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量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4543发布日期:2019-01-22 22:03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量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量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量调节器。



背景技术:

风量调节器时管道通气系统中常用的风量调节装置,特别是在各类液体或固液混合物的气力提升系统中、管道曝气系统中、各类输气系统中,风量调节器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风量调节器一般只能实现定风量的调节功能,并不能将出风量进行按需分配和调节;而能够实现变风量调节的风量调节器中,一般是通过调节电机带动相应的较为繁杂的调节结构来实现风量的按需调节,这种风量调节器的内部结构复杂,而且一般体积较为庞大,使用和操作也比较复杂,还需要配套相应的电机、调压器等设备,存在着占用空间大、结构复杂、操作不便、成本较高的缺陷。因此,针对传统的风量调节器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量调节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量调节器,在实现出风量按需调节和分配的功能的基础上,还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操作简便、使用成本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风量调节器,包括风包壳体和安装在所述风包壳体的出风端的端盖,所述风包壳体的进风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根进风管,所述风包壳体的内部从进风端至出风端依次安装有吸附罩和整流栅;所述端盖的中心设置有轴孔,端盖的边缘处设置有出风管;所述风包壳体的出风端和端盖之间还安装有通风转盘,所述通风转盘的中心处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插装入轴孔中并延伸至端盖的端面之外,通风转盘上沿圆周方向还设置有若干个不同孔径的通风孔;所述通风转盘的设置有转轴的端面与所述出风管靠近通风转盘的端面相互紧密贴合;所述风包壳体的顶部还设置有泄压阀和气压表,风包壳体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管。

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所述风包壳体和安装在风包壳体的出风端的端盖构成了风量调节器的主体结构,风包壳体进风端的端面上设置若干根进风管,进风管与多台风机进行连接。风包壳体内部从进风端至出风端依次安装有吸附罩和整流栅,风机产生的风量从风包壳体的进风端的进风管进入风包壳体内部,然后依次通过吸附罩和整流栅。因为风机产生的气流中会夹杂部分水分或油脂,风量调节器经过长期使用后,为了避免气流中的水分或油脂被携带至后续的提升装置中造成二次污染,在风包壳体的内部进风端处设置了吸附罩。当气流经过吸附罩时,吸附罩会吸附气流中携带的水分和油脂并使水分和油脂积聚在吸附罩上。因为风包壳体的进风端同时接受多台风机的气流,不同气流之间会相互影响,可能形成乱流,为了避免乱流对风包壳体内部的部件产生损伤,在风包壳体的内部还设置有整流栅。多股气流共同经过整流栅上的栅孔时,栅孔会对气流进行整流导流的作用,使多股气流相互混合,使风包壳体内部的气压趋于平稳。经过吸附油水和整流后的气流进入风包壳体的出风端,此时可以通过通风转盘延伸至端盖之外的转轴转动通风转盘,使通风转盘上的通风孔对准端盖上的出风管,通过在通风转盘上设置若干个孔径不同的通风孔,以此控制进入出风管的气流流量。所述风包壳体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监测风包壳体内部气压的气压表和用于调节风包壳体内部气压的泄压阀,同时风包壳体的底部还开设有排水管,用于排除吸附罩上凝结滴落的油脂和水分。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吸附罩的表面上还覆盖有吸附材层。

为了增强吸附罩对进风端气流中的水分和油脂的吸附效果,在吸附罩的锥面上还覆盖了一层如疏松多孔的泡沫材料制备而成的吸附层,使气流中的水分和油脂分离得更为彻底。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吸附罩呈锥形结构,吸附罩的锥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通风长孔。

将吸附罩设置为锥形结构,是为了加大吸附罩与进风端气流的接触面积,便于吸附进风端气流中的水分和油脂,同时锥形的吸附罩也有一定的导流作用;在吸附罩的锥面上均匀开设若干个通风长孔是为了便于气流通过。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风包壳体的顶部还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排气阀。

在风包壳体的顶部设置排气管,是为了在泄压阀调节风包壳体的内部压力失灵时,进行人工手动通过排气管上的排气阀对风包壳体内部进行泄压及压力调整。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风包壳体和端盖的安装贴合面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圈;所述端盖的轴孔与通风转盘的转轴的安装贴合面之间设置有环形的密封圈。

为了保证风包壳体内部的气压稳定,同时保证出风管处的气流流量不会因为装置本身的气密性缺陷导致变化,因此在风包壳体和端盖的安装贴合面、端盖的轴孔与通风转盘的转轴的安装贴合面之间均设置有环形密封圈,保证了整个装置的气密性。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风包壳体的内部靠近吸附罩的内壁上设置有挡水凸起。

进风端的气流中的水分和油脂在风包壳体中凝结滴落后,为了避免因水分或油脂过多而积聚在风包壳体的底部并流向出风端,因此在风包壳体的内部靠近整流栅的出风端的内壁上设置有挡水凸起,能将凝结滴落的水分和油脂限制在靠近排水管的区域,便于水分和油脂的及时排出。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管的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出风管的管路上设置有调节阀。

在进风管的管路上设置单向阀,限制了气流的单方向流入进风管,避免气流倒流;在出风管的管路上设置调节阀,能配合通风转盘更好地控制出风的流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风包壳体的内部从进风端至出风端依次设置吸附罩和整流栅,实现了对风包壳体内部气流中的水分和油脂进行吸附并对气流进行混合整流的功能,相比于传统的风量调节器,本实用新型具有有效吸附气流中的水分及油脂、便捷混流整流的有益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风包壳体的出风端与端盖之间设置通风转盘,所述通风转盘的转轴插装入端盖的轴孔中并延伸至端盖之外,同时在通风转盘上沿圆周方向开设了若干孔径不同的通风孔,通过转动通风转盘,使不同孔径的通风孔对准端盖上的出风管,实现了调节出风量的功能;相比于传统的风量调节器,本实用新型具有风量调节灵活、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有益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风包壳体的顶部设置泄压阀、气压表及排气管,实现了对风包壳体内部的气压的便捷控制;相比于传统的风量调节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操作简便、风量调节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吸附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风包壳体;2-端盖;3-通风转盘;4-吸附罩;5-整流栅;21-轴孔;31-转轴;32-通风孔;01-排水管;02-排气管;03-泄压阀;04-气压表;05-进风管;06-出风管;07-挡水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风量调节器,如图1所示,包括风包壳体1和安装在所述风包壳体1的出风端的端盖2,所述风包壳体1的进风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根进风管05,所述风包壳体1的内部从进风端至出风端依次安装有吸附罩4和整流栅5;所述端盖2的中心设置有轴孔21,端盖2的边缘处设置有出风管06;所述风包壳体1的出风端和端盖2之间还安装有通风转盘3,所述通风转盘3的中心处设置有转轴31,所述转轴31插装入轴孔21中并延伸至端盖2的端面之外,通风转盘3上沿圆周方向还设置有若干个不同孔径的通风孔32;所述通风转盘3的设置有转轴31的端面与所述出风管06靠近通风转盘3的端面相互紧密贴合;所述风包壳体1的顶部还设置有泄压阀03和气压表04,风包壳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管01。

所述风包壳体1和安装在风包壳体1的出风端的端盖2构成了风量调节器的主体结构,风包壳体1的进风端的端面上设置若干根进风管05,进风管05与多台风机进行连接。风包壳体1的内部从进风端至出风端依次安装有吸附罩4和整流栅5,风机产生的风量从风包壳体1的进风端的进风管05进入风包壳体1的内部,然后依次通过吸附罩4和整流栅5。因为风机产生的气流中会夹杂部分水分或油脂,风量调节器经过长期使用后,气流中的水分或油脂会堵塞管路,为了避免管路堵塞或风量调节器内部被腐蚀的情况发生,在风包壳体1的内部的进风端处设置了吸附罩4。当气流经过吸附罩4时,吸附罩4会吸附气流中携带的水分和油脂并使水分和油脂积聚在吸附罩4上。因为风包壳体1的进风端同时接受多台风机的气流,不同气流之间会相互影响,可能形成乱流,为了避免乱流对风包壳体1的内部的部件造成损伤,在风包壳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整流栅5。多股气流共同经过整流栅5上的栅孔时,栅孔会对气流进行整流导流的作用,使多股气流相互混合,使风包壳体1的内部的气压趋于平稳。经过吸附油水和整流后的气流进入风包壳体1的出风端,此时可以通过通风转盘3延伸至端盖2之外的转轴31转动通风转盘3,使通风转盘3上的通风孔32对准端盖上的出风管06,通过在通风转盘3上设置若干个孔径不同的通风孔32,以此控制进入出风管06的气流流量。所述风包壳体1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用于调节风包壳体内部气压的泄压阀03和监测风包壳体1的内部气压的气压表04,同时风包壳体1的底部还开设有排水管01,用于排除吸附罩4上凝结滴落的油脂和水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2所示,所述吸附罩4的表面上还覆盖有吸附层,所述吸附罩4呈锥形结构,且锥形结构的锥面朝向气流方向倾斜,吸附罩4的锥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通风长孔;所述风包壳体1的内部靠近吸附罩4的内壁上设置有挡水凸起07。

将吸附罩4设置为锥形结构,是为了加大吸附罩4与进风端气流的接触面积,便于吸附进风端气流中的水分和油脂,同时锥形的吸附罩4也有一定的导流作用;在吸附罩4的锥面上均匀开设若干个通风长孔是为了便于气流通过。为了增强吸附罩4对进风端气流中的水分和油脂的吸附效果,在吸附罩4的锥面上还覆盖了一层如疏松多孔的泡沫材料制备而成的吸附层,使进风端的气流中的水分和油脂分离得更为彻底。进风端的气流中的水分和油脂经过吸附罩4地吸附后附着在吸附罩4的锥面上,当吸附罩4的锥面上吸附的水分量和油脂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水分和油脂会凝结并沿着吸附罩4的锥面流动并滴落。为了避免滴落积聚在风包壳体1底部的水分或油脂向出风端流动,在风包壳体1的内部靠近吸附罩4的内壁上设置有挡水凸起07用于阻挡积聚在风包壳体1底部的水分和油脂。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3所示,所述风包壳体1的顶部还设置有排气管02,所述排气管02上设置有排气阀,所述进风管05的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出风管06的管路上设置有调节阀。

在风包壳体1的顶部设置排气管02,是为了在泄压阀03调节风包壳体1的内部压力失灵时,进行人工手动通过排气管02上的排气阀对风包壳体1的内部进行泄压及压力调整;同时在进风管05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是为了保证管路中的气流单向流动;在出风管06的管路上设置调节阀,是为了更好的配合通风转盘对气流量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或2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3任一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所述风包壳体1和端盖2的安装贴合面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圈;所述端盖2的轴孔21与通风转盘3的转轴31的安装贴合面之间设置有环形的密封圈。

为了保证风包壳体1的内部的气压稳定,同时保证出风管06处的气流流量不会因为装置本身的气密性缺陷导致变化,因此在风包壳体1和端盖2的安装贴合面、端盖2的轴孔21与通风转盘3的转轴31的安装贴合面之间均设置有环形密封圈,保证了整个装置的气密性。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3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