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资产探查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2940发布日期:2019-02-15 20:48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息资产探查主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息资产探查主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的资产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资产,如人力资产、办公设备等,还包括一些无形的信息资产,如企业数据等。

现有的信息资产管理系统通常都会应用主机来存储企业数据,在主机联网后即可远程与主机进行通讯,通过探查主机来获取企业数据的相关信息;现有的主机通常都会有开关按键,但却无法通过控制主机的开关按键来控制主机的开或关。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可远程与主机进行通讯,却无法远程控制主机的开关按键的开或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信息资产探查主机,可通过主机设备上的智能按钮来控制主机设备的开关按键的开或关,从而实现通过远程控制智能按钮来控制主机设备工作状态的目的,为用户提供便利。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信息资产探查主机,包括主机设备和智能按钮;

所述主机设备包括主机壳和位于所述主机壳内的主板,所述主机壳上设有开关按键和各种接口,所述按键和所述接口均与所述主板连接;

所述智能按钮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开关按键上,所述主板和所述智能按钮均能与远程终端进行无线通讯。

优选地,所述接口包括并口、串口、网口、USB接口、DVI接口、VGA接口和PS/2接口。

优选地,所述智能按钮包括中空的圆柱形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下壳、以及连接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的侧壳;

所述上壳中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壳中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的第二通孔,所述壳体上设有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按压杆,所述按压杆上端设有按压帽、所述按压杆下端设有抵接帽,所述抵接帽周侧设有吸盘,所述吸盘通过吸附将所述智能按钮固定在开关按键上;

所述壳体内设有弹性机构,按压所述按压帽后所述弹性机构使所述按压帽进行回弹,所述抵接帽在按压时作用于开关按键;

所述壳体内设有驱动机构和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控制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按压杆运动,进而驱动所述抵接帽作用于开关按键;

所述控制器与远程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设有圆形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供所述按压杆穿过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与所述按压杆的直径相适配;

所述弹性机构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固定在所述按压帽上,所述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所述隔板上。

优选地,所述按压杆上设有齿纹,所述隔板上设有所述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齿轮、以及连接所述电机和所述齿轮的输出轴,所述齿轮与所述按压杆上的齿纹相咬合;

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机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转动,通过所述输出轴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齿轮带动所述按压杆运动,进而驱动所述抵接帽作用于开关按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主机设备上的智能按钮来控制主机设备的开关按键的开或关,从而实现通过远程控制智能按钮来控制主机设备工作状态的目的,为用户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施例中信息资产探查主机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智能按钮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智能按钮的驱动机构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

a-主机设备、b-智能按钮

1-上壳、2-下壳、3-侧壳、4-隔板、5-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第三通孔、8-按压帽、9-按压杆、10-抵接帽、11-吸盘、12-弹性机构/弹簧、13-控制器、14-驱动机构

141-电机、142-输出轴、143-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诸如具有触摸敏感表面(例如,触摸屏显示器和/或触摸板)的移动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或平板计算机之类的其它便携式设备。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并非便携式通信设备,而是具有触摸敏感表面(例如,触摸屏显示器和/或触摸板)的台式计算机。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资产探查主机,如图1所示,包括主机设备a和智能按钮b;

所述主机设备a包括主机壳和位于所述主机壳内的主板,所述主机壳上设有开关按键和各种接口,所述按键和所述接口均与所述主板连接;

所述智能按钮b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开关按键上,所述主板和所述智能按钮b均能与远程终端进行无线通讯。

本实施例的主机设备a类似于电脑主机,所述主板内存储有企业数据且可与外部远程设备进行无线通讯,所述主板包括处理器、硬盘、显卡、内存、无线通讯模块、DVD光驱等,所述处理器分别与硬盘、显卡、内存、无线通信模块和DVD光驱连接;所述处理器采用IntelCore i7/i5/i3处理器;所述硬盘可扩展到1TB硬盘(可选SSD固态硬盘/机械硬盘);显卡采用1*VGA、1*DVI、2*Displau port;内存采用双通道DDR4内存插槽且最大支持32GB。主机设备a上的接口包括并口、串口、网口、USB接口、DVI接口、VGA接口、PS/2接口等;所述并口即并行接口,通常用于连接打印机的接口,例如爱普生1600K系列打印机,传输速度较串口(串行接口)有了明显的提高;所述网口即RJ-45以太网接口,传输速率通常为10M/100/1000Mbps,目前主流为100Mbps和1000Mbps;所述USB接口是目前最常用的接口之一,包括主流打印机、扫描仪、鼠标、键盘以及摄像头、U盘、移动硬盘都使用这种接口,按照版本可分为USB1.1及USB2.0,其最大数据传输率分别是12Mbps和480Mbps(Mbps=兆位/秒);所述DVI接口,外观上为白色长方形,很容易与AGP的蓝色梯形接口区分开。DVI接口有3种类型、5种规格,比起AGP接口可传输更高质量的数字视频信号以及更长的传输距离;所述VGA接口用于连接显示器;所述PS/2接口,这两个接口用于连接鼠标和键盘,如果你的键盘和鼠标是圆形的接口,只要插到相同颜色的接口中就可以,紫色是是键盘接口,绿色是鼠标接口。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智能按钮b包括中空的圆柱形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1、下壳2、以及连接所述上壳1和所述下壳2的侧壳3;

所述上壳1中部设有第一通孔5,所述下壳2中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5相对的第二通孔6,所述壳体上设有穿过所述第一通孔5和所述第二通孔6的按压杆9,所述按压杆9上端设有按压帽8、所述按压杆9下端设有抵接帽10,所述抵接帽10周侧设有吸盘11,所述吸盘11通过吸附将所述智能按钮b固定在开关按键上;本实施例的智能按钮b吸附在开关按键上时,抵接帽10刚好与开关按键接触、且位于开关按键中部,本实施例的智能按钮b可通过手动或自动控制的两种方式来按压开关按键。

第一种方式,所述壳体内设有圆形隔板4,所述隔板4上设有供所述按压杆9穿过的第三通孔7,所述第三通孔7的直径与所述按压杆9的直径相适配;

所述壳体内设有弹性机构12,按压所述按压帽8后所述弹性机构12使所述按压帽8进行回弹,所述抵接帽10在按压时作用于开关按键;

所述弹性机构12为弹簧12,所述弹簧12的上端固定在所述按压帽8上,所述弹簧12的下端固定在所述隔板4上。

当用户手指按压所述按压帽8时,按压杆9朝向开关按键运动,抵接帽10作用于开关按键,从而实现智能按钮b对主机设备a上的开关按键的按压,从而远程控制主机设备a的开或关。

第二种方式,所述壳体内设有驱动机构14和控制所述驱动机构14的控制器13,所述驱动机构14驱动所述按压杆9运动,进而驱动所述抵接帽10作用于开关按键;所述控制器13与远程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所述按压杆9上设有齿纹,所述隔板4上设有所述驱动机构14;

如图3所示,所述驱动机构14包括电机141、齿轮143、以及连接所述电机141和所述齿轮143的输出轴142,所述齿轮143与所述按压杆9上的齿纹相咬合;

所述电机141与所述控制器13电连接,所述电机141在所述控制器13的控制下转动,通过所述输出轴142驱动所述齿轮143转动,所述齿轮143带动所述按压杆9运动,进而驱动所述抵接帽10作用于开关按键。

当智能按钮b的控制器13接收到远程终端的指令时,根据指令控制电机141,进而控制智能按钮b按压开关按键,从而远程控制主机设备a的开或关。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信息资产探查主机,不仅可与远程终端进行通讯,还可通过主机设备a上的智能按钮b来控制主机设备a的开关按键的开或关,从而实现通过远程控制智能按钮b来控制主机设备a工作状态的目的,为用户提供便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