向的偏差量,并与预先记录于检测机台内的理论参考值进行比较,从而可以简化槽内探测工序;上述探针还包括一表面探测段,所以在不更换探针的情况下,还可以用于工件表面轮廓的探测,达到一个探针多种探测用途的目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避空段包括避空杆和第一过渡部,避空杆为圆柱状,避空杆的一端与槽内探测段固接,第一过渡部形成在避空杆远离槽内探测段的一端上,第一过渡部为圆台状,第一过渡部的大头端的端面与连接部分固接,小头端的端面与避空杆远离槽内探测段的一端的端面固接,且第一过渡部的轴线与避空杆的轴线重合,第一过渡部的小头端的端面直径与避空杆靠近第一过渡部的一端的端面直径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分包括圆柱状的探头连接段,探头连接段的一端与连接部分固接,探头连接段的另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过渡部的大头端的端面固接,且探头连接段靠近第一过渡部的一端的端面直径等于第一过渡部的大头端的端面直径,探头连接段与第一过渡部共轴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分还包括连接柱和连接本体,连接柱和连接本体均为圆柱状,且连接柱的直径小于连接本体的直径,连接柱通过连接螺纹与机台可拆卸连接,连接本体与连接柱的另一端固接,连接本体的另一端与的探头连接段固接,连接本体、连接柱以及探头连接段三者共轴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本体上开有一圆柱状的通孔,且通孔的轴线垂直与连接本体的轴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槽内探测段还包括第二过渡部,第二过渡部为圆台状,第二过渡部的大头端的端面与圆盘探测部靠近避空段的一个表面固接,第二过渡部的小头端的端面与避空段靠近槽内探测段的一端的端面固接,第二过渡部的大头端的端面直径小于圆盘探测部的直径,且第二过渡部的轴线与圆盘探测部的轴线重合,第二过渡部的小头端的端面直径与避空段靠近槽内探测段的一端的端面直径相等,且第二过渡部的轴线与避空段的轴线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槽内探测段还包括第三过渡部,第三过渡部为圆台状,第三过渡部的大头端的端面与圆盘探测部远离避空段的一个表面固接,第三过渡部的小头端的端面与表面探测段靠近槽内探测段的一端的端面固接,第三过渡部的大头端的端面直径小于圆盘探测部的直径,且第三过渡部的轴线与圆盘探测部的轴线重合,第三过渡部的小头端的端面直径与表面探测段的端面的直径相等,且第三过渡部的轴线与表面探测段的轴线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圆盘探测部的厚度为0.59mm~0.61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探针为白钢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探针为一体成型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探针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探针连接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探针探头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探针探测工件槽内轮廓时的剖面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探针探测工件表面轮廓时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为一实施方式的探针10,用于与检测机台(图未示)连接以完成CNC加工探测作业,该探针10包括连接部分20和探头部分30。

请一并参阅图2,连接部分20能够与检测机台(图未示)相连。具体的,机台连接部分20包括机台连接段21和探头连接段22,连接部分20通过机台连接段21与检测机台(图未示)连接,通过探头连接段22与探头部分30相连接。

机台连接段21包括圆柱状的连接柱212和圆柱状的连接本体214,连接柱212的直径小于连接本体214的直径。连接柱212的一端与连接本体214的一端固接,且二者共轴。连接柱212通过连接螺纹212a与检测机台(图未示)实现可拆卸式连接。连接本体214上开有一个将探针10辅助安装到探测机台(图未示)或者将探针10从探测机台(图未示)辅助拆卸的通孔214a。通孔214a贯通于连接本体214,且两者的轴线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机台连接段21不限于上述结构,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柱212还可以是一正棱柱体与检测机台上的正棱柱体探头孔(图未示)相配合,实现可拆卸式连接。

探头连接段22为圆柱状,探头连接段22与连接本体214的另一端固接,且二者的轴线重合。需要说明的是,探头连接段22不限于圆柱体,在其它实施例中,探头连接段22还可以是正棱柱体。

请一并参阅图3,探头部分30与探头连接段22远离连接本体214的一端固接。探头部分30包括避空段31、槽内探测段32和表面探测段33。

请一并参阅图4或图5,避空段31包括第一过渡部312和避空杆314。第一过渡部312为圆台状。第一过渡部312的大头端的端面与探头连接段22远离连接本体214一端的端面固接,且二者直径相等。第一过渡部312的轴线与探头连接段22的轴线重合。避空杆314为圆柱状。避空杆314一端的端面与第一过渡部312的小头端的端面固接,且两者直径相等。避空杆314的轴线与第一过渡部312的轴线重合。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过渡部312可以省略。省略第一过渡部312后,避空杆314的一端与探头连接段22远离连接本体214的一端直接固接,另一端与避空杆314直接固接,并且避空杆314的轴线与探头连接段22的轴线重合。需要说明的是,避空杆314也不仅限于圆柱状,在其它实施例中,避空杆314还可以是圆台状。

槽内探测段32用于探测工件40的槽内轮廓41。槽内探测段32包括第二过渡部322、圆盘探测部324和第三过渡部326。

第二过渡部322为圆台状,其小头端的端面与避空杆314远离第一过渡部312的一端的端面固接,且两者直径相等。第二过渡部322的轴线与避空杆314的轴线重合。

圆盘探测部324是一个高为0.59mm~0.61mm的圆柱。圆盘探测部324的一个表面与第二过渡部322的大头端的端面固接,且前者的直径大于后者的直径。圆盘探测部324的轴线与第二过渡部322的轴线重合。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过渡部322也可以省略。省略第二过渡部322后,圆盘探测部324的一个表面与避空杆314远离第一过渡部312的一端的端面直接固接,并且圆盘探测部324的轴线与避空杆314的轴线重合。

第三过渡部326为圆台状,第三过渡部326的大头端的端面与圆盘探测部324远离第二过渡部322的一个表面固接,且前者的直径小于后者的直径。第三过渡部326的轴线与圆盘探测部324的轴线重合。

表面探测段33为圆柱状,用于探测工件40的表面轮廓42。表面探测段33一端的端面与第三过渡部326的小头端的端面固接,且两者直径相等,另一端朝远离第三过渡部326的方向延伸,且表面探测段33的轴线与第三过渡部326的轴线重合。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过渡部326也可以省略。省略第三过渡部326后,表面探测段33与圆盘探测部324远离第二过渡部322的一端的表面直接固接,并且表面探测段33的轴线与圆盘探测部324的轴线重合。

整个探针10为白钢件,且为一体成型结构,使得探针10有着足够的强度。

使用上述探针10进行探测作业过程如图4和图5所示:

探针10探测工件40槽内轮廓41时,探针10的圆盘探测部311深入到工件40的槽内对槽内轮廓41进行探测,通过圆盘探测部311的表面与槽内轮廓41相碰触,从而给检测机台(图未示)反馈槽内轮廓41的位置信号。

探针10探测工件40表面轮廓42时,通过探针10的表面探测段33的侧面与工件40的表面轮廓42相碰触,给检测机台(图未示)反馈表面轮廓42的位置信号。

上述探针1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探针10的槽内探测段32包括一圆盘探测部326,所以探针10在工作时,圆盘探测部326的柱状侧面不用旋转到某一特定角度就可以抵触至工件40的槽内轮廓41,从而简化槽内探测工序。

(2)探针10除了槽内探测段32之外,还有一个表面探测段33,所以该探针10既可以完成槽内探测作业,还可以完成表面探测作业,达到一个探针多种探测用途的目的。

(3)整个探针10为一体成型结构的白钢件,强度高,不易发生断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